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豆腐菌菇鯽魚湯(三更合一)
作者:球球熊      更新:2022-07-23 19:30      字數:9587
  第36章 豆腐菌菇鯽魚湯(三更合一)

    要不再來個麵非麵?陳苗苗咬住後牙槽, 生生將這句吐槽給咽了下去,臨走前隨口問道:“老先生,我記下了, 還有何吩咐嗎?”

    黃老爺子拈著須,琢磨了片刻:“再將你方才寫的那些菜式拿來我瞧瞧。”

    讓你多嘴,客氣那一句幹什麽!陳苗苗一邊腹誹一邊出去取了方才寫的菜單, 放到黃老爺子麵前。

    黃老爺子一一看下來,一邊看還一邊問, 一刻鍾後,他才慢條斯理開口:“來個絲瓜,不過不要這上頭的蝦仁絲瓜,來個別的不那麽膩的。再來個排骨吧,我喜歡吃排骨, 但是我不喜歡啃骨頭,最好沒有骨頭, 但是肉要有些嚼勁。再要一樣冰冰涼涼的東西來解暑。就這些吧。”

    如果說之前陳苗苗有一半懷疑這位是黃老爺子,這會兒已經沒有懷疑了。這樣的點菜方式, 能夠活到這個歲數而沒被人打死,一定是因為他有囂張的本錢。什麽自律的出世謫仙人,這簡直就是一個嘴饞而刁還愛挑刺的二大爺。

    她不禁第一次對自己想要摸進書院裏頭開飯堂的想法產生了些許動搖,想想那些學子們老了都這樣, 她的心就顫了一下。還好還好, 他們考中了就會離開了,也沒多少人有臉待一輩子吧。

    陳苗苗這回學乖了,待他一停下話頭, 迅速地點頭應下, 出去的步伐飛快:“勞煩老先生稍坐。”

    就在陳苗苗快要跨出房間時, 身後傳來了黃老爺子的聲音:“我牙口不太好,這幾日都沒怎麽吃好,希望今兒個晌午能吃一頓好的。”

    陳苗苗停下來:“您放心。”

    就在她腳步要跨出門的瞬間,黃老爺子胡子微微一翹:“對了,我午正還跟人有約。”

    這會兒已經巳時二刻了,還要留出他吃飯的時間,也就是說滿打滿算最多還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做準備。陳苗苗深深閉了閉眼,微笑道:“我們一定會讓您用好這餐飯。”

    陳苗苗的背影消失在門後,黃老爺子的笑臉終究是繃不住了。他嘿嘿兩聲,轉頭看向窗外時,瞄到紫墨飛快移開的目光,清了清嗓子:“紫墨,你這是怎麽了?”

    紫墨站直了身子:“先生,我沒事。”

    黃老爺子狐疑地看了他幾眼:“你要不要也點兩個喜歡的菜?”

    紫墨忙搖頭:“不必了,先生點的就很好了。“

    黃老爺子見此,也不再多問,踱步到窗前欣賞起了外頭的景色。紫墨這才鬆了口氣,暗暗地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他得時刻注意著,防止等會兒有人衝進來將先生打一頓。

    林嬸和石榴正在廚房裏收拾菜蔬,忽然簾子呼的一聲被打起,陳苗苗滿臉肅殺地走進來:“石榴,將洗菜和擇菜的事情交給王嬸,然後過來尋我。林嬸你先將打理出三條鯽魚,然後都來幫我。”

    石榴忙出去叫了王婆子,將事交接妥當後,這才跑回來:“姑娘,我要做些什麽?”

    陳苗苗將一壺剛泡好的水遞給她:“送去包間。”說完,她揭開了湯鍋蓋子,早起就煨上的雞湯噴香撲鼻。陳苗苗一手拿著大爪籬,一手拿著筷子,準備弄出一隻整雞來。

    她剛把雞弄出來,石榴也回來了,她忙道:“石榴你去看看,飯熟了沒。”

    石榴揭開了旁邊的大鍋鍋蓋。等彌漫的霧氣騰開後,這才看到裏頭正在水中翻滾成花的米飯,石榴用筷子撥了兩顆嚐了嚐:“姑娘,這米差不多了,可以開始蒸了。”

    陳苗苗將雞放到一個瓦罐中,聞言點頭:“將火抽小,把飯瀝出來,給我留大約兩碗,其他拿去甑子裏蒸。晌午就不做別的湯了,就用這米湯煮點兒青菜即可。”吩咐完之後,她已經拿過了今早才買回來的半扇排骨,右手執刀,刀刃立在兩根骨頭中間的肉上,然後她左手往刀背上重重一按,銀光一閃,兩根骨頭立時分開。

    林嬸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就將魚端了進來:“姑娘,魚好了。我還要做什麽?”

    “你先煮牛奶,裏麵加入冰糖,注意不要煮沸,然後拿出來用水冰涼。然後把米酒拿出來,按照一勺米酒三勺牛奶的量,舀入那個荷花杯中,一邊倒一邊攪拌,剛剛好比那個粉色花瓣的邊沿高一些就好。”陳苗苗手上動作不停,“然後你再準備一個盆,在裏麵放一個木頭架子,荷花杯放在架子上。往裏加熱水,讓水麵大約就在那個花瓣下頭一點兒,加減水,讓水溫保持在有些微微燙手的模樣。大約兩盞茶功夫,凝固了就拿出來。”

    廚房裏一直都有個灶在燒熱水,隨時備著防止臨時要用。林嬸一聽這個立刻明白了,這不就是糖蒸酥酪嗎,隻是姑娘這法子會快上許多。她索性將木盆就放在了熱水灶旁邊,旁邊備著一盆冷水和一個空盆,目不轉睛地伺候著那一隻荷花杯。

    陳苗苗手起刀落,排骨全部被切成了了兩寸多的長短。她換了一把小刀,刀尖飛舞地眼花繚亂,不一會兒,骨頭就從裏頭被分離出來。陳苗苗動作非常快,不一會兒,就剔好了十根排骨。

    看石榴弄好了飯,她就將手上的活兒遞給了石榴,吩咐她要如何處理醃製。隨即她自己一邊洗手,一邊琢磨這會兒該做什麽了。

    洗淨手後,她睜眼又是一片清明。陳苗苗拿起絲瓜,滾刀切好。起鍋熱油,大約五成油溫的時候,撒入蒜蓉,等到爆出香味之後,放入絲瓜。等到絲瓜炒軟之後,放入鹽,最後再調些水澱粉,沿鍋邊倒一圈,就出鍋了。

    “石榴,把今早的菌子洗淨後切絲,不用太多,五六朵即可。”陳苗苗一邊吩咐道,一邊刀飛快地將香菇和木耳切成丁,再取了兩片玉丹肉也切丁,取些碗豆,和方才石榴留出來的飯混合均勻後,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調味後,舀入剛才那隻雞的肚子裏,用竹簽封好口,舀入雞湯,剛好沒過雞的樣子,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煨。

    陳苗苗另起一鍋油,燒熱後放入蒜末,等到炸幹到金黃色時,就將蒜末撈起放在一邊晾油放幹。而此時的油混合著蒜香,香氣撲鼻。陳苗苗將排骨兩麵沾上澱粉,放入鍋中,先小火炸大約一盞茶,然後大火炸半盞茶,撈起。

    她在炸排骨的時候,林嬸那邊的糖蒸酥酪已經凝固,放入冷水中湃涼去了。陳苗苗讓林嬸另起一鍋,化開豬油來煎鯽魚。

    陳苗苗這頭炸好排骨之後,就將油都倒了出來,隻剩下了一點兒,將排骨繼續導入翻炒。起鍋後再將之前炸好的蒜末也回鍋翻炒了一下,熄火開始擺盤。陳苗苗的筷子都快舞出殘影了,抬頭將筷子一擱,將盤子往托盤裏一放:“絲瓜和排骨可以上了。”

    包間裏麵,黃老爺子憑窗欣賞了好一陣,這才轉回頭來坐下:“他們這是上的什麽茶,倒些來嚐嚐。”

    紫墨執壺,當看到杯中水的顏色時,他微怔,停下了手:“先生,這……”

    黃老爺子定睛一瞧,鼻尖微動,麵色舒展了少許:“這是花草泡出來的茶。”

    紫墨遲疑著倒完了,本想提議驗驗毒,看到黃老爺子已經執杯喝了一口,他默默咽下那句話,微擰著眉看去。

    滋味不似普通的花草茶,多了些酸甜的滋味。他仔細品了許久,品了也未能品出這裏頭有些什麽花。本以為她會偷個懶,沒想到她真把有花不見花給弄了出來,這小丫頭,倒是有一股倔勁兒。

    想想自己那一連串要求,她應該不會那麽快,黃老爺子重又從懷中取出了容與的那篇文章。那日自己左性起來,特意提溜出自己給容與取的字來點點他。這個題目對容與的年紀來說有些大了,容易引經據典寫得空泛。他卻沒想到,容與這篇文章,經典引了那麽幾句,由此發散出來的思維十分難得,滿滿全是少年人的憧憬與壯誌。

    這才是一個少年人應有的模樣嘛,平日裏老板著那副小老頭模樣作甚。他胡子一翹,隨即又壓了下去,眸中閃過憂色:前兩日他這心思都還如之前,就來了一趟這淩雲食肆,就突然有了這番感悟。總不能隻是因為這店名就莫名受了激勵,否則去過諸如折桂樓、青雲樓的不是都考中了?難不成,真是因為這個小丫頭春心萌動了?

    不過,這丫頭明顯比他大上幾歲。黃老爺子舒展的眉又擰起:但他自幼就離開了母親,萬一就喜歡大些的呢?

    “老先生,菜到了!”陳苗苗清亮的聲音響起。

    黃老爺子將文章折好又放回懷裏,正襟危坐,留神注意她的動作。雖然不似宮中和勳貴之家的禮儀那般麵麵俱到,卻自有一種靈巧自然的落落大方。被他如此刁難,還能不急不躁不氣餒,這小丫頭心境倒是不錯。

    陳苗苗並不知道這一切,她雙手捧出一個深肚寬邊的大瓷碗。碗沿上,兩尾錦鯉正在蓮葉間流動:“這是您要的吃魚不見魚。”

    黃老爺子探頭一瞧,拈須一笑:“原來是魚湯。”

    陳苗苗微微一哂:“這道菜的重點不是湯,而是在湯裏頭。”

    紫墨上前為黃老爺子盛了一碗。魚湯的白和瓷碗的白似是化為了一體,不,瞧上去比碗還要白些。入口就是濃香醇厚的鮮味。他用勺子一舀,舀起一塊白白胖胖的豆腐,一抿,湯汁溢出,仿佛是鮮活的魚兒在舌尖蹦躂了一下。再嚐嚐裏頭的菌菇絲,柔韌而清爽,越發顯得那魚活了起來。此時他才解了方才她那句話的意思。

    “這是蒜香排骨。”

    盤子裏鋪了幾片葉子,排骨偏偏擺在了正中,累成了一座小塔。排骨上還撒著金黃色的顆粒。這擺盤倒是有些留白的意趣。黃老爺子夾起一塊排骨,正要送入口中,隻聽陳苗苗說道:“這道菜,全都可以吃。”

    哦?黃老爺子本要避開那骨頭,聞言輕輕咬了下去。濃鬱的蒜香包裹著肉獨特的酥韌彈牙感,再是哢的清脆斷裂聲。黃老爺子頓了一下,下意識地用舌頭在牙齒內部滑了一圈,確認自己的牙還好好的,他將筷子拿遠一瞧,再細品那脆嫩的口感,眼睛一亮:“原來這骨頭竟是藕。”若非在此處,他都要撫掌驚歎了:好精巧心思,怎麽做到的?

    他還在回味這蒜香排骨,陳苗苗已經端上了下一道菜:“這是白油絲瓜。”

    翠綠的絲瓜靜靜地躺在晶瑩的湯汁中,仿佛清澈見底的河中水草。沒有其它喧賓奪主的味道,隻有絲瓜的清甜。

    “這是喝酒不見酒。”

    黃老爺子一瞧,嘴角一勾:“糖蒸酥酪,何曾有酒?”

    陳苗苗笑著迎上他的視線:“酒,米釀之,米酒何曾不是酒?”

    原來糖蒸酥酪裏頭倒是真有酒?黃老爺子舀起一勺,細細一品,醇厚的牛奶帶著微微的甜,絲毫不膩。而這正中間點的醬是什麽?他又舀了一勺,特意帶上了些正中的醬,一股獨特的香味傳入口中。他仔細想了想:“這是柚子醬?”

    “正是。”陳苗苗端上了最後一道菜,“這是吃雞不見雞。”

    黃老爺子立時來了興致,定睛一瞧。隻見一隻潔白的瓷碗,比平常的飯碗要大。裏頭紅的綠的黑的各種顏色食材都有,但是,他用勺子輕輕撥了撥,這怎麽看,也就是普通的一碗飯啊。莫非,雞肉是切成雞茸加在裏頭的?那這也不算是不見雞啊。

    懷著猜測,黃老爺子舀起一勺,輕輕放入口中。豌豆的嫩,木耳的脆,香菇的韌,還有一種說不出的肉的口感,米飯的粉糯,還有讓人難以忽視的雞的鮮美。他翻找了一通,沒有發現雞茸之類的東西,最後舀起一塊粉紅色的食材:“雞就藏在這裏頭吧?”

    陳苗苗嘴角輕輕一勾:“方才老先生不是在問我們店裏的招牌嗎?這就是我們店裏的招牌,玉丹肉,是用豬肉做的,老客人們都知道。”說話間,她轉身拿起一隻小盤子:“這就是玉丹肉,您今日第一回 光顧,特意送給您品嚐。”

    黃老爺子一瞧,隻見那肉兩麵煎得金黃。他夾起一塊咬了一口,微焦的口感裏,滿是豬肉的濃香味,的確沒有雞的味道。

    那,雞會在哪裏呢?黃老爺子翻來覆去找了許久,忽然湊近聞了聞:“該不會,是雞湯煮的飯?”

    那哪能告訴您這飯可是在雞肚子裏煨了又拿出來用雞油炒了的。陳苗苗淺淺一笑:“您老點菜,我們做菜,您吃得舒心健康,這就是最重要的,您說對不對?”

    黃老爺子總算是繃不住了,拈須哈哈一笑,虛點了點她:“你這小丫頭,倒真是伶牙俐齒,半點兒虧都不肯吃。隻是我怎麽記得,還有一道呢?”

    陳苗苗捧著一隻小白瓷盅,放到黃老爺子麵前,卻故意不揭開蓋子:“這剛用冰鎮過,等它放放,待您用完飯了再吃。”

    這小丫頭的心思,真是比比幹還多。“行吧。”黃老爺子執起筷子,讓紫墨也坐下,一並用起飯來。

    陳苗苗給他們添了一回茶,見他們暫時沒什麽吩咐,就去廚房瞧了瞧。晌午的飯菜已經完成了大半,陳苗苗又叮囑了他們一遍衛生問題,記掛著黃老爺子這邊,又匆匆趕回了包間。

    她進包間的第一件事,就先瞄了一眼那瓷盅,見並沒動過,嘴角一勾。

    黃老爺子留意到她的動作,鼻子裏哼了一聲:“老夫是那樣言而無信的人嗎?”

    “我這不是擔心您一熱一冷,肚子受不了嗎?”陳苗苗一臉無辜,“到時候您也鬧心,我們也鬧心,大家都不開心,何必呢?”黃老爺子也許不計較,但萬一再被栽贓汙蔑,被有心人利用,她進書院的路不就徹底堵死了嗎?

    橫豎她都有話說。黃老爺子一邊吃著,一邊跟她閑扯幾句。不一會兒,飯菜一掃而空。他迫不及待地端過瓷盅,揭開了蓋子。

    這質地有些像剛才的糖蒸酥酪,但沒有那麽白,勺子觸上去還有回彈的力。上頭淋著紅褐色的醬汁,他用勺子沾了一點兒,是化開的紅糖。正中還累放著紅豆、西瓜丁、桃子丁、葡萄幹和一些幹果,紅紅綠綠的煞是好看。盅壁外掛著晶瑩的水珠,一看就讓人覺得清涼:“這是什麽?”

    “這個叫做涼糕。”陳苗苗將另一盅放到了紫墨麵前,“用勺子拌勻就可以吃了,一定要和著糖一起吃。”

    黃老爺子依言照做,舀起一勺放進嘴裏。舌尖首先感覺到冰冰涼涼的觸感,仿佛是豆花般柔嫩,卻又比豆花多了些軟糯,再加上西瓜、桃子等等的滋味,糖在舌尖流動,將所有滋味串聯起來,有一種層巒疊嶂的豐富。幾口下去,他剛吃飯而冒出的細汗消失無蹤。他撫掌讚歎:“涼糕,這名字貼切。”

    作為一個廚師,她張羅了這麽久,做出的食物被人喜愛的那一刻,就是她最開心的時刻。不過,表揚還得聽才過癮。她刻意清了清嗓子:“所以,您老今兒這頓,可還滿意?”

    “差強人意吧。”黃老爺子吃完最後一口,長舒一口氣,摸摸腰間,眸中快速閃過一絲情緒,“小丫頭,我等會兒有事,恐怕要到晚間,沒空出來吃飯。酉正的時候,你幫我送點兒吃食過來,然後將今兒個的飯錢一並結給你,怎麽樣?”

    陳苗苗沒有錯過他的動作:“您該不會是,沒帶錢吧?”

    旁邊的紫墨正要說話,黃老爺子已然站起身來,將自己的玉佩摘下:“正是,所以我將這枚平日裏戴的玉佩押在你這裏。晚上,我再用錢贖回,如何?”

    就沒見過沒錢還這麽坦然自若的人。陳苗苗看著黃老爺子臉上的微笑,總覺得他笑得像是一隻老狐狸。她本以為他要繼續隱瞞身份,沒想到他絲毫沒有要隱瞞的意思。她還在想什麽時候尋個機會進書院瞧瞧呢,沒想到瞌睡遇到了枕頭,他居然讓她去送飯。不過刹那,陳苗苗就接過了玉佩:“那您老晚間想吃些什麽?”

    “你看著辦就行。”黃老爺子負手在後,“最好是帶點兒辣味的東西,不過,不要太辣就是。紫墨將你的腰牌留給小掌櫃。”

    陳苗苗還等著他說一大堆要求,等了半天沒見下文:“沒了?”

    黃老爺子看了她一眼:“外頭太熱了,你這有沒有那種通往那種樹蔭小徑的路?”

    您老是怕被圍觀吧。畢竟她可是聽說昨兒個圍觀的學子們裏三層外三層的。陳苗苗接過腰牌,貼心地沒有揭穿他們,引著他們穿過後院,從後門出去了。

    從後門出去,還真有一條林蔭小徑。晌午的陽光被樹葉擋住,樹下一片清涼。紫墨跟在黃老爺子身邊,低聲道:“先生,您的錢袋不是在我這裏嗎?怎麽方才……”

    黃老爺子胡子一翹:“山人自有妙計。”

    紫墨百思不得其解:“方才也沒說您住在哪裏,她萬一尋不到,不然還是我來取飯?”

    怎麽能讓人來取呢?剛特意摸了下腰間的動作,就是尋個借口讓她送飯過來。黃老爺子嘿嘿一笑,拍拍紫墨的肩:“放心,她知道。”

    紫墨狐疑地跟了上去:先生明明沒說過位置啊,她怎麽知道的?

    目送他們離開後,陳苗苗這才回身。她來回翻看了看玉佩,隨後就收進了懷中。不管他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進去的機會難得,她得好好觀察一下。

    不過那都是後話,剛才在廚房裏忙活了那一陣,她現在全身都是臭汗。她吩咐了林嬸兩句,從花園裏新開的門回去沐浴去了。

    片刻後,陳岩滿是興奮地踏進店裏,直奔櫃台。看到櫃台裏的人是石榴時,他怔了一下:“姐姐呢?”

    “姑……掌櫃的有事回家去了。少……”石榴停了一下,想起姑娘的吩咐,她含糊道,“我去幫您叫她?”

    “她在忙就不必了。我晚上看看有沒有空過來。”陳岩忙止住她,“我要這個蝦仁絲瓜,這個涼糕是什麽?”

    陳苗苗本想快速沐浴一下就回去店裏。誰知泡到桶裏,她又覺得頭發也不舒服,索性一起洗了。等到洗完後,她估摸晌午也過了,靠在躺椅上,一邊晾頭發,一邊吃著零嘴翻陳二老爺留下的遊記。

    想她才穿過來時,看到繁體字和文言文都覺得頭大。經過這幾個月,她已經十分習慣了。剛看完一篇,她往後翻了一頁,書頁裏夾著一張信紙。

    她打開信紙一看,原來是以前她義父給陳二老爺寫的信。信紙都泛黃了,信上先是問候了兩句,然後講了赴的一個宴,從而憶起他們以前相聚的場景。信寫得十分生動,她看得津津有味,來回看了幾遍。

    將信折好放回書頁裏,陳苗苗還在回味他們描繪的那一次聚會。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信呢?陳苗苗心裏癢癢的。

    這本書裏再沒別的信了,她起身,走到書案前翻了好幾本,拿起最後一本的時候,一個信封飄落到地上。

    咦,這裏有一封嗎?她低頭撿起來,看到上麵寫著自己親啟的時候,愣住了。她疑惑地拆開,看到開頭時更是疑惑,居然是陳家寄過來的。陳家什麽時候送了信來?等等,她記得,那日去謝家,臨走的時候,義母交給了自己一封信,好像是說陳家寄給自己的。那日她還沉浸在自己跟義父說的話中,接過信就忘了。畢竟剛到,她就讓昭明伯府的商隊幫自己捎了封信回去,這都隔了半年了,誰還記得?

    信是陳大姑娘寫的,說家中一切都好,問她好不好,在謝家開不開心。陳岩在去年底的時候寫了信來,他們收到的時候正是春節,河還沒解凍沒法送過來。春日大哥又辦親事,他們忙完趕緊把信送了過來。然後是陳大姑娘在秋日出嫁,問她回不回去。

    而最後,陳大姑娘提到三房和四房都已搬出去了,還特意點了一下,秦語明沒有跟著三嬸去京城,反倒是去求學了。然後又問她,知不知道臨城最近聲名鵲起的晴空書院?

    若說開頭還算是解釋了一下他們一直沒有來信的原因,表達了關心,這結尾就有些意思了。雖然陳大姑娘沒有明說,但是這種連春秋筆法都算不上的寫法,簡直就是明晃晃告訴她秦語明就在晴空書院了。若她還是原主,會做出什麽事情?

    陳苗苗到了這裏這麽久,第一次從心底裏湧現出了厭惡的情緒。她不知道這是不是原著的力量,哪怕她已經劃了這麽明顯的界限,所有人都還是將她跟秦語明聯係在一起。在她繼承的原主記憶中,原主的確是很喜歡秦語明,但是除了那上頭的一推,在之前她一直是守著規矩,甚至從未與他單獨見過麵。一個姑娘純粹的喜歡,就能被他們這樣踐踏嗎?

    最諷刺的是,她還姓陳!陳家自己自詡是侯門之後,從上至下對她做出來的事情,哪一件符合這個門第該做的事情?陳老太太心偏得讓人以為隻有趙玲瓏是她的親人,而陳家上上下下這樣攛掇她,真覺得分了家,她闖出禍事來不會連累他們嗎?

    她將信紙重新疊了回去,正在想要不要燒了的時候,她忽然想到一件事:這封信是寄到謝家的,陳家都不怕丟臉,她怕什麽?之前她決定要瞞著弟弟,這會兒她倒是想通了:等弟弟休沐過來的時候,她就讓他看看,至少,不能讓他被陳家賣了還不知道。這也算是姐姐這個身份的責任吧。

    等等。弟弟休沐?她還沒給他布置房間。不對,房間至少還能騰,那床有沒有多的啊?對了,爹娘住過的正房!

    陳苗苗立刻去正房看了一圈,寢間雖然灰蒙蒙的,但是床還是有的。她仔細檢查了一遍,見隻是掉了些漆,其他倒是好好的,她的心才終於落了下來。不過除了大件家具之外,其他都是空蕩蕩的。看來她明後日得去庫房看看,陳二老爺夫婦之前留下的那些東西總算有用武之地了。

    至於為什麽不是今天,原因很簡單,她得去預備晚飯了。黃老爺子讓她隨意,她可不能真的隨意。雖然不知道他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是,進書院的機會不是那麽容易的得來的,她得牢牢抓住。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殆。

    酉初一刻的時候,太陽還明晃晃地掛在天上,地上依舊熱浪滾滾。陳苗苗走到書院門口,就覺得自己的繡鞋底部仿佛都要被融化了似的。她正正頭上的儒巾,挺直了脊背,往門口走去。沒錯,為了防止麻煩,她今兒個是穿男裝來的。

    聽聞陳苗苗是來給黃老爺子送飯的,守門的護衛仔細看了看腰牌,又讓陳苗苗打開食盒看了一眼,就將腰牌還給了她,還告訴了她黃老爺子的住處如何走。陳苗苗道了謝,就和林伯進去了。

    陳苗苗還以為會被盤問一番,沒想到這麽容易就進來了。接過腰牌的時候她仔細看了一眼,心裏閃過一個念頭:或許,可以借用下弟弟的腰牌,複刻一下?

    雖然搬到這裏快半年了,還來這門口擺過那麽久的攤,但她一次也沒進來過,隻是聽過工匠們說這裏頭修得挺美的。弟弟也說這裏麵還不錯。一進門,就是一座鬱鬱蔥蔥的假山,山旁有棵鬆樹,形狀頗有迎客鬆的意味。

    一條小溪繞過假山,潺潺地往前流去。越過假山上的小拱橋時,陳苗苗低頭看了一眼溪中。溪水清澈見底,綠汪汪的水草隨波搖曳,還有魚兒遊動。這魚,一看肉質就很嫩。

    仿佛是聽見了她的心聲,魚兒嗖的一下,爭先恐後地往前遊去,轉個彎就看不見了。陳苗苗嘴角一勾,也跟著轉過彎,不自覺地睜大了眼睛。

    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湖麵出現在視野裏。陽光撒在湖麵上,仿佛散落了一湖珍珠。微風撲麵而來,帶著草木的清香,讓人不自覺地深呼吸了兩口氣。湖邊還飄著一小片荷葉,荷花含苞待放。湖畔楊柳依依,綠草茵茵。若是清晨來到湖邊,薄霧蒙蒙,這副景象該多美啊。

    可惜她暫時是沒機會看到清晨的湖邊,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飯堂成功開進來。陳苗苗依依不舍地收回了視線,按照護衛說的方向走去。

    白日很長,學子們下午上課的時間比之前晚了兩刻鍾,這會兒還沒下學,路上都沒有人。陳苗苗也不急,一路邊走邊欣賞風景。好不容易來這麽一回,總要看個過癮嘛。

    林伯倒是比她緊張,走一段路又來回看看路,眉越擰越深:“我們會不會走錯了啊?怎麽這麽久還沒到?”

    陳苗苗正要說話,目光一掃,嘴角一勾:“喏,菡萏苑,就是這裏了。”

    兩人上前去,正巧見到紫墨匆匆走出來。頂頭瞧見兩人,紫墨一怔,忙將兩人讓了進去,一邊走還一邊佩服:先生果然沒有說錯,這掌櫃真的尋了過來,還提早到了。

    陳苗苗和林伯被引到了一間花廳,紫墨微微欠身:“先生這會兒還在忙,請二位在此稍作歇息,我去回稟先生。”

    “老先生正事要緊,我們等等也無妨,這飯時間越長滋味越足。”陳苗苗笑著坐下。

    紫墨出了花廳,穿過了穿堂,來到書房門口,輕叩門:“先生,掌櫃已到了。”

    這麽早?黃老爺子握筆的手一頓,一滴墨啪嗒落下,在宣紙上暈開來。方才他還在猶豫不知從何處落筆,這會兒倒是不用著急了。他左手拈了拈胡須:“請他們稍坐一會兒,上些茶點,切勿怠慢了。我這邊還沒那麽快結束。”想了想,他又加了一句:“吩咐門童,若是有其他人過來,也讓他們在花廳稍候一會兒。”

    聽到紫墨應下離開,黃老爺子胡子一翹,胸中已有丘壑,刷刷幾筆,就勾勒出了群山巍峨。

    紫墨去茶房之前,還專門繞到了門口,給門口的小童吩咐了一遍黃老爺子的話,這才去準備茶點了。在準備的時候,紫墨還在心中感歎:不愧是先生,哪怕是隻用過一次飯的掌櫃,都這麽熱情相待。

    紫墨離開片刻後,小童頭一點一點地打起了瞌睡,忽聽見有人問黃老爺子可回來了,他猛地驚醒,看清麵前的人時,忙打起精神:“江大人,先生已回。”他本想要通傳,想起剛才紫墨轉達的話:“大人請進。”

    江楚隨著小童往裏走,一麵走一麵看院裏還有何處不妥當的,他好讓人添置。他正如此想著,小童停下腳步:“先生在忙,請大人在這裏稍坐片刻。”

    江楚點了下頭,邁步進屋。進屋之前他就餘光掃到裏頭有人,這很正常,書院裏想見黃老爺子的人多了去了。不過他隨即便想起這會兒剛下學,莫非有人逃學?他特意往那人臉上看了一眼。

    與此同時,陳苗苗也瞧見門口來了人,下意識地抬頭看向門口。

    看清對方麵容的時候,兩人呼吸齊齊一滯:怎麽是他/她?

    將畫的輪廓勾了出來,黃老爺子看了一眼滴漏,滿意地放下了筆。他負手朝著花廳而去。與其試探,不如直接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晌午他回來就讓人去給容與送了信,讓他一下學就過來。這會兒容與應該已經到了。方才他又吩咐讓人直接去花廳等。不知道容與在這裏看到了那小丫頭,會有什麽反應?

    黃老爺子慢騰騰踱步到花廳門口。他衝著裏頭的男子身影剛喊了一個容字,下一瞬就看清了那人的麵容,一怔:嗯?怎麽是江大人?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