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賣糧種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3569
  第187章 、賣糧種

    驛站靠北麵的一排客房裏, 分別住著秦知府和另外七個知縣。

    已是深夜,可幾人房裏的油燈依舊點著,也是,看到今日紅薯大豐收的場麵, 被深深刺激到了的他們, 怎麽可能睡得著。

    特別在知道這叫紅薯的新糧不挑地後, 幾人心裏更是翻騰的厲害。

    白天他們可都看到了,有好些村民直接把紅薯種在半山腰呢,結果挖出來時也是成堆成堆的,一點都不影響收成。

    當時秦知府和另外幾個知縣就在想, 自己治下也有好多山地呢,要是都能種上紅薯, 豈不是也能大豐收了?

    這一念頭在腦海裏生起後,就再也揮不去了, 一州七縣是越想越覺得可行, 越想越迫不及待。

    就這樣思來想去,最後沒了睡覺心思的幾人, 幹脆連夜湊到秦知府房裏, 大家一起商量起事來,等各抒己見後, 秦知府一錘定音,道:

    “明日本官就與周知縣提一提種紅薯的事,咱們同在一州任職,自當相互照應才對,想來周知縣定然不會拒絕才是, 何況咱們這樣做也是為了百姓的生計。”

    最主要的是, 老百姓糧食豐收了, 官府收上來的稅賦也跟著多了起來,這些可都是上報朝廷的好政績呢。

    秦知府嘴裏信誓旦旦,可心裏還是擔心周青林會拒絕的,畢竟這事要換作是他,他才不會答應呢,誰樂意旁人比自己好啊。

    這不,第二日與周青林開口之時,秦知府還有些擔心。

    可周青林怎麽可能拒絕呢,可以說從今年的薯種剛發下去的那一天起,他就籌劃著這一天了。

    特別是昨日紅薯已經開挖後,周青林更是心中期盼了。

    不為別的,隻因為那些割下來的紅薯藤,實在存不了多少天啊,要是拖的太久,不就全枯巴了嗎,到時怕也隻能是燒成草木灰,做肥料的命了。

    可這事周青林又不好暗示,更不能催,自己還指著它們賣銀子呢。

    都說上趕子的不是買賣,他可不想到時被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壓價。

    所以也隻能焦急地等著他們自己開竅了。

    至於為啥一定要把紅薯藤賣給秦知府和周邊的幾個知縣,實在是因為這東西運不遠啊,別的州縣怕是還沒到地方,就幹成枯草了吧。

    所以,紅薯藤的顧客隻能是秦知府他們。

    此時聽到對方終於開口,周青林立馬義不容辭的點頭應下了,“極是極是,咱們可都是隔壁縣呢,老話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大家相互幫襯是應該的。”

    而後,周青林又貼心的告訴他們,要是想馬上就可以插種的話,那還是用紅薯藤最直接,剪一剪就能種到地裏了,省時又省力。

    秦知府和其他幾個知縣見周青林應承下來後,那咧開的嘴就沒合上過。

    等聽到居然還可以用紅薯藤直接插種,更是心花怒放的連連點頭,“沒想到周知縣是這麽友愛的人啊!”

    “那當然,誰讓咱們都是隔壁鄰居呢,這樣吧,原本這紅薯藤賣給旁人須得十文錢一斤的,既然咱們這麽友好,我替村民做回主,就五文錢一斤賣與你們吧。”

    秦知府一聽,忍不住驚呼,“啥,五文一斤!”

    其他幾個知縣也是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

    周青林更是不可置信地看向幾人,那眼神似乎在說,“你們總不會想白拿吧?”

    黃次輔和張尚書見狀,也忍不住朝幾人看去,眼裏是和周青林差不多的想法。

    秦知府訕訕,“本官是想說賣五文一斤,實在太便宜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沒事沒事,誰讓咱們是近鄰呢,便宜就便宜些吧,不過,你們實在要買的話,那就得加緊些了,否則怕隻能等到明年了。”

    一聽這話,一州七縣哪還有時間糾結啊,要真等到明年,那他們不就錯過今年的收成了嘛。

    這樣想著,幾人馬上安排起買薯苗的事宜來。

    周青林也不是光收銀子不辦事的人,晏州府再加上七個縣,紅薯藤的需求量肯定大,且這些藤苗拉回去後就得快些種上,不然就浪費了。

    所以,在怎樣開地、怎樣種植這些方麵,周青林可謂是傾囊相授了。

    周青林覺得,不管自己和他們有什麽過節,但對人不對事,他還是十分期望高產紅薯能填飽更多貧苦百姓的肚子的。

    就這樣,南川縣的農人們,終於收到了種植紅薯以來的第一筆收入。

    當整串整串的銅錢握在手裏時,可想而知,眾人心中該是怎樣的喜悅之情了。

    ,

    自從奏章送上去後,黃次輔和張尚書兩人,就安心待在新露灣村,一起忙著收紅薯的事了。

    周青林自然高興。

    自己這可是三十多畝地呢,沒人幫襯著,就靠牛三他們幾個,還不知道要挖到什麽時候呢。

    現下村民們也都有自家的紅薯要挖,自己就是想雇人,也雇不到啊。

    如今有這麽多人幫著,自己終於不用再望薯興歎了。

    不過周青林也沒有讓大家白忙,這不一揮大手,每人發紅薯幹二十斤!

    啥啥啥,紅薯幹!

    紅薯幹是啥樣的啊?

    黃次輔有些激動,紅薯粥這幾日自己都有在吃呢,還有那蒸紅薯他也吃過了,所以這紅薯幹是啥,是不是和蘿卜幹一樣啊?

    “哪裏能一樣啊!”周青林笑道:“紅薯幹可比蘿卜幹好吃多了,到時保證黃大人您吃了還想吃!”

    其他人一聽這話,忍不住也期待了起來,這不侍衛們挖起地來更加賣力了,一鋤頭挖下去,紅薯破了好幾個。

    急得黃次輔的胡子差點飛了起來,“不好好挖,紅薯幹減半!”

    ,

    對於做紅薯幹,周青林自然是早就準備好了的,當初種這些紅薯的時候,他就打算用其中一部分做紅薯幹的。

    想著做好了再讓人捎回家裏,到時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送人,多好啊。

    方才周青林就讓牛三去城裏買竹簾子去了,準備待會兒晾曬紅薯幹用。

    而此時,半山坡的小屋裏,喜子和李安已經在忙著蒸紅薯的事了。

    他們兩人,一個削紅薯皮,一個把去了皮的紅薯放到了大籠屜裏,這蒸籠還是問村民們借的,一共有六層,是過年的時候蒸發糕用的,沒想到用來蒸紅薯也挺適合的。

    等香氣四溢的紅薯熟透後,周青林用刀把它們切成寬寬的條狀,“不能太厚,也不要切的太薄。”

    說罷便把菜刀遞給喜子,讓他切給自己瞧瞧。

    喜子也不含糊,按照老爺教的,大一些的紅薯一開為三,其他的一開為二,然後每塊再切上四刀,齊活!

    等牛三把竹簾買回來後,切好的薯塊正好可以晾曬了。

    侍衛們見狀,特地去周邊山上砍了許多木頭,而後做了木架子,再把竹簾攤在架子上。

    如此倒是通風了不少,也更容易曬幹了。

    就這樣,蒸了曬,蒸了又曬,很快十幾張竹簾都曬的滿滿當當的了。

    如今天氣好,兩天下來紅薯條就幹的差不多了,不過為了加快速度,周青林又讓牛三買了十幾卷竹簾回來。

    侍衛們邊挖著紅薯,邊興奮的看著竹簾上的薯條一日日曬幹,而後又重新換曬上另一批。

    至於侍衛們為何這麽興奮,當然是因為每人能分到的二十斤紅薯幹啦,話說這香甜軟糯的味道,實在太好吃了。

    ,

    京城裏。

    連著收到兩封奏章的景康帝龍心大悅,特別在看到紅薯畝產量居然能達四千多斤時,更是激動萬分。

    哈哈哈,有了這樣的高產糧,朕的子民定能暖衣飽食,朕的大曆朝定能昌盛富強。

    對,昌盛富強!朕得快些讓高產糧種在全國推廣開來。

    想到這裏,景康帝當即傳下口諭,命各省布政使即刻派人前往南川,安排購糧種事宜。

    而黃次輔他們則繼續留在南川,讓他們協助好糧種收購。

    公文送到南川後,周青林立馬讓下屬按照原先安排好的行動起來。

    先有衙役們去各村通知,讓村民們把要賣的玉米和紅薯準備好,屆時會有人上門來收購。

    而黃主簿則和書吏們去了書坊,幾人把托書坊刻版印刷的一百多本新糧種植手冊拿了回來,這是周青林親手編製的,手冊中不但用文字仔細講解了紅薯和玉米的種植方法,還配有簡單易懂的圖解,這樣讀起來就要簡潔明了了許多。

    這些冊子,周青林是準備一一發放給前來購糧種的州府的,玉米和紅薯的種植步驟和方法都在上頭,有了它,糧種購買回去之後,就不用擔心不會種植的事了。

    準備好一切,周青林就找張尚書商議了新糧種的定價問題,最後一致決定,玉米八文錢一斤,紅薯五文一斤。

    這樣的價格讓村民們欣喜若狂,這不,看到縣衙門口貼著的糧價告示後,眾人如同正在做夢一般。等回過神來,一家人歡聚一堂開始估算起收入來,最後得出來的銀錢數額著實喜人。

    “看來咱們家今年能蓋上新房子了。”

    “哈哈哈,有了銀錢,我家大兒子的親事也不用愁了。”

    “是啊,我家閨女的嫁妝,也一定能體體麵麵的了。”

    ,

    忙碌的時候,人多力量大的好處又一次體現了出來。

    這不,當購糧種隊伍開始紛湧而至南川縣後,有了江灝和沈蕭,以及一百多名侍衛們的齊力協助,周青林辦起事來要省心了許多。

    每日,郡城來買糧種的車隊,都整齊有序的跟著領隊侍衛去往每個村裏,然後先稱糧,再結算,最後裝車離開,雖然忙碌,可一切都井井有條的。

    這樣繁忙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七月中旬才漸漸平靜下來。

    而此時,第一期的安置房,已經建造到一人多高了。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25 11:46:31~2022-05-26 22:04:3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zjjoo、阿比媽媽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大胖月 41瓶;薇薇安(o^^o)、yuyu 20瓶;idontcare 10瓶;金色葉子的海棠 5瓶;小周兒、上岸上岸上岸、魚找水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