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作者:四時酒      更新:2022-07-20 13:32      字數:6655
  第78章

    京城廣播電台位於京城西城區附近, 是頻率覆蓋全國的電台,節目內容較少。以新聞播報為主,也播放京劇粵曲等戲曲節目, 播放抗戰勵誌歌曲, 符合目前宣傳的需要, 是這時人們除了報紙外最依賴的消息和娛樂來源。

    建國以後,出於對現實的考慮以及對人才的培養, 京城幾個大學的領導提議單獨開設教育欄目, 傳統文化已經有主電台宣傳播報, 現在的這個教育欄目主要就是為了外語的教育學習。這項提議得到了許多部門的支持。

    在當時極其落後的條件下,隸屬於京城廣播電台的教育欄目艱難開設起來。

    一開始,投入精力最大的是俄語和英語頻道, 統歸於教育欄目內。去年開始,在秦教授等人的提議下,法語頻道也加入其中。

    由於院係改組,目前外語係的老師大部分都在京大和外國語學院, 整個教育欄目基本就是由這兩所大學的老師教授輪番擔任播音員。

    他們每天忙於教學,忙於研究,卻仍舊將這當作一份真正的工作來做, 隻要能有一位同學受益,在他們看來就是有價值的。

    蘇葵到的時候就是和其他專業的兩位教授一起到的。他們來的時候,還有兩位老師剛剛離開。除他們外, 這裏隻有兩個常駐的播音員, 會在特定的時間給大家播放一些外語作品。

    幾種外語雖然歸於一個欄目,但都有不同的頻道, 也有自己的播報時間。法語頻道就定於每周一二五上午九點到十一點, 周三四下午六點到八點進行廣播。

    “我們這個欄目規模不大, 所以暫時隻能這個樣子,小蘇同誌,你可不要介意。”

    說話的人就是電台的一位播音員,年紀比蘇葵大不了多少。一邊給蘇葵說電台的布局,一邊有些靦腆地笑,據她說,她非常喜歡蘇葵寫的小說。她還曾經問過領導,好多人沒有錢買書看不到這部小說,能不能在電台裏播報這部小說,那邊說了會考慮。

    沒想到這裏也能遇見讀過自己書的人,還曾經有這樣的提議。蘇葵隻是笑道:“同誌,我看這裏就非常好,畢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播音員說得不錯,他們位於廣播電台第一層,這裏確實規模不大,甚至隻有三間屋子,這個時候的設備也比較簡陋笨重,幾乎不能移動。

    但就像蘇葵說的那樣,有眾多德高望重的老師在這裏,誰也不能說這裏簡陋,況且能來到這裏,也是自身水平的證明了。

    播音員早從先前幾位教授那裏得知蘇葵要來這裏的消息,還知道她翻譯了自己的小說,可以說早就盼著蘇葵來了。

    “蘇葵同誌,你今天也是要給大家講《小草青青》嗎?”

    她將幾位教授在電台的課表交給蘇葵。他們基本是按照課堂上的教學來的,偶爾也會講解一下課堂以外的知識。

    因為她看蘇葵什麽都沒有帶,所以才有此一問。

    “老師們的知識講解已經非常優秀透徹,我就不在這裏賣弄了。”蘇葵笑了笑,“比起講課,或許大家更願意聽我講一講如何學習吧。”

    說話間,播報的時間快要到了。

    她並不知道的是,同一時間,京城廣播電台在元旦慶祝新聞播報完畢後,插播了一條重要廣播。

    【今日早九點,教育模範蘇葵同誌將在我電台教育欄目法語頻道下進行廣播,歡迎各位聽眾收聽。】

    目前收音機在國內屬於大件,擁有的人並不多,收聽法語頻道的人那就更少。但京城廣播主電台無人不知,大家都在裏麵收聽新聞,聽聽戲曲歌曲評書,是他們最熟悉的頻道。

    此刻,所有正在聽廣播的人都聽到了這條信息,瞬間就炸開了鍋。

    教育模範蘇葵?不就是那個《小草青青》和《清河鄉之變》的作者嗎?前段時間她編寫了《決勝高考》又上了一回報紙,可以說現在在全國幾乎無人不知,她現在竟然要上廣播了?

    好多人其實隻聽過這個名字,最多也就看過照片。所以現在是能聽見她說話了?

    聽見的人趕緊告訴旁邊人,大家要麽圍到有收音機的人那裏去讓他趕緊調到這個頻道,要麽就抬著板凳等在廣播喇叭那裏,指望著她能講講她的小說。

    尤其是在蘇葵的老家賀縣,更是掀起一陣軒然大波,他們賀縣上下那才是沒有一個沒聽過這個名字的。

    以前她還在賀縣上學的時候,那就已經是縣城裏的名人,自從高考之後,更是三天兩頭上報紙。現在不隻是報紙,她還要上廣播了?

    “我們家小葵上廣播了,小葵她上廣播了——”

    大清早的,李桂珍就在清河大隊嚷嚷開了,不為別的,就為她在廣播裏聽到了這個消息。

    原先蘇葵買的那個收音機實在太重,她不好帶到京城就留給了家裏,讓秦曉蘭平時聽聽新聞戲曲評書之類的。別說,自從家裏有了這“一響”,全大隊的目光全在她家身上,茶餘飯後,三不五時,大家都愛往蘇葵家這兒來。

    她家院子寬敞,又有收音機這種好東西,大家坐在一起,一邊乘涼,一邊聽廣播,還能侃個兩句,可不就是最大的享受嗎?

    大隊裏原來也是要申請安裝一個廣播喇叭的,隻是當時經費不足,所以沒有安成,現在整個大隊還真隻有蘇葵家有收音機。

    這麽好的東西,李桂珍當然不想拿出來,可這東西蘇葵明說是給秦曉蘭的,能讓她聽就不錯了,還發表意見?

    大隊裏人對蘇家幫助都很大,秦曉蘭也不是吝嗇的,每天上完工就把收音機拿出來放在院子裏的桌上大家一起聽,幾乎已經成為大隊公用的了。

    今天還不到拿出來的時候,但平時李桂珍也愛擺弄這東西,秦曉蘭也不會反對,誰知道一打開就聽見了這句話。

    誰家不認識蘇葵她家也不能啊,一聽李桂珍眼睛就瞪大了,馬上跑出去四處宣傳,愣是讓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葵花上廣播了!

    一瞬間,有空的沒空的都趕緊跑到蘇葵家來,在秦曉蘭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被大隊人激動的聲音淹沒了。

    看著滿院子激動的人群,就指望著他們家的收音機聽消息,李桂珍那是腰杆都挺起來了,甚至主動把收音機搬出來,享受著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她……提的收音機身上。

    蘇葵這個名頭太大,一下子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竟忘了她是在法語頻道播報,要真是上課,他們大部分人壓根聽不懂。

    上午九點時分,在大家翹首以盼下,廣播裏傳來了一道清越的聲音。

    “各位收聽法語頻道的觀眾朋友們好,今天是元旦節,也是新的一年,六零年的開始,在這裏先祝大家節日愉快。”

    “小葵,是小葵的聲音!”

    最先聽出來的就是秦曉蘭,直到現在她才敢確信,小葵她是真的出現在廣播裏了。

    院子裏多的是坐不下隻能站著的人,一聽也說那就是葵花的聲音,錯不了!

    好在今天蘇全福在這裏,趕緊讓大家安靜下來。

    蘇葵在廣播裏僅僅介紹了自己的名字,但很多人一聽名字就知道她是誰,此刻更是有眾多不屬於這個頻道的聽眾等著她的廣播。

    “據我們法語頻道開辦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相信已經有不少同學因此受益。受幾位老師所托,今天由我給大家上這堂法語課,也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這會兒大家才有點反應過來,她好像是要講什麽法語課,那是什麽語?他們聽得懂嗎?

    就是聽不懂大家也舍不得換頻,至於聽得懂的,譬如京大的學生,更是認真地聽著這堂或許不一樣的“課程”。

    好在蘇葵上課充分考慮到了收聽廣播人的特點,也沒有忘記廣播開設的目的之一是要培養起更多人的興趣。

    她沒有給大家講單詞語音,語法結構,反而首先說起了自己學習語言的經曆。

    講故事啊?那就好聽了。

    蘇葵真實學習語言的經曆是在上輩子,這當然是不可能說的,而她的目的也不是這個。

    在她的介紹中,她首先說明了自己現在在語言上取得的成就,引起大家一片驚歎之聲,對她接下來的上課更有信心。

    就在大家驚歎的時候,她話音一轉:“我知道大家目前在語言學習上存在一些困難,尤其是自學的同學……”

    於是,他們就聽她說起了她總結的一些困難。

    一聽好多人就愣住了,什麽語音不會發,單詞記不住,語法結構摸不清,這不就是他們現在的寫照嗎?

    關鍵是,她說得那樣信誓旦旦,仿佛是自己經曆過一般。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她說:“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學習方法,希望對你們學習語言有所幫助。”

    這會兒好多人才是愣住了,講學習方法?

    蘇葵當然不知道聽眾是什麽反應,按照自己的計劃,從單詞的幾種記憶法講到語法結構的簡單拆分再到如何製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還有如何檢驗自己目前的水平。

    明明是非常冗雜的知識,在她那裏,竟然變成了信手拈來的框架記憶點。

    大家恍惚中都生出學習語言好像很簡單的想法。

    本來是來聽故事的,聽到後來,好多人尤其是有誌於學習語言的人紛紛拿起筆記錄起來,就是不學習法語的人也受益無窮,就隻恨自己寫字的速度不夠快,生怕錯過了她的任何一句話。

    蘇葵好像知道有人在記錄,說話的速度並不快,並且還告訴他們:“大家沒有記錄下來也不要緊,我今天說的這些,到時候也會一並整理成學習資料,會在《小草青青》法語版出版時一起發行。同樣,這份學習資料的所有收益也會一並捐給京大希望基金。”

    一段話信息太多,大家一時間都不知道該驚訝哪個。

    她自己翻譯了《小草青青》的法語版本?

    她要編寫外語學習資料?和《決勝高考》一樣?居然還是不收錢!

    這就是教育模範嗎?

    大家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消息,但怎麽也沒有自己親自聽到的來的震撼。

    蘇家的院子裏這會兒是一片寂靜,隻有秦曉蘭在那裏抹眼淚。

    有領導聽到了,也歎了一聲:“好同誌啊。”

    就是廣播結束,播音員都沒有反應過來。

    “蘇葵同誌,你真的還要……”

    這項工程並沒有之前龐大,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她竟然又要免費!

    無論工程量大不大,編寫書籍都是非常耗費精力的,她付出了這麽多,竟然完全不要求回報,這、這就是教育模範嗎?

    別說是她了,就是剛剛到來的鄭雲虹都被這個消息又驚了一次,差點忘記要跟蘇葵說什麽。

    “蘇葵同誌,你真的決定好了?”鄭雲虹語氣有些複雜,“你之前已經為京大付出很多,這次……”

    憑借之前的《決勝高考》係列書,她已經給京大的希望基金注入上萬的收入,是絕大的貢獻,現在竟然還要繼續?

    什麽樣的人才可以奉獻到這個地步?

    “老師,這也是我早就想好的事情。我隻是想把這些好的學習方法分享給更多人,想要更多同學因此進步,從沒想過因此盈利。況且——”

    蘇葵話音一轉:“我其實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

    蘇葵說的當然不是假話,這份關於法語的學習資料,在她開始翻譯《小草青青》的時候就開始了。

    不比之前是所有學科的整理,現在隻有法語一門,還有之前整理學習高考英文的資料打底,她完成的很快。

    不過和《決勝高考》英語科目是針對高考不同,她現在編寫的這份學習資料完全是為了語言的學習,上麵的所有方法都是為了能讓大家更好地掌握語言。是她結合了後世的很多學習方法和框架整理出來的。

    說起來可能很多,實際上大概隻是一個比較薄的冊子。畢竟隻是講學習方法的輔助資料,學習還是要以教材為主。

    至於免費的事情,雖然書是由她編寫,但正如她所說,這是兩世的智慧融合,不管是哪邊的老師,都曾經給了她極大的幫助。

    這份後世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方法,也是先輩們探索過研究過的,她隻希望將這些東西提早帶到這裏。如她所說,隻要大家能因此受益,這份資料就算有價值了,收費的事情更是從來都沒有想過。

    結果就是大家都被她這份奉獻精神感動到,鄭雲虹甚至忘了自己剛才要說什麽。

    好在蘇葵提醒了她:“老師,我剛才看了課表,今天這裏並不是您值班,您來這裏是?”

    確定了她做的事情,鄭雲虹現在也是一陣唏噓,看她的目光都帶著慈愛:“我剛才來這裏是來找你的。”

    今天學校放假,蘇葵平常會待在學校圖書館,今天有事才來了這裏。鄭雲虹是知道的,什麽樣的事能竟然讓她從學校跑到這裏來找人?

    仿佛知道蘇葵在想什麽,鄭雲虹解釋道:“我可不是從學校來的。”

    “我剛從北三街那裏過來。”

    那邊隻有一個大型機構,京城電影記錄製片廠。

    憑借高超的觀察能力,基本沒有蘇葵猜不中的事情。

    果然,鄭雲虹告訴她:“蘇葵同學,目前電影製片廠預備出一部關於京城的紀錄片,翻譯後在其他國家上映,目前處於和其他國家洽談階段。”

    蘇葵一聽就明白了:“他們的代表已經來這裏了?有什麽地方我能幫忙嗎?”

    鄭雲虹早知道她聰明,點點頭直接把話說明白:“是有點事需要你幫忙,我們邊走邊談。”

    電影記錄製片廠全名京城電影記錄製片廠,以拍攝記錄電影為主,曾經拍攝過很多記錄革命鬥爭,國內重大政治事件以及社會建設的紀錄片。

    在沒有搬遷之前,它的位置離京城廣播電台不算很遠,隻有兩條大街的距離。

    路上,蘇葵終於得知了鄭雲虹來找她的始末。

    正如她所說,目前製片廠正在與國外的幾個電影公司的負責人洽談,能夠來到華國,都是同意引進這部紀錄片,隻是有一些細節需要商討。

    鄭雲虹幾人今天參加翻譯會議,他們將受邀參與英語的翻譯工作。

    隻是今天來的人並不一樣,法國一個電影公司的負責人竟也接受邀請來到華國。

    之前他們的文化代表團來到華國就是出乎意料的事情了,這次來同樣是出乎預料。

    目前兩國沒有建交,加上他們在歐洲特殊的地位,一舉一動十分引人關注。

    上麵曾經提過要求,要爭取能在文化上與他們達成更多的交流,何況這次還是引進華國京城的紀錄片,不得不讓人重視。

    他們這次到來並不是為政治上的原因,僅僅是關於紀錄片引進的事情,外交部不便出麵,最多能為他們提供翻譯,但這次不需要外交部,他們自己帶了翻譯。

    按理說這完全不需要蘇葵。

    “是他們那邊的態度有什麽問題?”

    “是。”鄭雲虹眉頭微皺,“他們似乎並不想和我們好好談。”

    既然已經接受邀請來到華國,按理說就是同意此事,隻是他們的態度卻有些不明。不說花多少錢引進這回事,他們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語焉不詳。

    他們自己帶了翻譯,但翻譯在關鍵問題上也是跟他們打太極。

    既然是洽談,談不起來怎麽談?眼見他們的態度,這邊打算也找一個翻譯,最方便的就是去外交部,請他們派人過來。但那邊竟然說既然談不攏,他們時間緊急等不了太久,那就先走了。

    這下所有人都蒙了,他們談了嗎?談了什麽?剛來就走?

    有人看出點門道,說不用他們等,廣播電台就在附近,法語專業每天都有老師在此值班,可以就近請他們過來,最多十分鍾就能到。

    這下他們還有什麽理由推辭?

    還是鄭雲虹想到,今天在廣播電台上課的不就是蘇葵嗎?

    蘇葵的名字大家都是聽過的,有幾位老師為她擔保,於是這邊同意請她過來一趟。

    “我看他們的意思,應該是不願意來的。”

    鄭雲虹同意蘇葵的看法:“誰說不是呢?”

    這是大家都看出來的事實,但既然來了,他們也要搞清楚是怎麽一回事,這才有了蘇葵來這一趟。

    “恐怕這件事是不成了,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就安心當翻譯就好。”

    麵對鄭雲虹的擔憂,蘇葵隻是微微一笑:“既然來了,哪有事情沒辦好就離開的道理?”

    *

    電影製片廠這裏雖然沒有用到外交部的地方,但他們今天依舊忙碌。

    因為,港城來人了。

    在給大陸政府遞交了申請以後,將以兩岸友好協會的名義來大陸。

    他們是為了譚惟倫幾人的事情,來人主要就是譚鍾兩家人。不比譚惟倫在家中地位特殊,老爺子譚克恒竟然親自來大陸。鄭秋全在家裏還沒有這麽高的地位,但她的丈夫鍾偉茂也親自來了。

    不止如此,除了他們各自帶來接洽此事的律所人員,隨他們一同前來的竟然有港英政府管理局代表官員。

    有官方出麵,這件事性質就不同了。

    這件事,第一時間知會了外交部。

    李先河親自出麵接見了他們,來人並不少,一同安排住在華僑大廈。

    管理局代表官員姓陳,中文名陳生,是華英兩國混血,但一直都在英國長大,入的也是英國籍,就連長相也是偏向西方。可以說除了他還擁有一個中文名之外,和這邊並沒有任何關係,完全代表的是那邊的立場。

    陳生年紀並不算大,大概隻有三十多歲,態度卻不是很隨和。

    他們沒有和李先河有多餘的寒暄。

    當問到譚惟倫幾人的下落,得知他們還在調查部那裏時,陳生立刻說道:“李先生,請立刻釋放譚惟倫先生幾人,他們是我們港城的公民,你們也沒有證據證明他們犯罪,我想你們無權扣留他。”

    “陳先生,這件事並不由我做主。”即便是麵對這樣的咄咄逼人,李先河依舊是態度隨和,“關於譚惟倫先生幾人的事情,還是要和調查部的同誌交涉以後才能決定。”

    李先河提出他們路途辛苦,可以先在此休整,等明天再來商討此事。

    譚克恒首先否了這個提議:“我現在就要見到惟倫。”

    他來一趟大陸卷入這樣的事情,這麽久沒有得到他的消息,根本不知道這邊把他怎麽樣了。

    “譚老先生,我們的同誌隻是請他配合調查,並沒有對他們做什麽。”

    “沒有做什麽?恐怕是做了什麽,隻是不想讓我們知道。”

    陳生的話一出,氣氛瞬間有些凝滯。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29 23:58:10~2022-04-30 23:56:3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