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買書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2-07-21 15:07      字數:3373
  第35章 、買書

    看到桌上的人參後, 劉掌櫃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居然有這麽多。

    他驚喜地拿起最大的那顆細細地查看起來,隻見參須細而長,黃褐色的表皮捏著緊緊實實的, 且那毛根上的螺絲紋十分地細密。

    “不錯不錯, 果然又是極好的雁脖三節蘆。”劉掌櫃不住地點頭, 雖是一樣的品相,但這幾支可比上次的那顆大多了,這參怕是得有幾百年了吧,該是上上品了。

    “不知老弟想賣個什麽價?”劉掌櫃捧著布包不舍得放下, 一次能看到這麽多顆超品好人參,他也算是眼福不淺了。

    “還是劉掌櫃你先說個價吧, 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我就賣了,想必你也知道此種品相有多難得, 要不是等著銀子用, 我也舍不得拿了出來。”

    劉掌櫃也是這麽認為的,若非碰到了難事, 誰家會把這好東西給賣了啊。

    他摸著下巴的胡須笑著說道:“既得老弟如此信任, 那今日老哥我就托大了。”

    說罷,劉掌櫃指著酷似人形的那兩顆人參說道:“這兩根算是其中佼佼了, 要不這樣吧,兩顆我一共算你一千兩銀子。”

    接著他又拿起另外一顆人參說道:“這顆相較於那兩根要稍遜色一些,但也算不錯了,就算四百兩吧,還有這一顆, ”說著, 劉掌櫃指了指旁邊相對要小一點的那顆人參說道:“這支個頭要小一些, 就算三百六十兩。”

    說完,他拿過一旁的算盤劈嚦啪啦地撥算了一遍,然後說道:“一共是一千七百六十兩,不知老弟意下如何?”

    聽到劉掌櫃的報價後,周青林心裏暗暗吃驚,這價格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他以為這幾顆人參有個一千兩就頂天了。

    看來還是術業有專攻啊,在藥材這方麵自己還真是個門外漢。

    這時,周青林想起他背簍裏還有兩朵靈芝呢,那是當初買人參時那參把頭當做贈品送給他的。

    見那形狀不錯,周青林本想用它們做盆景來著,可是一直都沒騰出空來,時間久了也就被他遺忘在儲物倉庫的角落裏了。

    方才他打開賬冊挑選人參時,不經意間看到兩朵靈芝的記錄,周青林心念一動,順手把它們也取了出來,反正放著也無用,不如詢問一下價格,要是還值幾個錢的話,幹脆也賣了吧。

    想到這裏,周青林站起身,從竹簍裏提出一個包裹,把那兩朵靈芝拿出來遞給了劉掌櫃:“煩請掌櫃幫我看看這靈芝的品相。”

    周青林也沒好意思直接說賣,他怕到時候惹人笑話,既然是贈品,想來也是不值錢的,不然誰會舍得白白送人啊。

    劉掌櫃拿著兩朵比他手掌還要大的赤靈芝,吃驚的說不出話來。

    等周青林從滋福堂走出來時,整個人還是暈暈乎乎的。

    沒想到那兩朵靈芝居然也賣了一千兩銀子,他不知道是古代靈芝太少還是現代靈芝太多了,不然同樣是靈芝怎麽身價相差那麽大呢。

    想到剛剛劉掌櫃一副如獲至寶的樣子,周青林搖了搖頭,不管了不管了,反正掌櫃自己親自驗的貨,這麽多年的老行家定是不會弄錯的。

    收好銀票,周青林便去了街頭那家餛飩鋪,已是午時,他的肚子早已饑得厲害了。

    點了五個包子一碗餛飩後,那中年夫婦便又忙碌了起來,周青林見那漢子正把木塊往爐子裏塞,拿著火鉗的手上滿是凍瘡。

    唉,行走在生活路上,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責任,為了各自的家庭,大家都在不停地努力著。

    而他也一樣,守護好妻子和閨女就是他周青林的擔當。

    為了這個家,這次徭役他一定會讓自己全須全尾地回來的。

    早上他在張裏正那裏聽村裏人說了很多關於服徭役的事,比如說官府供應的飯菜簡單不說,還粗糙得難以下咽,又比如睡覺時大家都擠在一個大通鋪上。

    聽了他們的話後,周青林覺得睡覺的問題他沒能力改變,但在吃食上他完全可以想法子補貼一下自己的,不然這吃不飽睡不好還要下死力幹活,就是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啊。

    去雜貨鋪挑了個方便攜帶的小爐子後,周青林又到打鐵鋪買了一口小鐵鍋和一把小鍋鏟,順手把鐵鍋架在爐子上試了試,嗯,大小剛剛合適,這樣每天收工時他就可以弄點吃的填填肚子了。

    看到貨架上擺著的柴刀,周青林也挑了一把,砍柴燒火,一套做飯的器具就準備好了。

    把買好的東西都裝到背簍後,周青林又快步往靜墨軒走去。

    雲河鎮的書舍有好幾家,這靜墨軒的筆墨紙硯種類要齊全一些。

    店掌櫃見是周青林,忙笑著上前招呼,這人可是把他店裏積壓了好多年的紅紙都買光了呢。

    “掌櫃,給我拿一套孩童開蒙的書,”想了想,周青林又道:“還有那考科舉的書你也拿出來給我瞧瞧。”

    是的,因為這次徭役的事,周青林心中萌生了考功名的想法。

    這裏是真真實實的古代,一個沒有人權的封建社會,老百姓們有每年至少要服一次徭役的硬性規定,誰也逃脫不了,有錢也沒用,就比如這一次。

    問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如果碰到時局動蕩外邦入侵時,那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會被調征兵役,到時就不是吃不吃得飽的問題了,上陣殺敵那可是九死一生的事。

    自己真要是沒了,那劉蓮芝和幾個閨女該怎麽辦,周青林都不敢去想。

    可有了功名,他所擔心的這些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他為什麽不去試試呢。

    雖說自己這個年齡開始考功名是有些遲了,可常言道“好飯不怕晚”,君不見那唐代還有七十多歲的狀元呢。

    夥計按照周青林說的從庫房裏捧了一大摞書出來,掌櫃接過後一本本攤放在櫃台上。

    他指著其中的《聲律啟蒙》《百家姓》《千字文》還有《三字經》對周青林說道:“這幾本雖是小兒的啟蒙用書,但考秀才時也是需要熟讀的,剩下的就是這些四書五經了。”

    所謂四書,指的就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而五經則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本。

    周青林雖學的是物理,可四書五經他也是大致讀過幾遍的,且這些書他倉庫裏就有一套簡體字版的,還是帶詮釋的那種。

    有了注解,學習起來肯定要輕鬆許多。

    他不免有些欣喜,感覺自己離秀才又近了一步。

    周青林讓掌櫃給他拿了幾刀練字用的毛邊紙,自己平時寫的大多是隸書和行書,既然準備要參加科舉,那他就得多練練館閣體了。

    想到家裏的幾個孩子,周青林又去木架上挑了幾支湖筆,給劉蓮芝也買了一支。

    這些都先備著,等他回來後,他們家的小課堂也該辦起來了。

    周青林還在書架上看到了幾本畫冊,他有些好奇,想看看這古代的畫冊到底是什麽樣的,於是拿起來翻了翻,結果發現都是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類似於崔鶯鶯與張生係列的。

    且畫工也不好,冊子上的人物畫的有些粗糙,腦袋和身體的比例嚴重失調,可就是這樣的,他一問價格,居然也要一兩銀子。

    周青林驚歎,沒想到這麽一本小小的畫冊居然會這麽貴,他疑惑地把封麵封底都仔細看了一遍,也未見到有啥特別之處,用的也都是普普通通的紙,搖搖頭,費解的周青林把書放回了書架。

    十三本書加上六支毛筆還有三刀紙,一共花了四十一兩銀子,這次周青林倒沒有肉痛,他覺得為了日後的幸福生活,這些投資都是值得的。

    付好了銀子,夥計把書一一用油紙包好,再裝進了一個竹製的書箱裏,周青林提起來走了幾步,覺得這書店的包裝還挺不錯的。

    其實他哪裏知道,能得到這樣待遇的人少之又少,畢竟這書可是精貴物,哪有人會舍得一次買這麽多啊。

    出了書舍,周青林去了西市,想去挑隻小狗回家養著,可他找了好幾圈,發現這裏壓根就沒有賣小狗的小販。

    向賣陶碗的中年漢子打聽,哪知那人聽過之後卻是止不住地笑,這年頭小狗哪裏還用買啊,你去村裏看看誰家母狗生了,上門去討要一隻就行了唄。

    對哦,周青林一拍腦袋,他怎麽傻兮兮的,看來是被徭役的事給急糊塗了。

    出了西市,周青林背著背簍往城門口去,既然事情都已辦好,他也得早點回家了,待會兒他還要去周向東家一趟呢。

    出了榮昌道便是雲河鎮縣衙了,老百姓最懼怕的就是官老爺,平時見了都恨不得繞道走,何況是這署衙門口,是以每次路過這裏時都覺得格外冷清。

    可今天卻不一樣,遠遠地周青林就看見縣衙門口有好些人站在那裏,他有些詫異,難道其他村子的人已經過來報到了?

    等走近後,他才發現這些人都是一副書生打扮,他們正排著隊緩緩地往縣衙裏走著,且各自手裏都拿著一張戶籍。

    而衙門口告示欄那裏,還有幾個書生正指著一張告示在討論著什麽,隱約間周青林似乎聽到了“廩生”兩個字。

    他緩步走了過去,想看看告示欄裏貼的是什麽,可等周青林看清楚告示上的內容後,一時束手無策起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1-12-11 13:35:36~2021-12-12 08:57: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紅塵醉夢 10瓶;張可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