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華卿晴      更新:2022-08-02 15:49      字數:9772
  第41章

    臘月是新年前夕的最後一個月份。杜貞貞嫁為李家新婦, 三朝回門時,她是以一個出嫁女的身份再歸娘家。

    京城,杜宅。

    新婚後的杜貞貞是衣衫換上新色,發髻簪上新釵, 她整個人麵貌一新。杜綿綿打量著這一位堂姐, 她瞧得出來堂姐眉眼間有一份喜意。

    “大姐姐是眉眼彎彎,笑臉盈盈, 我覺著大姐姐在夫家的日子, 一定過得非常舒坦順心。”杜綿綿笑著說一句討喜話。

    “娘這幾日還擔憂大妹妹在娘家是否有不適應的地方。”大奶奶全寶珠笑著附合一句,她道:“如今瞧著大妹妹的氣色, 娘不必再擔心。大妹妹一定過著好日子。”

    一眾女眷湊一起,當然是小輩們坐一堆。長輩們又在另一處。

    此處是全寶珠在主持。她這麽一說,二奶奶佟氏就是笑著添一句,她道:“大妹妹嫁得如意郎,咱們已經吃過喜酒。一開年後,還要再吃一盞二妹妹的喜酒。”

    聽著二奶奶佟氏的話, 杜寧寧、杜婉婉捂嘴偷笑。

    杜貞貞的目光是落到杜綿綿的身上,她說道:“我歡喜著遇上一位如意郎君, 二妹妹也是一樣的。我這兒也是盼著吃上一盞二妹妹的喜酒。”

    “三妹妹,四妹妹,你們應該也跟我一樣的想法。”杜貞貞的目光是挪到杜寧寧、杜婉婉的身上,她笑問道:“對吧?”

    “當然, 跟大姐姐一樣的, 都是想著沾一沾二姐姐的喜氣與福氣。”杜寧寧是笑著回一話。

    “對啊,對啊, 開年就能吃上喜酒, 一年新春必定是喜事臨門。”杜婉婉的目光是挪到二姐姐杜綿綿的身上。

    杜婉婉說道:“二姐姐高嫁, 三哥哥再是科場顯名。我如今就盼著來年的杜家是雙喜臨門。”

    杜貞貞聽著杜婉婉的話,她神色之間的笑意是微微收斂。

    杜貞貞想通一些事情。若是她不能嫁一個做官的夫君,她就要培養一個能讀書的子嗣。杜貞貞想著這些時,她是伸手輕輕的撫一下小腹。

    杜貞貞盼著生一個兒子。

    在此同時,杜貞貞的心頭升起一樁擔憂來。前世的杜貞貞嫁到忠勇侯府,她跟前世的夫君有過一段不錯的感情。

    杜貞貞嫁進忠勇侯府的次年,她生下一個女兒。

    這就是讓杜貞貞如今心中為難的事情。打從生下一個閨女後,她就沒有再懷過一回胎。那些年她是什麽法子都使過。

    求神拜佛,各家寺廟的香火,從不缺著杜貞貞的施舍。更不消說杜貞貞是喝過多少的求子湯。一想到前世喝過的求子湯,杜貞貞覺得舌間全是藥湯汁的苦意。

    在生下一個閨女後,十多年沒有再傳出一回喜訊。杜貞貞對於膝下唯一的閨女,從歡喜疼愛,從愛若珍寶,慢慢的變成討厭與憎惡。

    一切的變化,要從杜貞貞向高人求一回批語。高人替杜貞貞與其女算一回八字。批語是女兒與她的命格相衝。

    長女的命格壓住了杜貞貞的子嗣緣份。最初杜貞貞不太相信。奈何後來發生的事情,讓杜貞貞真的全盤信了高人的批語。

    杜貞貞的女兒十四歲那一年,定親男方的長輩重病。雙方都怕擔擱婚期。於是杜貞貞的女兒是婚期挪前,雙方舉辦大婚之禮。

    次年,杜貞貞傳出喜訊,她是懷上一胎。杜貞貞的腹中孩子一顯懷,杜貞貞請到京城有名的產婆看胎。對方稱杜貞貞的肚子尖尖,這一胎一定是個男孩。

    結果如何,胎中的孩子是男是女,杜貞貞不知道。因為她在抄家現場受到驚嚇,然後遇上難產而亡。杜貞貞就是重活一回,再度回到閨中少女之時。

    “大妹妹是心急著想快些懷上子嗣。”大奶奶全寶珠瞧見小姑子杜貞貞的動作,她是笑著打趣一句。

    “你莫急,你瞧瞧你嫂子,我就沒有懷上。我且都不著急,你急什麽。都說子嗣講一個緣份,一旦來了擋是擋不住的。”大奶奶全寶珠倒是能鎮定自若的態度。

    二奶奶佟氏聽著嫂嫂的話,她又是瞄一眼小姑子杜貞貞。佟氏笑道:“大嫂嫂,大妹妹是新婚,她的臉皮薄,哪受得住你這般打趣。瞧瞧,大妹妹臉紅了。”

    “唉喲,瞧我這一張嘴。”二奶奶佟氏的目光是挪開,她又瞧一眼杜綿綿、杜寧寧、杜婉婉三人。她說道:“看我糊塗的,二妹妹、三妹妹、四妹妹待字閨中。我這話說的,得讓三位妹妹羞惱了。”

    “在這裏,我向三位妹妹賠一個不是。”二奶奶佟氏起身,真就福一個禮。

    “二嫂嫂,不必如此。自家人哪有羞惱的道理。”杜綿綿、杜寧寧、杜婉婉三人同樣起身,一起回一個禮。

    “對,二姐姐說的對。”杜寧寧附合一句。

    “就是這麽一個道理。”杜婉婉是回一話,道:“二姐姐說的對。”

    杜貞貞這一趟回娘家,她與嫂嫂和妹妹們談一些趣話。當然她多講著李家的一些見聞。杜綿綿樂得當一回聽眾。

    隻是在這一日杜貞貞要留開前。大太太顧氏還是留著女兒說些私房話。

    “你往後就在李家過一輩子,娘瞧著你今天的氣色不錯。看來女婿待你挺好。”大太太顧氏笑著說道。大太太顧氏這會兒的神情是滿意的,她覺得女兒的新婚生活應該很好。

    “嗯,李家人待女兒挺好。”這一點杜貞貞得承認。前世她嫁進忠勇侯府時,天天都要忙著立規距。忠勇侯府裏的條條規規,哪一條在杜貞貞瞧來都是對她的示威。

    今生嫁到李家又不同,婆母在杜貞貞的跟前,可沒說讓她這一個新婦立什麽規距。

    小姑子李青櫻與她的關係還不錯。李二郎長的模樣挺好看,最主要是會低下身段的討好人。除著李家是商賈人家,這一點讓杜貞貞覺得心頭不舒坦外。旁的都還好。

    李家的生活當然沒忠勇侯府的奢靡,李家日子跟杜家差不多,算得一般人家。

    偏偏就是商賈這一個低人一頭的身份,這讓杜貞貞假裝不在意,實則在她的心底,她就是很在意。

    杜貞貞心頭有什麽想法。

    杜綿綿是不知道的。反正三朝回門後,這一位堂姐的生活往後與杜家沒太大的幹係,與她更是如此。

    乾元十四年,一眨眼就是過去,迎來新的一年。

    乾元十五年,元宵節。

    京城每一年都會有燈火通明的遊龍一夜舞。護城河邊,一到夜晚時分更有許多的遊人來賞花燈,來放花燈許下一年的新願景。

    這一天,杜綿綿起一個大早。

    杜家今天會來許多的女客,都是來參加杜綿綿的及笄禮。三太太崔氏早早的來尋女兒。杜綿綿瞧著同樣起一個大早的親娘,她有一點小小的驚訝。

    “娘。”杜綿綿福一禮。

    “我家綿綿真俊,今個兒忠勇侯會來賓客。”三太太崔氏早得著忠勇侯府給的消息,杜家的長輩也沒有瞞著杜綿綿。

    “是未來的三嫂嫂一個人來。娘,咱們不必過於的隆重。”杜綿綿倒算得淡定。畢竟忠勇侯府其它的女眷沒興趣來杜宅做客。

    至於侯府三奶奶賈氏,杜綿綿大概有一個了解。娘家的爹是正六品的吏部主事,她嫁到忠勇侯府前是賈家的庶女,得著忠勇侯府的婚事後成為記名嫡女。

    賈氏這一個未來的三嫂,要說一點不好奇,杜綿綿倒不至於。可說多好奇,也是未必。杜綿綿的態度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不光是忠勇侯府來人,唐家太太這一位正緊的官家女眷,朝廷的誥命恭人,今個兒是你的正賓。”這事情讓三太太崔氏的臉上帶著為女兒高興的一份驕傲。

    特別是唐家太太,還請來一位有著朝廷敕命的李孺人做女兒的讚者。

    兩位正緊的官家女眷做女兒及笄禮上的長輩參加,一人正賓,一人讚者。三太太崔氏覺得今個兒來參加女兒及笄禮的娘家嫂嫂一瞧見此等情況,她在娘家人麵前更是添一份光彩。

    想要人前顯聖嘛,三太太崔氏不能免俗,有一點點的炫耀心情。

    杜綿綿瞧著親娘的高興,她不再多語。要知道為著今天的及笄禮,杜家上下都是準備良久。至少在請賓客一事上,長輩們是多有操心一翻的。

    杜綿綿這兒是順從長輩的心意,等著今日及笄禮的開始。

    來參加這一回及笄禮的杜貞貞,她在一回娘家後,她就是心頭有點小嫉妒。她見著堂妹杜綿綿時,杜貞貞嘴裏說著恭喜。至於這心中嘛,杜貞貞是空落落的。

    杜家的一家子女眷,今個兒是齊齊上陣。有招待來客,與人談些趣事。有忙碌稍後的小宴,在盯緊此事。各人都有分配的一樁事情。

    等著及笄禮現場是布置妥當。這事情杜家有提前彩排過,這會兒倒是不慌不忙。請著賓客就位。

    吉時到,自是一切就緒。杜寧寧、杜婉婉當一回樂者,給姐姐的及笄禮演湊一曲。她二人是樂得湊一個熱鬧。

    杜貞貞就是真的旁觀者,她就是一個觀眾。在杜綿綿穿著新的少女錦服出現時,她眼中滿是羨慕。畢竟她及笄時,可沒有這一場盛大的及笄禮。

    剛到娘家,聽著親娘顧氏講一講,這一場及笄禮杜家沒掏一分錢財,全是忠勇侯府填補的銀子。杜貞貞一口銀牙就差點咬碎。

    杜貞貞心頭隻能嘀咕著,太欺負人,前世她出嫁前,為何就沒有一場盛大的及笄禮。

    不關乎杜貞貞什麽心情。及笄禮開始。樂聲響起,一切就位,當是開禮。

    杜綿綿是及笄之人,她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出來,她向諸位來客福一禮。然後,跪坐於布置好的小席上。

    李孺人這一位讚者為杜綿綿梳頭。

    杜貞貞一眼瞧見李孺人,她看見李孺人帶的孺人冠。一頂小冠,偏偏隻有官家女眷才可以戴得。杜貞貞的手是不自覺得握緊。

    羨慕與嫉妒,杜貞貞心頭的滋味,在這一刻是特別的複雜。

    初加之禮,唐家太太這一位朝廷的誥命恭人出現,她為杜綿綿頌唱祝詞,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唐家太太的聲音動聽,常年的養尊處優,她的官眷氣度在杜貞貞的眼中是優雅從容。這是杜貞貞最羨慕的地方。

    哪怕是重生一回,杜貞貞一心想嫁進唐家,想給唐家太太做兒媳,為的就是當一回誥命太太。偏偏唐家太太瞧不上杜貞貞。如今呢,唐家太太是巴巴的給堂妹杜綿綿做正賓。

    這算什麽?

    這一刻的杜貞貞有一點點的後悔,哪怕知道十多年後的忠勇侯府會被抄家。奈何如今的風光,還有那一份讓人眼熱的權勢,這般的富貴加身,杜貞貞想對自己說她不後悔。

    杜貞貞有點說不出來啊。

    其時忠勇侯府會被抄家,應該可以改變吧?

    這一個答案在杜貞貞的腦海裏隱約浮現。杜貞貞思緒萬千,她對於自己當初的決定,她以為是不是不太妥當。

    等著杜貞貞回過神來。

    初加結束,杜綿綿離開一回,再度出現時,杜綿綿換上新的襦裙。杜綿綿向爹娘一拜,謝謝父母之恩。此時已經是再加之禮。

    正賓唐家太太再唱祝詞,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

    杜貞貞看著唐家太太為堂妹去發髻小冠上的簪子,此簪子名叫笄。再度帶上新的簪子,由讚者李孺人添福,為堂妹杜綿綿扶簪。

    杜貞貞這一刻深深的體會到一種情緒,是的,後悔。

    哪怕是後悔,杜貞貞還是握緊自己的雙手,她在心中默默的述說,她不後悔,忠勇侯府的未來注定沒一個好收場。是的,沒一個好收場。

    重複的話,在杜貞貞的心中來回的默念著。

    杜綿綿再度離開一回,又是再一次的換衣、換簪歸來。此時杜綿綿向唐家太太這一位正賓行一個拜禮,這是對唐家太太的感謝。

    初加之禮,二加之禮,此時當是三加之禮。

    做為正賓唐家太太又是淨手,再捧上及笄之冠,再唱祝詞,道:“以歲之正,以月之令……”

    唐家太太唱著祝詞,做為讚者的李孺人為杜綿綿去發髻上的簪子。此時再加新的及笄之冠。

    杜貞貞瞧著堂妹再度離開,再換新服,再帶新簪。

    杜貞貞莫名的覺得有點涼。

    “許是寒氣沒散盡,暖春還有沒到。”杜貞貞自個兒小聲的呢喃一回。等著杜綿綿再度出現後,再是行第三回 的拜謝之禮。

    杜三老爺、三太太崔氏對於及笄的女兒,自然是一翻歡喜。二人各說一翻祝福。杜綿綿做為及笄的女兒,她自然聆聽長輩的祝福與教誨。

    杜三老爺是簡單的幾句。

    三太太崔氏說話時,她是滿麵紅光,她是早早背好台詞,這會兒全是表演。杜綿綿聽著親娘講完最後一個字。

    杜綿綿拜一禮,道:“兒雖不敏,敢不袛承。”

    一場及笄禮後,自然是宴請來客。

    這時候的杜綿綿進入一個新的圈子。這裏的賓客有唐家太太,有李孺人,有未來的三嫂嫂賈氏。總之這一個小圈子,在杜宅這一等的小宴上,那是一個高端小圈子。

    當然拉著杜綿綿來參加的人,自然是杜家大奶奶全寶珠。

    杜宅的來客中,一些女賓客是識趣人,沒來湊這一個熱鬧。這些人裏上了年紀的陪著老太太司徒氏說說話。

    一些小輩兒又有二奶奶佟氏拉成小圈子談些趣事兒。杜寧寧、杜婉婉就在這兒湊熱鬧。杜貞貞自然也是一個陪客。

    人一分等,階級不同。

    那等區別,讓人如何能忍著羨慕嫉妒恨。

    “大姐姐,你在瞧什麽。”杜寧寧小聲的問一句。

    “對啊。”杜婉婉回過頭,順著大姐姐的眼神望一眼。杜婉婉湊近些,她說道:“大姐姐,你不必擔心二姐姐。今個兒二姐姐是主角兒,再說還有大嫂嫂在呢。大嫂嫂會來事兒,又是說話好好聽的。”

    “……”杜貞貞哪裏擔憂堂妹。杜貞貞是羨慕嫉妒罷了。

    從未曾有過的,這一刻的杜貞貞再度的想到了,她要有一個兒子。她要有一個讀書人的兒子。將來兒子做大官,她就是母憑子貴的做敕命,做誥命,做一個官家老太太。

    杜貞貞這兒是狠狠的心頭立誓言。

    杜綿綿頭一回遇上侯府的賈氏,這一位將來要做妯娌的人。

    “妹妹長得真好看。”賈氏一見著杜綿綿,她就是伸手,她一扶著杜綿綿手,一邊打量,一邊誇讚,道:“我家四弟好福氣,能娶著妹妹這般的人物。”

    “您謬讚了。我擔不得。”杜綿綿福一禮。

    “妹妹不必多禮。”賈氏笑著說道:“我這嘴最是老實,從不說假話。我瞧著妹妹與四弟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人兒。”

    “恭人,孺人,二位是長輩。您們評評理兒,看看我說的可有一句假話。”賈氏把目光望著唐家太太、李孺人,她是笑著問一句。

    李孺人的夫君是唐府丞的屬下,她今個兒會來全是唐家太太的體麵。這會兒李孺人的態度,自然全是瞧著唐家太太的意思。

    “晴三奶奶的話,說的準,說的妙。咱們這一位未來的光四奶奶,瞧著就是一位美人兒,長得這般俊俏,等著嫁進忠勇侯府後就與晴三奶奶做一對好妯娌。”唐家太太說的場麵話,自然撿著好聽的講。

    “是啊,恭人說的對。晴三奶奶的話沒毛病,杜家二姑娘是又俊又好看。”李孺人也是誇一回話。

    這一刻,杜綿綿真以為自己是世界中心。

    當然杜綿綿心中很清醒,她不相信自己這般好命。她又不是世界之子,都把自己當做有主角光環的人物,這未免太自大。

    “諸位莫誇,再誇我就要膨脹了。”杜綿綿福一禮,她笑著說道:“我的心尖兒小,真是一膨脹,就是擔不起,真的擔不起。”

    杜綿綿擺擺手,她真不是謙虛,她是瞧得清楚自己的斤兩多重。

    唐家太太招呼著杜綿綿和賈氏落座。

    諸人又是一起吃茶,又是說些小趣事。這聊著話,自然又到各家的情況。也是這一會兒杜綿綿著著一個消息,朱三爺到國子監讀書。

    做為朱三爺的發妻,晴三奶奶賈氏自然是非常高興。這一位眉眼裏笑的歡喜。杜綿綿一琢磨後,她是想通透。

    等著朱三爺從國子監一出來,有著晴三奶奶賈氏這一位的娘家操作一翻。到時候一定能謀一個官帽子。

    官。

    杜綿綿在心中念著這一個字。在這一個時代裏,這一個字眼兒是有魔力的。

    一回及笄禮,一場小宴席。

    杜綿綿見過諸位來客,一一謝答一回。杜綿綿認識不少新人物,同時也得著不少京城的新消息。

    在結束這一天的時光時,杜綿綿躺在榻上歇息。她的腦海裏還在想著不少的事情。

    “忠勇侯府……”那會是什麽模樣呢。杜綿綿睡覺還在琢磨著一回。

    似杜綿綿這一般不平靜的人,那當然是不老少的。

    晴三奶奶賈氏回著忠勇侯府,她是與丈夫朱三爺商量一回。她道:“今個兒我去杜宅一趟,那一位未來的妯娌模樣真俊,看來一定會得著四弟的歡喜。”

    “四弟還跟我講,他沒見過未來的四弟妹。偏偏又是待杜家這一個妻族過於的親近。我是有些鬧不懂四弟的葫蘆裏賣什麽藥?”朱三爺這時候隨口說幾句話。他不怎麽在意杜家,一個小小的商賈之家。

    朱三爺更在意的還是國子監的情況。在裏麵混日子有點不容易。誰讓朱三爺就是濫竽充數的一個,他沒一個硬實力啊。他心虛著。

    “好歹杜家的老太太跟慶熙堂的祖母是親姐妹。四弟妹的娘家背景弱,嫁進侯府裏能得著祖母的一點憐愛,這就會是一份依仗。就因為四弟妹出身於商賈人家,四弟待四弟妹又是一翻誠心。我才想著拉攏一下。”賈氏跟丈夫說著她的打算。

    “隻不過嘛,我心頭有點不踏實,說到底大嫂嫂、二嫂嫂的背景太硬。我和四弟妹湊一堆,還是不夠人瞧的。”賈氏在一眾妯娌裏,那是沒法子比較。誰讓她的出身不敢攀比著兩個嫂嫂。

    “是我無能,讓你受苦。”朱三爺握著妻子賈氏的手,他是心頭有點酸。

    “三爺,您已經是監生,等著從國子監讀書出來,往後會有一個好前程。眼下一點小困境,我是不在意的。我相信你的將來一定會有一翻做為。”賈氏給夫君鼓勵。

    “……”朱三爺心虛。

    忠勇侯府,慶暉堂。

    侯夫人魏氏聽著魏嬤嬤的稟話,她輕輕揮揮手,笑道:“不必在意一些女眷的小事。杜氏還沒嫁進來,咱們不必過於擔心。”侯夫人真不在意一個庶子給未來的庶媳舉辦什麽及笄禮。

    “內宅這點子事情,我是瞧著一眾兒媳婦,哪一個都翻不起浪花。”魏氏很淡定。她把持忠勇侯府內宅的這些年,各處要害的地方都有她的眼線。

    或者說識趣的丫鬟婆子都是知道頭頂的女主子是侯夫人。旁的想收買,一點子眼線罷了。都在侯夫人的眼皮子底下。

    “嬤嬤,外頭更要緊。”侯夫人魏氏說道:“蓮子軒的那一位,在外麵的情況怎麽樣?”

    “奴婢當家的講,三爺在外頭結交一些新友,都是國子監的武勳二代、三代。”魏嬤嬤小心的稟話。

    侯夫人魏氏一聽,她的神色變了。

    “看來老三是一個有本事的人,我往前倒是落下他啊。”侯夫人魏氏很重視這事情。

    “夫人不必過於擔心。三爺結交的全是一些紈絝子弟。真是有本事的,三爺一個也沒有攀附上。”魏嬤嬤趕緊回著要緊的話。

    “不,哪家的爺們沒一個紈絝子弟的年月。隻要將來有本事,這就是一樁趣談,不甚要緊的。”侯夫人魏氏擺擺手。

    “嬤嬤,我不想等下去。老三繼續在外頭晃悠,我心頭不踏實。還是讓老三早些回府裏做一個讓人捧著的爺們,這般就挺好。”把庶子壓在侯府裏,至多讓他們到府學裏作威作福。

    侯夫人魏氏是不想讓庶子在外麵出頭,讓侯爺把人脈與資源分一部分到庶子的頭上。

    “那……”魏嬤嬤比較一個手勢。

    “太粗糙的手法。”侯夫人魏氏琢磨一下後,她擺擺手,說道:“算了,我回一趟娘家。我的嫂嫂應該也不想定國公府的庶子在國子監裏讀出一個官帽子來。”

    “有些事情,我可不能做。還是讓嫂嫂這一位急性子的動手為好。”侯夫人魏氏表示,有其事,嫂嫂服其勞。

    次日。

    杜綿綿接到忠勇侯府的一份禮物。當然是未婚夫朱弘光相贈。

    杜綿綿打開奶娘呈上來的匣子。然後,她瞧見裏麵裝著的是一本書籍以及一封信。杜綿綿打開信粗略一讀,她是心頭有數。

    “有點好奇呢。”杜綿綿輕聲呢喃一句。

    杜綿綿是真好奇,朱弘光給杜綿綿的書信裏,講到他自己琢磨著寫出的第一回 小說。當然是初試一回,朱弘光不太自信。

    杜綿綿打開書籍,她快速讀上一回。

    時間過了多久?杜綿綿沒一個數兒。她隻是在看完這一本書籍後,她是擱下。爾後,杜綿綿閉上眼睛,她伸手揉一揉太陽穴。

    杜綿綿揉一揉太陽穴,再是做一做眼保健操。待覺得眼睛舒坦,杜綿綿才是又眼開眼睛。她是望著小說,她笑一聲。

    “這般挺好。”杜綿綿是真的高興。夫妻二人尋著一個共同的愛好,將來有更多的話題能聊聊。

    於是杜綿綿提筆,她準備給朱四表哥也是寫一回批注和讀後感。當然是誇一誇,給朱四表哥更多的鼓勵。

    《風塵俠客》是朱弘光寫的第一本小說的第一章回。小說寫著一個俠客仗刀走天涯的故事。這一個俠客世界裏,一刀會致命,很有一份軍中撕殺的壯烈氣度。

    至於俠客為何闖天涯,說好聽點叫遊覽山川,增漲見識。真實情況是官場失意,才會去行俠仗義,抱打不平事。

    杜綿綿讀出一個意思來。朱四表哥的心頭還有一個夢想。

    “風塵俠客,這算是原諒我這一生放縱愛自由嗎?”杜綿綿準備也回敬朱四表哥一整本的讀後感想。所以她是一邊寫,一邊挺歡樂的吐槽。

    等著朱弘光拿到杜家表妹的讀後感,已經是五天之後。朱弘光看著杜家表妹送來的一整本的讀後感,他莫名有一種熟悉的記事感覺。

    “表妹……”朱弘光搖頭一笑,他當然懂得表妹的趣味何來。想是回敬他當初的一本讀後感。

    “有趣,有趣。”朱弘光倒是挺高興的,這般的交流,彼此紙上你來我往。朱弘光對於書中的世界有上一翻歡喜與興趣盎然。

    初提筆,寫下自己的故事。

    朱弘光與人分享時,自然帶著一種小驕傲,還有一分小忐忑。

    翻開杜家表妹的讀後感,字字之間,全是鼓勵。

    “我應該沒那般小心眼兒吧。”朱弘光覺得自己是一個大氣之人。可在杜家表妹的讀後感中,朱弘光沒發現一字批評之意。除了誇,還是誇。

    過於誇讚,讓朱弘光不好意思起來。他真的寫得那般好。

    在杜家表妹的來信中,朱弘光讀著表妹的打算。

    “開一家書鋪嗎?”朱弘光想一想,他琢磨著這般也不錯。將來與表妹一起打理書鋪,把自己喜歡的小說出版成冊。

    能做一個留名客,能把自己寫的故事與人分享,還是許多人。朱弘光有一份喜悅。

    “盼著與表妹早日成婚,到時候我二人一起開書鋪。”朱弘光是覺得真不錯。他是盼著當書鋪的東家。

    “書鋪、茶樓、說書人。”朱弘光一一念叨一回。他覺得這般挺好。自己喜茶,自己寫書,再是讓說書人傳開美名。

    朱弘光覺得自己有一份小小的事業,他覺得整個人有一種盼頭。那是一種精神上的需要,是一種得到尊重的感覺。

    當侯府的蛀米蟲,看著舒坦的日子,朱弘光過得有一點的膩味。他覺得換一種生活沒什麽不好的。

    “嫡母應該會很高興,我這等庶子去打理一個書鋪的生意。哪怕添一個茶樓,茶樓裏多一些吃食生意,添上說書人,添上戲曲人。應該都隻是小事。畢竟商賈一道,在侯府眼中都是上不得台麵。”

    朱弘光知道哪些事情,他去做了,嫡母會裝著瞧不見。

    “指不定父親來罵我這無能的兒子,嫡母還會攔一攔,給我行一些方便之門。”朱弘光在自嘲。

    親爹什麽性情,嫡母什麽模樣。這些年朱弘光是瞧一個清楚。

    朱弘光琢磨著自己的快樂。

    他的目光是望向蓮子軒,他忍不住嘀咕一句,說道:“不像是嫡母的手段,三哥在國子監一直妥妥當當,難不成真的能混上一頂官帽子?”

    朱弘光有點懷疑嫡母是不是改了性情。他覺得三哥去試探一下水深就挺好。如果有機會,朱弘光不介意去捧一捧祖母的開心。

    隻要三哥能混著一頂官帽子,朱弘光就能給自己也掙來一頂。都是侯爺的兒子,都是庶子出身,三哥能辦到的事情,朱弘光瞧見空子,一定也要鑽一鑽的。

    被朱弘光念叨的三哥,蓮子軒的朱三爺。

    這會兒朱三爺在跟發妻賈氏商量話,他道:“成國公府的曾四爺做得局,我入一股。這一回保證能發一筆。”

    “會不會惹來麻煩?”賈氏有點小擔憂。

    “不怕,上頭有人頂著。”朱三爺倒不太擔憂。京城這地方什麽都缺,就不缺著有背景的主兒。

    “我覺得還是安生待到國子監結業就好。拿著國子監的考評,再運作一個官位,目的就是達成。旁的小事都可以緩緩,咱們這等人家,哪會真的缺銀子使喚。”賈氏以穩字為重。她覺得如今還是老實一些的好。

    萬事以穩,不犯錯,就是最大的利好。

    “咱們哪可能不缺銀子。”朱三爺搖搖頭,他道:“我若不結交人脈,光靠著泰山大人那一邊也是一個難字。官缺就那麽多。一個蘿卜一個坑,有的是人在巴巴兒的盼著。”

    朱三爺沒講的是,他在國子監裏被人孤立。他不是不想混到精英圈子裏去,實在是自己的家世背景,還有學問一途,那真就拿不出手。

    朱三爺是沒法子,這才會混到紈絝子弟這一個小圈子。

    小圈子進來不容易,想出去更不容易。朱三爺不想得罪人,他更不想把好不容易結交的人脈是揮霍掉。

    “可是……”賈氏還想勸話。

    “你放心,這一回還有定國公府的小公爺。”朱三爺說著背後的靠山。

    “這怎麽可能。”賈氏嚇住了。

    定國公府,忠勇侯府的侯夫人魏氏的娘家。定國公府的小公爺是嫡出,是東宮太子妃的親弟弟。這一位妥妥的未來國舅爺。

    這等身份的人做靠山,賈氏的心是不再提著。畢竟賈氏覺得這一回不可能出事。就是出事兒,也是算不到自家頭上。實在是小公爺的身份太夠份量,能擋風浪,能壓倉。

    “小公爺如何沒跟大哥、二哥走得更近?”賈氏有點不明白,這一位小公爺應該跟親表哥朱世子、朱二爺走的更近才對。

    “哼,大哥、二哥都是正緊的官老爺,他們忙著朝廷大事。小公爺如今還是混在國子監裏讀書,他們之間壓根兒就不是一拔人。”朱三爺表示混不到一堆去。

    對於大哥朱世子、二哥朱弘明,朱三爺是羨慕又帶一點點的小嫉妒。沒法子,哥哥們太優秀,把弟弟襯成渣渣。

    弟弟朱三爺是自卑的很。

    作者有話說:

    謝謝小天使的正版訂閱,作者君在此感謝噠,拜謝。

    

    感謝在2022,05,10 23:46:05~2022,05,11 23:07: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夢渡、李寶寶 5瓶;有在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