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趕來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4006
  第81章 趕來

    一直到進了臘月二十九,景縣這邊地裏才沒什麽人忙活了。畢竟再有一日便要過年,對於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老百姓還是重視的。

    彭縣令於一早,也趕至了屯田司衙門這邊,十分熱情的給林立文帶來了一桌年夜菜。

    因著林立文在景縣這一個多月,委實沒什麽架子。現在的彭縣令已經全然沒了當初第一次見麵時,對著林立文的那種惶恐不安。

    人還沒進來,便聽見彭縣令一邊“哈哈哈”的大笑著一邊說道:“大人,你難得在我們景縣過個年。家中又隻有倆人,就別麻煩……”

    結果話還沒說完,彭縣令就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到了

    隻見屯田司衙門院子裏,擺滿了一大片的木盆木桶。而這些桶啊,盆啊裏麵裝著的全都是一堆帶著淤泥的泥鰍。

    彭縣令很是吃驚:“大人,你這怎這麽多泥鰍?”

    泥鰍這玩意不是什麽稀罕東西,可泥鰍有越冬的特性,哪怕景縣地處南方使得其冬日溫度較高,但在往年的冬日裏也是極少能見到的。

    已經處理了一早上泥鰍的林立文也一臉的無奈:“是一些鄉親們在挖池塘時挖到後非要贈予我的……”

    景縣這邊氣候常年溫暖且多湖田淤泥,是很適合泥鰍生存的地方。早先林立文安排人員挖湖田時,那些個淤泥被翻出來後,便隻見裏邊越冬的泥鰍是一窩一窩的竄。

    村民們被這許多的泥鰍給嚇了一大跳,但大家抓了一些後便不再抓了。原因是這年頭糧油珍貴,因此使得大家對泥鰍的烹飪方法及其簡陋,於是便導致它做起來會有一股子很大的土腥味,吃得下去的人並不多。

    林立文卻在瞧見這些泥鰍後心頭一動,命人去弄了一桶過來,還告訴大家食用泥鰍的好處:“有體虛者,小兒營養不良者,脾胃虛寒者……食用後年長者可補中益氣,也可助小兒增長。”

    村民們本就信任林立文,又瞧著他這般高的身高,心下都在猜測莫不是就因為吃了這泥鰍的原因?

    林立文便又將幾個泥鰍燉湯溫補的食用方法告知大家,於是村民們便一窩蜂的去搶了。

    結果這些人搶歸搶,萬沒想到他們還惦記著林立文。這不快過年了,大家感激林立文想出好法子解決了景縣的湖田水患之害,便一個個的提著一桶桶的泥鰍送上門來了。

    真就是特別熱情的那種,讓人完全推不掉不說,還有一些生性比較靦腆些的村民們,更不知道他們是什麽時候弄來的,反正等到衙役們一開門,便發現府衙門前多了好幾桶泥鰍。

    林立文現在對這些泥鰍便很是頭疼,主要他跟錢秀秀就兩個人,吃是肯定吃不完的。便是熏製成幹泥鰍,他們也騰不出時間來搞啊!

    這東西還都是村民們的心意,萬不能拋費了。

    於是明明是過來給林立文送一桌年夜飯菜的,結果等到走時,彭縣令卻是帶著一馬車的泥鰍離去的。

    待他回到縣衙上房,彭家眾人也因此嚇了一跳。

    彭夫人便問他:“家中不是昨日才送來許多泥鰍麽?今日怎麽還送來這麽多?”

    因著景縣湖田水患之害由來已久,所以導致地裏淤泥夠肥,故各村村民挖池塘挖出泥鰍也委實夠多。而彭縣令老家便是彭家村的,所以早些時候村裏那些親戚便也都給他送來了許多。

    隻是前麵幾次加一塊,都沒有彭縣令今日拉回來的這一車多。

    彭縣令便說道:“不是老家人送我的……是各村村民送與大郎,大郎再送與我的。”

    當麵時顧忌彼此的官階品級,彭縣令喚林立文大人。可等回答家中來,他也是喜歡喚林立文大郎的。

    且不止是他如此,景縣的村民們如此,彭家人也如此。

    此刻,彭夫人就數落他:“你這人太不會做事了!既是鄉親們送與大郎的,你怎能收下?你還拿這許多回來……那大郎吃什麽?”

    彭縣令解釋:“不是我要拿大郎的,是大郎說鄉親們贈予他太多了,他委實吃不完非要我拿回來的!”

    “也是哦,大郎過來咱們景縣就隻帶了他家夫人。”彭夫人便又道:“既如此,我們便幫他把這些泥鰍處理好了再送過去吧!”

    “是呢!合該我們幫忙弄一下。”彭縣令兩個已經過了古稀之年的爹娘這時也點頭讚同兒媳婦的話,且還說道:“要我說,送什麽年夜菜過去……直接將大郎與他夫人請來咱家一塊過年多好!”

    彭縣令隻能再度解釋:“爹,娘!大郎與兒子都是有官職在身的,若非公務需要,是不能住宿各自府衙外的。”

    要知道在前朝後期時,許多地方沒少因為一地主官沒有按照規定住在府衙,而是在外置辦宅院。這便使得一些地方的老百姓遭遇山匪搶村而前去報案時,因為衙內無主官,衙役們不敢私自行動……待到後麵縣令被人從私宅裏尋來時,村裏早被洗劫一空,而山匪更是遍尋無蹤。

    因此皇朝對地方官員住宿府衙一事,規定的就特別嚴格。不僅要求一地主官必須住宿其管轄的衙門裏,便是衙內凡有官職在身者,不論品級高低,除開公務派遣外其餘時間皆要入住府衙夾院的宿舍裏。

    若有違例,輕則吃罪處罰,重則罷官追責。

    因此哪怕是過年,林立文既然來到了景縣這邊出公務,那麽他便也得住宿在屯田司衙門裏。

    而彭家老兩口也是早就知曉這些規定的,於是那彭老太便隻說道:“我去給大郎處理泥鰍……”

    彭夫人便忙道:“娘,哪能要你來動手啊,有我跟老大老二老三他們幾個媳婦便行了。”

    彭縣令雖是縣令,可因著景縣曆年績效委實過差。故他家這日子,過得也比較清貧。家中許多事情,也都是自家人自己去動手做的。

    於是林立文前腳好不容易送出去一大半的泥鰍,待到過了破五,也就是初六這日一早,又被彭縣令送回來了一大包經碳火熏製後的幹泥鰍。

    而且彭縣令還說道:“大人,往後你若還有什麽不好弄的便都交與我,我家裏人幫你做好。”

    “那怎好意思勞煩。”林立文忙推辭。

    “這算什麽勞煩?”彭縣令說道:“再者出門前,我爹娘與夫人可是都特意交代我的……”

    其實彭家人的原話是,林立文既這般有本事,能解決他們湖田水患之害,還能給村民們想出那什麽生態農業……他們便得抓緊人還留在他們景縣的日子,讓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忙農事,切莫讓一些不必要的小事去耽誤了他。

    最近景縣的一切彭縣令也都看在了眼裏,很是明白若不出意外的話,來年景縣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些,也是他在任上的政績。

    這在以往,彭縣令是想都不敢想的。

    因此他對家裏人的這些話,也是深深認同的。

    林立文最近也確實特別的忙碌。

    景縣受湖田水患之害曆時太久,就不僅導致人口急劇下降,更使得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尤為貧苦。所以在林立文看來,光是通過招聘短工的法子將男丁重新引回和教授百姓們開墾湖田等事還不夠。

    他們這裏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便是貧窮。

    老百姓縱使願意辛苦花費大力氣去挖湖圍田造渠,可卻沒辦法變出錢來,去購置各種農具還有糧種,果木以及家禽等物。

    林立文也沒法獨自承擔一整個縣城的老百姓所需。但要由著景縣自己慢慢來的話,那便意味著此地的老百姓還是需要多過幾年的苦日子了。

    因此林立文早在年前剛確定景縣這邊的整改方案時,便給崔刺史修書去了一封。

    林立文在信件裏向崔刺史提議,景縣這地可由官府雇傭當地一些百姓開荒務農。百姓們便能從中獲取銀錢,用以購置自家農事上所需農具與糧種等。且百姓在給官府務農期間,還能將各種種植技巧學會。

    而官府這邊,因為多了許多百姓開荒務農,今年官田產出必然有所增加。且林立文還在文書裏做了數據預測,表明這些多種植出來的官田出息,不僅能涵蓋之前雇傭百姓的薪酬,還能使得官府盈利不少。

    如此一來,官府與百姓可謂互惠互利。

    崔刺史在看完修書後,很快也給了林立文回複——“可”。

    於是這才有了年前,官府在各村雇傭百姓去荒田處挖湖一事。而老百姓也確實跟林立文預測的一樣,既得了工錢,也學會了挖湖整田修渠之事。

    然這還隻是林立文的第一步。

    隨後林立文又派人去景縣各村告知眾村民們,官府開春後官田裏還要繼續收人。且隻要有人前來與官府做事,便可向官府預支未來一年的薪酬,購置家中所需農具與糧種家禽幼崽等物。或者直接向官府這邊報名,由官府采購官田所需物件時,一並幫忙購置。

    而對於官府幫忙代購的農具或者是糧種等物,具體的物價單林立文也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經過親自調查與對比,選定了合作商戶後做出來了,並且派人書寫出來後分別發往各村裏正手中。

    村民們若覺得價格可以的,便可去各自裏正那裏報名以及登記各自所需。

    因著是大批量采購,物價單上的價格比往常村民們自己單獨去購置,委實要來得便宜些許。而質量這一塊,林立文會親自去嚴抓。

    作為農事老手,不論是種子還是家禽等物,在品質這一塊,林立文還是能把控得住的。

    於是整個景縣的村民們都沸騰起來了,紛紛表示他們要去報名給官府做事。但這一次,卻不再是按照之前的體能選拔,而是按照登記在冊的戶籍來選。

    畢竟林立文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當地家境太過困難的老百姓成功走出第一步,因此做事能力不是最主要的。體力好的人自有體力好的活給他做,體力差的也能有輕省的活可安排。

    所以這一次每一戶皆有一個名額,但也隻能有一個名額。

    五個村子裏的村民們是如此,那些居住比較偏僻的三十四戶散戶也是如此,並且還在林立文的安排下一一通知到位了。

    於是今年這一開春後,景縣各鄉村的田地一改往年的荒蕪,隨處可見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水塘不說,田地間也終於有了村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

    而此時,因為記掛著林立文這邊的情況與林老太林老頭特意交代的事的林老二也匆匆駕著馬車趕來了景縣。

    隻是打從進入了景縣轄地後,林老二是越走眉頭皺得越深,然後他突然還將馬車停了下來。

    這一次與他一同趕來了景縣的還有林老大,便滿臉疑惑的問道:“怎的突然停下不走了?可是要方便了?”

    林老二搖著頭,皺著眉頭說道:“大兄,我覺得我們怕是走錯路了。”

    林老大聞言,很是被嚇了一跳:“那可如何是好?”

    “大兄莫急。”林老二便道:“你且在馬車上坐著,我去向地裏的人問問。”

    說完,林老二便快步跑去田邊大聲詢問:“老叔,我與兄長是從外縣過來尋人的,隻因路況不熟走錯地方。所以想跟您詢問一下,景縣是往哪個方向走啊?”

    “啥?你們要去景縣啊?可我們這裏就是景縣啊!”田間勞作的老漢直起身子,這般回答了林老二。

    站在馬路上的林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