第95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436
  第95章

    司徒佑淇是一心想走武舉路, 哪怕杜綿綿和丈夫司徒弘光把裏麵的利害關係與難處跟兒子講著好些回。奈何司徒佑淇就是不改初心。

    杜綿綿也沒奈何了。到底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親兒子,她隻能成全最方的一份誌向。

    “淇兒,你若真是拿定主意,娘和你爹往後也不勸你。隻怕著你一直記得你今天說過的話。往後一定要在這一條道上做出一些成績來。如此才是不辜負你自己。”杜綿綿最後隻能這般說一說場麵話, 算給兒子壓力, 同時也是想讓兒子變壓力為動力。

    “淇兒,為父與你娘一樣的心思, 你往後的人生會如何?就看你自己的努力。家中能幫襯的, 自然會給幫襯。可武官一道,還要你自己有本事, 如此才能拿捏住你的手下。”司徒弘光也是如此對兒子講話。

    “好了,弘光、弘光媳婦,你們夫妻也莫要嚇壞我家乖曾孫。淇兒這孩子從來不讓長輩操心。你們就是想太多。在我老頭子看來,淇兒有闖勁是好事。他年輕氣盛,指不定將來有大作為。便是真的在武舉一途上走不到太高的位置,也沒甚關係。淇兒是家中的長子, 將來司徒家的家業還是要他這一個長子長孫來繼承的。”司徒老太爺自然是依著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觀念做事。在司徒老太爺的眼中,長曾孫司徒佑淇隻要是一個踏實幹事的, 那就是好孩子。

    畢竟司徒老太爺對於小輩的要求就是這般的低,隻要不是酒囊飯袋,能給司徒家開枝散葉就成。司徒家如今的家底兒如何?

    哪怕是杜綿綿在打理家業,司徒老太爺還有私房錢, 他覺得不可能餓著曾孫輩。

    “曾祖父、爹, 娘,我一定會做出成績來, 一定不負司徒家的聲名, 必要光大司徒家的門楣。”司徒佑淇顯然非常有自信心。

    瞧著司徒佑淇這般講話, 司徒老太爺是撫著胡須大笑,他道:“好,好,我家長曾孫就是這般有誌氣。”

    司徒家的小事兒,在司徒佑淇自己堅定信念後,自然是長輩們就真的支持她。

    至於杜綿綿這兒,她懷孕了,她把管家權直接移交到女兒司徒瀅瀅的手中。十歲的少女,在這一個時代已經半大的成人。沒法子,這是一個逼人得快快長大,擔起肩膀上責任的時代。

    對於管家權,如今全權落在手中,司徒瀅瀅是非常高興的。以前她也管家,那是在親娘杜綿綿的指導之下行事。如今可是把司徒家的內宅外務,那全交給司徒瀅瀅。

    除著打理家務外,還有司徒家的產業,那一本本的帳冊子全要讓司徒瀅瀅來管理。對此司徒瀅瀅是幹勁滿滿。

    她以前全學過,如今算得老手,她是熟能生巧,沒半點兒的不適應。相反的,這種權力在握的滋味,讓司徒瀅瀅是非常的舒坦,那是打從靈魂上傳來一種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種種滋味,萬般在心頭,司徒瀅瀅覺得她的人生如此才算得真正的圓滿。

    杜綿綿瞧著一朝權在手,那是令來行的女兒。杜綿綿瞧著女兒的熱忱。杜綿綿得說,她家女兒果然就是一個卷王。這孩子生錯時代,若是擱杜綿綿的前世,一定會成為女強人。還是那一種說一不二,一心一意往卷王上內卷,還覺得卷著才有趣味的人物。

    司徒瀅瀅生在官宦人家,哪怕她爹司徒弘光是從七品的小官。可官場的許多事情,司徒瀅瀅還是有些耳熟能詳。誰讓他爹會在家中教導小輩,司徒佑淇得聽一聽,學一學。司徒瀅瀅做為跟弟弟一胎所出的姐姐,司徒瀅瀅也是得著旁聽的資格。

    司徒瀅瀅在家中有親爹指導,指導著官麵上的一些事兒。

    在外祖家,杜家又是經商的人家,也是能聽一聽商道一事上的傳聞。便是在忠勇侯府裏,也能多聽一聽武勳人家的趣事。

    總之在京都這一片地兒,司徒瀅瀅哪怕是養在閨中的女兒,她也是知道許多外頭的見聞。

    於是,司徒瀅瀅也是學著爹娘,借著自己家有書鋪的便利,她是開始寫一寫自己的小說籍。《辛七郎傳》便是司徒瀅瀅的出山拙作。

    現在管家理事了,司徒瀅瀅也是來著興趣時,她就會把自己家書鋪上留言名冊的讀後批語回一回。這算得司徒瀅瀅的一些樂趣。

    當然,她的回複,隻是撿著有趣的。也如此,司徒瀅瀅還是結識一些非常鐵杆的追讀者。

    對於自己的追讀者,被別人吹吹捧捧的感覺真的挺舒坦。這一個小圈子司徒瀅瀅是維持下來。當然,彼此隻限於筆墨之間的談趣風聲。

    司徒瀅瀅從來沒有曝露自己身份的想法。她隻是想給自己一片心靈上的放鬆之處。這一個小圈子裏,司徒瀅瀅還是每一回都是精心挑選過的。

    她自己單獨的在書鋪中,那是做一份小書籍,辦一個小小的讀書會。也謹謹的限於她的追讀小圈子。這一般的維持這一個小圈子。除著要在書鋪裏再添著留言手冊外。倒也不會多出旁的事情。

    隻是司徒瀅瀅的回複,從來是印刷後字體。她的回複,那是半旬統一回複。這般目的更簡單,也怕露出了自己的筆跡。

    做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千金,司徒瀅瀅是非常維護自己家的清譽。她自己有一份小舒坦,那挺簡單。同時,也不能給家族招來麻煩。

    最近,司徒瀅瀅得上一位追讀者,是一個新冒來的鐵杆。司徒瀅瀅還在考察對方,確定真是她的小說書籍的真心擁躉後,她才會接納對方入自己的讀書會小圈子。

    司徒瀅瀅這兒尋得自己的生活趣事。

    杜綿綿這兒,當然在坐滿三個月的胎後,她親自去忠勇侯府做一做客。她去侯府多走動,也是與侯府拉一拉關係。然後,便是親自給三嫂嫂賈氏賀喜一回,給懷孕的柳氏也是道喜一回。

    杜綿綿到的不巧,她到慶暉堂時,侯夫人馮氏的心情似乎不太好。她見著杜綿綿時,還是強擠出一回笑容來。

    “四弟妹來了。”馮氏勉強招呼一聲。

    “打擾嫂嫂了。”杜綿綿福一禮。

    “我今個兒不太舒坦,也不多招待四弟妹,是讓四弟妹見笑了。”馮氏伸手,她是揉一揉自己的太陽穴。顯然她的態度是明明白白。

    “嫂嫂忙碌著侯府的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自然還當多保重身體。那嫂嫂你多歇息一下,我便不多打擾您。”杜綿綿客氣的起身,她是真告辭。

    馮氏也沒有多挽留。

    杜綿綿又到慶熙堂,她去給太夫人魏氏見一回禮,問一回安。

    然後杜綿綿去了大房。大嫂程氏在念經,在給去北地的兒子朱佑禛祈福。她這兒隻有陪嫁嬤嬤向杜綿綿告饒一回。

    杜綿綿隻回道:“是我來的不巧,嫂嫂關心禛兒,這當然是禛兒的祈福要緊。我這兒不打擾,那我便是先告辭。”

    大嫂程氏這兒在念經,杜綿綿就不打擾。

    最後杜綿綿自然還是去尋的三太太賈氏。

    在蓮子軒,杜綿綿得著熱忱的招待。賈氏讓丫鬟趕緊的送上茶果點心,然後,又是揮揮手讓侍候的仆人全退下。

    屋中剩下妯娌二人說說話,聊聊天。

    三太太賈氏是滿臉神神秘秘的樣子,她小聲的說道:“你去大嫂、二嫂那兩處,一定沒得著好招待吧。”

    “嫂嫂真是一猜就準。三嫂,你可得與我講一講,這裏頭有什麽文章不成。”杜綿綿好奇的問一回話。她顯然瞧出來三太太賈氏一定知道一些東西,如今就是盼著與她分享一下。

    於是杜綿綿是給著三嫂賈氏這樣一回的機會,那是充分的表現她的好奇心。

    三太太賈氏捂嘴笑出聲,然後,她回道:“大嫂一定在念經,還不準備接待任何人。你是不知道,大嫂最近尷尬的很。二嫂那裏嘛,那是焦頭爛額的。”

    “唉。”三太太賈氏是歎息一聲,她是收斂笑容,她是滿臉的擔憂。

    當然,這一些擔憂,三太太賈氏全是裝出來的。杜綿綿可瞧得出來,三太太賈氏的眼眸裏全是幸災樂禍的神色。

    “三嫂,你趕緊說說,別在吊著我的胃口。這不是讓我抓心撓肝的著急嘛。”杜綿綿趕緊的又問一回。充分給著三嫂賈氏的表演舞台。

    “大嫂的好兒媳,禛兒媳婦舉辦一個詩社。這把府上的姑娘們聚一起。這等事兒,本是閨中趣事,也無妨的。然後,礽兒媳婦參加後,她發現一件事情。就是府上的老五佑禧老愛往詩社裏湊。礽兒媳婦是一心一意的捧著她婆母,我的好二嫂。”三太太賈氏把事情慢慢講出來。三太太賈氏說道:“礽兒媳婦也是一個心細的,她發現老五佑禧與表姑娘樂貞有一些的眉來眼去。紙包不住火,礽兒媳婦發現了,她哪敢瞞著,她把消息捅到二嫂跟前。”

    “二嫂對於老五佑禧的妻族,那可是期望甚深的。我們三房的蘭珍定婚了,今個秋就會成婚。輪下來,也應該到老五佑禧相看親事。這不,老五佑禧和表姑娘樂貞的事情,二嫂一口反對,那準備棒打鴛鴦。”三太太賈氏把事情一講清楚。杜綿綿還有什麽不懂的。

    “隻怕二嫂越反對,佑禧侄兒那裏越是來勁兒。”少年的反叛,杜綿綿最了解的。感情上的事情,可能當爹娘的不反對,時間久了,兩看相厭後,散了還能散了。

    真是一旦被長輩反對,那是越挑戰越刺激。隻會激起小輩的逆反心態。指不定本來的三分情轉為七分情。

    “可不是嘛,就跟四弟妹你講的一樣。”三太太賈氏一幅你猜對了的神色。杜綿綿表示這等事情還用猜測嘛,明擺著的。

    “那如今侯府裏是一個什麽樣的章程。”杜綿綿好奇的問一回話。

    “哪有什麽章程。自然是二嫂忙碌起來,她準備相看兩門親事,一是相看自己的兒媳婦,二是湊合著趕緊的把表姑娘樂貞給嫁出去。”三太太賈氏是回著話道。

    “這般太不妥當了。”杜綿綿搖搖頭。

    “算了,反正侯府如今的主母是二嫂,我和三嫂你也是沒權利管這等事情。便是多插嘴,指不定還落著二嫂的埋怨。”杜綿綿的立場自然是旁觀者。

    “可不是嘛,瞧瞧大嫂和禛兒媳婦,如今這一對婆媳就得著二嫂的埋怨。”三太太賈氏肯定的提一話。

    兩個妯娌又是聊些事情。杜綿綿就是問道:“怎麽不見祥兒媳婦。”

    “她娘家關心出嫁的姑娘,這是連送幾回禮。我琢磨著祥兒媳婦也是坐胎滿三個月,就讓她回一趟娘家。得是讓她娘家的長輩瞧一瞧,我這做婆母的最是寬仁不過,哪會薄待自己家的懷孕兒媳婦。”三太太賈氏一幅我是好婆婆的姿態。

    杜綿綿一瞧後,那是讚一回。這時候當然是捧一捧嫂嫂的寬仁,待晚輩那是一派和善。

    在忠勇侯府裏,杜綿綿小坐一些時候。又是在三房太太賈氏這兒一起用一回飯。然後,杜綿綿才是告辭回家。

    等杜綿綿一回家後,她瞧見奶娘的神色上有一些的異樣。

    “嬤嬤,可是出什麽事情。”杜綿綿問一話。

    奶娘沒敢隱瞞什麽,她是把杜家送來的書信遞上來,奶娘說道:“太太,杜家傳來的消息,說是二房的三姑娘出事兒。”

    杜綿綿一聽後,她一邊往屋裏去,一邊拆開信。

    等著進屋,又是落坐後,杜綿綿打開信,她是快速的看起來。等待看完後,杜綿綿的臉色是變了。她的眼眸中有怒火在聚集。

    “真是欺人太甚。”杜綿綿心情不怎麽好。

    “嬤嬤,你安排一下,明個兒我要回一趟娘家。”杜綿綿吩咐一回話。奶娘自然是應下來。

    當天,夕食後,杜綿綿跟司徒老太爺、司徒弘光提一話,她道:“祖父,孫媳娘家出事兒,需得孫媳走一趟。”

    “杜家出事兒。”司徒老太爺的目光是落到孫兒司徒弘光的身上,他說道:“弘光,既然是你嶽家出事兒,你陪著你媳婦一起回一趟的好。你這做女婿的,也不能袖手旁觀。”

    “祖父放心,明天我會早下差,到時候我去嶽家接綿綿時,一起與嶽父商議一下解決事兒的法子。總不會讓嶽家吃虧。”司徒弘光回的肯定。

    “那成,你們夫妻都是有主意的人,你們做主就成。我老了,也不多管外頭的事情。”司徒老太爺顯然很放心的模樣。

    晚間,歇息前。

    在寢屋中,杜綿綿把娘家發生的事兒一五一十的講一回。司徒弘光聽後,他問道:“杜家是一個什麽樣的打算。”

    “三妹妹嫁去夫家,那是二伯挑的一個寒家秀才。一直以來都是三妹妹用嫁妝養活夫家一家人。哪料想,唉。”杜綿綿歎一聲。她得說,三堂妹杜寧寧太慘了一些。

    “我一直聽三妹妹提過,妹夫人是迂腐些,倒是一個正派人。三妹妹婆家人從來都是捧著三妹妹的。如何就是讓三妹妹鬧一個落胎小產。要知道三妹妹成婚這些年裏,這可是頭一胎就沒了。”杜綿綿可是知道的,小產對於女子的傷害頗大。

    要知道杜寧寧二十四歲,按說應該是最好生育的年紀。在杜家,女兒又都是嬌養的。杜寧寧一直沒毛病,身體健康的很。

    杜寧寧成婚這般久,這才懷上第一胎。杜綿綿與這一個時代的看法不一樣,她不覺得杜寧寧這一個三堂妹有問題。

    杜綿綿很懷疑是三妹夫的身上有生育方麵的困難症。

    杜綿綿隻是猜測,杜家也請過大夫瞧過。大夫都沒有提什麽毛病,杜綿綿當然就不能跟大夫提什麽異議。

    那會自尋麻煩。杜綿綿能做的,就是催一催娘家,還是多尋一些生子藥方,讓妹夫吃一吃。至於妹妹這兒,妹妹這兒隻能讓她放寬心,實在不能放寬心,就拜一拜佛。

    心靈上有寄托,人能過得輕鬆些。

    “隻是娘家來信裏也沒說太清楚詳細的經過。我還得回一趟娘家後,才知道具體怎麽回事。”杜綿綿做為出嫁女,她自然得給出嫁的妹妹撐腰。她們都是姓杜,都是杜氏女。自然是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的人。

    司徒弘光回話,他道:“成,明天我會早些下差。你放心,裏麵有什麽官麵上的麻煩,我會出麵解決。”

    “三妹夫就是一個寒家秀才,如今敦弟好歹也是一個舉人。你放心,咱們撐一撐場麵就成。想是真出力,也還用不上咱們。”杜綿綿看得明白。杜家如今有撐門麵的人,那便是她的同胞弟弟杜敦。

    “對,我還忘記了,敦弟有舉人功名在身。確實不需要我出麵。我到時候與你一樣,就是做一個撐場上的就成。”司徒弘光點點頭,他表示妻子的話很對。

    夫妻二人商量好,當晚早早歇下。

    次日,杜綿綿坐著馬車回杜宅。

    從京都內城到外城,還是不短的距離。這一回,杜綿綿沒帶上女兒司徒瀅瀅。畢竟管家的司徒瀅瀅是非常忙碌的。更甚者講,是三堂妹落胎的事兒,也不合適讓少女司馬瀅瀅聽一聽。

    杜綿綿一到杜宅,三太太崔氏、弟妹朱氏來迎了她進屋。

    “娘。”杜綿綿瞧著親娘崔氏,她道:“哪用得著你親自來迎我。”

    “娘是想著姐姐,在我跟前,娘是念叨著。”朱氏在旁邊笑著提一話。杜綿綿聽後,她笑道:“我得謝謝弟妹,有弟妹在娘跟前孝順她。倒是我這兒,還得讓娘多操心。”

    “姐姐,您這太抬舉我了。”朱氏的態度頗友善。

    “好了,我知道你們姑嫂之間感情不錯。咱們先進屋,進屋裏再談話。”崔氏對著女兒和兒媳吩咐一回話。

    “全聽娘的。”杜綿綿笑著應下話。

    朱氏自然是一樣的態度,這時候可不會反駁崔氏的話。於是一行人往屋裏去。這當然不是回三房的屋子裏,而是往杜家老太太的院中去。

    杜綿綿到了杜家老太太的屋中,她先給祖母問安。

    杜家老太太前頭養過病,明明是眼瞧著不太好,如今到底還是緩過來。隻是精神少,倒比不得以前。

    “綿綿回來了。坐。”杜家老太太指一指旁邊的位置。

    杜綿綿謝過話,她是落坐。

    杜綿綿剛落坐,這話頭還沒有起來時。又有人來了。杜綿綿抬眼一瞧,進屋的是大太太顧氏、二太太趙氏。

    “大伯娘、二伯娘。”杜綿綿趕緊又起身,給兩個長輩見禮。

    “綿綿,你懷著身孕,趕緊落坐。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禮。”大太太顧氏走上前,她是客氣的說一話。

    “對,大嫂說的對,綿綿,你腹中的子嗣要緊,不需要如此多禮。”二太太趙氏也是這般的提一話。

    此時,隨在大太太顧氏、二太太趙氏身後的,還有大奶奶全氏、二奶奶佟氏。這二人也是與杜綿綿見一回禮。

    一行人見禮後,又是各自落坐。然後,大太太瞧一眼老太太,見老太太輕輕點頭。大太太顧氏起話頭,她說道:“今個兒綿綿能回一趟娘家,也是寧寧的福份。說起來,寧寧也是可憐兒的人。”

    “二弟妹,你和二弟是一個什麽樣的打算。”大太太顧氏的目光是挪到二太太趙氏的身上,她是問一回話。

    二太太趙氏一時間那是沒急著回話。她的目光又是瞧一眼老太太。二太太趙氏說道:“還要母親做主。”

    “我老了,如今耳不聰,目不明。寧寧是老二和老二媳婦你倆的閨女,你們總要給寧寧做一回主。可不能讓杜家的名聲損著半分。”杜家老太太吩咐一話。

    二太太趙氏一聽這話後,她的目光又是轉移到崔氏的身上。

    “三嫂,你家敦兒是家中最有本事的人。這事情是不是讓敦兒拿主意。”二太太趙氏提一話。

    崔氏萬萬想不到,這事情擱到自己的頭上。

    “這不太合適吧。寧寧是二哥和二嫂的閨女,就像是娘講的,還得二哥和二嫂做主才對。”三太太崔氏顯然不想讓兒子杜敦來出頭。畢竟杜敦是讀書人,他出麵的話,那也得二哥和二嫂把主意拿定才成。

    不是當事人的主意,誰知道事後,對方會不會反悔。別做好事,最後沒落著好,還落一身的埋怨。

    三太太崔氏又不是傻白甜。她不聖母,她這心思最多的還是擱到自家的兒女身上疼愛。堂侄女可憐兒的,她同情一回,也樂意出力。這得有一個前題,就是不讓杜家的聲名受損,不讓三房的利益受損。

    “……”杜綿綿瞧著二伯娘來來回回的,就沒鬆口二房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章程。杜綿綿真想扶額。

    於是杜綿綿說道:“二嫂嫂,二伯娘這會子讓我娘出主意,這實在不是好法子。我想想問,三妹妹落胎這事情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我在信裏隻瞧見簡單的幾筆帶過。不妨請二嫂嫂為我解惑。”

    佟氏一聽小姑子杜綿綿把話頭挪她這兒來,她的目光是望一眼婆母趙氏。

    趙氏點點頭。佟氏才是說道:“聽說是三妹夫的母族來客,三妹妹的婆母留一位寡居的表姐借住。那一位表姐膝下有一女,就是那一位外甥女無意撞到三妹妹,以至於三妹妹落胎小產。”

    “確定事情如此嗎?”杜綿綿再問一回。

    “這是三妹妹婆家傳回來的消息。”佟氏又回道:“如今你二哥已經去一趟三妹妹婆家。待你二哥回來後,才能確定消息的真偽。”

    “二哥求證真偽,肯定會跟三妹妹尋問事情的頭尾。不若還是聽一聽三妹妹自己的想法。咱們這些娘家人,總不好替三妹妹拿主意。三妹妹是當事人,她應該心頭最有數兒。”杜綿綿建議一回道。

    受苦的是杜寧寧。杜綿綿覺得聽一聽苦主的心思更重要。

    “二侄女說的對,還是待敏兒回來,聽一聽寧寧的意思,咱們這些娘家人才好商量出幫襯的法子。”二太太趙氏肯定一回杜綿綿的主意。

    就是這等時候,又進屋一人。

    原來進屋的是杜貞貞,她一進來,就先給在場的長輩們見禮。

    杜貞貞來的挺湊巧,眾人都是準備等待杜敏帶回來杜寧寧婆家的詳細消息與情況。杜貞貞與眾人相互見禮後,她落坐了。然後,杜貞貞問道:“也不知道二哥什麽時候能歸家。三妹妹出事兒,我一聽就著急的很。唉,三妹妹真是讓人心疼的很。”

    哪怕嘴裏說的好聽,杜貞貞心頭是半點情緒沒起伏。前世時,這些事情應該發生的,還真是發生了。

    明明杜家的家境更好,杜貞貞都以為杜寧寧會嫁的更好。哪料想,二叔還是瞧上前世的三妹夫。那一個寒家出身的秀才。

    要杜貞貞瞧來,這人也不是什麽能幹的,一輩子都沒考上舉人。連一個當官的機會都沒有。

    想到這裏時,杜貞貞的目光是瞧一眼三弟妹朱氏。對於朱氏這一個前世沒出現的弟妹,她是心頭挺感慨。她是巴不得拉攏好關係。畢竟朱氏出身書香門第。

    特別是杜敦得著嶽家提攜後,一舉考中舉人。聽說下一科要參加春闈。杜貞貞心頭就盼著她的兒子也能沾一沾光彩。

    至於杜寧寧的婆家,依著杜貞貞的想法,還是和離算了。

    這等人家不是什麽福窩窩。隻是這是二房的事情,杜貞貞從不討嫌。畢竟她當初為著大哥杜赦做出那般多的事情。又如何呢?

    杜貞貞覺得自己沒占著半分的好,還是落得一個嫁進李家做商賈婦的收場。

    打那時候起,沒好處的事兒,杜貞貞更不想沾上身。她從來是利於自己的事情,她才做。不利於自己的,她是懶得管。

    如今會回娘家,純粹是在娘家人跟前涮一涮自己的好名聲。雖然她在長輩這兒,也沒多少好名聲。可能洗掉以前的汙點,那也是一樁美事。畢竟時間慢慢過去,杜敦的前程越來越好,杜貞貞可不敢輕視娘家半分。

    杜貞貞最盼的就是三房忘記她的壞,記著她如今的好。

    杜敏在午後歸家。

    杜敏一歸家,就到杜家老太太的屋中請安。然後,自然是與自家人說一說三妹妹杜寧寧的意思。

    “三妹妹是想著讓那寄居的寡婦離開。旁的三妹妹沒提。”杜敏先說著杜寧寧的打算。

    “這般太便宜那寡婦母女。”杜貞貞先表達自己的立場,一定站在杜家這一邊,她是義憤填膺的說道。

    杜敏是瞧一眼大妹妹,然後,在杜貞貞得著二哥的注視後,她有些尷尬的住嘴。杜貞貞不再多話。

    杜敏才是繼續說道:“我問過三妹妹身邊的婆子和丫鬟,三妹妹這些年裏在婆家過得不怎麽如意。三妹夫是一個古板的主,對於商賈是帶著骨子裏的輕視。”

    杜敏知道這事情時,他差點氣炸了。要知道杜寧寧是二房的出嫁女,是杜敏同父異母的庶妹。擱著這時代裏,杜敏這一個當兄長的一定得替妹妹撐腰的。

    隻要一想到這是親爹挑中的好女婿,杜敏隻有頭疼的份兒。他當然也知道為何親爹會挑中這般的女婿。純粹就是二房比不過大房,大房的長孫有官帽子等著繼承。比不三房,三房的弟弟全是讀書人。

    如今三房也是杜家最耀眼的存在,敦弟是舉人老爺,是杜家的牌麵。

    “至於那一個寡婦,也不是什麽善茬。我讓婆子尋問過一些事兒,因著三妹妹一直沒有生育,三妹妹的婆母把那寡婦招來家中,是準備給兒子備著當二房。”杜敏提著他打聽到的真相。

    “至於說寡婦女撞了三妹妹,害三妹妹小產一事。三妹夫家給的態度,就是認為一場意外。”杜敏說出三妹夫家給出的結論。

    “真是意外?”二太太趙氏跟兒子問一句話。

    “我倒不覺得是意外。”杜敏搖搖頭。他說道:“聽三妹妹身邊的婆子講,三妹妹在婆家的一舉一動,那寡婦母女一直盯得緊。許是這一對母女瞧出一些端倪,瞧出三妹妹懷上孩子。”

    “這母女二人圖什麽?三妹夫家也不是富裕的,如今可是靠著三妹妹的嫁妝過日子。”大奶奶全寶珠不理解的問一話。

    “圖什麽?”杜敏冷哼一聲,他道:“我問過三妹夫家的婆子,那是一個在妹夫家不起眼的老婆子,她是三妹妹的陪嫁。我得著老婆子的話,她說道有一回三妹夫在其母那裏喝醉了,那一晚,那寡婦是在三妹夫的房間擔擱著許久。後頭還是趁著夜半時分,那是偷偷摸摸離開的。”

    “我算過日子,如果那寡婦那一晚懷上三妹夫的孩子呢。那就是兩個月的身孕。”杜敏從來把人心想得不怎麽美好。

    “請大夫查過寡婦的脈相嗎?”大太太顧氏問一話。

    “沒有,我回家來就想問一問長輩們的意思。這是準備同意三妹妹的意思,還是要與三妹夫家撕破臉。”杜敏當然不會莽撞行事。這自然要聽一聽家中長輩們的意見。

    “娘,您如何看?”二太太趙氏把目光瞄準杜家老太太的身上。

    “欺人太甚。”杜家老太太是眼中露出狠光。她說道:“這般做賤杜家的女兒,這是把杜家的臉麵往地上踩。這事情讓老大、老二、老三拿出一個主意來了。莫讓人小瞧杜家,以為杜家就是軟柿子,一個寒家秀才的女婿也是能拿捏住嶽家。真以為杜家是他一個女婿想踩一腳,就能踩一腳的。”

    杜家老太太是真怒了。

    她又不傻,哪會聽不出來二孫兒杜敏的話中深意。憑著杜寧寧的軟性子,她當然想息事寧人。可問題在於杜家剛從商賈人家的身份轉換到讀書人家的身份。這等時候,那當然不能讓人小瞧。

    特別是出嫁女,如今杜婉婉哪怕南下,也是杜家的人脈關係。更不肖說,杜家老太太的目光還是掃過一回親孫女杜綿綿。

    “綿綿,你三妹妹性子軟,你和你大姐姐一起勸一勸她。”杜家老太太又把話頭轉移到杜綿綿的身上。

    杜綿綿剛聽著敏二哥講完三妹夫家的那一點事。這時候聽著祖母這一話,杜綿綿應下道:“祖母放心,我一定和大姐姐好好的勸一勸三妹妹。”

    對於杜寧寧如何就是軟乎成這般樣子。杜綿綿不理解。可她能想像一二,單憑這一個時代的規距,女子無子,七出之一。

    這可能就是杜寧寧一直在婆家立不起來的原由。再則便是二伯對於女婿一直的支持,這讓庶出女身份的三妹妹杜寧寧一直敬畏著親爹。

    因著庶出,親爹瞧著在意女婿超過女兒,寧可嫁女兒,添嫁妝也讓女兒養著女婿一家人。本來用以聯姻的杜寧寧又是一直沒生育,她哪能生出底氣來。特別是上有婆婆,下有一個還算正派的夫婿。

    這日子安慰自己一下,還是勉強能過的。這一旦心氣立不起來,自然就會慢慢的被現實磨平棱角。

    “大姐姐,你瞧著,這事情咱們如何辦才最妥當?”杜綿綿這時候遞著台階,遞到大堂姐杜貞貞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