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秦椒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418
  第172章 秦椒

    既是按照村裏原來采摘茶的慣例,人選這一塊也就早早便定下來了。

    漢子十餘人,主要是負責爬樹砍樹枝。而婦人較多些,足有二十餘人,是為著能及時的將被砍下的茶葉采摘下來。

    時人雖對茶葉種植不大了解,但是卻對茶的品質下過不少功夫。如不同季節的采摘,對茶葉品質的影響,乃至到不同時辰的采摘,會對茶葉品質造成的影響都很有講究。

    一行人一邊往茶林前進時,在林立文的詢問下,裏正便也說道他們這片茶林的裏的茶葉,以每日太陽初升至一炷香後采摘下來的茶葉品質為最佳。

    一炷香便是半小時左右。

    “采摘茶葉,原來竟還有這許多的講究。”薑旭在一旁,聽得眼睛都瞪圓了。要他來說,茶葉不是能泡水能喝不就行了嗎?

    “可不是有好些講究麽!茶葉品質不一樣,最後售賣的價格也差很多呢!”裏正說道。

    所以便是林立文昨日不那麽要求,村民們每日出發的時間也都幾乎是這個點。畢竟上山還有那麽長的一段路,耽擱了最佳的采摘茶葉的時辰,對茶葉品質造成的影響,可是全都會明顯的體現在其最後售賣的銀錢上。

    “那像這種最好品質的,能賣多少銀錢啊?”薑旭實在沒忍住,又問了一句。

    裏正便衝著薑旭很是得意的笑了笑,然後對他說了個數字。

    “!”薑旭震驚了。

    這,這茶葉竟然能這般的值錢!

    一旁的林立文與楊越和趙武,對此麵色卻平靜的多。

    楊越和趙武雖一樣也飲茶不多,但他們在職官身,所任職的又是京城。故對茶葉的價格,多少還是有些耳聞的。

    至於林立文,且不說時下了,便是在現代時他也曾聽聞過不少“天價茶葉”的新聞。要他來看,不管是現代還是時下,如這般懂得講究的,那是需要大量的銀錢去堆積培養的。

    裏正還又感歎道:“我這還不算是價貴的,如那采茶者,攀那高岩山地,采那雲霧之間的嫩芽,所製而成之茶葉方可稱之為極品。”

    如這般的極品,價格甚至都能堪比金子。也就不怪那些采茶的漢子們,寧可冒著露宿森山野地的辛苦與危險,也要去采摘茶葉了……

    然後一路這般說著,一行人也終於到達了山林深處的那片古茶林了。

    此時天也越來越亮了,隻是這片茶林長勢茂盛,又位於森山裏,因此具體的日出情況並不那麽好判斷。

    但這對於常年在這片茶林采摘茶葉的村民們來講,並不是什麽難事。

    去歲給他們帶路進山的阿卜從人群裏走了出來,隻見他快速的爬上一顆高大的茶樹,在茶樹上端仔細觀察了一番後,聲音從上麵傳來:“可以了。”

    隨著這一聲“可以了”,很快那些漢子們便一個個的將長砍刀綁放在身後的腰帶上。然後如阿卜那般的,快速的往茶林裏的那些高大茶樹上爬去。

    之後林立文便親眼瞧見一根根茶樹枝被這些漢子們拿砍刀砍下,掉落到地上後,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婦人們這時走過去,將砍下來的茶樹枝小心的拿到一旁的空地上,雙手開始飛快的采摘著最上端的牙尖。

    也就是最為值錢的“春尖”。

    林立文瞧著這一地被砍下來的古茶樹枝,哪怕他早就對此做好了心理準備,此時也實在忍不住心疼。

    事實上,也是因為林立文有交代,摘完春尖後的剩餘一部分茶樹枝他是要拿去種植的。若不然,往年村民們對待剛被砍的茶樹枝,大多都是直接拖過去采摘的。

    心疼歸心疼,林立文也知曉時下大家就是這般的采摘法。畢竟這麽高的茶樹,不砍下來人根本無法采摘。

    而且他也得換個角度去想,時下生態環境好,如這般的古茶樹在森山老林裏眾多。所以益州這地才會在這個季節,有漢子們成群結隊的進山采摘野茶。

    這麽一想後,林立文心裏也確實平靜了許多。

    不過眼下眾人還在采摘春尖,林立文一直留在這裏看著茶樹枝被砍的話,心頭保不準還是會時不時的冒出心疼。於是想了下後,林立文便決定在這片茶林四周轉一轉。

    雖說雙縣這地方全年無雪,冬季也甚為溫暖。可春季一來,給人的感覺終究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春季獨有的那股新生。

    林立文這一動,楊越和趙武還有薑旭自然是趕緊跟上。

    益州這地方,山林眾多,自然植物的種類也甚多。

    林立文很快便在山間發現了一從鮮嫩又肥妹的蕨菜不說,他還見到了幾株正發著頭茬嫩芽的野香椿樹。

    “竟還是紅芽椿木!”楊越驚訝道。

    香椿以頭茬芽最為肥嫩,而紅芽香味也更濃鬱。

    時人也是食用香椿的,並且早在千年前,便有食用香椿的習慣了。甚至進貢給皇室的蔬菜裏,也還有過香椿呢!

    而香椿這種蔬菜,口碑上也是兩極分化。

    不愛的人嫌它臭氣,喜愛的人那是愛之如狂。

    楊越便是喜愛食用香椿者,因此在喊完那話後,便見著他一臉歡喜的開始采摘起樹上的香椿芽來。

    “此香椿味甚為香濃。”楊越一邊采摘,還一邊高興的與眾人言道。

    “多摘些吧。”林立文也挺喜歡食用香椿的,便也過來一塊采摘:“若一時食用不完,還可做成幹菜。”

    楊越響亮的應道:“噯!”

    若說楊越是喜食香椿的話,趙武便是不喜的那一波了。

    趙武便道:“阿旭,我們去采蕨吧!”

    薑旭應了一聲,倆人便往另一邊走去了。

    待到林立文與楊越將這一片的香椿采摘完畢後,卻發現趙武和薑旭沒見著人影了。

    “阿武!阿旭!”林立文皺眉高聲喊了起來。

    要知道這可是森山老林,若是走得遠了,是很容易迷路的。

    好在隨著他這一喊,很快便從一處傳來了趙武的回應。

    “莫要走遠了!”薑旭又喊道。

    趙武:“馬上便來!”

    其實他們也並未走遠,趙武和薑旭在這一塊分寸還是有的。隻是這裏植被茂盛,很容易遮擋人的視覺。

    薑旭在呼喊倆人時,林立文也扯了些藤蔓過來,將倆人剛采摘下來的香椿先一小捆一小捆的捆好後,再拿一些較長的藤蔓,將其串起來。

    這樣拿在手裏,立即方便許多了。

    幾乎是林立文這邊剛弄好,趙武和薑旭也從一處樹叢裏鑽了出來。倆人的收獲自是也不小,隻是不像林立文這般拿藤蔓捆綁,而是被倆人抱在胸前。

    “我們過去吧,想來他們茶葉也采摘了好些了。”林立文說道。

    村民們將春尖采摘完後,林立文對剩餘的那些茶樹枝還要做一下簡單的處理。畢竟不是所有的枝條都能做插杆種植用的,此時提前處理到一部分完全不能用的,他們下山攜帶也會方便許多。

    另一邊,村民們確實采摘完好些被砍枝條上的春尖了。

    見著林立文他們抱著一些蕨菜和香椿回來,裏正便說道:“山裏這些野菜可多了,若是大人喜歡食用,一會下山我們給你再多采摘些。”

    “夠了夠了……”林立文忙道。

    雖之前他與楊越說可製成幹菜,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弄這些。待到這批茶穗插杆完成後,茶園也需得開始動工了。

    茶園具體的選址是前些時日,經過林立文再度考察完後,才最終選定的。

    土壤依舊得選酸性,而對於時下在沒有各種工具儀器借助的情況下,林立文便是從土壤的顏色,手感,以及周圍生長的植被去判別土壤的酸堿度。

    但它跟之前的茶園苗圃的選擇地還是有較大的不同之處,比如苗圃需要地勢較平的地方,而茶園卻以半山坡,南向種植最佳。(1)

    再比如,苗圃所需的種植麵積不大,但茶園麵積卻完全不一樣。這絕對不是短短幾個月便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林立文得將它分為幾個階段去實施。

    茶園的事反正是急不來的,林立文眼下需要先做好的,便是將眼前這一堆村民們已經采摘完春尖的茶樹枝處理好。然後早點運輸到山下的苗圃去,盡快的將其插杆種植好。

    處理方法簡單,林立文一麵手上行動著,一麵也將方法仔細的講予大家聽。畢竟一群人動起手來,那速度才能上來。

    然林立文這邊還在講解著,趙武卻突然喊道:“阿越,水囊給我一下。”

    讓人意外的是,薑旭這時也喊道:“我也不行了,我也要水。”

    “你們這是怎麽了?”林立文停下手裏的動作,朝著他們看了過去,才發現兩人手臂上好些地方紅通通的。

    “之前采蕨時,碰一細葉野樹,未曾想沾後竟使得雙臂此時如火燒般難受……”趙武解釋道。

    薑旭在一旁忙點著頭。

    他們之前因為抱著蕨菜便忍了,此時是實在覺得難受,隻想用那清涼的清水覆蓋住,方才能舒坦些。

    旁邊一村民聽聞,便言道:“你們莫不是碰了山裏的秦椒(2)吧?那東西可不能隨便碰,辣火得厲害呢!”

    林立文聽到這,心頭猛的一動。然後突然過去,一把抓住薑旭的胳膊摸了摸他那最為紅腫的地方,果然摸到了熱乎乎的感覺。

    隻薑旭被林立文這麽一抓胳膊,此時有些傻了:“夫,夫子?”

    林立文趕忙放開,又問道:“你們是在何處碰見的?”

    “就,就那一處。”薑旭給林立文指了指方向。

    林立文立即起身:“我去那處瞧瞧。”

    瞧著林立文連茶穗暫時都放下了,要去瞧那秦椒,薑旭更懵了。

    他茫然的看向那位村民,問道:“秦椒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