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733
  第79章

    司徒弘光新到光祿寺上任, 他就遇上大差事。乾元帝要犒勞北征大勝歸來的晉王、寧王。這二位是乾元帝的嫡皇子,是餘皇後所出。本來這二位王爺在乾元帝的心中地位就不同。

    乾元帝從軍中一直在收兵權,這收回來的兵權乾元帝就是分給自己的皇子們。如今乾元帝已經把成年大婚後生下嫡子的皇子一一分封諸地。

    排序在前十的皇子比較不幸運,全被乾元帝分封到北地等邊疆。往後從十一皇子到十四皇子被乾元帝分封到南邊, 比著在北邊熬苦日子的兄長們, 去南邊就藩的王爺們就是幸福許多。隻能說幸福從來是比較出來的。

    光祿寺,司徒弘光做正七呂署正的副手, 他如今也是一個跑腿的。好歹下頭有能使喚的人。可乾元帝吩咐下來的犒勞大軍, 這是大任務。一切有乾元帝的威望在,又是在北邊晉藩與秦藩的百戰之師歸京都。

    這等宴請有功之臣的大宴, 光祿寺自然是忙碌起來。司徒弘光算是新手上路,他自然也是處處小心的辦差。他這連升四級,也怕自己在官場上沒經住考驗。到時候一旦出事兒,司徒弘光要被問責,他也怕牽連到十四皇子等提拔他的親戚。

    司徒弘光用心辦差,免不得在家中就是少擱一些心思。

    當然依著這一個時代規距, 其時杜綿綿對於司徒宅的內宅掌管是非常有力的。杜綿綿最近也有些忙碌,她在給自己的嫁妝一一理好帳冊子後, 她準備開源節流。

    “太太。”奶娘給杜綿綿送來一封書信。

    “這是誰送來的。”杜綿綿一邊接過書信,她一邊與奶娘問一回話。

    “太太,這是杜宅送來的。”奶娘是笑著回了話。此時奶娘的心情非常好,她的兒媳小紅懷孕了, 這是奶娘杜嬤嬤的頭一個孫輩, 她自然是心頭歡喜,麵上就是一直笑容示人。

    “……”杜綿綿點點頭, 她是打開信封, 她展開書信後, 她快速的瞧過一遍,然後杜綿綿知道娘家差人送來書信的原由。

    “娘家也是喜事臨門。”杜綿綿笑著說一話。她此時是心情輕鬆的很。

    “嬤嬤,你得去備一回賀禮,爾後就讓人送去杜宅。我的娘家二位嫂嫂皆有喜,杜宅是雙喜臨門。”杜綿綿對於娘家的喜事,她是高興的。

    “這確實是喜事。”奶娘馬上附合一回。

    “太太,一切還是依著舊例嗎?”奶娘問一話。杜綿綿點頭,她是給奶娘一個明確的答案。奶娘瞧著杜綿綿的態度,這便是懂了。

    杜綿綿在書信裏,不光是知道娘家的雙喜臨門。她還是得著娘家的尋問,便是問一問司徒宅是否會為夫君司徒弘光的升職舉辦宴會,那是好好的慶賀一回。

    杜綿綿是知道枕邊人的意思,這一回不會舉辦慶賀的宴會。於是杜綿綿提筆寫一封回信,在信中她是簡單的說一回理由,也是對娘家長輩的關心表示謝意。

    杜綿綿的賀禮與書信很快差人送到杜宅。

    杜宅的各房長輩一瞧後,杜家老太太與各房的兒媳是說了杜綿綿回信。老太太說道:“弘光在官場上謹慎從事,這一回不舉辦慶賀宴,也是瞧著前頭京都的風聲緊。如今是不想招人眼光。我瞧著這般好,官場上的事情咱家不懂,也不多摻合著給弘光夫妻惹來麻煩。”

    “隻是慶賀宴不舉辦,咱們還要送一回賀禮。這不能落下。”杜家老太太吩咐一回。

    這事情各房的太太自然是同意下來。

    大太太顧氏在送禮一事上是商量妥當後,她是回著自己住的院子。她把今個兒發生的事情還是與出嫁的女兒杜貞貞寫一紙書信。

    大太太顧氏是提醒女兒杜貞貞,莫忘記給司徒宅送去賀喜的禮物。

    京都外城,李宅。

    杜貞貞收到娘家的來信,她是展開一看後,她非常的沉默。對於二堂妹杜綿綿的近況,杜貞貞有關注的。特別是二堂妹杜綿綿自己當家做主母後,杜貞貞就在思量她重活一回後,她給自己挑的路,她現在越想就越覺得自己蠢的很。

    “隻是能有什麽法子呢。路是自個兒選的。”杜貞貞歎息一回。便是跪著也得繼續走下去。這又沒有回頭路可走。

    至於說給司徒宅的賀禮,杜貞貞當然不會落下。要知道四個姐妹裏,如今除著四妹妹杜婉婉外,就是二妹妹杜綿綿最得一個好前程。

    “從七品的敕命孺人。”杜貞貞嘴裏呢喃著這幾個字。那是敕命,那是從前世到今生,杜貞貞一直求而不得的官眷太太身份。

    “罷罷罷,我如今能做的就是盼著我家孩兒爭氣一回。”杜貞貞把所有的希望是集中在自己的兒子身上。

    杜貞貞的心頭思緒轉念間,她又是想到信中親娘提的嫂嫂們懷孕了一事。杜貞貞此時是撫一撫自己的小腹。

    她打從生下頭一個哥兒後,她就一直沒再懷上孩子。這般多年下來,杜貞貞也請大夫診過脈。大夫也給過一些答案。隻是那答案不是杜貞貞想聽的。

    因著頭一胎生的哥兒太大,杜貞貞吃著苦頭。彼時差點就要難產。大夫講是孩子太大,她有一些傷著胎宮。如今怕是懷孕的機會更小了。

    倒不是沒機會,隻是機率上小一些。

    “我這兒得給各房嫂嫂處備賀禮,二妹妹處也要備賀禮。人情往來,我這膝下孩兒少,還真是吃虧的緊。”杜貞貞覺得自己吃虧,這虧還是吃大發了。奈何她家孩子少,如果孩子多的話,就能多掙回一點子便宜。

    不管杜貞貞如何想法,她嫁的婆家確實不如娘家。所以她一直是要經營好與娘家嫂嫂們的關係,與高嫁妹妹們的關係。在這一方麵,杜貞貞能舍得。她不舍,她怕丈夫李二郎知道後會念叨她太小家子氣,那是省了芝麻丟了寒瓜。

    乾元十九年,秋。

    北地的晉藩、寧藩得勝大軍到京都,乾元帝大賞。這一回的犒勞宴辦的非常盛大,顯然乾元帝想洗涮掉前頭關於北地秦藩失陷的不利因素。

    也是因為大勝,乾元帝才可能在前麵大肆的秋後算帳。因為失敗者沒話語權,勝利的一方卻是注定是贏家,贏家做的一切都不會被指責。

    叢林法則,贏家通吃。

    在哪兒都是一個樣的,千年之前如此,千年之後亦如此,因為此是恒古不變的道理。

    這一年冬,一場冬雪後,杜綿綿得到忠勇侯府的消息。侯府來人通知的。當晚,杜綿綿把消息告知丈夫司徒弘光。

    “侯府來人報信兒,姑祖母病了。”杜綿綿提著話道。她的眼中有擔憂。

    “明個兒我會去侯府探望姑祖母,祖父的意思,他老人家一道去。隻是四郎你這般要上差,就怕不太方便。”杜綿綿快速的說出事情頭尾。

    “我下差後去一趟侯府,姑祖母病了,我得去親眼瞧一回。盼著姑祖母是一場小病,養一養便是痊愈。”司徒弘光是侯府老祖宗司徒氏撫養大的。他知道司徒氏病了,他心頭自然是牽掛的。

    “好,我和祖父在侯府等你到來。”杜綿綿沒反駁丈夫的話,因為她知道丈夫待姑祖母,或者更準備的說法,丈夫待祖母司徒氏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司徒弘光應一聲。

    這一晚的司徒弘光睡得不踏實。他又是做起夢來,夢中諸多的過往入夢中。司徒弘光還是被一些夢魘是驚醒過來。

    醒來後,司徒弘光一直是沒睡意了。

    杜綿綿懷著身孕,她近些日子睡眠多,她是沒發現枕邊人的情況。主要是司徒弘光的動靜不大,他醒來後非常克製,他就怕吵醒枕邊的妻子。

    夜色之下,司徒弘光想著許多的事情。最後他迷糊之間又有睡意。就像是打了一個盹,司徒弘光就被枕邊人喚醒。

    “四郎,醒醒,到上差的時辰了。”杜綿綿如今的做息是早睡早起。她與上差的丈夫是一樣的做息時間。

    司徒弘光初醒來時,他的意識還沒有完全的清楚。待他清醒後,他是起身更衣,然後洗漱。

    一切非常的熟練,一切已經像是順手的習慣一樣融入進生活。

    司徒弘光隻在離開家時,他去給祖父司徒老太爺請安時,他把今個兒會盡量早些下差,然後再去忠勇侯府的事情提一回。

    司徒老太爺自然是一口應下話。在司徒老太爺的眼中,孫兒弘光的做法完全對。重情重義的孩子,在哪一個長輩的眼中都是喜歡的。

    當天杜綿綿領著一雙兒女司徒瀅瀅和司徒佑祺。一起陪著司徒老太爺去忠勇侯府。待到忠勇侯府後,杜綿綿一行人從側門進府內。

    這一回一行人是直接被引路到慶熙堂。在慶熙堂中,司徒老太爺見到病中的姐姐。

    杜綿綿在瞧見姑祖母司徒氏後,杜綿綿是嚇了一跳。此時病中的姑祖母沒有往昔的那般精神頭,她整個人也是消瘦的利害。

    “姐姐,你這是病了有一些日子吧。瞧你的模樣,你一定是瞞著啊,如何不讓人早些通知一聲,讓我早些來探望你。”司徒老太爺一瞧著親姐姐的模樣,他就是心頭難受的緊。

    “咳咳……”侯府老祖宗司徒氏是輕咳幾聲後,她才說道:“小毛病,大夫說是換季的原由。也不是什麽大事,倒不必鬧得天大的動靜。”

    侯府老祖宗司徒氏是把事情看的平靜。司徒老太爺卻是不同,他道:“咱們都是上了年歲的人,自家姐弟之間,姐姐如何能見外。你瞧瞧,你如今病了,我這一來後看在眼中,我這不是更擔憂。”

    司徒氏聽著弟弟的話,她是搖搖頭。

    “真不是大毛病。府上一直有府醫,你且寬心就是。”司徒氏的目光從弟弟的身上挪一挪,她又是瞧見杜綿綿與杜綿綿手中牽著的兩個小人兒。

    “弘光媳婦,你懷著身孕,你不可在屋中久待。我這病了,萬不能把病氣過到你一個孕婦的身上。還有瀅姐兒、祺哥兒的年歲小,也莫要讓孩子在病房中久待。”司徒氏是關切的提醒話。

    司徒老太爺一聽姐姐的話,他說道:“姐姐說的在理。弘光媳婦,你領著孩子們給姐姐磕了頭,你們趕緊離開這屋子。萬不可在屋中久待,免得姐姐還要多擔憂你等小輩。”

    司徒老太爺把話挑明了,又是侯府老祖宗司徒氏先提的話。杜綿綿自然依著長輩們的意思。杜綿綿就是要盡孝心,那也不會拿自己腹中的孩子,以及一對龍鳳胎來達成什麽目的。

    杜綿綿不敢壞了孝道之名,她是領著孩兒們給長輩磕了頭後,她就領著一對龍鳳胎是離開慶熙堂。對此的話,侯府老祖宗司徒氏是連連同意,還是催促著杜綿綿趕緊的領著孩子們離開。

    離開慶熙堂後,杜綿綿領著司徒瀅瀅和司徒佑祺,這是先去給太夫人魏氏問安一回。然後再去尋著侯夫人馮氏,杜綿綿又是讓一對龍鳳胎這等小輩給嬸娘磕一回頭。

    侯夫人馮氏瞧著一對跟金童玉女一般的小人兒,她是連連笑得開心模樣。

    “瀅姐兒、祺哥兒,你們不必多禮,快起來。真是討人喜歡的孩子。”侯夫人馮氏誇了話,然後她是喚著嬤嬤備了禮物給兩個小侄兒、小侄女。

    對於長輩賜下來的禮物。司徒瀅瀅的目光是望著親娘,顯然親娘不同意,她是不會收下禮物。司徒佑祺在這等時候最聽姐姐話,那是跟姐姐一個陣線一模一樣的態度。

    當天的夕食後,司徒弘光來忠勇侯府。他來自然是來探望病中的嫡親祖母。哪怕如今要喚一聲姑祖母。

    杜綿綿今個兒在侯府各房裏,也是去一一拜會一回。

    在嫂嫂程氏處,杜綿綿的嫂嫂程氏是讓她瞧著好些個未來朱佑禛可能的成婚對象名單。不光是本人的,還是其家世背景與親人們的關係網絡與性格愛好,習慣稟性等等。

    打從嫂嫂程氏這兒一瞧,杜綿綿就知道嫂嫂程氏為著朱佑禛的婚事這是下足功夫。

    當天,忠勇侯府留客。

    司徒老太爺沒同意,隻道還是要回去,不好在侯府久留。雙方不再多客氣,主要是時間繼續擔擱下去的話,到時候想要不留下來,那都不成的。

    在回家的途中,馬車內,司徒弘光的眼中有擔憂。他說道:“我去問過府醫,他說,他診斷的平安脈與侯府請來的太醫一樣。都說是姑祖母年紀大了,年壽有數,一切不是凡人能改變的。”

    司徒弘光的眼中是遺憾。司徒老太爺一聽後,他卻是看的淡然。司徒老太爺說道:“姐姐能四世同堂,如今兒孫又是開枝散葉的多。這般的人生,便是突然結束也是喜喪。你等做晚輩的不必過於擔憂。我與姐姐聊過話,姐姐自己都是挺能看開一些。倒是弘光你如今是官老爺,你如何能這般做小兒女之態。”

    “祖父教訓的是,是孫兒失態了。”司徒弘光是端正自己的態度。

    乾元十九年,因著晉藩、寧藩進京都一事,乾元帝下旨讓就藩的兒子們都回京都。乾元帝是想一家人團聚。

    在這等情況下,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秦藩那兒漏掉一回聖旨。

    藩王無旨不得進京都。這是鐵律。

    北地秦藩。

    秦王府裏的秦王得知道京都向各地都是發了聖旨,讓藩王們進京都去給父皇賀喜。可偏偏落下他一人。

    秦王心頭難受。一難受後,秦王就是飲酒裝醉。他沒喝醉,他卻是要讓世人覺得他醉了。

    “父皇,如何待兒子就是瞧不上。”秦王拿著酒盞,他是望著夜色裏天幕上的星星。他是一飲盞中酒。

    “王爺,您喝醉了。”旁邊陪著秦王一起的女人是秦王最新寵上的側妃。一個姓金的側妃,是大選時被挑中進秦王府的女子。

    金側妃在秦王府不是特別受寵,隻是突然入秦王眼。她得著機會與秦王親近時,她就一心一意的求子。旁的金側妃不敢奢望。實是皇家缺什麽,不缺富貴 。有什麽,那就少一點溫情與真心。

    “本王沒醉。”秦王哈哈大笑起來。他笑過後,酒是大口飲,一下子是沒拿穩酒盞,那是把酒灑在臉上。

    隻有金側妃瞧見,秦王臉上有著酒水掩飾時,秦王落淚了。

    當晚秦王宿在金側妃的屋中。

    次日待秦王醒來後,他就把這一位與他共枕一夜的金側妃是擱到腦後。秦王是去尋幕僚與清客們商量一些事情。

    秦王心頭有一些想法。隻是他不確定,他是否要如此膽大的去做一回。

    “諸皇子進京都,獨缺本王一人,本王就要成為天下的笑柄。”秦王當然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出現。畢竟這樣的事情一旦出現的話,天下人不怪乾元帝是不是故意漏掉秦王。

    天下人隻會以為秦王不得君父的喜愛,那麽,秦王是嫡皇子出身,如何得這般懲罰。天下人會做的事情,隻會是在秦王的身上蓋一個大大的戳子,那就是秦王不夠“孝順”,這才會讓乾元帝失望。

    一個皇子擔一個不孝的名頭,這是前途沒了。一輩子注定不能翻身。

    擱普通人身上,不孝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最高可能是死一個字的懲罰。不光自己是受罪,就是兒孫也要受到牽連。

    “諸位先生有什麽可以教本王的法子。”秦王的目光是在幕僚與清客們的身上掃過。秦王有打算,可他不急著講出來。他想瞧瞧身邊有沒有更得用,更合他心意的人才。

    在秦王身邊做事的,自然都有一雙富貴眼,一顆富貴心。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這天下間就沒有比皇子龍孫們更好的去處。

    主要是在這些幕僚的眼中,秦王一輩子注定是秦藩的主人。這等前程妥當的到手,太子瞧著又是仁名滿天下。

    秦藩的富貴傳下去,那就是與國同休的美差。這些個幕僚與清客多半是科場不如意之輩。若是考中金榜,那早當官去了。如何還會混在秦王的身邊當狗頭軍師。

    “王爺,不若修書一封向東宮太子處求一援助。太子殿下是長兄,他一定會為殿下求情。”有人提議。

    “不妥,從秦藩到京都的距離太遠,這一個來回的時間都夠諸藩王爺進京都。到時候哪怕太子殿下求來旨意,也是時間太晚了。”又有人反駁前麵人的話語。

    這般爭吵不斷,秦王就是麵無表情的瞧著諸人的表演。

    一直到一人提一話,秦王來了興趣。

    “王爺,您可提前往京都去,隻要不進京都,哪怕在承天府的範圍內,那也有說法。隻道王爺是以為下頭人辦事情有疏乎之處,把發給王爺的旨意是錯開了。王爺在秦藩,這是得著消息趕緊的進京表孝心,對,一定是錯開了。此給天下悠悠眾生一個借口。”這一位清客又提一個建議。

    “一旦皇上追究起來,此對王爺不利。”

    “這很妥當,在離京都二十裏外的莊子停步,差人去京都向東宮遞話。隻要太子殿下求情,想必王爺就能正大光明的與一眾皇子們一起進京都,去皇上跟前盡一份皇子的孝心。”隻能說太子仁名大,總有無數人想碰一碰瓷。

    秦王一琢磨後,他是開口,這時候秦王拿出決斷。

    “這就進京,本王事事不落人後。此回去向父皇問安,能與諸位兄弟們團聚,實是大事情。本王一定得參加。至於東宮太子大哥那兒,確實要讓人提前去報信兒。本王不得太子回信與保證,本王不入京都,在離京都二十裏外的小莊子一直住下去。”

    隻能說正直之人,能拿之以方正。秦王就是要把太子脫下水,不能太子在岸上幹淨,秦王自己要在泥潭裏一直被父皇討厭。

    這等感覺就像是秦王的心病。秦王一直想證明給乾元帝看,他身為皇子,他真不是廢物。可惜那些年定國公府的前任長寧郡王,這一位郡王算得太仔細,把秦王一巴掌煽倒在地後,這些年一直沒爬起來。

    至少在乾元帝的跟前,秦王已經沒一個好印象。

    “一切尊王爺指示。”在秦王決斷後,在場的幕僚與清客們,有一個算一個的都不敢炸翅了。畢竟秦王是龍子,這一位翻臉時,那比翻書還快。

    秦王去京都,這一行的準備是盛大。秦王妃當然知道這事情。哪怕這些年裏,秦王府的內宅事情全是乾元帝差來的嬤嬤在管。

    秦王妃就是擔一個名兒,她沒實權了,她被架空了。好歹她有王妃名份在,加之秦王世子與世子妃一直在京都,就在乾元帝的眼皮子底下過日子。

    諸王爺的嫡長子,如今都在京都。不管是乾元帝關心兒孫輩,還是拿著讓朝廷做人質。總之秦王妃如今在秦王府好歹有一點體麵。

    “王爺,您進京都,可否要安排一下隨行的人選。”秦王妃如今就是擺一副賢妻樣子。她不吃醋,她跟秦王爺二人之間就是裝著和平的態度。

    實則二人是相看生厭,彼此與對方都沒什麽感情。把他二人扭在一起的是皇帝的賜婚聖旨,以及在京都可能算得一個人質的秦王世子。

    “把金氏帶上就成。”秦王想著金氏容貌不錯,這時候秦王似乎是發現金氏的好,他就跟秦王妃吩咐一回。

    秦王妃當然是同意了。

    在秦王妃離開,秦王的神色是變得嚴肅又認真。對於進京都,這其時是一場冒險。秦王依仗的是他一個堂堂嫡出皇子的身份。若不然尋常人瞧瞧,這般曲解乾元帝的意思,那一定要挨削。更可能連小命都不保。

    可秦王是誰?

    他是乾元帝的親兒子。秦王做作一些,乾元帝很多時候是會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就為著皇家體麵,乾元帝多半時候是會替兒子擦屁股下麵的一堆屎。

    “不管父皇如何怪我,秦藩如今全是清洗幹淨了。定國公府……”秦王一想到,他這些年裏給定國公府挖的坑全成功了。

    定國公府先是失去大皇孫與太子妃這等皇宮裏的支柱,又是在北地失去人脈上經營的多年餘蔭,加之東宮有呂氏這一個新上任的太子妃給秦王打輔助。

    在秦王的眼中,定國公府輸得不冤枉。誰讓定國公府明明沒有籌碼後,還是一直賴在賭桌上不下來。這等賭徒,一旦輸紅眼就是開始錯招連連。

    擱眼睛裏不揉沙子的乾元帝麵前,定國公府是連續的丟失聖眷。

    堂堂國公府,站隊出問題,立身又不正,這就很要命。特別是定國公府敢在東宮出手,秦王可惜自己沒能看到好戲。

    “定國公府沒了,本王心情真舒坦。”秦王感慨一回。

    “太子大哥,我為你除一隱患,你如何都應該幫襯弟弟一回啊。”秦王的目光又是望向京都的方向。他這一趟回京都,他是回定了。誰攔,都攔不住。

    京都內城,忠勇侯府。

    在晴天之時,侯府的老祖宗司徒氏是讓人打開窗戶,她想瞧一瞧外頭的天氣。窗邊擺著幾枝梅花。

    司徒氏的目光是瞧著外麵,她的心情一時間挺不錯的。

    這時候的司徒氏想到了一些過往。然後,她沒想著更多往事時,府上的晚輩們來了。來向司徒氏問安。

    也是與晚輩們聊一些話,司徒氏問著一些京都的近況。

    司徒氏從孫媳侯夫人馮氏的口中聽著一些最新的消息。司徒氏問道:“宮中的靜嬪歿了。怎麽會?”

    由不得司徒氏不在意,靜嬪未進宮前,那是司徒氏的一個晚輩。這一位靜嬪當年還在忠勇侯府裏小住過一些日子。

    “這事情千真萬確。”太夫人魏氏肯定著這一個消息的真假。

    “什麽時候歿了。”司徒氏對兒媳問一話。

    “回母親,是冬至後小半月裏歿了的。”太夫人魏氏講了靜嬪歿了的時間。司徒氏聽後是沉默下來。靜嬪啊,那在司徒氏的眼中愰若再現。

    司徒氏的眼中又是浮現起來當年那一個明媚如春,笑顏如花的姑娘來。如今卻是伊人不在。

    “你們可進宮了,靜嬪的身後事……”司徒氏問著話。

    “母親,還是不多提靜嬪的好。靜嬪的身後事簡辦的。宮裏不讓議論靜嬪本人。”太夫人魏氏是趕緊的提醒一話。

    “宮裏出事情了。”司徒氏隻想到這一個理由。

    “靜嬪歿了,靜嬪生下的小公主也是歿了。”太夫人魏氏感歎一回。

    “都歿了嗎?”司徒氏聽後的情緒有些低落。她不再提靜嬪,司徒氏想到是其它的事情。

    “算了,人歿了,我一個老婆子也不多管其它的閑事兒。這事情往後咱們都不必再提。”皇家不讓議論的人,司徒氏當然不會明知故犯。

    司徒氏隻是講著一話,她隻道:“今年的小年節,你們多請兩家客人。兒媳婦,你舅舅司徒家,你姨母杜家,我的弟弟和妹妹都請來府上吧。我這年歲大了,這親姐弟,親姐妹之間怕是過一年,就是少上一年。”

    司徒氏的語氣是低落的,這態度上也是客套的很。太夫人魏氏聽了,這自然滿口就是答應下來。

    小年未至。

    各藩的王爺們進京都。然後,東宮的太子司馬楧就是攤上事情。在京都二十裏外,秦藩的秦王帶著人上京都來了。

    東宮太子司馬楧接到最新的消息,秦王的求救之語遞到哥哥跟前。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太子當然是心軟一回。

    太子出宮去見兄弟。要說這等消息當然是瞞不過乾元帝的。

    乾元帝感慨一回,他隻道:“太子還是心軟了。”乾元帝不知道聖旨就落下嫡次子,那是於秦王的麵上難堪嗎?

    乾元帝都知道的。隻是身為帝王,他不能給太子留下後患。他也不能讓無能的嫡次子有太多的幻想。

    丟掉幻想,讓秦王在藩鎮上當一個安穩的王爺,這就是乾元帝對於嫡次子最好的保護。更是在維係皇室的嫡長子繼承製的根基。

    長寧郡王歿了,可長寧郡王當年在乾元帝心中種下的刺是紮根下來。

    隻是長寧郡王地下若有靈,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定國公府沒享著福,讓呂氏這一位新太子妃與其子二皇孫得著便宜。

    也不知道長寧郡王會是什麽樣的想法?又會是何等的滋味。

    京郊外。

    太子見到專門等候的二弟秦王司馬鬆。

    “大哥。”司馬鬆一見到太子時,他的態度是擺得恭敬。誰讓他是弟弟,麵前的是長兄,同時又是儲君。禮下求人,司馬鬆還是舍得臉麵。

    “大哥,你得救弟弟一回。如今父皇不發話,弟弟是不敢進京都。弟弟心頭苦啊。”司馬鬆一見著太子後,他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起來。這哭得沒半分的形象可言。

    太子司馬楧瞧著這般的弟弟,他是不太習慣的。這不光丟掉皇家體統,這讓太子瞧見後,他真就覺得二弟有點可憐。

    “二弟,咱們一家子親兄弟,我如何都會幫襯你。”太子先給保證。

    “我就知道大哥你一定會幫襯弟弟,大哥,有你在,真就太好了。咱們沒了母後,父皇跟前如今是沒弟弟半分的位置,還就得請大哥你傳遞一回話。請父皇待我這一個不孝子寬佑一二,給我一個改正的機會。”司馬鬆說的挺有自知之明的樣子。

    太子司馬楧能怎麽辦?他不可能拒絕二弟的話。

    倒底是一母同胞的弟弟啊,他說道:“如今你這般停在此處不是事兒,我回宮後,我去向父皇請旨。也盼二弟你往後一定莫要再惹父皇生氣。父皇還是心疼弟弟,唉。”太子歎息一回。

    “大哥放心,弟弟往後一定不會再犯之前的錯處。”司馬鬆是保證了一話。他當然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處。這一點,秦王自己最明白。

    秦王在心頭想到,那些給他使絆子的人,那些定國公府的狗腿子全沒了。如今秦藩王裏沒著拖後腿的,他如何都不會惹麻煩的。畢竟那些麻煩裏有多少是別人強加給他的,秦王自己最清楚。

    隻是在太子跟前,那些苦不必講。難不成讓太子知道定公府在背後給太子又是做著多少的好事嗎?

    定國公府都沒了,那些往事自然是隨風去。

    泰和宮。

    乾元帝見到回宮後,來此向他請旨的長子。

    “父皇,二弟已經知錯了,還請父皇給二弟一個機會,讓二弟能改過自新。”太子向乾元帝求話。做為一個兄長,太子一直是好哥哥。

    “罷,這一回你求話,朕再給鬆兒一次機會。若有下次,朕加倍處罰。”這當然是乾元帝故意的。若是秦王沒來京都,那就是秦王在皇家、在天下人麵前壞掉名聲。

    如果秦王來了,他沒聖旨,他也不敢進京都半步。他能求的人有誰?除著太子外,再無旁人。

    乾元帝是樂得看著兒子們感情好。太子有長兄風範,下頭的弟弟服管教,這是好事。至少乾元帝是如此以為的。

    聖旨很快到秦王的駐地。

    天使一宣讀完聖旨後,秦王是行大禮叩謝。天使這兒待秦王是恭敬的很。

    “王爺,皇上的旨意奴婢已經宣讀完。奴婢這就告退。”天使對秦王那是恭敬的回著話。

    “讓天使辛苦跑一趟,一點心意。”秦王哪怕是對著宣旨的小黃門,那也是客氣的很。應該給的賞,那是重重的加兩倍。

    小黃門還驚訝一回,在所有人的心中,秦王的名聲不怎麽好。如今小黃門親自一接觸後發現秦王人挺不錯。小黃門突然覺得流言扉語不可信啊。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17 23:40:27~2022,06,18 23:51:3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瘋丫頭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夢想會有的 4瓶;魚躍泉間 3瓶;十五、湘湘、你失去的隻是一條腿、簡單點笑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