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又來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195
  第200章 又來

    雖說朝廷開設官辦農學和增設特製科一事現在並不歸林立文負責,但誰都清楚,之後教習上的事絕對少不了他。更甚至,後麵特製科考核一事,那位林大郎少不得也會被永興帝用起來。

    所以京城裏盯著林立文動靜的並不在少數,隻是那位林大郎自從那日朝會後,便一直安靜的待在他那莊子上。

    林立文這邊一放出消息要大肆收購山楂了的時候,京中那些貴人們便也得到了消息。且除了他們,好些商者也聽聞了。

    “林大郎這是要作何?”

    “不知曉……不過想來應是又要推廣某物了。”

    “推廣某物?那他這是又想從咱們口袋裏掏銀錢了?”

    “嗐,這不是他常幹的事麽!”

    要知曉那位林大郎在過去可是沒少這般行事,京中貴人們對他這個人也可謂是十分了解了。

    但跟貴人們不同的是,京中商者們對這事琢磨的便更深了些。

    “那林大郎大肆收購的是山楂?他莫不是打算用山楂來製作某物了?”

    “應是如此。”

    “近日他那莊子上可還有別的動靜?”

    “除了大肆收購山楂,那林大郎前兩日還派遣了人出去購置了好些蓮藕……”

    “他購置蓮藕作甚?”

    “不知……不過咱們要不要跟著也收購一些山楂啊?”

    商者們不知曉藕粉,便也無法猜到林立文購置蓮藕來作何用,再有他們見著林立文購置起來也不若山楂那般大批量收購,便將注意力還是放在了山楂上。

    說起來,貴人們習慣林立文從他們口袋裏掏銀錢的話,那麽商者們便也習慣了,林立文每搞出一樣吃食,便使得製作其原材料上漲的事。

    比如凍梨使得梨價上漲,果糖蘋果醋等使得柰價上漲……每一次,他都還將方子公開了出去。

    對此,商者們是既無奈又高興。

    所以這次商者們見著林立文這般大肆收購山楂,就有一些人因為預估到了林立文接下來的操作,便想提前跟著收購一波山楂。

    “可那林大郎如今這收購價也不低……”有人不免猶豫。

    “那也好過之後……”

    比如之前的每一次,因為方子被公開後便是眾商家去搶原材料,因此那價錢都比林立文之前給出的高不說,最要緊的是,好些商者還不一定能搶得到足夠的原料。

    沒有原材料,便是有方子在手,他們也掙不來這裏麵的銀錢。

    “那不然,咱們先收購一些來?”

    “收吧收吧!便是那林大郎未曾弄什麽新吃食出來,咱們也虧損不了太多的銀錢。”

    但若是成了,他們搶先了旁的商者一步,本錢出的少,原材料得的又多,那麽掙的銀錢自然也就多了。而做生意嘛,本來就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

    所以有決定提前跟著林立文收購山楂的冒險型,也有打算等些時日看看具體情況的保守型。

    不過這些人都無一例外,最近格外緊盯著林立文那莊子上的動靜。

    林立文也並沒有多吊他們的胃口,莊子上一邊收購山楂的同時,一邊也加緊了動作。於是沒幾天的時間,林立文便安排人製作出來一批山楂糕。

    山楂糕製作好了後,林立文便如以往一樣,安排吳六給京中貴人們都送去了一份不說,京中一些名氣較大的果脯蜜餞商鋪也收到了一份。

    也如過去一般無二,隨著山楂糕一並送來的,還有兩張方子。

    一張便是他們之前就預測到的以山楂為主材料的山楂糕製作方子,至於另外一張,有點出乎這些人的預料。

    因為那是一張藕粉的製作和食用方子。

    山楂糕製作其實並非一定要放藕粉這一類的能起凝膠作用的添加劑,但這種做出來的山楂糕顏色上偏暗淡,口感上也會偏沙糯些,而放了藕粉等有凝膠效果後所做出來的山楂糕口感更為Q彈,色澤和形狀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林立文派人送過去的山楂糕品相佳,味道酸甜可口,又有助於消化,因此貴人們頗為喜愛食用。商者們有方子在手後,便為了追求利益,更是大肆推廣。於是很快,那山楂糕便在京城這地方傳開了。

    “今年好生奇怪,山楂怎的突然又好賣了?”

    “你們還不曾聽聞啊?是大郎從益州回來了……他給了那些商者一製作山楂糕的方子,需要用到好些山楂呢!”

    “大郎回來一事,我當然知曉了……我隻是不知曉,竟是他又給了那些商者方子……”

    還是那句話,那些商者們想掙錢,必然就得先去收購原材料。

    前些日子,林立文收購了好些山楂時,便有一些商者們跟著去收購了。這便使得後麵跟上的這些商者們,不僅收購價錢上更貴了些,還需得去到更遠一些的地方收購了。

    此刻這些得了方子的商者,除了在北地這邊大力收購山楂,還需得再派遣了人員去到南地收購蓮藕。

    因為時下蓮藕在北地並未有大麵積種植,也就一些貴人們喜愛蓮花,方才請了匠人在家中栽種了些。但此時北地蓮藕種植技術不到位,所以貴人們花大價錢請匠人用心栽種為的也不是吃,而是觀賞。

    如那尋常百姓,因為蓮藕在北地生長不易,便很少能有人能將其栽種好。所以北地的蓮藕價錢一直以來都不便宜。

    之前林立文為了取得藕粉添加至山楂糕裏,便不得不花了一比不算小的銀錢購置了一批蓮藕回來。

    除了山楂糕和藕粉外,京城近日還有一些食鋪突然推出了骨董吃法。

    說起來,骨董吃法在時下並不稀奇。

    不過這十來年,骨董吃法便漸漸消退了。畢竟在過去,骨董吃法主要是防止菜肴因為天氣寒冷而被人發明的。

    後麵京中人人家中都燒起了火炕,屋子裏十分的暖和,骨董吃法便沒了用武之地。

    不過這些商者還對外打出噱頭,言道他們這食鋪裏的骨董吃法,是從林大郎那裏學來的。

    京中好些人聽聞了這噱頭後,因此都生出了些好奇心想著去食鋪裏試試的心態。結果等他們到了這些食鋪門前,卻被夥計滿臉抱歉的告知,食鋪裏暫時客滿了。

    “滿了?”

    “我們特意趕來的……”

    “正是!”

    食鋪裏的生意確實格外的紅火。

    因著如今這京城所有商鋪都裝有地火,因此屋子裏本就較為溫暖。再加上骨董鍋底下還燒著碳火,便又給食鋪裏增添了幾分暖意。

    這天太冷了不舒坦,但屋子裏太熱了也不舒坦。

    食鋪這會便將門窗都盡可能的敞開了些,使得店鋪裏的熱潮散去些。同時,外麵的人也能很清楚的瞧見那爆滿的客流。

    “嘖嘖嘖……那林大郎可真是厲害!瞧瞧,單他一個名頭都這般的好用!”

    “我瞧著不光是林大郎名頭好用……這骨董新吃法的味道想來怕是也很不錯。”雖因為食鋪客滿,他們沒辦法進去裏麵品嚐一番。但僅是站在門口,眾人還是聞到了火鍋攜帶的那股濃鬱香味。

    況且,哪怕香味能騙人,但是那些食客們食用時臉上的享受卻是騙不了人的。

    情緒是會感染的,也正是因為食鋪裏食客們食用得分外投入,便使得原本好些因為食鋪客滿本該離去的客人們,不知不覺的站在門口繼續瞧了下去。

    “你們瞧,那骨董鍋裏的顏色好似特別的紅豔?聞著這味道還很是香辣……這骨董鍋裏莫不是加了辣椒?”

    “這辣椒還能放進骨董鍋裏麽?”

    “……”

    過去的骨董鍋既是為著菜肴保溫而發明的,那麽大家對它的作用便真就隻放在保溫效果上。所以在過去,北地這邊尋常百姓家中冬日裏用骨董,雖也是邊燙邊吃,但骨董湯底卻從未有人用心去琢磨過。

    而且那時候的大部分老百姓,連一日兩頓飽飯都吃不上,他們也沒心思去琢磨什麽骨董湯底。

    能琢磨得起骨董湯底的貴人們,卻不差這點錢。於是他們直接將爐子做大了放置在桌上,然後各種菜肴挨著火爐擺放。

    這樣菜肴既達到了保溫的效果,整體擺放起來也精美好看。

    “店家,店家!”此刻,有人被這火鍋的濃鬱香味吸引,想離去又舍不得,但老站在外麵這般瞧著也寒冷:“你這店裏可能給我等安置一處暖和點的地方坐著等待?”

    店家本就為著店裏的生意好而高興,也為著店鋪位置不夠而著急。此時聽客人這般要求,他自是忙笑著將人往裏麵請:“當然能……客人,快隨我進來。”

    很快,店夥計也按照店家的吩咐,尋來了好些凳子供這些客人們坐著等待。

    坐在店鋪裏麵等比站在外麵,自是要舒適得多了。同樣,這些客人們也更近距離的瞧見這骨董新吃法鍋裏的情況。

    “瞧著與過去骨董吃法無甚區別……”

    “吃法無區別,不過這湯底確實不同。”

    原先在外麵瞧,隻那紅鍋最為引人注意。這會就坐在一些座位的旁邊,另一種濃白色的湯底此時也瞧得清楚許多了。

    然後這一股股勾人的香味,自是也越發的濃鬱了起來。

    “這還需得等多久啊?”

    “我聞這味道,反倒是更餓了……”

    一群等候者此時更被勾得心癢癢了,隻恨不得那些食客們快些食用完,給他們騰出這位置來。

    如這般煎熬的不知等了多久,終於見著有夥計笑著跑來,按照他們這些人之前進來的順序,請他們先後入座用餐了。

    “咦,這骨董新吃法味道果真不錯!”

    “辣!但吃著也爽!”

    “我覺得這清湯的也不錯……”雖是喚做清湯,但實際上清湯並不清,不過是為了跟那紅湯做區分的叫法。

    店家也經這一出,無師自通的學來了後世那些火爆餐廳放號等位的法子。他還直接安排一夥計,去到店門口將客人先迎進店裏來……

    “收菜,收菜了!”伴隨著這一聲聲的大喊,京郊外一村子好些鄉民們便紛紛從家中跑了出來。

    “芽菜今日收購是多少錢一斤?”

    “我家有青豆芽和黃豆芽……”

    “我家前些日子可是發了不少青菜……你能給我多少錢?”

    “你先讓我瞧瞧你家的青菜……”

    “……”

    待到這下鄉收購蔬菜的人離去時,鄉民們一個個都高興的很。

    “今日這菜價錢賣得不錯!”

    “是比前些日子又高了些……我聽聞那京中做骨董吃食生意的,近來可火了!咱們隔壁村不是有家養了許多羊的麽?昨日有一家食鋪過去,直接將他家的羊全訂了!”

    “呀,那這得掙不少銀錢吧!”

    “……”

    隨著火鍋的名聲越來越響,食用過它的食客們更是都好評不斷後,很快京城售賣火鍋的食鋪便遍地開花了。

    這店鋪開設的越多,生意越好,每日消耗的食材量便越大。

    如一些幹貨類的菜肴倒還好,食鋪們采購起來還算方便。但常吃火鍋的都知曉,火鍋肉類幹貨類是好吃,但是也需要搭配一些新鮮的蔬菜進去解膩。

    而且這平日裏食用蔬菜和放火鍋裏燙食青菜也大相同,這火鍋鍋裏燙出來的青菜,食用起來它就是要來得更為味美些。

    但跟現代不同的是,現代是有不少專門做冬季大棚蔬菜的種植戶。而在這裏,規模化的冬季蔬菜種植可還未曾出現。

    這些做火鍋生意的食鋪們若想更好的留住客人,便又需得多購置一些新鮮的蔬菜。

    京中貴人們即便莊子上有種植著冬季蔬菜,這些商者們也別指望貴人們會去做這點賣菜的生意。

    因此做火鍋食鋪的商者們能想來的辦法,便是去到京郊附近的鄉下,讓鄉民們種植,然後他們再收購。

    至於這冬季蔬菜種植的法子,十幾年前那位林大郎便教授了出去。鄉民們較難的品種或許不會,但一些簡單的蔬菜卻還是能種植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