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石榴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406
  第144章 石榴

    原本大家對於林大郎善種水果這一事,已經不足為奇了。但因著這一次送來的一籃子各不同的水果,卻再一次在京城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說起來,這滿滿一籃子的水果裏,大多都是貴人們曾經所熟悉的。

    之所以用曾經,是因為這些水果他們知道是什麽東西,但是卻在林立文對其進行嫁接改良後,形狀與顏色都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比如說柰。

    柰是北地最為常見的一種水果了,味道不好,百姓都不愛吃。

    一直到林立文在北地成功種植出甘蔗後,利用它製作出了水果糖與蘋果醋,才使得柰的身價終於上升了。

    若說去年柰的價格是經由林立文引導才起來的話,那麽今年柰的價格,卻是被那些商者們所帶動起來的。

    他們得了林立文的這兩種方子,打算將本地的柰收來,進行一係列的加工後,製作成果糖和蘋果醋銷售到了南地。

    時下的南地就如同過去沒有甘蔗的北地一般,那邊還鮮少有種植柰樹的。

    可想而知,其銷售必然是不錯的。

    但即便因此柰的身價上漲,可作為後世以生吃為主的水果,時下還是鮮少有人這般去食用它。

    因此仆從轉述這些柰生食味道較為不錯時,貴人們是極為詫異的。

    隻是大家對林大郎也極為了解了,他雖說是摳門了些,但其種植的果木卻實在不錯。於是因為信任林立文的本事,貴人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命仆從將籃子裏的兩種柰拿去清洗,再切塊呈上。

    而這一嚐試,貴人們震驚了。

    第一種柰品嚐下的成熟後口感依舊偏綿沙,但全然不同過去那般的沙爛,最關鍵的它具備了香甜可口的優點。

    而第二種柰,便是還未嚐試,隻觀其外表卻比之他們過去曾見過的都要來得漂亮許多。再一食用,竟品嚐出了脆甜的口感。

    “這兩種真是柰?”

    仆從答道:“來者確實有言此二者皆為柰。”

    “如何種植成這般的?”

    那自是因為林立文嫁接的果木不同,因此才會出現這兩種略帶不同口感的新品種蘋果出來。

    其實很多果木嫁接後,對其結果率和品質都有很大的好處的。

    比如說冬棗(1)。

    冬棗因為其口感皮薄肉厚,脆甜可口,便屬於時下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水果。

    它在京郊附近這一代都有生長,但因其產量低下,因此其價格也較為昂貴。與之前的甘蔗一般,多為北地貴人們食用。

    冬棗在時下也不叫冬棗,而叫雁來紅。

    至於南地的眾多百姓,北地貴人尚且還不夠食用,他們便鮮少聽聞雁來紅這種棗了。

    林立文也在從西州歸來之後才知曉京城這一地竟然還生長著冬棗,於是他便在莊子上,用酸棗樹給冬棗進行嫁接。

    因為酸棗樹木有耐旱耐寒等許多的優勢,而這也是現代嫁接冬棗時最常選用的一種砧木了。

    嫁接過後生長出來的冬棗在品質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因而那些貴人們一見尤為喜愛。

    隻是越是稀罕價高的東西,那位林大郎贈送的便越少。

    柰這種水果,本地實在是太多了,縱使林立文改良其口感,但它在時人眼中依舊無法與昂貴掛鉤。

    於是林立文送來的這滿滿的一籃子水果,瞧著數量較之以往多了好些,但絕大部分便是那兩種柰。

    雁來紅占比極少。

    有些許貴人就是想瞧瞧林大郎還能摳門到何種程度,於是他還親自數過了,一共才十二顆。

    這對於時下有喜歡一大家子的人住在一起的情況來講,林立文送的這些雁來紅,甚至都不夠貴人們全家一人分到一顆!

    “這個林大郎!也忒摳門了!”有貴人怒道。

    而除了冬棗送得極為摳門外,籃子裏還有一樣水果,林立文送得就更為摳門了。

    這樣水果還是眾貴人們所不熟悉的。

    那便是石榴,他一家隻送了一個。

    石榴是林立文從西州帶過來的,種植到今年,那些插杆種植的果木才開始掛果。而一些用石榴籽育苗長出來的,距離掛果期便還早著呢!

    因此石榴產量並不多。

    尤其是為了能讓石榴的價格越高,林立文還在贈送的石榴上麵,‘體貼’的貼上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千房同膜,千子如一”。(2)

    古代人都講究多子多孫多福氣,因此可想而知,當貴人們瞧見這兩句描寫石榴的詩詞後,再將其表皮剝開,露出裏麵一顆顆宛如紅寶石一般的石榴籽的震撼了。

    一官大人更是讚歎:“世間竟有如此的奇異珍果!”

    而如石榴這般稀罕又有好兆頭的水果,林家這邊自也得給宮中送去了些許。

    隻與往常所不同的是,淑妃殿中這次也專得了一份。

    雖前些日子剛被指婚時,淑妃很是為自己女兒難過了一把。但事情已然成定局,如今更是臨近婚期,她便也不再糾結未來女婿樣貌上的問題。

    甚至一有空,淑妃還經常喚來五公主對其進行開導。

    今日林家進獻了石榴過來,淑妃自也將五公主一並喚來品嚐了。

    論口感,石榴自是不錯的。

    論顏值和寓意,那更是戳中了時人的審美和渴望。

    “林家送來了好些石榴,玥兒你得多食些……”淑妃一臉高興的說道。

    通過這些時日淑妃的開導,如今的五公主倒也不排斥婚事了。

    當然這其中自也有排斥無用的原因在。

    她們雖身份尊貴無比,但一直生活在這紅牆綠瓦中,有些事情遠比外麵的人看得更為透徹。

    此時瞧著那被剝開了外皮,露出了裏麵顆顆如紅寶石一般紅潤絢爛的石榴籽後,五公主的臉頰當即便泛起了紅暈……

    宮中都如此喜愛石榴,那麽外麵便不用說了。

    如今對石榴最為喜愛的,其實還得數那些官大人家中的夫人們。

    之後京城貴婦人的圈子裏,甚至還刮起了一陣追捧石榴的風潮。

    最近這段時間,但凡有即將婚嫁的家裏,更是皆以求得一石榴為榮。

    因為好些人都說,石榴口感酸甜可口,果子更顏色紅潤絢爛,更含有多子多福的好寓意。若在新婚時,得一石榴擺放新房案頭,必能得此好兆頭。

    要知道在生育低下的古代,多子多福是古人婚嫁時最為喜愛的吉祥祝詞。

    石榴因顏色紅潤,與婚嫁時的喜悅對上。而其多籽又與多子對上,因而又如何能不受人這般的追捧呢?

    於是石榴火了,大火特火的那種。

    這段時間,每日一早,吳六便得在專門接待求購者的院子最前方寫上今日采摘石榴多少個。

    如這般的標注,便是因為前來莊子裏求購石榴的貴人們太過瘋狂。這是因為以往的水果雖稀罕難得,但真就隻是圖個新鮮味美與拿去顯擺炫耀居多。

    買不到貴人們雖遺憾了些,但也隻是少許的遺憾,過了便過了。

    可石榴不同。

    莫說是婚嫁求購了,便是一些成婚數年的夫婦,也免不得派遣仆從前去林立文那莊子上求購。

    偏林立文這莊子上所產石榴還不多,為此莊子上自是又搞起了限購。

    前些日子倒還好,眾仆從們雖一麵抱怨為何不多種植些,一麵還是乖乖的排隊購買。

    可等到最近這段時日,卻連續幾日都出現了賣完當日采摘下來的成熟石榴後,好些仆從們卻仍舊不肯離去的景象。

    因為前些日子,林立文瞧著樹上的石榴所剩不多了,便吩咐吳六將這事也一並告知了前來購買的仆從。

    仆從們再將這消息轉述回去,一些貴婦人便開始著急了。

    “還請勞煩去樹上瞧瞧,沒準便能尋得幾顆成熟的石榴呢?”

    “便是稍微生些的,也無甚關係……”

    他們受主家派遣,是為著石榴所含的好兆頭而來,至於石榴的品質和口感反而不是那麽的重要了。

    然林立文這邊售賣商品的首要標準便是,價格可以昂貴,反正京中這些貴人們不差錢。他們身上的羊毛那麽厚實,林立文便是薅狠些也無事。

    可若東西不好,那影響的可是他林大郎的招牌了。

    “不行,我家大人說了,沒成熟的果子不能售賣出去。”吳六能在林家待這麽長時間,其最好的品質便是聽話。

    “我等自願購買的,與你無關,與你家大人更無關!”

    “若不然,我們還可以簽那個什麽購買協議?”

    “對呀,我等可與你們簽協議!”

    大有一副今日不買到這石榴,這些人便不肯離去的做派了!

    吳六有點扛不住這等場麵,便隻能喊來佃戶們幫忙鎮場,自己匆匆忙忙的跑去尋了林立文。

    因著臨近林立澤婚期,再有冬小麥試驗田於前些日子都種植完了,所以最近林立文待在莊子上的時間便終於能多了些。

    此時聽聞吳六的匯報,林立文思索了一下,便對他吩咐了一番。

    待到吳六重新跑回去,便與眾仆從轉述了林立文剛剛的吩咐。那便是莊子上石榴越往後越少,且即將沒有了。

    所以若是還有需求的,可直接與他們莊子訂購石榴樹!

    吳六還又言道,這些石榴樹是他家大人用石榴籽育苗長成的,雖掛果需時較長,但在莊子裏也已經種植三年了。所以他們將其購買回去後,伺候得好的話,那麽再有三年便也能結果。

    這件事不是仆從們能立刻拿主意的,他們便趕緊跑回去告知了主家。

    “賣石榴樹?”

    “還伺候得好的話,三年後才可結果?”

    “這個林大郎,他怎麽什麽都能賣!”

    “……”

    最後:“多少銀錢一顆,詢問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