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計劃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341
  第168章 計劃

    林立文他們出發的也是比較早的,食用完朝食後都沒怎麽耽擱。與大家道別完後,就直接下山了。當一行人沿著道路下來,途徑前些日子被山體滑坡衝擊的那處山道時,還能瞧得出明顯被清理的痕跡。

    然而間的村子便是這樣,不僅僅是路況不好,還遠離城鎮。這不,待到他們行走至存放馬車的驛站門口時,太陽已經開始斜掛在西邊的天空上了。

    說起來,雙縣這地方也不愧是冬日都見不著雪的,隻除了上山那一日的突然暴雨外,最近這幾日都是豔陽高照的好晴天。

    “今日莫要趕路了,就在這驛站住一晚吧。”林立文言道。

    雖說還有七八日便要過年,但不下鄉巡查,一路隻走路況較好的官道的話,還是能行駛馬車的。那麽憑借著馬車的腳程,也就最多兩三日的時間,大家便可回到益州府城了。

    至於驛站這裏,按照皇朝規製,全年都得有官吏在裏麵坐班的。

    薑旭在進了驛站後,第一時間便去馬廄裏瞧了馬。

    馬其實被照顧得還不錯,薑旭過去瞧的時候,它正低頭吃著小吏給的幹草。

    也別看不使銀錢時,驛站這種地方的普遍待遇都不怎麽樣。但再怎麽著,身份壓製的情況下,有些事情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了。那就更別說林立文之前將馬車留在這裏,還使了銀錢。

    而在薑旭去馬廄瞧馬的時候,林立文找驛站的小吏要了些清水,拿進了他所入住的房間裏。

    林立文之前跟村民們說的那些話也不全是推辭,他確實要急著趕回府城忙事務。

    建立大型茶園,不單單隻是種植上的事情,它前期需要準備的工作真的太多了。像地質,氣候,土壤酸堿度是必要考慮的,同時場地的選取,也是需要慎重。

    所以茶園最終的選取地,不僅要各方麵都適宜種植茶樹,也還要盡可能的避開主要糧食作物的適宜種植區。

    也因此林立文不得不提前這麽多時間來到益州,方便他開展前期的準備工作。而經過這些時日的考察,成果自是有的。比如茶園的選取地,林立文心中也有了幾個初選目標了。

    隻是茶園選地是選好了,但是茶樹在種植之前,還有好些工作要做。

    待到林立文在進了房間裏後,便拿著驛站小吏給的清水,倒了些許進他隨身攜帶的裝有研磨好的墨水竹筒裏。再用樹枝攪拌了一下,使得這幾日有些許幹涸起來的墨水,與剛倒進來的清水能較好的融合在一起。

    當然,似他這般的攪拌墨汁用來書寫的不講究做法,若是讓時下一些文人瞧見了,少不得要噴上幾句。

    不過對於林立文來說,墨水的作用就是用來書寫時顯字用的。隻要顏色在,紙張上能將他所寫所繪的東西展現出來便可以了。

    最後繪製圍成的茶園圖,其實是份極為簡陋的粗略圖。

    因為最後的茶園設計,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測量數據才能確定。而弄好茶園的整體設計後,接下來還有開辟等各種工作要做了。

    眼下又臨近過年,待到過完年後要不了多久春耕便要到來。到那時候各種農作物的種植,官田未必能分得出足夠的人手出來。便是官府招農戶做工,農戶們也需得忙自家地裏的農活。

    所以大麵積茶園開墾的事肯定是一時半會完不成的,不過它倒也不是那麽的著急。因為益州這地方的氣候,茶樹插杆種植幾乎全年都可進行。

    至於種子繁殖的話,秋冬季播種的茶籽還不需要像春季那般,進行特殊的處理。

    於是待到三日後,也是林立文回到府城的第二日,林立文便來到了刺史府,將他所做好的茶樹種植計劃書交於了劉刺史。

    “辛苦林大人了。”劉刺史笑著摸了摸自己的胡須,然後一邊接過文書,一邊對著林立文說道。

    要知道在林立文等一行人在唐主事帶路下,前腳剛駕著馬車離開府城去到各縣城巡查時,後腳便有人將他的行動告知到了刺史府來。

    “插杆種植?茶樹竟然也能這般種植的嗎?”在看完林立文所製的茶樹種植計劃書後,劉刺史滿臉的驚訝。

    皇朝的刺史跟刺史,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這種區別不單單是上中下三等府州導致的當地刺史的官職品級與俸祿上,還有仕途前景與銀錢收入。

    是的,就是直白的銀錢收入。

    在時下,不管是府州還是縣城,隻要是一地主官都會有一部分的灰色地帶的收入。而這一部分的收入,其實還是朝廷默許的。

    就好比拿林立文剛穿越來時的衡縣來說,衡縣一縣衙的在職官吏規製上就隻有那麽多,可實際上要維持一整個縣衙的治安管理規範等,那麽點人手肯定是不夠的。

    衡縣縣衙的實際工作人員,其實更是朝廷規製上的數倍之多。那麽多出來的這許多的人,他們的薪酬從哪來?沒有編製的情況下,朝廷是不可能發放俸祿的。至於這些人,便是給官府做事,想來也沒人能大方無私到白做工的程度。

    到最後,其實還得當地的主官想辦法。朝廷也是知曉這些,所以才會默許這種灰色地帶的出現。

    因此地方上的政績,不管是何名目,其實都逃不開其最終的目的——稅銀。

    朝廷需要稅銀,增強國力。各地官府也需要稅銀,因為他們不僅有一大批的人要養。甚至稅銀征收不上來,弄不好還要遭到朝廷的問責吃罪。

    於是好的府州縣城,官員們自是搶著去做。而下等府州,縣城等,那些官員們可謂是人人避之不及。

    就好比當初的景縣。

    景縣便是因為湖田水患之害,導致地裏根本無法種植農作物。於是老百姓跑了,稅銀自然征收不上來,導致當時的官府府衙裏,真就沒幾個官吏在。而彭縣令作為一縣的縣令,當時他家裏的好些事,那都得自家人去動手做的。

    益州這地方便又大相同了。

    對比起林立文曾經去過的西州,吉州,牧州等地,益州是最為富庶的。

    而作為它富庶的主要經濟支撐——茶葉,劉刺史自是十分的上心。對於茶樹種植上的一些事情,他也是有些了解的。

    林立文:“茶樹確是可以插杆種植的。”

    針對於茶樹插杆種植與茶籽育苗的不同之處,林立文隨後也簡單的講了一遍。

    如茶籽繁殖技術相對好操作,苗株適應環境性能較好……而插杆種植的話,操作難度會要高些,但是繁殖係數大,也能更好的與原來母樹上的性狀一致,因此采摘功效高。(1)

    因此林立文也將他打算購置村子裏的古茶樹枝的事情,一並與劉刺史說道。

    “雙縣茶村的茶葉確實不錯。”劉刺史點頭道。

    茶村便是林立文之前去過的那家村子,因為那片古茶林的存在,他們村所采摘的茶葉量較大,品質又極佳。於是漸漸的,對外便有了一個茶村的名號。

    而茶葉稅收之高,其實還遠超了林立文的想象。比如益州生產茶葉的四個縣城,每年所能增收來的稅銀甚至比朝廷全國征收的礦治稅還多。

    在這般情況下,劉刺史自是對益州轄下主產茶葉之地都知之甚詳。那麽對於林立文想要購置茶村茶樹枝進行插杆種植的事情,他自是也同意了。

    “那這苗圃的選地,夠了嗎?”劉刺史又問道。

    茶樹種植上有茶籽播種與插杆播種的方式外,其苗株上,也有直播和選擇好苗圃,進行育苗後,再移植的方式。

    這兩種都是可行的操作,可以根據當時具體的情況來選擇的。

    但林立文這次來到益州,進行的是大麵積的茶樹種植,因此他選擇的茶籽直播的這種比較簡單的種植方式。

    至於文書上的苗圃建設,是林立文用來在茶籽直播後茶園裏的苗株出現一些小問題時,作為補缺存在的。因此培育苗株的苗圃麵積並不需要太大。

    “那行,一切便都交於林大人了。”劉刺史摸著他的胡須笑道。

    至於整個茶樹種植中需要的人手和銀錢,作為富庶的府州,不缺銀錢的劉刺史更是表現的極為大方。

    劉刺史直接言道,林立文隻管放手去做,有任何需要他這邊都一定盡力配合。

    當然這也跟林立文即將要做的茶葉種植,對益州稅收財政這一塊是有極大好處的原因在。所以隻要不是腦子有問題的,哪怕現在換了跟林立文鬧了隔閡的李家在,想來也會暫時丟掉過去的隔閡而笑著答應的。

    但不管劉刺史是為著什麽,事情商議的如此順利,林立文也很是高興。他知曉時人講究男子留美須,也曾聽聞劉刺史甚為喜愛他留的胡須,此時見著劉刺史又在摸他的美須順勢便誇了幾句。

    這一誇,劉刺史果然高興,還與林立文講起了美須的各種保養。

    要知曉胡須跟頭發是一樣的,若想它長得好,長得美,不花點功夫去保養它的的話,是不可能長成劉刺史這般人人誇讚的程度!

    隻是對於劉刺史這般好心又熱情的分享,在現代養成的喜歡麵部清爽幹淨的林立文,怕是注定用不上他傳授的那些美須法子了。

    再者他下地幹活的,連臉都沒時間去保養,又如何有心思去管胡須。

    劉刺史其實也在可惜,他對人的骨相這一塊是比較會看的。因此即便林立文因為常年下地勞作,導致其身材高大壯碩,皮膚黝黑,但劉刺史還是能看出其極好的骨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