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巡查
作者:孺人      更新:2022-07-30 14:07      字數:3999
  第54章 巡查

    看著營養缽裏的棉籽順利地開始出苗,嚴侍郎格外地高興,對著林立文是連連誇讚。

    林立文心中也跟著鬆了一口氣。

    雖說在棉花種植技術上,林立文自認為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天氣這個事情,還真不好說。尤其是對於吉州天氣的了解,林立文都是從書籍記載,以及向屯田司府衙衙役問來的。其中是否有差錯,差錯又是多大,還未可知不說。便是不同的年份,各個季節的天氣也是有差別的。

    萬幸的是,吉州的天氣確實在進入春四月後,一日暖過一日。棉苗順利長出後,但上麵覆蓋著的草席林立文卻並沒有讓人立即撤掉。

    四月的吉州天氣,還有很明顯的一個特點,便是早晚溫差有點大。

    林立文便吩咐那十位看顧棉苗的莊稼漢,讓他們於早上將草席掀開。待到了傍晚天將黑之時,再將草席重新覆蓋住。這樣既補足了棉苗日照的問題,也使得棉苗晚上不至於受凍。

    這般持續了一段時間,待到晚間溫度也上來了後,林立文才讓大家將草席徹底撤掉。

    棉苗的長勢經過這一番操作,長勢也著實喜人。

    林立文瞧了瞧那些棉花的生長情況後,便開始著手調配棉苗期的治蟲藥水。還是原來的老配方,就是用鹽和明礬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水調製出來的。

    “用此配方所製藥水,前後噴撒兩次,便可使棉苗生育期免遭蟲害。”而且林立文不僅自己上手配製藥水,他還將這治蟲藥方與噴灑方法和時間一並傳授給了這十個莊稼漢。

    因為今年的棉花如果試種成功後,明年永興帝隻怕就會開始逐漸在吉州各地找尋合適的地方大麵積試種了。到那時候,全程參與今年的棉花試種,並且得了林立文細致教授的這十個莊稼漢便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因此,林立文最近還在忙一件事,就是找尋一些對氣候特別講究的植物。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林立文隻需要根據這些植物的生長,便能較為準確的判斷出吉州這個地方的具體氣候。

    並且林立文還將所觀察的這些數據,全都記載了下來。

    而且除了吉州府衙的氣候記錄,林立文一有空閑還會帶著林老二一塊坐上了馬車,讓衙役們帶著他去往屯田司在吉州所管轄的各縣城的官田,一處一處地細致巡查。

    這種巡查既是考察各縣城的氣候情況,林立文也有心想到處轉轉。畢竟穿越到古代已是概率極其渺小之事,再如這般一邊幹著公務,一邊還能感受一些風土民情更是機會難得。

    已經進入四月末的吉州,天氣溫度也上來了。而林立文巡查所選的天氣,也是盡量選上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這一日,因為近期棉地無事,又有那十名莊稼漢照看著。林立文與林老二再次讓一衙役幫忙架著牛車去往一縣城所管轄的官田查勘。

    “萬沒想到,有朝一日我竟還能將北地吉州遊玩個遍。”林老二突然感歎道。

    “二叔,這北地吉州的風景與咱們衡縣相差甚大吧?這一個地方便有一個地方的風情,如今咱們體驗了一把吉州的風情,待日後,沒準還能去別的州府再體驗又不一樣的風情。唔,若有機會的話,我還想把爺奶爹娘也帶上一並去瞧瞧。”林立文笑著這般說道。

    林老二也嘿嘿一笑:“若真能如此,你爺他們肯定甚是歡喜!”

    想當初,剛隨林立文進京時,林老二心中還是有幾分忐忑的。可經過這些時日所發生的事情後,林老二發現原來給官家做事也並不是什麽難事。

    除開林老二一開始在氣候上有點不適應外加一些思念家人的情緒外,單隻說這日子,其實他覺得比在林家村過得還要舒適些。

    木工活計,林老二是作為師傅去教授大家的,真正的製作者是那五位木工。至於棉花上的試種,地裏大部分的活計也全都有那十位莊稼漢來做。

    然放在他們老家時,便是有村民們主動幫著自家去種地,林老二也絕不可能有這般悠閑的。

    叔侄兩個人便一邊這般說著話,一邊欣賞著沿途的景色。卻見著不遠處的馬路邊上,有兩個稚童奮力勾著自家屋門前的一顆樹的枝條,摘著上麵長著的猶如山間毛蟲一般的灰色絨狀物。

    “大郎,這是何物?”林老二問道。

    林立文順眼望過去,便笑了:“二叔,這是構樹。這些孩童便是在摘這些構樹穗,好拿去做來吃。”

    林老二聞言,再定睛仔細的瞧了瞧那些樹上所生長之物,隻覺得那灰色的絨狀物越發形似毛蟲了,且還是體型較大的那種,他便忍不住震驚道:“這東西竟也能食用?”

    林立文笑得更樂了:“當然能食用。”

    “大人博學!”前麵趕車的衙役此時也說道:“此物確實是構樹穗,將其摘下來拌上麵蒸熟,既能飽腹,味道也甚是可口。”

    一聽這東西真的能吃,且還甚是可口,林老二便更震驚了。

    構樹生長範圍雖廣,但衡縣那邊卻不知為何,鮮少能見到,故林老二才不識得。而林立文之所以知曉構樹穗能吃,是因為他所學的專業。

    至於如何食用構樹穗的,是因為林立文除了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外,平時空閑時間很是喜歡刷一些鄉村特產類的視頻。

    林立文便是從這些視頻中,刷到過構樹穗的采摘與食用。

    今日這般碰巧又遇見了,林立文心中也升起了好奇心,想要嚐嚐這構樹穗的味道,他便喚衙役將牛車停下。

    牛車停下後,林立文與林老二一並下了車,走到那兩個稚童麵前。

    在他們好奇又帶著些許緊張地注視下,林立文便笑著與他們問道:“能否幫我喚你家大人出來,我想買上一些構樹穗。”

    這兩個稚童在聽完林立文的問話,卻一句話都不說就突然提著籃子撒開腿跑了。弄得林立文愣在了原地,頗有點摸不著頭腦。

    林立文:“我長得也不嚇人啊?”

    “許是這些稚童怕生吧。”雖然林立文和趕車的衙役都說這構樹穗能食用,但林老二依舊懷疑這東西的口感,因此林老二便還說道:“大郎,要不咱們還是算了吧。我瞧著這東西,也不一定有多好吃。”

    還是因為這構樹穗長得太像他們衡縣山裏的一種毛蟲了,讓林老二走近來瞧後,甚至還有點起心理陰影了。

    林立文沒說話,隻是抬眼又瞧了瞧那些構樹穗。

    雖然構樹穗他是買不著了,但既然碰上了便多看看,了解一下構樹在北地吉州的生長情況也行,這樣也有助於了解這邊的氣候。

    待瞧得差不多了,林立文打算與林老二重新坐回牛車上去時,卻見著之前突然跑走的稚童提著籃子又折回來了,並且他們還帶著一穿著短小猶如現代一些短衣褲般的漢子和一婦人而來。

    這漢子的肩膀上還扛著一把用於翻地的農具——耖。(注1)

    而婦人呢,則背著一個背簍,背簍裏麵裝滿了滿滿的青草,瞧著應該是用於喂養家畜的。

    很顯然,之前那兩個稚童並不是被林立文嚇到跑了的。他們隻是聽說了林立文想要購買構樹穗,去喊地裏正在種地的大人了。

    被喊來之前,漢子與婦人便聽家裏小孩說了林立文要購買構樹穗的事。然真等到了跟前,卻在瞧見了林立文與林老二後,忽然就趴跪在地上,衝著倆人大喊:“拜見大人。”

    然林立文今日出來並未穿官服,且林老二更是白身,無官服可穿。這一切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們今日身上穿著的衣物,乃棉布所製。

    這些衣物都是當初離家時,林老太帶著林周氏與林楊氏幫他們趕製出來的。原先家裏倒是也有麻衣,畢竟衡縣棉價也貴。可那時候林家都認定林立文既然是去做官的,那些個麻衣便不能再穿,免得在其他官員麵前失了麵子。

    林立文是有抗議過的,可在這件事上,他卻奈何不了林老太她們不說,便是一貫來舍不得花費錢財的林老頭,還來數落了他。於是這便導致林立文與林老二最後隨身攜帶的那些衣物,皆是棉布所製。

    這讓如今才四月下旬,北地吉州的天氣尚未完全變熱之時,便讓因無布可用而致使“男丁衣不全”的村民瞧見了,又怎能不認定林立文與林老二是“大人”!

    因為便是他們本地一些富戶鄉紳,也不是說誰都能穿得起棉衣所製的衣物的。

    既認定他們是“大人”,那麽自家樹上一些根本不值錢的構樹穗,漢子與那婦人又哪敢收林立文的錢。

    漢子還說這些東西是因為家裏田地實在太少,糧食很是不夠吃,大家才拿來飽腹的。但如林立文這般的大人,怕是不一定吃得慣構樹穗。

    這種因為糧食不夠吃,便隻能用其他東西果腹的滋味,林老二與林立文都有親身經曆過的,因此他們聽聞漢子這般說了後,心中也很是感慨。

    林老二便道:“我聽聞,你們吉州刺史大人去年就已經開始在全府州推行一些好使的農具。它們既有能使耕地便捷省力的,也有可使開荒變得輕省的……相信有了這些農具,以後大家的田地肯定能越來越多,糧食也能跟著增產起來。”

    因為一直跟在林立文身邊,住的也是吉州屯田司的府衙。故吉州刺史推廣農具的這些事,如今的林老二也是知曉一二的。

    且因為這些農具還是自家大郎所製,林老二說起這些時,語氣裏難免帶上一絲自豪。

    然而讓林老二沒想到的是,這漢子聽他這麽一說,卻是一臉的苦意:“那些農具雖好使,然需用鐵過多……又哪是我們這等貧民能製作得起的。”

    北地吉州因氣候寒冷,真要比起來的話,它整個經濟是遠不如地理位置偏南的牧州。所以林立文想出的那些農具,在他們林家村都有許多村民們使用不起,就更別說更為貧苦的北地吉州的百姓們了。

    林立文在細問下才知曉,如漢子所在的村子裏,能使用得起那些農具的,竟隻有那麽少少幾戶人家。

    在聽了漢子這般言語後,林老二沉默下來了。

    而此刻的林立文,卻半點不提農具之事,隻語氣溫和地與漢子繼續說那構樹穗:“無妨,正是因著從未吃過,我這才想要來試試。”

    對於漢子不肯收錢一事,林立文卻是怎麽都不肯答應。

    林立文還說道:“斷沒有白拿你家東西的道理。”

    漢子沒了辦法,便對林立文說,一籃子的構樹穗隻需給一枚銀錢便可。

    林立文索性硬塞給了漢子五枚銅錢,連帶著那個裝構樹穗的籃子一並買了下來。

    隻是買好構樹穗後,雖半點沒再提農具之事的林立文,心情其實受到的影響並不小。所以他想了下,便對趕車的衙役說道:“今日暫時不去了,打道回府吧!”

    林立文其實心裏也清楚,對這些情況,朝廷不可能會完全不知曉。但全天下這般貧苦者眾多,對於一個才剛新建十五年的皇朝來說,便總會有一些無可奈何之處。

    等到回了屯田司府衙,林立文完全不去管那一籃子的構樹穗了,而是直接跑去了房間裏。

    因為經過回程這一路的冥思苦想,還真被林立文想出來了一件既能幫助百姓開荒,但卻又不需要使用太多鐵的新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