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齊心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749
  第178章 齊心

    可即便林立文這麽說了,村民們此時對於將方子泄露出去的老婦依舊十分的氣憤。便是老婦的兒子兒媳們,也一樣生氣埋怨。

    在他們看來,便是老婦要可憐外嫁閨女,可以直接給些銀錢上的幫助。但是技藝方子,卻是萬萬不能行的。

    對於這種事關村利益的事情,林立文不方便插手去管。他隻繼續問大家:“若此時,有那商者下鄉來按過去的價格收購荔枝和桂圓,你們可賣?”

    “自是不能賣!”

    “那般低廉的價格,如何賣得!”

    “正是……”

    荔枝和桂圓在北地那邊,也是極為稀罕的水果。甚至作為鮮果時,荔枝在京城還曾經出現過得用金子搶購的現象。

    原因還是因為交通不便利,而荔枝極為不便儲存,因此路上耗費巨大。商者們為了能將荔枝及時的送去京城,往往得用上上等的寶馬日夜不歇的趕路。

    這種情況下,荔枝身價昂貴也是必然的。

    而荔枝和桂圓做成的果幹,在北地那邊更是果幹裏的奢侈品行首。

    但這兩樣,在產地的價格卻隻是比尋常水果貴了些許,卻絕對稱不上高價。尤其是商者們下鄉大肆收購時,價格還要壓上一壓。

    之前便說過了,時下老百姓連縣城一年到頭都未必能去上一次,消息嚴重閉塞的他們又如何能知曉在北地貴人們那裏,荔枝和桂圓是何等的身價呢?

    可如今不同了,村裏的人不僅知曉,他們還賣過高價的各種果幹蜜餞後,自是不願意再以那般低廉的價格售賣給商者們了。

    林立文聽聞大家說的,便笑道:“果木都是你們自己種的,地也是你們自家的,那麽便是商者得了方子,不也一樣要先來與你們購置果子?”

    時下跟現代還有不同的一點便是,時人並不注重水果,所以以商業經濟為目的的去進行大麵積水果種植更還未曾有過。

    這在商者和貴人們看來,也毫無必要。畢竟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在運輸上麵,而不是果子的產量上。

    商者們賺的是貴人們的錢,走的便也是低量高利潤的路子。

    這便也給了林立文機會。

    因為商者們確實靠著本錢和關係抓牢了運輸,各種技藝方子還有銷售。但別忘記了,再好的運輸,技藝方子和銷售模式,都離不開商品的原材料啊!

    林立文:“所以咱們身上最值錢的,並不是技藝方子,而是咱們種地的本事,是地裏的產出。”

    村民們:“……”

    他們確實從未如林立文剛剛說的那般去想過的。

    至於跟商者比做生意的手段和心眼,在林立文看來,依著時下這種情況,尋常老百姓如何能鬥得過?便是能鬥得過,那本錢和關係呢?

    可地裏的產出不同,那不是一個兩個老百姓,而是一大片的老百姓。除非世道混亂,上位者昏庸無能,官員們屍位素餐……否則大部分的商者便是想動手,也會有諸多的顧慮和限製。

    林立文便又道:“待過些時日,我再教授大家一些嫁接果木的法子。咱們把果木種好,結出更好的果子,賣更好的價格。”

    雖《農學》書上是有寫了果木嫁接法,但朝廷還是更看重糧食這一塊,大力推廣教授大家的也是這一部分。而老百姓呢,又大多不識字。可以說皇朝各地基本上除了一村的裏正外,隻怕別的老百姓家裏都很難見到這本書。

    “當真?”村民們瞬間又歡喜了起來。

    林立文笑道:“自是真的。待過幾日,我把時間空出來便來教授大家。”

    “多謝林大人!”

    村民們聽完林立文的話後,更是喜上眉梢。

    林立文把該說的話也說完了,又因著在茶園那邊忙活了一整天,此時早就累了,便對這些村民們說他要進屋休息了。

    至於那泄露方子的老婦,如何處理她的事情該由裏正和這村子裏的村民們來決定。不管怎麽說,因為私心便損害集體利益的行為並不值得提倡。

    待到林立文一行人進屋去了後,村民們一時半會的也顧不上那問責那老婦了,隻一個個站在那滿臉興奮的討論著林立文說要教授大家嫁接果木的事。

    雙縣這地多山地少農田,氣候又溫暖,在無多的農田可種植時,所以好些老百姓便都有種植各種果木。隻是以往的果子售賣不了多少銀錢,大家便種得很是隨意。但如今不一樣了,村民們靠著果子掙來了好些銀錢,自也開始重視起那些果木來。

    而且就像林立文剛剛說的,果木是他們的,便是商者們有了方子,總還得來跟他們購置果子吧!

    但若還是過去那般低廉的價格,他們當然不肯再賣了!

    “都是一群奸商,欺我們不懂外麵的世道!”

    “正是!若非大郎此次過來,我們還不知要被欺瞞到何時呢!”

    “那些商者還甚是挑剔……”

    屋子裏麵,還未上床休息的林立文也聽到了外麵村民們的這些激憤的討論聲,使得他忍不住又歎了一口氣。

    依著時下的這種交通,商者們將南地的果子運輸往北地,這其中的耗費確實不小。但他們給出的收購價格,按照其中的利潤比來算,也還是太過了些。

    甚至都能稱得上一句壓榨了,所以斷不能讓他們繼續這般低價收購了。

    “奇怪,今年怎的才收來這麽一點荔枝幹和桂圓幹?”雙縣一專門售賣果幹的鋪子裏,商者很是疑惑的詢問店裏夥計。

    說起這荔枝和桂圓,整個益州也屬雙縣的產量是最多的。

    而這家商鋪在雙縣的生意其實很一般,但卻在此地開辦了數十年,掙的銀錢也不少,便是靠著收購荔枝幹和桂圓幹。

    這兩樣本地賣得便宜,可是隻要出了雙縣,便馬上變得值錢。

    “怎麽了?為何不答話?”商者等半天都沒能等來夥計的回話,反倒瞧著對方一臉欲言又止的為難模樣。

    夥計歎氣:“今年怕是收不來多少荔枝幹和桂圓幹了。”

    商者大為不解:“為何?”

    夥計麵露猶豫:“我聽聞,言道那位林大郎出錢給一村村民,讓他們正大肆收購……”

    “他怎的又來收購這些了!”商者頓時又驚又怒。

    不怪商者這般憤怒了。

    要知曉林立文前些日子教授村民們製作各種果幹和蜜餞,還出錢給他們開辦了大規模的作坊。便使得雙縣這邊的老百姓,都把自家的果子售賣給了那邊。

    因為作坊按照林立文的吩咐,村子裏收購果子的價格都還不錯,態度又友好。老百姓又不是傻子,自然是哪邊銀錢給的多,他們就賣哪邊。

    於是便導致今年雙縣這邊的好些商者,要麽收不來果子,要麽便也隻能如林立文一般的將收購價格提上來。

    而這水果的收購價格提上去了,多花費的銀錢可都是他們口袋裏的。

    “不行,不能讓他再這般下去了。”商者說道。

    於是第二日一早,商者便坐上了去往益州府城的馬車。

    這商者能在雙縣做這種生意許多年,背後沒靠山沒關係也是做不來的,畢竟長途運輸這一塊,不是尋常商者能做的。

    準確一點的來講,雙縣這邊其實是分號,益州府城有更上一層的管事。

    先前林立文的作坊雖有影響,但是主要靠的還是技藝方子。他們便是因此收購價格貴些,顧慮著林立文的身份,最後還是忍下了。再者林立文將那些果幹蜜餞等,最後還是給到了商者們去銷售,大家也都在裏麵掙了銀錢,隻雙縣商者這種以收購為主要利潤來源的吃了虧,他也無可奈何。

    但這一次不一樣,荔枝幹和桂圓幹製作簡單,那林大郎動了這一塊,動的可不止是雙縣這種收購為主的商者的利益了。

    “楊管事,咱們需得趕緊想想辦法啊!”雙縣商者又氣又急的說道。

    楊管事聽聞今年雙縣沒能收來多少桂圓幹和荔枝幹時,也很是皺眉。要知道這兩樣,在北地那邊可是格外的受歡迎。屬於果幹類裏麵銷量最好,同時利潤還又是最高的。

    也別說什麽雙縣收不到便去別的地方收購的話了,整個皇朝能盛產荔枝和桂圓的地方本就不多。再者時人過去又不重視水果,所以如雙縣這般盛產這兩種果子的地方還真難找尋出來幾個。

    最起碼,益州這裏就不行。

    而且他們又是益州的商者,不在這裏收購果子,難不成還花費大力氣跑去別的府州,再去與那當地的商者搶著收購麽?

    因此雙縣商者更為氣憤的說道:“他林大郎不是來益州負責茶樹種植的麽?怎就非要摻和到這等事情裏來呢!”

    最不能理解的是,林立文在這裏麵他一點好處也沒有。

    因為本錢雖是他出的,但是卻隻是先借予村民們。而且早在第一批果幹蜜餞售賣出去後,據說那村的村民們便把本錢退還給林立文了。

    說實話,當時好些人背地裏不是沒生疑過,可事實確實是這樣。便是那位林大郎要了些果幹和蜜餞送去給林家人,他都是花了一樣的銀錢去購置的。

    這便也使得旁人想抓他的錯處也尋不到。

    “這樣,你先回去,讓我想想辦法。”楊管事說道。

    待到雙縣商者離去後,楊管事在家中與下麵的商者們很是商量了好一番。然後很快,益州城內凡是做水果生意相關的,都被請到了他家中議事。

    “諸位也莫覺得此事暫時與你們無關,還請仔細思量一下,今日林大郎動的雖隻是荔枝和桂圓,保不齊他過些日子又會對旁的水果下手……”到那時,他們這些人沒有一個能不受影響。

    道理大家其實都懂的,可關鍵這人他並不是尋常人,而是林大郎。他們隻是一群商者,如何能跟官身的林立文對抗。便是背後有靠山背景在,主家也未必願意為著這事便去對林立文出手。

    最要緊的還在於,便是主家肯出手,也未必真能動得了人。

    就像當初的郡公李家,那是何等的尊貴人物,且還是大皇子的外家。當時李家還隻是送個美人過去試探一番,最後反被林立文回擊,使得郡公之孫丟了官職,便是郡公也都挨了責罰。

    而且現在林立文來到益州,負責的又是茶葉種植這等要事。誰這時候對他動手,遠在千裏之外的永興帝不能答應便不說了,單是他們益州的劉刺史也不幹啊!

    水果這等小生意,如何能跟擁有更高利益,甚至還歸屬於軍事物資的茶葉相提並論!

    於是一商者便大聲說道:“那你說這事該如何去辦?”

    “這事嘛,也不是沒有辦法,隻是需要大家能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