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官莊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714
  第119章 官莊

    官莊也歸屬於屯田司管轄,因而很快那邊便派遣了人過來。

    來的還不是屯田司衙門裏的主事小吏等,而是那位與林立文同級的周員外郎。這位周員外郎一進來便笑著對林立文拱手行禮:“林大人安好。”

    “周大人安好。”林立文也拱手回了對方一禮。

    周員外郎笑著說道:“收到聖上旨意,此次過來便是與林大人確定嘉賞官莊之位置。”

    “多謝聖上厚愛。”林立忙道。

    皇朝官莊數量眾多,尤其是最靠近皇宮的京郊,大大小小的官莊更是不少。永興帝當時隻說了要嘉獎林立文一處官莊,但是卻並沒有特意指明嘉賞的是哪一處。

    屯田司在收到旨意時也未曾得到指定的官莊位置,於是主官魏郎中經過一番仔細思考,然後便指派了周員外郎來。讓他帶著眾官莊的魚鱗圖(注1),由林立文在其中自行挑選一處。

    林立文接過魚鱗圖,一邊看,一邊也在心底暗暗歎息。

    官莊的位置基本都是不錯的,裏麵的土地也較為肥沃,且麵積還都不小。這便也是林立文這段時間,想要在京郊買上一些田地卻一直都沒能找到合適的原因。

    時下貧富差異巨大,位置好,土壤肥沃的農田基本都被富戶鄉紳等掌握在了手裏。百姓們雖有不少田地可種,但多為一些路程較遠,或灌溉不甚方便之地,亦或者是通過開荒等途徑所獲取。

    普通鄉間都這般情況,那麽就更別說是達官貴人們聚集的京城了。

    京郊外那些位置好的田地除了一些官莊,各衙門司署的職田外,還有許多達官貴人們的莊子。

    這些人都不差錢,土地自然也就不會往外賣了。

    待到林立文將魚鱗圖看完,他便直接指著圖紙上的一處莊子說道:“周大人,我要這一座吧。”

    “林大人要這座官莊嗎?”周員外郎看了林立文手指的地方,麵露詫異道。

    林立文一愣:“這處不行嗎?”

    不應該啊!

    別看周員外郎這次是拿著官莊魚鱗圖過來,說林立文可以隨意挑選。但實際上,一些不便隨意賞賜出去的官莊,他們也不敢就這般送到林立文麵前來。畢竟林立文若是真選了那些莊子,到頭來惹得上麵不悅,屯田司上下都得跟著吃掛落。

    所以所謂的由著林立文挑選,不過是讓林立文在他們已經大致篩選過的那些官莊裏挑選。

    “倒不是不行。”周員外郎趕緊解釋道:“隻是林大人或許還不了解,此處莊子雖看著很大,但卻緊靠一處不小的山地,因而可種農田實際並不多。它離京城也稍遠了些,往來或會不便。”

    “無妨。”林立文笑道:“若此處無其他不方便之處的話,就它吧。”

    見著林立文態度堅定,周員外郎也就不再多言:“那我這便陪林大人去一趟莊子。”既是帶林立文去知曉地方,也是將官莊交替一事當即辦完。

    林立文忙道:“勞煩周大人了。”

    周員外郎笑著連連擺手:“這都是我分內之事,何談勞煩。”

    原本他還思考了許多這位林大郎回屯田司後,自己該如何行事的。結果這位林大郎,他麵見了一次永興帝後,竟又跑去種田了!

    於是原本煩惱的事情全沒了,周員外郎便覺得今日這趟辛苦乃是十分值得的。

    也別以為他不曉得,戶部好些人都在瞧他們屯田司的熱鬧呢!畢竟以這位林大郎在屯田司的資曆和政績功勞,莫說他這個同級別的員外郎了,便是上司裴郎中對上這位後也得先禮讓三分。

    “此官莊有一千三百多畝……有莊戶三十餘戶。”隨行的這一路,周員外郎也將官莊上的一些情況講與林立文知曉。

    官莊跟屯田司在各府州的官田管理模式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雖都是歸屬在屯田司轄下,但是有些官莊卻是可佃給附近農戶種植。

    所有的官莊都不用繳納賦稅,農戶佃後隻需要向屯田司繳納一定比例的田地糧產量便可。

    而如今官莊易主,農田上的管理自然也要跟著變化。

    原本負責此處官莊的官使們,自是沒法在留在這裏了。當然,林立文若是很是喜歡他們,也是可以去跟魏郎中說一聲的。畢竟這些人本就歸屬屯田司管轄,他們的去留其實也都是聽從屯田司的安排。

    但是林立文並沒有留下這些官使們,在周員外郎給林立文辦完官莊轉移等手續後,這些官使們便回了屯田司。

    這座官莊如今已經被永興帝賞賜給他,那便是屬於私人田莊。林立文覺得,還是莫要再跟屯田司那邊牽扯不清的好。

    至於這一千三百多畝的地,林立文是不可能種植的完,因此官莊裏的那些佃戶他還是要留下的。

    林立文這時便說道:“我剛大致看了下,也知曉一些農田已經開始種植了。所以今年的佃租便維持以往……不過我這裏還有一份新的佃租方式,你們也可以考慮一下。”

    這些佃戶們跟之前的官使們不同,官使們雖無官職,但是卻可領取官府發放的俸祿。被林立文退回屯田司衙門後,也不過是重新分配別的去處。可這些佃戶都是附近居住的一些村民們,如京郊這附近好的田地還幾乎都被皇室,亦或者達官貴人們占去了,因而他們隻能靠租佃農田生活。

    知曉自己不會被趕走,且今年的佃租情況也能維持以往那般後,那些佃戶們明顯也鬆了口氣。

    隻是佃戶們不解,林立文嘴裏說的那個新的佃租方式又是怎麽個情況。

    “若大家選擇新的佃租方式,莊子裏的種植一切事宜你們都聽我的。種子,農具等也都由我負責……而我則最低按照去年各農田地裏的收成發放給大家。”

    這話一出來,佃戶們頓時一片嘩然。因為時下還屬於靠天吃飯,不到收獲季節,誰也沒法保證今年地裏產量能有多少。因此曆來佃租都是根據當年地裏的實際收成來核算具體租資的,還從有過像林立文這般操作的。

    “那若是收成減產了呢?”有佃戶便問道。

    林立文:“減產算我的,但若是地裏豐產,我必另有嘉賞。”

    這就跟做生意一樣,賺了給大家分錢,虧了卻是林立文一個人來承擔。說實話,這對佃戶們來說絕對是好事。哪怕林立文所謂的嘉賞到最後是一場空,他們也不會有損失。

    因為按照林立文新的佃租方式,他們等於隻需耗費一些力氣。而且便是這力氣,也不過是原來地裏的那些活,與他們來說,都是做習慣了的。

    至於這位林大郎的人品,佃戶們也還是十分信任的。縱使林立文一直在別的府城奔波,可如今皇朝上下但凡家中有地的,無不對他感恩。

    於是一陣喧嘩後,佃戶們便都喊道:“我們聽大人的!”

    也就是說這些佃戶們都選擇了新的佃租方式。

    林立文當即便喊來吳六,讓他對那些已經在地裏下過糧種的佃戶們給予糧種上的補償。

    “這,這如何使得。”一些佃戶們有點不好意思了起來。

    林立文便笑著擺了擺手:“大家既然選擇了新的佃租方式,那種子的花費我自是得按照約定都算給大家。”

    這就跟老板安排員工做事一樣,該報銷的林立文自然得給他們報銷了。

    “……農具訂做暫且速度沒那麽快,這些日子就還得勞煩大家暫時先用自家的。”林立文說道。

    待到佃戶們散去之時,大家便隻覺得今日好似天上掉餡餅了。須知往年他們佃這些農田時,雖官府可租借他們一些農具,但數量並不多。大多時候,農具還是得由他們佃戶自己準備。

    至於種子,那自也得由他們佃戶自己準備的。

    “大郎,這麽大一座莊子,你打算種什麽?”待到林立文歸家,將莊田的情況大致講與家裏人聽後,林老頭便這般問道。

    “今年已經播種了的農田暫且不動,其餘的地我要做一下細致的規劃。”

    林立文也沒想到,永興帝賜的官莊能有這般的大。不僅能將他從西州帶回來的那些果木全部種下,還能讓他好生的規劃一下,做成一片一片的試驗田。

    而且這處莊子,實際麵積其實還不止一千三百多畝。因為就像周員外郎之前說的那樣,它緊靠著一處不小的山地。

    官莊因為是由朝廷直接管轄的,因而這座山地緊鄰著官莊的那一部分,也被自動劃入了官莊的所屬範圍裏。

    如今這些山地便也都劃分給了林立文。

    所以除了種植外,林立文還打算養殖一些家畜。時下耕田必不可少的牛肯定要多買上一些養殖,另外如豬,雞鴨鵝等家禽,林立文也計劃著養殖一些。

    這些可不單單隻是為著吃肉和經濟效益,更要緊的是在沒有各種化工化肥的時下,種植農作物還需要不少的農家肥。

    所以林立文還要規劃好養殖區。

    這樣一來,要忙的事物便又多了許多。不過好在還有原本官莊裏的那些佃戶在,能省去了林立文重新招募人手的麻煩。

    “對了,還有農具訂做。”

    那麽多的田地,農具可不能少了。如今林立文也不缺訂做農具那點錢,自是能置辦的,他便準備都置辦齊全。

    林立文還又笑著對林家眾人說道:“官莊裏原是有修建了一些屋子給那些官使們居住的……待我安排人將其修整一下,到時候咱們可以搬到那去住。”

    “大郎,你不用住城裏嗎?”林老頭震驚。

    林家眾人也都詫異的看向林立文。

    “暫時應該是不用的。”林立文高興道。

    林立文是真不喜歡上早朝和去屯田司衙門裏坐班。對他來講,上早朝純粹是在浪費時間。至於屯田司衙門,兩年前林立文就將裏邊的資料該看的也看得差不多了,且如今的屯田司也不是當初的虛職部門,他又何必要自討苦吃的摻和到那些個政治鬥爭中去呢?

    對比起那些不見刀光血影的戰鬥,林立文還是更喜歡種田,搞農業上的研究。然後把好的良種培育出來,也把好的種植技巧傳播出去。

    林家眾人知曉林立文並不是非要住在京城這座宅子裏時,也很是高興。

    要說京城不好嗎?那也不是。隻是林家人到底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莊稼漢,來了京城後便總覺得與那些官大人們有些格格不入。

    而且這兩年林立文還不在京中,每到逢年過節時,有些官大人派遣仆從往家中送禮時,林家眾人想推卻又不敢推卻,收得時候戰戰兢兢的,還禮還得也心虛異常。

    沒辦法,林家家底子擺在這裏,他們也不可能打腫臉去充胖子吧!

    平日裏除了自家人,還沒個能說得上話的。

    因此林老大林老二還說他們可以去幫林立文盯著莊子裏的房屋修葺,畢竟早些修繕好,大家也能早些搬到那去住。

    之後幾日,坊內的那些官大人們便都聽說了,林家這一大家子都要搬到京郊的莊子裏去住了。

    “我還是頭一次見著,如林大郎這般做官的。”好好的一屯田司員外郎,回京後竟是連京中宅院都不居住了,跑京郊田莊去種田!這讓背地裏一些等著看屯田司熱鬧的人氣急敗壞。

    “便是不回屯田司,也可如以往那般去到地方教民稼穡,樹藝五穀(注2)呀!”另一些早在得知林立文將從西州歸來時,便暗暗打起了將人帶去自己地盤主意的人恨不得捶足頓胸,大喊可惜!

    於是這日早朝上,有一官員便站出來對永興帝提起了這事。還言那林立文既已回京述職多時,便該讓他回歸其所屬部門任職才是。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朝堂上一些官員們的讚同。

    甚至那位官員還當朝點了魏郎中之名,直問他林立文該不該回屯田司去。

    魏郎中正不知該如何回答時,這時又站出來一官員提議,言那林大郎於農事上既有這般的天賦,便不該將他拘在京中一衙門的小天地裏。合該跟以往一樣,去到各府州教導百姓們農事。

    很快,這兩撥人就針對林立文的去處開始了好一番爭執。

    在這場爭執中,一方是針對林立文身上的官職來辯論,另一方是針對林立文的能力來辯論。因而使得未曾參與爭執的其他大臣們聽下來,是覺得哪一方都有理。

    坐在龍座上的永興帝也點著頭:“諸位愛卿所言皆有理。”

    但對林立文的具體安排,永興帝卻還是什麽都沒說。隻是在早朝結束後,他派遣使者召見了林立文。

    此時的林立文也知曉了今日早朝上有關他的爭執,來的這一路上他也琢磨了許多。去屯田司坐班他是真不喜歡,更不願意摻和到那些個事裏去。所以若是非要他在裏邊二選一的話,那林立文便還是如以前一樣,情願去往地方上教授百姓們農事。

    隻是對於現如今的皇朝來講,比起去往地方上教授百姓們農事,林立文深覺得此時的他更應該沉下心來培育良種和教授出一批善農事的好手。

    “聖上,臣一人之力,終究過於渺小。”林立文這般對著永興帝請求道。

    永興帝歎道:“大郎仁厚矣。”

    ……

    於是大家等啊等,便等來了永興帝將林立文從屯田司調撥去了司稼寺。由從六品上的屯田司員外郎,升為從四品的司稼少卿。

    且命其“主農事,育良種,修田器。”(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