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景縣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692
  第77章 景縣

    再生稻的種植方法並不難,因此在教授上會比之前吉州推廣棉花時要來得輕鬆許多。然它有一個最大問題,便是糧種不夠。

    今年一共試種四十畝,當時收來毛稻一萬四千二百多斤。但是曬幹水分,去除雜質後,還要扣除上交朝廷的樣品後,便隻剩下一萬出頭了。這一萬出頭裏麵還要再經過一番挑選,方才可得能做糧種的稻穀。

    然而牧州轄下一共十個縣城,其中分別是一個上等縣,三個中縣,五個中下縣以及一個下縣。

    隻光那一個上等縣,人口登記戶數便有八千多戶。

    這樣一算,一萬斤的糧種是完全不夠分的。

    不過糧種不夠分這件事,早在林立文做推廣計劃書之前便已經考慮好了。經過前段時間的巡查,林立文將各縣城的大致氣候也摸出來了。

    最北地是衡縣,緊挨著它的便是襄縣,這兩縣氣溫屬牧州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因此林立文決定早產糧種分發以這兩縣為主。

    除這兩縣之外的其餘八縣,按照其氣候拿本地稻穀,再用林立文之前所教授大家的處理稻種的方法,使得其秧苗期縮短些許時日後是完全可以種植出再生稻的。

    而衡縣和襄縣,它們還是兩個中下縣,戶口數均隻有一千多戶,且這裏邊還有部分城中常駐不種地的戶口。

    林立文的推廣計劃書裏,便是暫時擬定每戶按照三十斤糧種標準去派發。並且安排技術人員分別去往各縣城,與當地官府和屯田司配合一起下鄉對老百姓進行水稻一年兩收的各種種植方式。

    至於老百姓們具體選擇哪種種植方式,可由他們自行選擇。林立文的目的便是想盡辦法,將這些種植技巧傳授與大家。

    下鄉教授時間可定為十一月開始,因為此時地裏糧食已經收獲完畢,屬於農閑的時刻。這個時候老百姓有空閑的時間,而屯田司這邊也因為官田糧食收獲完畢,能派遣出足夠的人手下到鄉村去。

    至於林立文,則要趕在十一月之前,跟在吉州府城時一樣。對各縣城屯田司選拔過來的農家好手進行先一步的培訓。

    等到培訓完後,再讓之前參與了整個水稻一年兩收種植的那十名農家好手帶隊,一並下鄉教授百姓們種植技巧。

    但下鄉教授百姓到底是件辛苦活,且還需要教授者有足夠的耐心。因此林立文為了讓這些下鄉人員教授百姓時能更細致有耐心些,便向崔刺史提議應該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薪酬補貼,以及來年百姓種植成功後的些許嘉獎。

    畢竟想要下麵的人做事時能賣力又盡心些,物質獎勵是絕對不能少的。

    而且林立文還希望哪怕他走後,這種技術下鄉一對一指導的方式,以後還可以在牧州沿用,或者說是整個皇朝都能沿用。但林立文也知曉,他若是直接跟永興帝提議在全皇朝推行農業技術下鄉一對一指導方式會很難。

    所以當時在牧州,林立文才會在縣城城官田修建出供老百姓學技術時居住的臨時宿舍,他打的便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慢慢來的主意。

    “大郎思慮甚是周祥。”聽完林立文的建議後,崔刺史沉默了好一會,才笑著對他這般說道:“那便按大郎你的計劃行事吧。”

    林立文躬身行禮:“多謝大人。”

    然待到林立文離去後,崔刺史忽然長歎了一聲。

    馮文書關切詢問道:“大人為何歎氣?”

    “不為何。”崔刺史笑道:“隻是歎那林大郎心善。”

    聞言,馮文書也沉默了。

    崔刺史出生崔氏大族,家中男子做官者無數,差使官吏行事更是習以為常。對下麵一些官吏者也常有嘉賞,但衝的是他們辦事得力,而非林立文所掛心的,希望老百姓能更好的將種植技巧學會。

    與崔刺史商定好後,林立文這邊便著手準備牧州農事培訓班的事了。其轄下十個縣城所選拔的農事好手,也在接到府州這邊下達的通知後,快速安排選拔好的人選趕至了府州屯田司來。

    這些人到來後,學習興致格外的高昂。尤其是衡縣官田所派來的那些人選,每日上完課後還會仔細背誦一番。

    “大郎說了,待到咱們學完,種植法子他還會找人手書一份送往各縣城屯田司。”所以有人對衡縣官田眾人紛紛背誦的場景,很是不解。

    衡縣一人便道:“你們肯定都沒食用過再生稻吧?”

    這不廢話麽!

    再生稻這一新奇的種植技術,乃是林大郎今年第一次在府州官田裏試種出來的。據說聖上食用再生稻後大讚其味美,於是今年所收獲的再生稻便全都進獻給了皇室。

    他們不過是牧州轄下各縣城屯田司官田裏的農家,別說是食用再生稻了,便是見都未曾見過。

    所以江縣一人便問道:“難不成你食用過?”

    “未曾。”衡縣那人這般回答道,然他卻又說道:“雖未曾食用過,但卻親眼瞧見過。”

    這下宿舍裏的所有人都好奇起來,紛紛詢問他是在哪裏見到的。

    衡縣那人卻沒有直接回答眾人的問題,反而反問大家:“你們都不知大郎原是何處人嗎?”

    景縣一人便道:“這我當然知道啊,林大郎可是衡縣人。”

    這話一出來後,其餘各縣城農家者頓時恍然,而衡縣眾農家好手便皆麵帶得得意了起來。

    原來早先林立文確實是將林家所留的糧種都帶走了,但那些是經林老頭他們仔細挑選出來的種子,其餘一些收來的稻穀卻還是留在自家。

    因此今年林家便是從那些穀子裏挑選出稻種,再次種植了這兩種穀子。

    春季時,林立文又借著巡查便帶著錢秀秀回了林家村一趟,與林老頭說起了這兩種糧種的事,其中也包括了再生稻種植。

    林家早熟田中,林老頭便也請人試著種植了一波再生稻。

    前些日子剛抽穗時被林家村的村民們瞧見後,果然大為震驚。一傳十,十傳百的,等到消息傳開了後,衡縣許多的老百姓都跑去林家地裏瞧了熱鬧。

    所以他們衡縣官田裏也有不少人跑去林家田裏瞧了。

    當時林家也沒有隱瞞,不僅說了再生稻的事,也將林立文出發去吉州之前,交代他培育兩種糧種的事情跟村民們細細說了。並且林家還表示,村民們若是有需要的話,他們會按照普通稻種的市價售賣給大家。

    隻是有一點,這些早稻種子林家是按戶售賣,且每戶購買時最多不能超過二十斤。

    這也是林立文當初巡查完準備離去時,特意交代給林老頭的。因為自家售賣的目的並不是為著賺錢,而是為了能讓衡縣這邊更多的老百姓來年都能通過種植早熟稻學會再生稻的種植,增加家裏糧食的收成。

    既如此,按戶定量售賣就很有必要。

    也因為林家這般去售賣的,因此衡縣這邊其實已經有很多老百姓都提前買上了早熟稻糧種。

    那衡縣人還說道:“林家老太爺還很是心善……”

    此次水稻兩收試種成功一事,永興帝的嘉獎為兩份。一份是給予林立文的,一份則遣派了使者去往了林家村。

    使者的到來,使得林老頭又驚又喜。

    因為那使者有說,此次嘉獎是因為林家將試種兩年的兩種糧種獻出,因此是特意嘉獎給林老頭他本人的。

    嘉獎的三百畝良田是屯田司所管轄下的官田裏,因而屯田司也有一並派遣出官吏前來,很是恭敬的詢問林老頭想要那一片地。

    林老頭便忙回答說哪一片都可以。

    畢竟這是聖上的嘉獎,林老頭可不敢在裏麵挑三揀四。

    還是衡縣屯田司一主事笑著提議:“若不然,老太爺您選離家較近些的吧?這樣也好方便打理。”

    於是最後林家便多了三百畝離林家村不遠的良田。

    等到使者與丈量田地的屯田司官吏們離去後,村民們便又一窩蜂的跑去了林家。

    林老頭便笑著告訴大家,凡鄉民們是拿來用試種再生稻者,他家願意將聖上嘉賞的三百畝良田給大家免租試種一年!

    而林老頭之所以這麽做,一是聖旨上有鼓勵林家往後還要繼續好生種田的言詞,二則是為著更好的幫助林立文來年在衡縣推廣一事。

    可不管林老頭是為著什麽,終究衡縣的一些老百姓有在裏麵得了好處。於是大家便都誇林家老太爺心善,不愧是能教導出林大郎這般好兒孫的祖父。

    此刻,林立文可不知林老頭會為了協助他來年推廣再生稻的事,而去用永興帝嘉獎給他的三百畝良田給鄉民們免租一年了。

    在教授農事班學員們一段時日後,林立文突然在這日課堂結束後,將從景縣選拔來的這些農家好手單獨留了下來。

    見著他們因被單獨留下一事而神色略帶些不安,林立文先笑著說道:“將你們留下不是為了別的,是我這邊有一些關於景縣的田地情況,想與你們詢問一番。”

    其實早在之前巡查時,林立文便有注意到景縣的一些田地情況。景縣地裏位置緊挨著南縣了,但是巡查時,林立文隻見其縣城的好些個村莊裏,當地老百姓所種稻田數甚少。

    這倒不是說當地缺少水源,種不得水稻。實際上,按照林立文的巡查,這幾處村莊的湖田數甚多。

    可湖田眾多便會導致當地多窪田。

    窪田地勢很低,於是等到漲水季節,田中會因水多排不出,容易造成水淹。

    因此即便當地並不缺水源,可依然種植不出好的水稻。且不僅如此,便是別的作物在這裏也很難種植好。畢竟對比其他的農作物,水稻是需水量較大的一種了。

    所以牧州轄下一共十個縣城,其中隻有一個下等縣,便是景縣。

    景縣就跟吉州轄下的周北縣一樣,因為氣候土壤等天然原因,導致當地老百姓日子過得很是貧苦。

    甚至在景縣這裏,曾經還因為戰亂導致當地村民們棄村逃難。後麵一直到新皇朝建立後,朝廷頒發了返鄉函告,並給予願意歸鄉者一定的銀錢與田地上的補貼,才使得這幾個村子重新有了人口。

    但即便是這樣,景縣的人口數量一直上不去。因為與婚嫁上,景縣也如過去的周北縣一般。外地的女子不願意嫁進來,而當地縣城的女子皆一門心思的想外嫁別縣。

    於是這便導致別的縣城在經曆過接近二十來年的休養後,人口數量是在逐漸的上升。但景縣這幾年的人口,反而在快速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