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欽佩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324
  第128章 欽佩

    震驚過後,這些官大人們便立刻喚來文吏,將書中內容謄抄下來。

    文吏們在謄抄《農學》時,一旁的學子們將林立文還開辦了教人識字的學堂一事也說了。

    對於林立文的這一行為,那些個官大人們也很是吃驚:“不需要束脩,還免費發放筆墨紙硯?”

    若說開辦免費農學,雖花費不小,但畢竟林立文任職司稼少卿,身上本就背負這等職責,此事若辦好了,與他官途也是極為有利,所以他們這些人尚且還能理解。

    可林立文在自己田莊裏開辦免費的學堂,入讀的又都是他家的佃戶們和附近百姓們的孩童,便是能帶來些許的好名聲,也不過是那些許得了好處的老百姓。

    因而在眾人來看,純屬沒必要。

    更別說,往日裏的林立文可是以摳門出名。

    而除此之外,林立文在莊子上給大家提供的食堂夥食待遇,竟也很是不錯。

    “一日三頓,每頓有一葷菜,米飯饅頭也隨意食用,隻不許浪費。”

    “嘖,竟這般大方!”

    突然這般大方,便讓眾人很是意想不到,這還是他們所認識的那位林大郎麽?

    於是待到那些學子們再度回到學堂時,便也攜帶了一份其背後官大人們所準備的厚禮。這位林大郎既然這般傾囊相授,又這般的大方行事,他們也不能小氣了。

    每一份禮上還都帶有各家的標記,因而林立文一看便知曉,這些禮都是哪家官大人所送來的。

    對於這些厚禮,林立文自是笑著都收下了。

    然後在收完厚禮的第二天,林立文站在講台上,笑著對諸位學子們說道:“前麵十日,大家已然將《農學》熟讀。那麽從今日開始,我便帶著大家實踐。”

    學子們在林立文的吩咐下,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跟著他先來到了課堂外麵的院子裏站著。

    待到大家站好後,便見著吳六帶著幾個佃戶們上來,給所有學子們都發放了一把鋤頭,一個背簍。

    最後大家帶著這些東西,跟著林立文去了莊子裏的山頭上,開始扒腐殖土。扒完回來,自是還要上手處理。

    除此之外,這一日林立文還帶著大家上手學著如何慪製幾種農家肥。並且還針對於這幾種肥料的適用於不同時期的農田,以及農作物的施肥進行講解和考核。

    不得不說,農事實踐起來確實是個辛苦的活。哪怕這一日下來隻是製作了幾種肥料,待到結束時,大家也都累得不行。

    這一日的食堂夥食,也在林立文的吩咐下,準備的格外豐盛。

    畢竟隻要是農事,就沒有不辛苦的。體力消耗的多,在營養上,林立文自然也得給他們補充上。

    這些學子們胃口也是格外的好。

    吃飽喝足後,學子們再去宿舍後麵的淋浴房裏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大家一挨到床上便沉沉的睡去了。

    待到第二日,繼續熟識各種農肥的製作和施肥。

    於是第二個常假到來時,學子們將《農學》裏所記載的一百多種肥料,在現階段能上手的大家便都上手了一遍。至於效果……學子們隻想說,記憶深刻。

    一日休假很快便過去,學子們再度回到學堂。

    這一次歸來,林立文又繼續帶著大家實踐。

    田莊裏可是有一千三百多畝地,種植了各種農作物和果木。林立文還修建了養殖場,養殖場裏有時下最常見的各種家畜……

    足夠這些學子們一一進行實踐了。

    這些個學子們在這之前,其實根本沒想過,大家所入讀的農事學堂會是這樣的一個教學方式。

    農事技藝這一塊,這位林大郎給的確實特別痛快。但同樣,他實踐教習時也是特別的幹脆緊湊。

    這般的學習方式,不用說自是特別辛苦的,學子們卻也不敢打退堂鼓。

    要知曉這些入學者,要麽便是背後有京中各勢力派遣而來的,由不得他們輕易言退。要麽便是家境普通的兒郎們,平日裏在家中農活也是沒少幹。所以對於莊田裏的這些實踐農活,他們是早就做習慣了的。

    更別說,往日自家幹活,夥食這一塊遠沒有農學食堂來得好。

    林立文雖讓他們沒少幹活,但吃食上卻從未苛待過大家。

    再者同樣辛苦的,還有林立文。他在教授大家農事技藝實踐時,他自己也是時刻在地裏勞作。這就使得這些個學子們,便是覺得辛苦也不敢往外言半句。

    而對於林立文來講,他教習大家並本就是為著能讓他們更快的上手。農事技藝熟讀是一方麵,實踐操作也尤為重要。

    至於下地幹活的事又哪有不辛苦的,所以林立文當初挑選入學人員時的兩個要求,另外一個便是年輕,體力好!

    時間便在這般忙碌中過去了,一晃便是九月到來。

    屯田司這邊將各地所派送而來的糧種收到許多後,也知曉林立文這邊等著種子,便趕緊與林立文送來。

    每一份糧種也都按照林立文的要求,標注上了其產自於皇朝哪一地。

    裴郎中還是親自過來送的糧種:“……稻種也到了一部分,但還有些許府州的尚在路上,還需等待些許時日方可集齊。”

    “多謝裴大人。”林立文忙道。

    至於水稻糧種尚且還未集齊一事,水稻收獲時間是晚於冬小麥的,再加上時下交通不便,林立文自是十分能理解。

    此時麥種的到齊,已經足夠讓林立文歡喜了。

    京城也屬北地,但氣候跟西州還是有所不同。京城雖冷,但整體上來講,卻是極為適合種植冬小麥的。

    而隨著各地冬小麥種子的到來,學堂裏的學子們自是又得準備開始辛苦的勞作。

    針對於這一次的勞作,林立文也鄭重的與眾學子們說過此次試驗的重要性:“過去所沒有的良種,並不代表以後都不會有……”對此,林立文還舉例了牧州的早熟稻和高產稻:“……所以隻要我們用心的實驗培育,是可以使得更高產更優質的良種出現的……”

    關於培育更優質的良種,林立文這些年來一直有這個念頭。隻是他在一個地方都待不長久,而良種選取培育又哪是一年兩年便能那麽輕易完成的。

    要知道一個新糧種的培育,放到現代尚且需要好些時間,就更別說沒有各種先進儀器和化肥藥劑等的古代了。

    可培育良種卻又是很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雖然通過林立文這些年的努力,時下幾樣主要的農作物是增長了不少。但對於林立文來講,還遠遠不夠。

    尤其是還沒有各種自動化的先進機械的時下,老百姓種植全靠人工,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機械農業這一塊,林立文是無能無力的。他現在能使力的地方,便是盡可能的培育出更高產更優良的良種來。

    而林立文將培育良種的方法教授給到這些學子們,帶著他們一起培育,也是希望待到他們被其背後的勢力召回時,能在其任職之處繼續開展良種的發現和培育。

    別小瞧了時下眾人,他們隻是從未被人指點出方向。但如今,有了林立文給他們打下的基礎,說不準就在未來的某一日,這些人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日,林立文帶著這些學子們,將屯田司收集來的各地麥種,逐一種植到標注好的實驗地裏。

    而對於林立文的這種教學,京中各方勢力自也是密切注意著的。

    “那位林大郎能走來如今的地位,也是極為不易啊。”有些事情,他們以前知曉歸知曉,但遠比不得親眼所見。

    就好比林立文之前所立下的各種功績,在眾人看來,他們皆是以感歎林立文善農事為主。卻鮮少會有人去細思,在這其中究竟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有這般的成果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如今眾人隻感歎,這世上的成功其背後,果然都有著旁人所看不到的艱辛付出。

    這樣的人,由不得眾人不欽佩。

    一些個大臣們背地裏這般感歎著,一眨眼間時間也從秋日進入了初冬。

    這一日,某一位官大人家中,仆從突然前來稟報,言那位林大郎派人送來一份禮物。

    也不知為何,這位官大人一聽聞仆從稟報,第一時間便在腦海中浮現了:“嘿,這位林大郎,定是又要推廣他莊子上的產物了!”

    “是何禮物?”官大人端坐著身子說道:“拿上來與我瞧瞧。”

    隻見仆從們拿來了一籃子的幾種新鮮菌菇,而在菌菇的最中間,還放著一個鮮嫩的甜瓜。

    林家在冬日裏種植出來菌菇一事,京中眾人早就知曉了。甚至菌菇的技藝,林立文也沒有隱藏,早就傳授了出去。

    但是,甜瓜的出現著實驚了這位官大人一把。

    誰都知曉,甜瓜屬於夏日水果。且不耐儲存,便是對於他們這些不缺錢的官大人們來言,想要在冬日裏食用上甜瓜也是極為艱難。

    因此,這甜瓜隻有一種可能,那便是那位林大郎於冬日裏新種植出來的。尤其是這甜瓜上的瓜柄處,斷口還很是新鮮。

    仆從則繼續言道:“林大人派來的仆從還言,他那莊子上得的甜瓜數量不多,若大人食用的歡喜,需得早些派人前去……”

    “……”官大人臉上對冬日裏還能種植出甜瓜的震驚還沒來得及收起,便又聽得自家仆從這般轉述,頓時表情僵硬。

    那位林大郎,果然是衝著他口袋裏的銀錢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