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納征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4168
  第193章 、納征

    過大禮的隊伍足有幾百米長, 浩浩蕩蕩走在街上時,吸引了不少來往的行人,眾人紛紛駐足,都在感歎定國公府今日的體麵。

    而和惠街的周府, 也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從昨日開始, 府中的丫鬟婆子們就張燈結彩的忙碌起來了, 尤其是大小姐居住的院子,除了喜氣洋洋的紅燈籠,還擺上了許多漂亮的花卉,看著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好不熱鬧。

    而李金則領著十來個小廝在前院門廊上掛起了紅綢, 還有那通往正大門的雲石路上更是清掃的一塵不染。

    如今府裏的丫鬟小廝,還有婆子們, 都多出來不少, 而這些人裏麵,除了少數是從莊子上挑過來的, 其餘都是去年新買的。

    本來按劉蓮芝先前的想法, 自家人口也不多,加上又是事事都願意自己動手的性子, 所以府裏實在不用太多的下人伺候。

    可後來劉蓮芝受邀參加過幾次宴席後,她的想法就有了改變,特別是在吃過幾家喜宴後,看到別府小姐們的嫁妝裏頭居然還有幾房下人時,劉蓮芝也就慢慢琢磨出置辦嫁妝的門道來了。

    那就是嫁到大戶人家去, 陪房必是不能少的。

    還有, 與其事到臨頭再著急忙慌的去買人, 她還不如趁著現在好好的挑一挑。

    這樣買回來先備著,也可以瞧瞧性子如何,畢竟這些人往後都是要跟著閨女們嫁去婆家的,要是品性不好,或者忠心不夠的話,那是萬萬不行的。

    這樣想著,劉蓮芝也就沒含糊,接下來便陸陸續續從牙婆那裏買了好幾房下人。

    且挑的都是那些老家離京城很遠的,這是相公在來信上告訴她的,說是這樣的仆人一般不會與京城的其他人家扯上關係,用著也放心一些。

    人買回來後,依舊和先前一樣,都安置在了莊子裏,然後再從每家挑了人過來當值。

    新挑的丫鬟主要安排在大閨女和二閨女的院子裏,兩人都已定下親事,過不了多久便要出嫁,自然得先緊著她倆了。

    至於那些小廝,周青林則另有安排。

    這幾日他正讓王牙儈幫著留意鋪子的事呢,要是有好地段的店鋪,周青林打算買幾間下來,到時他想讓小廝們都看鋪子去。

    話說如今自己手上可是有好些製作點心和糕餅的方子呢,不用來做生意掙銀子實在太可惜了。

    而到時買來的鋪子,周青林準備分別寫到幾個閨女的名下,就當作她們的嫁妝。

    ,

    後院正堂。

    劉蓮芝和徐氏兩人正說著話兒,想著待會兒男方家的聘禮就要送過來了,她心裏不免有些緊張,不為別的,劉蓮芝實在擔心對方今日會送好多聘禮過來。

    徐氏是知道閨女心裏所擔心的事的,此時她見女兒臉上隱隱有些急色,忍不住笑道:

    “這有啥好擔心的,女婿不是早就說了嗎,今日不管人家送多少聘禮過來,咱們家該怎樣還是怎樣,反正送過來的聘禮咱們一件都不留,全都當成嫁妝陪送回去,這樣旁人也就沒啥可說的地方了。”

    劉蓮芝點頭,她也明白相公的意思,可心裏總歸還是不想讓聘禮和嫁妝相差太過懸殊的。

    其實劉蓮芝心裏會有這樣的擔心,倒也可以理解,時下兩戶人家結親,大多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意思是男女雙方的門第和經濟狀況都應該相當才合適。

    特別在京城,這一現象就更為明顯,比如與七品小官結親的基本都是小官階的人家。

    而與勳爵世家結親的大多也是勳爵世家,就算最差,門第也應該在一、二品大員之內。

    至於雙方的經濟相當,那就更好理解了,就比如今日,如果男方送來價值一萬兩銀子的聘禮過來,那麽屆時女方陪的嫁妝就不好少於這個數去,要是實在相差大的話,旁人肯定會說嘴的。

    這不,年前就有一個例子擺在那裏,禮部尚書家的小姐出嫁,嫁給了秋首輔的孫子,成親前一日送過去的嫁妝就被人說了嘴。

    原來納征時秋首輔家送來的聘禮,各種物件加在一塊兒大約在三千兩左右,外加三千兩聘銀,共計有六千兩銀子,而女方家所陪的嫁妝全部加起來也隻在三千兩左右,足足少了一半。

    這下好,不出半日,整個京城就傳的沸沸揚揚了,有說禮部尚書貪財的,也有說他省下銀子準備娶兒媳的,反正說什麽的都有。

    聽到傳言的劉蓮芝當時就有些不淡定了,因為她馬上聯想到了自己兩個閨女身上,這大閨女和二閨女婆家的底蘊哪是自己家能相比得了的。

    話說人家禮部尚書隻差了一半就被人當成笑話說了又說,那到時自家要是相差的更多,豈不是要被人說的臉都沒地方擱了。

    這樣一想,劉蓮芝更是輾轉反側了好幾晚都沒睡著。

    這不,等周青林一從南川回來,她馬上就和相公說了這件事。

    特別對擔心女婿家聘禮會送太多的問題,更是強調了又強調。

    周青林倒是很光棍,“怕啥,我還巴不得他們多送些聘禮過來呢,再說我周青林的閨女哪是那麽容易娶的,他家要是送小幾千兩銀子的聘禮過來,看我不把它扔到大門外去,哼!”

    看著相公一副不容商量的表情,劉蓮芝可以肯定相公絕對能說到做到。

    哎呦,這下劉蓮芝的擔心又從怕聘禮太多,馬上轉成了擔心女婿家的聘禮會不會送的太少的事來了。

    雖知道聘禮太少的事不太可能發生,可她還是擔心啊。

    於是心裏矛盾的她,又開始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了起來。

    話說夫妻倆合蓋一床被子,這邊的烙餅把被窩裏的暖氣都翻沒了,另一個肯定睡不著啊。

    等問清妻子睡不著的原因還是因為擔心聘禮的事後,周青林便也不睡了,摟著劉蓮芝與她仔細分析起這件事來。

    “過大禮的事你不用想太多,相公跟你說的聘禮越多越好的話可不是沒有根據的,你想啊,人家舍得出大聘禮,才能證明他們看重咱家閨女啊。”

    “再說,到時咱們把聘禮都合在嫁妝裏全給女兒帶到婆家去,不就可以了嗎,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那些聘禮一來一回之後,屆時就跟嫁妝一樣,全都成咱們閨女的私房了,多好,哈哈。”

    “至於那禮部尚書家的事,我也讓李安去打聽過了,旁人之所以會笑話他,那是因為他家扣下了全部聘禮,這跟咱們家的做法可不一樣。”

    其實周青林最想說的就是,這家境懸殊的親事又不是自家上趕子去攀來的,所以比不上人家能怪自己嗎?

    周青林想好了,到時女兒婆家真因為嫁妝少的原因而笑話自家,那麽自己肯定會好好與他們說道說道的。

    更何況,周青林並不覺得到時自己家出的嫁妝會比女婿家的聘禮少。

    因為剛來京城的那會兒,周青林就去京城好幾家首飾鋪子打聽過珍珠的價格,當時看到隻小指尖大小的一顆就要賣兩百多兩銀子。

    而像自己儲物倉庫中那些珍珠的規格,店鋪裏壓根就沒得賣。

    周青林還特地用手比出了尺寸,而後再問掌櫃如此大小的珍珠要賣多少銀子時。

    隻見那掌櫃連連搖頭,道:“此種尺寸的珠子罕見,真要有的話,沒個千八百兩怕是拿不下來。”

    這話聽在周青林耳裏如同天籟,要知道這樣的珠子在自己儲物倉庫裏可是有九十九顆呢。

    周青林當下決定,九十九顆大珍珠,他就給幾個丫丫每人分上一十八顆當嫁妝,剩下的九顆就留給妻子相嵌首飾吧。

    最後,劉蓮芝是在周青林的輕聲細語中緩緩睡著的,多日沒睡好覺的她,放鬆下來後,居然還打起了呼嚕來。

    周青林:“……”

    這下該輪到自己翻烙餅了。

    ,

    母女倆說話之間,就聽到隱隱有鞭炮聲傳來,跟著還有嗩呐和鑼鼓的聲音。

    這是納征隊伍過來了吧?

    劉蓮芝和徐氏不約而同都站起身來,兩人正想走到院子裏再聽聽動靜時,就見新買來的小丫鬟荷花滿臉喜氣地跑了進來,“稟老太太,稟夫人,大姑爺家過大禮來了!”

    荷花丫鬟的話剛落音,更大一陣的鞭炮聲響了起來,還有那喧天的鑼鼓仿佛就在耳邊一般。

    這下不用主子吩咐,屋裏屋外的婆子丫鬟們都提起了十足的精神。

    ,

    今日的和惠街不是一般的熱鬧。

    不說那跟著聘禮擔子一路而來的百姓們。

    就是街道兩旁,各家府邸裏的管家和嬤嬤,在聽到這歡天喜地的響動後,也都紛紛走出院門,替自家主子探究竟來了。

    等看到穿著大紅喜服的家丁們,抬著一擔擔係著紅綢的聘禮往前走時,眾管家和嬤嬤立馬明白了過來,這是誰家送大禮來了吧。

    哎呦,這又是鞭炮又是嗩呐的,可真喜慶啊。

    至於往哪一家送,大家都伸長脖子朝前瞧。

    等看到領頭的擔子走進東街第二間宅子時,人群中忙有人開口道:“好像是前頭的周狀元家!”

    其他幾人一聽,也踮著腳尖兒往前看,“對對對,就是周狀元家來著!”

    “如此說來,今日是定國公府走納征大禮來了?”忠誠伯的門房問道。

    信勇將軍府的管家忍不住朝他翻了個白眼,“哎喲,你問的可真好笑,這不是定國公府還會有誰啊,那周狀元家的大小姐和定國公府的小公爺可是聖上賜的婚呢。”

    眾人點頭,可不是嘛。

    旋即又有一名嬤嬤開口道,“哎呦,這一擔擔的聘禮從街頭排到了街尾,怕有五、六十台吧?”

    “不知道,我也是剛從院子裏走出來,還沒來得及數呢。”

    聞言,站在一旁一路跟隨過來的幾位看客,都不約而同道:“六十六台,六十六台,我們都數的真真的,絕對錯不了!”

    啥!六十六台!

    哎喲,這下周狀元怕是要脫層皮咯!

    與周青林相鄰的宣平侯府,也就是江灝的外家,此時也有幾個嬤嬤站在角門口,正偷偷地數著聘禮擔子呢。

    等看到其中幾台擔子裏擺著瓦片和土塊時,嬤嬤們都忍不住咋舌,心說,定國公府真不愧是積澱深厚的人家,這又是良田又是宅子的,今日的聘禮怕是得有上萬兩銀子吧?

    再想到隔壁如今雖是二品大員,可卻是個農戶出身的,加上為官時間又不長,到時別說有沒有一萬兩銀子的嫁妝,就是能拿出個一小半,怕都得謝天謝地,阿彌陀佛了。

    要她們說,這姑太太也真是的,府裏玉柔小姐和小公爺兩人表哥表妹的多般配啊,非得找一個門戶不相當的人家結親,唉,真是想不通。

    ,

    很快聘禮都搬了進來,係了紅綢的擔筐看著格外的喜慶,六十六台擔子擺放整齊,頓時整個前院紅彤彤的一片。

    再看那擔子裏頭裝著的物什,有田產屋宅,有古董玉器,有布料綢緞,還有各式頭麵以及寓意著子孫滿堂的四京果,再有整匣子的聘金,看著有好幾千兩的樣子。

    至於那些聘餅果幹、糖酒茶葉這些納征必備品就更不必提了。

    許多人從開著的大門裏擠了進來,大家都想好好聽一聽接下來的唱聘禮環節呢。

    女婿上值不在家,前院坐鎮的事兒,自然交給了老劉頭。

    在京城待了兩年多,老劉頭也算是見過世麵的,所以等看清禮擔裏裝著的聘禮時,老劉頭的心裏可是非常非常高興呢,他和女婿的想法一樣,也覺得男方舍得出這麽多聘禮,可見對大外孫女是十分看重的。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6-03 20:21:39~2022-06-04 21:28: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婉婉品品 40瓶;北回歸線 5瓶;卡卡卡、舒克、房子、魚找水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