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婚
作者:藤鹿山      更新:2022-07-23 19:41      字數:4435
  第28章 、大婚

    冬日老夫人院子裏的紅梅開的極盛,梅蕊點點白雪,陣陣梅花香寒。

    遲盈拿著銅剪剪了兩支一路懷抱著,放到老夫人屋間梅瓶中插著。

    才過了十六歲壽辰的小娘子,光潔白皙的前額尚且留著稚嫩的軟發,底下瓊鼻芳唇,小瞧精致的下巴,唇形嬌妍極了。

    縱然往日再是聰慧絕倫,也是懵懵懂懂的年紀,更何況還是個連門都沒出過幾次的小姑娘。

    滿府之人如今隻想著要如何盡快將這位稚嫩的小姑娘培養成一位能堪當大任的太子妃,好在這孩子實在聰慧,旁人學了大半輩子也不精通的掌家之術,這孩子竟然是一點就透,凡事吩咐過她一遍,便都能記下來,還能舉一反三。

    老夫人都時常朝著隨國公夫人感歎,遲盈若是個兒郎,也不必吃這等苦。

    於遲越而言,讀書習武日後朝中掙紮是極苦。

    可男子總還有條退路,朝中便是戰戰兢兢,隻要不犯大錯,不占隊,不作死,總還有家族能在身後護著,便是罷了官丟了爵位也還有家人陪伴在身側。

    可入了宮的娘子可就沒這福分了,若是順順利利便是宮牆裏被禁錮的一生,若是但凡不順利,若是沒有孩子尚且憑著遲氏還能叫她得以保全,若是有了孩子,

    老夫人朝著候在一旁的春嬤嬤微微頷首,春嬤嬤立刻將附近的侍女都使喚了出去,頓時次間裏隻坐著三位主子。

    遲盈見祖母蹙著眉,她滿臉的憂心忡忡,軟聲問起:“祖母?”

    老夫人沉默片刻,忽的就說起,“盈兒可聽說過你的大伯父?”

    遲盈冷不防聽到了這句話,驚訝的抬眸,她深知伯父的逝去是祖母一直以來無法忘懷的傷痛,是以祖母三十餘歲自伯父去世,便丟下了一切,去了佛堂裏吃齋念佛度日。

    隨國公夫人在一旁聽著,不禁坐直了身子,麵容也有些驚訝。往常她們都避著在老夫人麵前提起,如今竟然是老夫人主動提起。

    老夫人扯著嘴角苦澀一笑,“這麽些年了,我早已看淡了去。”

    遲盈這才應道:“我聽我父親依稀說起過一些,大伯父文武全才,少年英特。”

    大行皇帝寵愛妖後,聽信讒言廢原太子改立妖後所出之子,後引發朝廷動蕩,短短幾年中發生數次宮變,血流成河。遲氏一族牽扯頗深,遲盈的大伯父便是舍身於那次宮變之中。

    隨國公曾不止一次說過,他及不上大哥一半的相貌才學。

    若是那位在世,遲氏一族定會比如今更加輝煌。

    而小了大伯父足足十歲的父親,也會在兄長的保護下,是一個怕風吹日曬,嫌飯食難吃,嫌衣衫粗糙的世家紈絝少年郎。

    遲盈總在腦中帶入了遲越的臉,那般的父親,遲盈還真沒見過。

    可惜那個叫無數王孫公子也為之仰慕的大伯父死了,隨國公府塌下來一大半。

    錦繡堆裏生長的遲亶隻能被趕鴨子上架,接過了本不該屬於他的擔子,徹底與那些年的瀟灑度日做了告別。

    遲亶一夜之間變成了遲清石,他為替大哥報仇,將全部身家皆壓在了肅王身上。

    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不過五年,肅王登上帝位。

    老夫人卻不是說起遲盈大伯父的,隻不過借此感慨一番,她說起另一樁事:“遲家族學因著前幾代祖宗的名聲,更因你大伯父的名頭,比宮裏都不差。整個京城的孩子都想往宗學裏來,什麽東府的陳國公家,王府,公主府,便是那些崔氏,王氏都想著來學。當時還特意為了姑娘們辦了個女學,你幾個堂姑姑都在裏頭學過的,便是你那大姨母,也在裏頭學了兩年。”

    這往事隨國公夫人也是知曉的,她是年紀生的小,便也沒去。

    老夫人神色帶著回憶,說起的話卻叫遲盈心驚肉跳。

    “那時候學堂裏來了個姑娘,是上柱國家的女兒,出身稀奇的緊,母親據說是一位番邦的公主。上柱國年輕氣盛去打仗時將那公主從戰場上救了,那番邦的公主與我們這塊兒風俗不同,生下來連孩子一眼都沒瞧,就狠心的直接將這閨女送給了上柱國。後來上柱國回京便將那姑娘帶回了京城。那姑娘,生的真乃仙人轉世,便是盈兒你往旁邊站著我看都差了些,”

    遲盈頭一回聽說當年的事,還如此有趣的一樁事,聽著正興起,卻沒主意一旁臉色忽的煞白的隨國公夫人。

    “母親,”隨國公夫人出聲企圖阻止婆母。

    老夫人罕見的生氣起來:“事到如今,還有和不能說的?你這般藏著掖著是想害你姑娘啊?”

    隨國公夫人頓時不再吭聲了。

    遲盈似乎明白了什麽,她靜默了會兒,終究是起了好奇心。

    她瞧著四下寂靜無聲,不動聲色詢問:“那姑娘是何人?”

    老夫人微闔著眼,聲音幽幽的:“是太子生母,明德皇後。”

    遲盈了然的“哦”了聲,隨後看向母親,不明白她的勸阻在何方,這有何是她不能知曉的?

    世人皆知,明德皇後生的國色天香,身份尊貴,一入宮便是皇後尊位,後又深得皇帝寵愛,皇帝為了她連一連寵愛許多年的徐貴妃都放在了一邊,還立了她所出的三皇子為太子。

    可惜紅顏薄命,明德皇後在太子年幼時便因病離世,

    這是小時候遲盈聽西府的六堂姐說起的。

    那時西遲府的大堂姐與三堂姐都還待字閨中,兩個十六七歲的少女未曾顧忌年幼的遲盈在場,拿了些糕點哄著遲盈吃,說這些話時滿眼的少女春思。

    遲盈還記得,六堂姐那時道:“皇後娘娘雖離世的早,可一個女子能如此得到九五至尊全心全意的寵愛,想來也是無憾了。”

    當時年幼的遲盈聽了,插嘴悶悶地說:“才不是全心全意的寵愛,還有後宮佳麗三千。”

    待遲盈回過神來,聽一直靜默的隨國公夫人頗為艱難的起這樁陳年往事。

    “明德皇後才七八歲時,便被大行皇帝賜婚給當今聖上了,隻等著二人到了合適的年歲再行成婚。那時當今聖上還隻是肅王,肅王嫌棄明德皇後年幼頑皮,又是邊關長大,沒有大家閨秀的樣兒,放著上柱國親閨女慕容氏的女郎不要,正妃未曾迎娶入門,便浩浩蕩蕩要納一個身份低賤的庶妃入門。上柱國鬧去了先帝那兒,二人這便退了婚,後麵先帝為了彌補上柱國,另改了一道聖旨,將明德皇後許配給了另一位龍子,,”

    遲盈聽得簡直雲裏霧裏,饒是她聰明,也被這亂七八糟的關係繞的糊塗了。

    明德皇後怎麽還嫁給旁人了?還是嫁給的另一位親王?

    不是嫁給當今皇帝的嗎?

    若不嫁給當今皇帝,又怎麽生下的太子?

    隨國公夫人說開了自然也沒什麽瞻前顧後了,她語調一如既往的平緩,淡淡的看著遲盈:“也該叫你知曉,明德皇後其實是二嫁,且原先還是陛下嫂子,後,當今陛下登基為帝,晉王身死,陛下便又力排眾議娶了晉王遺孀。這事兒當今聖上最忌諱他人說,前些年處死了不知幾批,那殿前的金龍柱上都不知撞死了幾個諫官。”

    老夫人極少如此認真嚴肅的對著遲盈道:“告訴你卻不是讓你往外傳的,你隻當爛在肚子裏,半個字兒都不能往外說,可知曉?”

    一句話說的斷斷續續,也叫聽著的遲盈五雷轟頂。

    遲盈怔怔的點頭。

    這意思就是,原先不想要的退了婚的未婚妻,在姑娘嫁給自己兄弟後,又搶了回來?

    遲盈隻覺得一股子的惡寒,半點不敢將此等違背人倫的行徑,與那日見到的陛下聯合到一處。

    怪不得不敢說,這簡直就是皇室絕頂的醜聞。

    不怕朝臣反對,不怕諫官彈劾?

    是了,連清君側都整出來的皇帝,還怕罵名嗎?

    果然,靠近皇室,總有各種奇葩。

    老夫人哀歎了聲兒,如今多說無益,她最疼愛的孫女兒也要去那處深宮。

    隻望著這孩子是個有福氣的。

    老夫人倒是想起了空大師給孫女兒的批言。

    是個有後福的姑娘。

    後福,嫁入宮中能得幾分後福?

    ,

    禮部數百官員,宮掖更有萬餘宮人晝日緊趕,為著趕在吉日前將東宮大婚的一應布置操辦完善。

    皇帝自從將東宮大婚一事交給徐貴妃,便再也不過問此事。

    徐貴妃因前些時候女兒和駙馬接連犯錯,早已戰戰兢兢,又得了陛下親口吩咐要務必妥善辦好此次東宮大婚事宜,更不敢有半點耽擱。

    自賜婚聖旨下來,便立即尋來曆代太子娶妃錄冊,一條條細細翻看起來。

    錄冊一條條記載的物件,將徐貴妃都不禁驚駭不已。

    太子納征耗費十三萬兩白銀,另有寶馬玉器,綾羅綢緞不計其數。

    聖上自來節儉的很,宮裏嬪妃更是不敢奢華,徐貴妃為討皇帝歡心,連衣裙都不敢穿的太華麗的。皇子公主嫁娶也都將將依著規矩來,絕不會多添置一點兒。可這回光是太子納彩的銀兩,都比太子前四個先他成婚的兄弟姐妹耗費加起來的多。

    不患寡而患不均,饒是寬和如徐貴妃,見此也經不住心下泛堵起來。

    一想到她的兒子秦王素來懂事知禮,唯一一次想要耗費多一些便是成婚時,秦王與她想多花些銀兩修繕府邸用以迎娶世家大族出身的崔氏娘子入門。卻才修建了兩處閣樓便被諫官彈劾,彈劾秦王府用琉璃鋪頂過於奢靡,當朝諫官成日尋這些軟出彈劾早不是一日兩日的事,生性暴戾的太子哪日不被彈劾?

    彈劾太子時,皇帝每次都裝聾作啞,輕拿輕放。

    可偏偏一輪到彈劾秦王,皇帝就當庭斥責了秦王,說他窮奢極欲,不思進取,竟在早朝間便下令,將秦王府新修建好的閣樓盡數拆了。

    這事兒也叫徐貴妃在後宮抬不起臉許久,一想起那日被拆了一地碎亂的琉璃瓦,放火焚燒足足燒了兩日的紫檀柱,她心都在滴血。

    奢靡?

    已經建起來了的寶殿,竟然因為過於奢靡,又叫人拆了去。

    這哪裏是覺得奢靡?明明是在借著這琉璃,紫檀,提醒她二人要知曉分寸。

    可任如何委屈,都還隻能揚著笑將這場屆時舉國同慶的婚事,辦的不出差錯,,

    東宮更是忙得如火如荼,

    日後太子妃便在這長樂殿後正殿永寧殿。

    有偏殿左右兩座,宮室二十九間。

    婚房設在永寧殿東次間。

    太子前兩日往軍中巡察,日暮時分才得以返回東宮。

    隻見殿堂樓閣金鋪屈曲,處處入眼所見的圍滿了一片喜慶胭紅。

    還未曾到大婚之日,是以紅綢被彩燈都未曾替換上。

    不過大婚器具,鮮紅地衣卻是已經換上。

    牆上掛著的金銀絲線狩獵圖也撤下換成了萬福圖,連那殿外的走龍飛獸、內室的飛罩,甚至是殿頂的承塵盡數重新繪製雕刻。

    雕刻上彩,皆是換成喜慶吉祥之物。

    隻不過兩日未見,東宮以然變了一副模樣。

    眾內侍皆在一旁瞧著內心頗有感觸,親眼目睹這座冷清東宮變成如今這副喜慶模樣。

    等成婚前一日,女方的嫁妝便該往東宮來了。

    東宮的聘禮,等同立後,豪奢無比。又因婚期匆忙,宮裏又另外加了一份聘金給遲氏,算是對於婚期匆忙,從下旨道成婚不過兩月的補償。

    遲氏的嫁妝,更是豐盛無比。

    自隨國公府往東宮運送嫁妝那日,京城萬人空巷。

    所有人都去圍觀這堪比財神爺嫁女的豪奢場景。

    足足二百二十八台嫁妝,每抬嫁妝兩位壯年男子擔著都抬不起來,據傳開頭的嫁妝已經送入太子府庫房,那後頭的嫁妝都還未從隨國公府邸抬出來。

    這場盛世婚禮,往後數十年都是大魏人人茶餘飯後都能念叨上兩句的談資。

    十一月二十,日暮時分,皇城腳下霞光輝映。

    有儀仗隊開道,鑾儀衛預備厭翟車自隨國公府迎出太子妃。

    吉時一到,方扇一扇扇落下,內侍喊:“起轎,”

    大道之上紅緞地衣鋪徹地麵,儀衛開道,宮娥兩側手捧花籃、金盆、銀盆。

    百姓歡呼愈發熱切沸騰。

    禁軍層層護衛,將厭翟車周圍圍的固若金湯,儀帳浩浩蕩蕩往東宮行去,

    作者有話說:

    蕭淵第三個悲慘的兒子,秦王,感謝在2022-05-22 23:43:43~2022-05-24 03:20:4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晉江服務器真臘雞30瓶;完美花花、cici1510 2瓶;瑪卡巴卡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