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殿試
作者:球球熊      更新:2022-07-23 19:30      字數:3361
  第116章 殿試

    “是當年害我父母的那夥水匪?”陳苗苗的動作頓住。

    江楚拉過她的手, 將剝好的花生米放在她掌心:“是,當年那件事後,那夥水匪便消失無蹤, 連總舵都搬離了。若非背後有人,他們怎會離開耕耘了幾十年的地方,反倒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如今探到了些他們的行蹤, 還未探得具體情形。他們已趕去追查了,興許殿試張榜前後就能趕回來。你放心, 他們都省得輕重。”

    陳苗苗點點頭:“你手下的人辦事,我自是放心的。學子們打算在張榜之後齊齊回書院拜會山長。我們不如繞個道去洛城一趟。橫豎也就是多一天的路程,就能去查青山亭了。”

    江楚將她攬到懷中:“這樣,太委屈你了。我本應該單獨登門拜訪的。”

    陳苗苗伏在他的胸口,搖搖頭:“不會。能查出真相, 他們定會是最開心的。”

    江楚輕吻了一下她的額發:“後頭的禮,我定不會再讓你受委屈。想要些什麽, 我都給你弄來。”

    “恩。”陳苗苗本身覺得沒什麽,但知道他心中過意不去, 索性應了下來。聽見他最後一句,她思索了片刻,忽然抬起頭:“還真有一件事。”

    “什麽?”

    陳苗苗看向他:“殿試張榜後的瓊林宴,容與那邊, 還望你幫我盯著, 不許他吃太多酒。”

    江楚頓了一下,低低地笑了一聲,看向遠方:“好。”

    片刻, 他收回視線, 隻見懷中的人還牢牢盯著自己, 眼中露出一絲疑惑:“怎麽了?”

    “難怪你常年冷著一張臉。”陳苗苗一臉感歎,“原來笑起來仿佛冰雪消融春花盛開般。”

    被自己的意中人如此說,饒是聽慣了對他麵容讚美的江楚也有些不自在了。他抬手扣住了她的下巴,吻上了那雙他肖想許久的丹唇。

    靜謐的夜晚,連風也似乎輕柔了。後院桃花樹上的花骨朵悄然綻放,春,已如期而至。

    殿試後第九日。那日眾人又想吃餃子了,陳苗苗正在教大家包餃子,忽聽見外頭傳來了聲音。眾人齊齊轉頭,卻見宮中天使笑著過來,說是宮中有旨意。眾人忙淨手正冠,跪下聽旨。

    旨意很簡單,宣顧明軒、陳岩、蘇重山次日入宮。聽完之後,眾人心中一喜:皆知殿試張榜前,前十名都要聖上親自考校後再禦筆點名次。他們三人入宮,那豈不是表示他們三人都入了前十!

    待得天使離開,所有人都將他們三人圍住,紛紛恭喜起來。其他地方的人見狀,心服口服地上前來恭喜。前十名裏麵,晴空書院就占了三名,這書院,眼看著真是起來了。

    次日的乾明宮外,眾臣們正在等候聖上召見。禮部尚書笑道:“聽聞此次晴空書院竟是有三人入了前十,可真是讓人想不到。”

    “不知,張閣老的侄子可有在列?”有人問道。

    張繪捋捋胡須,淡然笑道:“他是在晴空書院求學,考中舉人後,便去了一粟書院。此番雖也進了前十,卻算在一粟書院名下。”

    有人瞧見了角落裏默不作聲的江楚,想到他就是聖上欽點去建晴空書院的,便拱手笑道:“江大人此番建晴空書院之功,應是要平步青雲了。在下提前恭喜江大人了。”

    “付大人言重了,在下不過遵旨照辦,不敢邀功。”江楚拱手回禮。

    說話間,學子們已經被內侍們領著過來了。眾人立刻停止了交談,都紛紛看了過來。江楚的目光落在最後頭的三人身上,目光移到張繪的側臉上。

    學子們眼角餘光能瞄到殿外門側有人,但並不敢抬頭看。待到進去,眾人在內侍的指點下跪下叩首之後,才聽到聖上說第一句話:“平身。宣諸愛卿。”

    學子們有人並沒經曆過此遭,這會兒頗有些緊張,收手縮脖的不在少數。晴空書院三人倒是十分坦然,黃老先生當年就是前十,對這流程都很熟,謝維也曾是近臣,加上江楚的提點,三人對於麵聖也沒有那麽膽怯。

    學子們以為自己小舉止很隱蔽,但卻是全然落在聖上及眾臣眼裏,除了張繪的侄子稍微自在些,就數這三人一點兒小動作也沒。

    不論其他人如何,聖上先就滿意了。不過他還想再看看,便點了國子監一個學子:“柯榮,你說說你這回的文章吧。”

    柯榮就是方才第一個手握拳收進袖中之人,本就極度緊張,如今被第一個點出來,更是心都要從嗓子眼兒跳了出來。他結結巴巴地開了口,又突然想到了要說回聖上,又忙加了一句。這一錯,他更是緊張,本是在胸中打了一晚的草稿,此刻一大半都沒能說出來。

    這表現,讓聖上笑容微斂,不再點評,而是叫了他旁邊的人:“蘇重山是哪位?”

    蘇重山上前一步,長身玉立地抱拳揖禮,不疾不徐地道:“回聖上,草民匯州蘇重山。”

    “蘇重山,你的文章裏,提到了鹽政之事,不若就談談此吧。”聖上麵色稍霽。

    “是。”蘇重山放下雙手,站在原處,朗聲將自己所著文章一一說了出來。他本就生得好,這殿中又十分亮堂,更加顯得他風度翩翩。聖上的臉上重又展露笑顏,待他說完後,點頭笑道:“小小年紀就對鹽政有如此見解,可見是下了苦功。你是匯州人士?”

    “回聖上,正是。”

    “蘇懷大學士你可識得?”

    “回聖上,正是草民祖父。”

    聖上龍顏大悅:“蘇大學士乃先皇時的肱骨,告老還鄉之後,先皇還曾與朕多番提及,十分想念。當年蘇大學士以探花之名高中,果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在眾臣暗中打量之下,蘇重山退回行列中,半分也不怯場。而學子們瞧見蘇重山被聖上誇讚,心中更是緊張。尤其是國子監的學子,又是埋怨第一個人上不得台麵,又是緊張,生怕自己不能勝過蘇重山。

    就在國子監學子們決定大展身手之時,聖上點了一個一粟書院的學子。這學子深吸一口氣,倒是都說出來了,隻是因為緊張,越說越快,後頭有些都沒太聽清。聖上便多問了幾句,問得他都麵紅耳赤了。

    聖上心中歎了口氣,目光掃過眾臣,忽然道:“張鬆是哪位?”

    陳岩的眼角餘光瞄見最左邊走出來一個人。眾臣的目光也都投了過去。前十雖然有兩位張姓學子,但氣度一看就能看出來,這就是張繪侄子了。

    “你的文章中,從鹽糧發散出去,提到了稅收之事,便說說吧。”

    張鬆揖禮道:“是。”他頓了頓,再開口,口齒也十分流利。

    江楚立在後頭的角落裏,正好將一切盡收眼底。拋開身份不談,張鬆的學問,在晴空書院裏頭也是前列,還是很紮實的。隻是,他說的話裏頭,可多了不少潤色的地方,想來,被高人指點過。

    張鬆答完後,聖上竟無話可問,隻說了一句不愧王謝之後,頗有傳承,便叫了另一位國子監學子。

    轉眼就說了八個人,隻剩下了顧明軒和陳岩。先說雖然緊張,卻可暢所欲言。先頭說過的觀點,後頭的人就不好再說,越往後,越是難。聽見聖上叫了陳岩,江楚也不自覺地看了過來。

    聖上闔上了他的考卷:“前頭的人,都從什麽鹽政、稅收入手。隻有你是從食物入手,從物價談百姓之需,怎能想到的?”

    陳岩揖了一禮:“回聖上,草民看到這個題目,首先閃過腦海的,便是家姐曾對草民說過的那句俗語:民以食為天。衣食住行,唯獨這食是活下去的根本。草民曾在家姐的食肆內見過人生百態,就想以此入手。”

    “你家姐的食肆?“聖上挑了挑眉,“這倒是新鮮,你便將你的文章說來聽聽。”

    眾人冷眼看去。這陳岩年紀雖小,但口齒卻十分伶俐。殊不知一年前他還是那般沉默寡言,這一年在陳苗苗的潛移默化之下,加上店裏的鍛煉,他的待人接物飛速地成長著。

    而且這文章裏各種數據信手拈來,這也是陳苗苗告訴他的方法之一。文章要想真切讓人信服,不能光有主觀色彩,要拿實際的東西說話,尤其是數據。比如這生意好不好,看的是賬目裏的收支,而不是憑空捏造。因而,他還專門請陳苗苗教自己如何做賬。

    陳苗苗在現代就有個小店鋪,為此她專門去學過財務。見陳岩對此感興趣,她也十分開心,便教給了他。陳岩在店裏時,除了幫忙更多的就是研究賬,瞧見莊子上的賬本是四柱記賬法,還自己動筆按照陳苗苗所教,重新做了一本賬。不光如此,他看邸報還專門看了每年的價格數目,還結合了與客人們和莊子上農戶的話,互相印證才得出來的數據。

    如今說起來,他是頭頭是道。從糧的價格波動入手,比如有戰亂時,天氣不佳時,沒有這些因素後糧價又如何波動。鹽政這一塊他尚無涉獵,便隻簡述了鹽乃民之根本,也可以此法舉一反三來測算人力物力等等。

    陳岩是從商品的角度來闡述的,而顧明軒則是以農事根本來說。政策的變化、環境的變化等多方影響了這兩樣百姓根本之物。他以一個農戶的角度,提出了夠得上一家人一年口糧的基本量,從而來確定稅收。若是有添丁又當如何,種子又當如何留等等,完全一農桑百科全書。聽了兩人之言,戶部尚書雙目都亮了。人才,人才啊!

    聖上倒是一句話沒說,隻是笑著,示意內侍領他們去偏殿休息。接下來,就是定名次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