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分安置房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6063
  第189章 、分安置房

    大年下的, 本該是年味越來越濃的時候,可整個京城的官圈,就因為景康帝突然下旨立太子的事,變得不平靜了起來。

    原先依附晉王的, 也就是如今太子的官員們, 自然是心想事成, 滿麵春風了。

    而那些站隊二皇子的,心裏的感受就不是那麽美妙了。

    比如禮部郎中陳友忠,原本聖上沒下旨立太子前,自己哪有回家吃晚飯的時間啊, 不是今天這個請,就是明天那個邀的, 可以說,自從踏上二皇子這條大船後, 晚飯這一頓, 他基本就沒怎麽摸過自家的碗了。

    雖陳友忠官職不高,可在那些比他職位低的官員麵前還是有市場的, 更何況, 禮部尚書年後就要致仕,據可靠消息, 陳大人極有可能接任尚書一職,所以大家都急著燒灶呢。

    哪知變化太快,立晉王為太子的聖旨,猶如五雷轟到了所有二皇子派係人的頭頂上,那麽的讓人猝不及防。

    此時, 窩在書房裏的陳友忠正在冥思苦想, 自己接下來的路到底該怎麽走, 該不該繼續一條道走到黑,畢竟曆朝曆代,當了太子最後卻沒能問頂的例子又不是沒有,誰能保證晉王就一定能順順利利坐上那把龍椅啊。

    所以陳友忠覺得自己還是靜觀其變比較好,免得到時兩邊都落不到好。

    再說,退一萬步來講,自己前頭還有好幾個大員頂著呢,日後太子真要翻舊賬什麽的,也到不了他一個小小五品官的頭上啊。

    何況自己雖在二皇子這條船上,可除了幫著拉人,旁的事自己從來沒有參與過。

    此時陳友忠無比慶幸,自己對二皇子來說,還不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物,所以很多事還輪不到自己參預其中。

    比如上次狩獵場突然出現兩頭狗熊的事。

    又比如前不久慧郡王院子“不小心”走水的事,想到這裏,陳友忠不得不佩服起慧郡王的運氣來,當時大火把整個院子燒了個精光,正當眾人都以為慧郡王肯定沒了的時候,結果聽說人家當晚壓根就沒睡在小院裏。

    這運氣真真是沒誰了。

    理清思路後,陳友忠心裏稍微放心了些。

    還有,他準備明日就和二女婿說一說,也讓他腦子警醒一些,如今可是非常時期,那些應酬什麽的,暫時還是少去為好,可別到時成了旁人探底的靶子。

    想到二女婿,陳友忠不禁又想起聖上新封的大司農來,心裏要說不氣那是假的,這可是二品大員啊,更別說人家還有兩個女兒未來夫家的好門第。

    這樣一棵大樹,在旁人家裏早就抱著舍不得鬆手了,女婿一家倒好,早八百年就把人推到門外去了。

    自己早就跟他們說了要搞好關係搞好關係,非是不聽。

    唉!陳友忠歎氣。

    心說這世上還有比親母子、親兄弟、親叔侄更親的關係嗎,要是相處好了,等對方發達時,還能不提拔自己人嗎。

    何況人家又沒有兒子,往後還不是隻能圍著侄兒和侄孫轉。

    屆時說不定自己這個姻親也能沾上不少光。

    如今可倒好,啥都撈不到。

    陳友忠是越想越氣,此時的他要是知道,把二品大員推出門外,他女兒是出力最大的那一個,也不知會作如何感想。

    ,

    城北周家。

    自從聽到孫子帶回來的消息後,與周富貴的滿臉喜氣不同,王氏的心氣就沒順過。

    看到老婆子整日耷著一張臉,周富貴知道不管自己怎麽說,都和對方說不清,是以也懶得搭理,一甩袖子就走開了,留下王氏一個人更是氣得流淚痛哭。

    如今“後悔”兩個字都形容不了王氏此時的心情,早知道老二會有如今這出息,自己怎麽也得把他一起帶到京城來啊。

    多一房人的開銷家裏又不是出不起。

    還有,老二閨女多怕啥,自己好好養著就是了,沒看現在大丫二丫都定了這麽好的親事嗎。

    當初要是沒有分家,自己這個當奶的得多風光啊!

    最重要的是,如若沒把二房分出去,自家寶珠肯定就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去了。

    哪像現在,說的好聽是書香門第,可過起日子來卻連個普通的商戶人家都不如,實在緊巴的厲害。

    想起閨女三朝回門時跟自己的抱怨,說婆家除了一日三餐,其他點心啥的一概沒有。

    當時就把王氏心疼的不行,心想著,好在自己陪的嫁妝還算豐厚,不然閨女可就得受苦了。

    想到嫁妝,王氏又記起寶珠出嫁時老大和老三給寶珠的添妝來,當時兩人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一般,一人給了二十兩銀子,除了這個,其他珠釵首飾啥的一件都沒有。更別說兩個孫媳婦各給了五兩銀子了,就跟打發叫花子似的。

    說實話,二孫媳的五兩銀子倒沒讓王氏感覺難受,她心裏最氣不過的,還是大孫子夫妻倆居然也隻拿了五兩出來,要知道,這些年,自己偷偷補貼到耀祖頭上的銀子,兩百個五兩都不止了吧。

    所以,真讓人心寒啊。

    王氏不禁又記起那時老頭子去老二家告知寶珠要成親,當時老二媳婦雖然人沒有過來吃喜酒,卻讓管家送來五十兩銀子以及兩塊上好細綢的事。

    想到這裏,王氏的心頓時五味雜陳起來。

    後院,書房裏。

    周耀祖手持書卷,正直挺挺地坐在書桌前,看他這正襟危坐的樣子,好似真在認真讀書一般,可觀那發直的雙眼,便知捧書之人早已雲遊天外去了。

    確實,此時的周耀祖哪裏還有用在看書上的心思啊,這不,從知道二叔育出的高產糧種,就是那日在翰林院看到的外番果子後,周耀祖就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原來今日晚飯時,飯桌上多了兩樣新吃食,周耀祖一看,咦,這不是二叔買過的外邦果子嗎,怎麽自家也買來吃了?

    周富貴見大孫子對著玉米和紅薯發愣的樣子,忙笑道:“咋樣,這又紅彤彤又是黃燦燦的,看著還挺好看的吧,我也是今日才知道原來你二叔育出的新糧長這樣,聽說畝產能有四千多斤呢!”

    隨即,周富貴又感歎道,“沒想到老二這麽厲害,居然能種出這樣的高產糧來,這可是積大德行大善的事啊!”

    能讓百姓吃飽肚子,可不就是天大的善行嗎。

    見大孫子依舊發著呆,周富貴把玉米和紅薯往他麵前一推,道:“方才我吃著味道還挺不錯的,喏,耀祖你也吃吃看!”

    周耀祖拿起一根玉米,看到上頭金黃色的玉米粒,他記起當時自己好像還在心裏嘲笑二叔人傻錢多來著,笑他居然被外邦使者坑騙,買了一堆不知是啥的東西,如今看來這個傻子是自己才對。

    周耀祖不禁在想,要是當初買到這些種子的是自己,那麽這天大的功勞不就是他的了嗎。

    可轉瞬,周耀祖又有些懷疑,自己真要是遇到這些種子時,會不會去買了來。

    同樣的想法,此時也正在翰林院的邱掌院以及其他幾個侍講和侍讀心中盤旋。

    自從第二季紅薯和玉米再次大豐收後,新品糧就開始出現在各個糧店中了,所以先前那些看到過周青林買外邦果子的翰林院同僚們,也都知道了外邦果子就是新品糧的事,要說不羨慕不嫉妒那肯定是假的,他們在心裏也做過無數次“如果”的假設,可最後都覺得,這些種子也隻有到了周青林手裏,才會結出如今這種造福百姓的果實。

    所以,他們沒啥好嫉妒的。

    ,

    皇帝的聖旨還在路上,遠在南川的周青林自然不知道,再過兩個月,自己就得回京城赴職了。

    此時的他,正在玩具作坊裏,安排眾人抓鬮的事呢。

    至於抓什麽鬮,當然是分房子啦,再有三天便是過年了,分配好了房子,大夥兒正好可以在新屋裏頭過新年。

    經過大半年的建造,路澤塘的所有房子終於在年前完了工。

    昨日周青林又去安置房那裏轉了一圈,看著一排排青磚灰瓦,羅列整齊的小院,他在心裏給自己點了不少的讚。

    有時想想,其實外放也挺好的,這不,可以自己當家做主,可以直接為百姓做實事謀福利。

    周青林心道,等自己回到了京城,在皇帝老頭的眼皮底下,做起事來肯定就沒有如今這般隨心隨性了。

    ,

    衙役們按照周青林的吩咐,把寫著房號的小木牌全都塞進了木箱裏,然後搖了搖。

    而老鄭頭他們早就排成了長長的隊伍,每人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

    隨著一聲開始,第一個抓鬮的人就走了上來,這是個少了隻胳膊的中年漢子。

    輪到他第一個上場,中年漢子還有些拘謹,抖著手好不容易從箱子裏抓了一塊木牌出來。

    衙役接過來看了看,隨即念道:“八十六號!”

    底下眾人一聽,忍不住嚷道:“八十六號不就在第六排東邊數過來第三間嗎,哎喲,這可是個好位置呢。”

    “對對對,就在第六排,位置確實不錯。”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周青林聽了,忍不住想笑,看來房子的門牌號都已經記在他們心裏了。

    也是,這些工人除了上工和睡覺,其他時間基本都待在路澤塘那邊了,全部記下來也正常。

    抓好了鬮,中年漢子就來到一旁的兩個書吏那裏,而後抖著手從衣襟裏掏出一張戶籍遞了過去。

    書吏接過,然後從一大疊房契中找出八十六號房這一張,接著在房契上填上中年漢子的姓名,填寫期間,另一個書吏則從鑰匙串中拿出八十六號房的鑰匙。

    辦好了手續,兩個書吏再三核對無誤後,就把鑰匙和房契交到了中年漢子的手上。

    此時,中年漢子的心情已經不是“激動”兩個字能形容得了的。

    這還沒完呢,最後中年漢子又走到楊縣丞和黃主簿這邊,從兩人手裏領了十兩銀子的安家銀。

    一通手續走下來,中年漢子已是熱淚滿眶,回想起過去乞討的日子,再想想如今,噙著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他快步行至周青林的麵前,然後雙膝跪地,不住地磕頭:“多謝知縣老爺多謝知縣老爺!”

    其他人見狀,也朝周青林跪下磕頭,紛紛表達著對知縣老爺由衷的感激。

    周青林讓眾人都起了身,想了想,他開口說道:“領到房子後,大家就好好過日子,還有,發給你們的安家銀子,除了添些必要的家什外,剩下的省著點花,另外,原先你們的工錢都是一百文一個月,從明年開始,都改為五百文吧。”

    關於發安家銀子的事,周青林是考慮再三才下這個決定的。

    之所以要這麽做,完全是為了給這些乞丐一個最後的生活保障而已。

    因為周青林並不知道自己離開南川縣後,玩具作坊在新的知縣手裏會變成什麽樣子,雖然自己已經製定了新的計劃,準備把玩具作坊以後幾年的收入都用在整個南川縣的教學上,可人走茶涼,後來人聽或者不聽,自己根本掌控不了。

    然而這還不是周青林最擔心的問題,他最怕的是到最後這些乞丐在作坊裏待不下去,到時一點收入都沒有,生活會成問題。所以給他們安家銀,算是緊急關頭有個生活保障吧,其他的自己也管不了這麽多了。

    至於工錢,本來就是要加的,當初隻給他們開一百文一個月,那是因為還要蓋房子呢,總要讓他們知道房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等辦好最後一個人的領房手續,已快午時了,拿到了新房鑰匙,大家哪還有吃飯的心思啊,這不,狼吞虎咽地扒完了碗裏的飯後,眾人都急匆匆地往路澤塘趕去。

    馬上就要過年了,家裏還有好些東西要置辦呢。

    那春聯,鞭炮啥的都得去買回來,還有,小娃兒過年的新衣裳肯定要買上一身。

    至於今天發的安家銀子,他們肯定會好好收著的。

    這不,先前每個月的工錢,他們都還存著呢,用這些銀子來辦年貨就夠了。

    ,

    吃了中飯,眾人回到了縣衙。

    忙好了安置房的事,接下來便該是給縣衙眾人發福利的時間了。

    楊縣丞拿出賬本,上麵記錄著整個玩具作坊全年的收入,其實不用打開,周青林也清楚今年到底掙了多少銀子,因為他手裏也有一本賬冊,且所有掙來的銀錢都由他保管著呢。

    不過該走的程序還得走,周青林打開賬本,一一說起上頭記錄著的收入來,“今年玩具作坊的總收入為八千五百兩,加上去年剩下的三千二百兩,總計收入為一萬一千七百兩。”

    而後他又翻開另一本冊子念道:“建造安置房,材料加人工費共計二千六百三十兩,今日安家銀發放九百七十兩,減去這兩樣開銷,咱們作坊還有餘銀八千一百兩。”

    想到年初大人答應給自己的福利,楊縣丞和眾人都屏聲靜氣,等著知縣大人接下來要說的話。

    看著眾人期盼的眼神,周青林也沒有墨跡,直接開口道:“這些銀子,留下兩千兩作為作坊的日常開銷及新學堂的建造之用,一百兩置辦年貨,剩下的六千兩全都做福利發給大家吧!”

    “轟”的一下,在場眾人突覺自己耳朵嗡嗡作響。

    老天,他們沒聽錯吧,這可是足足的六千兩啊,全都給他們當福利發光光嗎?

    這下包括楊縣丞在內,眾人都不敢相信地睜大了眼睛。

    沒讓大家疑惑太久,周青林從懷中其實是從儲物倉庫裏拿出一疊紅封來,這是他昨晚就準備好的。

    這時,呂誌義和應進慶也過來了。

    兩人是周青林的幕僚,加上這一年也是忙裏忙外的,所以把他倆也算在福利發放的名額裏也是理所應當的。

    周青林拿起最上頭的一個紅封對楊縣丞說道:“這個是你的,裏麵有銀票四百五十兩,其中兩百兩是二進宅子的銀錢,一百兩是獎銀,另外一百五十兩是年終福利。”

    接過紅封,楊縣丞的手有些發抖,他他他不是在做夢吧?

    黃主簿和楊縣丞一樣,也是四百五十兩。

    接下來是書吏和衙役們,周青林給他們每人發了三百五十兩,其中一百兩是當初答應他們一進宅子的銀子,一百兩是獎銀,還有一百五十兩也是年終福利。

    呂誌義和應進慶兩人和書吏們發的一樣,也是三百五十兩來著。

    呂、應二人半天沒有回過神,昨晚周兄說要給他們發福利,他倆沒往多了去想,可現在,兩人看了看手裏的紅封,仿佛天降橫財砸到了他們頭上,腦袋瓜嗡嗡的。

    等眾人都領到紅包後,周青林又拿出一張銀票,他對楊縣丞和黃主簿說道:“這是一百兩,待會兒你倆去買些年貨回來,等發了年貨,咱們縣衙就封印放假吧。”

    楊縣丞和黃主簿接了銀票就出門去了,跟著一起的還有書吏和衙役們,話說這麽多年貨,他們得幫著拿才行。

    哎呦,真是想想都開心,話說今年可又是個大豐年啊!這日子可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見一個個樂得一蹦三尺高的樣子,周青林忍不住朝他們喊到,“紅包放放好,別給蹦丟了!”

    眾人一聽,對啊,紅包還在身上呢,這下也不敢蹦了,一個個摁著胸口,分外小心了起來。

    呂、應二人很想問一句,“周兄你怎麽不給自己發紅包啊?”

    可話到嘴邊,兩人還是沒有問出口,他倆覺得,周兄之所以會這麽做,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的。

    周青林這麽做當然有自己的想法,因為他覺得既然自己已被聖上封了官,得了最大的好處,那麽在銀子上,自己就不能占這個便宜了。

    至於為何會把作坊裏一大半利潤都拿出來分了,原因隻有一個,與其留著這些銀子將來不知便宜給了誰,他還不如趁著自己能做主的時候,拿出來分給認真做事的人。

    不得不說此時的周青林是明智的,因為正如他擔心的那樣,在他離開南川縣不到半年時間裏,玩具作坊就沒再繼續下去,至於具體原因,周青林也不得而知,想來還是因為銀子的事吧。

    果然,沒過多久楊縣丞就寫了信過來,原來自從新知縣接手玩具作坊後,管理作坊的人漸漸換成了知縣的自己人,後來又在工錢上開始克扣,導致木匠師傅們相繼離開,隨後他們在外頭做玩具賣,使得作坊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後再也開不下去了。

    隨信而來的還有兩張一千兩的銀票,楊縣丞在信上寫道,本來準備建造的書院沒有再造了,作坊工人解散後,有的去幫人扛貨,有的做起了小生意,不過大多數人都用攢下的銀子買了地,他們準備種紅薯和玉米來著,所以請大人您不用擔心。

    ,

    原以為還要再等上一等呢,誰知才過了大年初二,快馬加鞭的聖旨就送到了。

    周青林的心總算落了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隔兩年,自己終於完成了心中的目標,要回京了。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28 16:06:16~2022-05-29 23:04:5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木離坊 50瓶;idontcare、佳佳、Auferstehung_ 10瓶;采薇 8瓶;一小書蟲 2瓶;魚找水、花、平和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