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水果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691
  第106章 水果

    林家這邊,於八月秋闈中考中舉人的林立澤,早些時候便跟林老二,林楊氏他們一同來到了京城。

    這一次一並趕來京城的,還有林老頭與林老太。

    畢竟家中兒孫們全都離開了林家村,再者京中還有錢秀秀和她剛生下來的小曾孫女,這讓林家兩個老人心中也實在是掛念的厲害。

    當從西州發來的文書送至京城的這一日,林家這邊便也收到了林立文托閆刺史幫忙送來的家書與那一大袋子的幹紅棗。

    信裏有林立文對林家眾人的問候,還有對留下錢秀秀在京中生產的愧疚。除此之外,便是林立文自己在西州時的一些簡單的事,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林家眾人放心些。

    因此信件裏林立文提自己的那些事,都是一些比較輕鬆和喜悅的。

    比如說,西州的高標準待客——邀請客人一同洗澡。

    “西州這地方也真是有趣,竟然還喜歡邀請客人洗澡。”林老二聽見林立澤讀到這時,忍不住哈哈大笑。

    林家其他的人此時臉上也帶著笑意。

    林立澤便說道:“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大兄在信中剛也說了,西州那地方缺水的厲害,所以洗澡對尋常百姓來講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

    林老大感歎:“竟還有缺水到這般程度的地方啊!”

    “不過大兄也說,這西州雖幹旱缺水,但是長出來的果子卻極為味美。比如西州的甜瓜,能甜如蜜。還有一種寒瓜,據說很是甘甜多汁,夏日食用甚為解渴……”林立澤繼續一邊往下讀信,一邊與家人們說道。(注1)

    寒瓜便是還未經過改良的西瓜,也是林立文下鄉巡視時,在臨近柱州的靈縣偶然發現的。隻是時下老百姓對水果不重視,再者未經改良的寒瓜瓜瓤較少,甜度也完全無法與後世改良後的西瓜的相提並論。

    因此在西州種植百姓者也甚少,大多都隻是種來自家食用,便是西州本地的市麵上也是鮮少能見著有售賣者。

    林立文便猜測,這些或許便是西瓜至今還未從西州傳至皇朝其餘府州的主要原因吧。

    畢竟如今水果的主要消費者還是那些達官貴人們,如他們這般的人,對水果的品質要求便高了許多。再者兩地相距甚遠,一些商者還要考慮人力物力上的消耗是否劃算。

    這便也是時下百姓的另一悲哀之處,即便他們能種植出來好物來,一些保質期不夠長的東西,注定也銷售不出去。

    “唔,這甜瓜與寒瓜尚且不知具體滋味,不過這勤縣之紅棗,確實比旁的地方來得要味美許多。”此時已經吃上林立文寄過來的幹紅棗的林老頭這般說道。

    如紅棗這種水果,雖同樣不被百姓們重視去特意種植。但因其曬幹後能存放較長時間,因而比起其他的水果來,紅棗在時下被種植的區域便廣了許多。

    林家人雖少食用水果,但這紅棗還是吃過些許的。

    不過他們以前食用的那些幹紅棗,確實都不如林立文這次從西州給他們捎帶過來的這般好品質。

    在信件的最後,林立文還寫到,如今他已經收集了好些水果的種子,他還打算來年在地裏進行試種。若能培育出更好的品質來,待到林立文完成任務可以回京時,他便將這些水果種子等,一並捎帶回來。

    也因此,林家眾人也被他這信件所描繪的西州各種水果,生出了幾分好奇之心。

    “也不知大郎到底何時才能歸家。”林老頭歎氣道。

    好奇水果隻是一點小事,關鍵是他也很是想念自家這個大孫子了啊!

    想想林立文當初去牧州上任,本以為最多兩年便可歸家,結果被永興帝直接調撥回了京城……而待到他們從林家村趕至京城來時,林立文又被調撥去了西州。

    作為妻子的錢秀秀,此時也極為思念林立文。

    偏林立文在信中,隻寫了這些,於公事上的事情他卻是一字不提。一直等到過了幾日,永興帝那邊派人送來了嘉賞,林家眾人這才知曉林立文在西州又立大功勞了。

    隨後京城的那些官大人聞風而動,很快也派遣仆人往林家送來了許多的禮品。他們自是不能隨便送禮,因此送禮的理由便是對林家賀添丁之喜。

    林老頭在內的林家眾人們,還是第一次收到這許多價值不菲的禮品,因而都有點嚇到了。

    “這可如何能收得?”

    往常鄉下也有賀添丁之喜的,但大多數禮都送得比較輕。一則是百姓家條件這樣,二則他們講究的也是禮尚往來。

    林老二這時便提議:“若不然,給回些紅棗,香蕈還有平菇?”

    蘑菇隻要開始出菇,後麵種植起來就較為簡單了。而林立文走時,還把種植蘑菇的技術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都教授給林老大了。

    因此即便是林立文去了西州後,林家的蘑菇也是一直在種植著,宮中更是沒少派遣使者過來拿取。

    而眼下,已經是冬月了。

    新鮮的菌菇外麵已然沒有,林家的這些菌菇便又成了極為稀罕的東西。

    林老頭卻還是有些猶豫:“這能行嗎?”

    然而跟著林立文在吉州送過一次黃豆芽,綠豆芽和豌豆苗組成的吉祥三寶的年禮後,林老二便悟出來了一個道理。

    一樣東西值不值錢,看的是對方稀罕不稀罕。

    對方若是不稀罕,你便是送千金,人家也瞧不上。可若是送到心坎裏的稀罕,不值錢的也能成寶貝。

    “爹,你不曉得。”林老二此時在錢秀秀眼中,便頗有一副當初林立文往各官大人家中送皮蛋那般的架勢了,隻聽得他說道:“那些官大人最喜歡大郎種的新鮮東西了!”

    於是這一日,京城中那些往林家送去了添丁之喜的官大人家中便也收到了林家給的由紅棗和香蕈,平菇裝來的一小籃子回禮。

    “嘖,果然不愧是教導出林大郎那般摳門的人家,這摳門習性簡直是一脈相承!”

    還有一些官大人們,甚至還多思了起來。

    “莫不是這林大郎,又想如上次那般,這次其實是來引誘我等派人前去西州購置這勤縣紅棗來著?”

    “是了,定是如此!”

    畢竟那可是以摳門在京城出名的林大郎,別以為上次明麵上送皮蛋一事,實則是在引誘他們去景縣購置一事,他們就當真毫無所知了。

    因此針對林家送出來的這份禮,最後不管是收到的還是未曾收到的京城官大人們,在聽聞後都做的這般猜想。

    便是後來永興帝聽聞這件事,也是做的這般想。

    又隔了幾日,京中那些官大人們便瞧見有使者去了林家一趟。待到他出來時,手中提了一小籃子的紅棗。

    且在第二日早朝結束後,永興帝還留了幾位比較親近的大臣喝茶。

    喝茶時,那些大臣們便瞧著永興帝一口接一口的食用著一碟子的紅棗,顯然是極為喜歡的。

    能得永興帝喜愛的這些大臣們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便是他們很會琢磨永興帝的心思。畢竟為人臣子,這也是他們必學的技能。

    於是待到這些官大人們離去後,很快便在家中議論了起來。

    好些人便說,這位林大郎家人送出來的香蕈和平菇就且不說了,那些個紅棗確實挺不錯的……是西州勤縣所產麽?

    好像有一攀附自家的商者,貌似在西州那地有行商來著……不如,給他傳個訊息?

    隻是這一次,京城這些人可是全都猜錯了,林立文還真沒打算讓自家人去做這個紅棗推廣。他真隻是見著勤縣的紅棗很是不錯,想給家裏人捎去一些。

    畢竟這年頭路況不便,勤縣這般好的幹紅棗即便是在京城有售賣,其價格必然也是頗為昂貴的。對於林家人來講,是他們絕對舍不得去購來食用的。

    這也是時下所有水果的特性了。

    當地人不重視,外地人不知亦或者是根本食用不起。

    而對於水果一事,林立文在西州下鄉巡查時,還碰見了一樁他曾經看到的一個曆史故事,說的是三國時期有一個叫李衡的人,“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泛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注2)

    就是李衡每次想管家事,但是家裏的事情,他妻子就是不讓他插手,然後他氣不過就跑去偷偷種橘子樹。

    被妻子氣一次,李衡就這般偷著種一次。

    一直這麽偷偷摸摸的種著,直到李衡要死的時候,他才跟他兒子說:“兒啊,我在哪哪哪種了多少顆橘子樹,現在已經長成了,你每年可以收獲多少……”

    然後這一次,林立文也碰見了與三國時期這位叫李衡的腦回路極為相似的一個人。

    這人姓楊,家裏人喚他楊四郎。

    楊四郎很有西州漢子的一些特點,幹活勤快很能吃苦,但就是不大愛說話。偏他娶了個媳婦,是個嘴巴極為厲害的婦人。

    每次妻子衝他發脾氣時,楊四郎在悶不吭聲的受過氣後,就會忍不住跑自家附近一處緊挨著山坡的荒地裏種植果樹。

    他們兩口子成婚到現在也已經有了近十年,於是在林立文騎著馬巡查至那一片山坡時,被眼前成片的果樹給狠狠震驚了一把。

    起初,林立文還以為這是當地哪個喜食果子的富戶鄉紳所種植的呢!因為他在這片果林裏,還意外的發現了石榴樹和葡萄藤!

    而這兩種水果樹,在西州以外的皇朝其餘地方,林立文也還未曾見到過。因此,林立文便停了下來。

    結果他派趙武去詢問時,可把楊四郎一家子給嚇到了。

    因為朝廷有規定,荒地雖可隨便開墾,但是卻需要先去官府進行報備才可行。否則一經發現,朝廷是要治罪的。可一旦在官府裏做了報備,等到五年免稅時間一到,他們便要每年都繳納一定的田賦。

    而楊四郎種這些果樹,又並不是為著掙錢,甚至還不是奔著食用的目的去種植的。楊四郎純粹隻是在妻子那裏受了氣,又舍不得衝妻子發脾氣,便借著種植果樹發泄一番。

    也因此這些果樹被種植的毫無規律可言不說,好些果樹甚至還都是楊四郎從山上挖來的野生果苗栽種的。

    結出來的果子坐果率不高,品相一般,味道也很是一般。

    往日裏他們也隻是自家摘些來食用,吃不完的也由著村裏人隨意去摘食。因而等到趙武詢問時,楊家眾人全都矢口否認。

    他們為了躲避問責,竟是連整片果樹都不打算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