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嘉獎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4155
  第139章 嘉獎

    大家都不敢確定皇上是怎麽想的,之前他還說過讓大家推舉太子的人選,結果大臣們推選了,皇上又反悔了,複立二阿哥為太子,而他們推舉的八阿哥被皇上給罵了一頓,都吐血了,前車之鑒在那裏,所以雍親王一點都不因為皇阿瑪對自己兒子的另眼相待有什麽特別的表現,依舊很穩得住,在自己的園子沉迷種地。

    不過雖然他穩得住,其他人卻不好說了。

    有許多人是迫不及待想要投機的,要是去投靠的太遲了,那還有他們的位置嗎?

    現在一時之間找不到四阿哥也沒關係,總有些人現在是找得到的。

    比如四阿哥的妻族、門人等等。

    身為妻族,烏拉那拉家這段時間家中車水馬龍,但烏拉那拉家有些人心裏不大好受。

    今年皇太後去了,雍親王的大格格也是今年去的。

    現在看著雍親王的四阿哥在皇上那裏這麽有臉,實在讓人不得不產生一些遐想。

    若是真的有那麽一日,雅慧就是公主,那他日後就是額駙!

    可是現在……

    林家這個時候也有許多人上門,林如海閉門不出,這才得了耳邊的清靜。

    林如海心裏是在為外孫擔心的,他才十一歲。

    雖然皇家的孩子一貫早慧,但那也是孩子。

    林如海隻希望弘曆能在這一片繁華中保持本心。

    若是保持不住……林如海想到了先太子的次子,實際上的庶長子弘晳,他是皇上的皇長孫,在太子還在位的時候風光無限,自從太子被廢,他的身份就尷尬了,但他一直沒有過過苦日子,皇上對他多有關照,現在也在跟其他小阿哥一樣在上書房。

    隻是……他好似依舊還沉醉在過去的日子裏。

    ——

    京城發生的事情讓人目不暇接,在南方莊子上的雲舒瑤日子卻是十分清靜,加上孫子和侄子都跟著去了黛玉那邊,留下她一個主子更是自由自在。

    這裏的下人也不會反駁她的意見,而且她剛來到這裏,就先把這裏的賬目過了一遍,緊了緊這些莊頭身上的皮,更不用擔心了。

    這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樣的,隻要不過線,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水至清則無魚。

    她就在這邊用她的技能繼續催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好消息。

    這小麥良種能夠增產,已經到達極限了嗎?

    沒有。

    還有水稻,它的極限更是看不到頭。

    她來南方雖然閑散,卻也是有任務的,皇上還派了人手輔佐。

    這人也識趣,雲舒瑤做什麽一概不管,她有什麽吩咐,也會盡力滿足。

    而在莊子裏的人看來,這位侯爺的性子是有些特立獨行的。

    她自己帶了人來照顧她的起居,不需要他們靠太近去獻殷勤,她喜歡安靜,不愛吵鬧,那些一籮筐一籮筐的帖子全都放置在一旁,對他們有要求的,就是提供足夠新鮮的食材,某方麵來說,這是一個很好伺候的主子。

    而且因為她做的事,莊子上的人也是與有榮焉,他們這裏之前就種植良種小麥,看著那沉甸甸的麥穗,心中就無限歡喜,現在看到侯爺又在繼續研究小麥和水稻,一個個的都激動了起來,要是在這裏有了成績,他們也出過一些力,足以讓他們驕傲的跟子孫講古了。

    在這裏的時間好像過的特別快,轉眼就到了康熙五十七年,這一年又發生了大事,西藏那邊戰事不順,然後康熙封了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也就是大將軍王。

    康熙在眾多皇子中選擇了他,還一再表達了他對十四阿哥的重視,據說十四阿哥被立為儲君的可能性很高。

    當雲舒瑤知道這件事的時候,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雲舒瑤知道了這個消息,然後呢?

    她又自知之明,她不會政治,也不會打仗。

    就算她個人武力值再高,不會的就是不會。

    這沒關係,揚長避短,現在她的長處就是擅長培育種子,這一點都不比開疆擴土的功勞小。

    對她來說還輕鬆。

    用異能催生,再到田間地頭轉轉,做做筆記,指揮其他人做事,做出一副勤勞的樣子,就可以糊弄過去了。

    大部分時間,她都能自由支配,可以靜心修煉,閑暇時分,有心情了,也會去附近的廟宇或者是湖泊遊船,日子過得十分悠哉。

    在休沐日的時候,她的侄兒會過來這邊看她,看到她這樣子再看看自己,也不由得一聲歎息。

    他為了在科考不得停歇,有朝一日真考中了做官,為了治下百姓也要盡心盡力,想要過上這樣的舒心日子,得要等他致仕才成了。

    雲舒瑤對他的羨慕笑而不語,她是定了主意要在這邊做出了一定成績之後才回京城的。

    其實也不遠。

    因為小麥和水稻的她是一起著手的,小麥先出成績,水稻慢一些,但之前就有方向了,現在不過在順著這個方向繼續延伸。

    幾年時間,足夠了。

    所以她在這裏一待,就待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得到了讓她滿意的結果,看看年份,感覺也差不多了,也想兒子女兒了,可以回去了。

    她這一說要回去,黛玉:“……”

    她十分不舍。

    元哥兒就在書院上學,住在她家中,她很喜歡侄子。

    現在他這一回去,不知道多少年後才能見麵了。

    元哥兒已經十二了,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郎,麵如冠玉,文采斐然,陳漓數年悉心教導,不止一次說過若是自己有女兒、侄女,一定要和他結親的話來,讓元哥兒哭笑不得。

    他是擅長讀書沒錯,但從祖父、父親論,誰又不擅長?

    他並沒有姑姑、姑父說的那麽好。

    在這點上,元哥兒覺得要多虧了祖母的“打擊教育”,讓他知道了外麵的天地有多廣,自己又有多渺小。

    他被誇讚,一個是親人,一個是家世,聽到他耳邊,自然好話更多。

    雲舒瑤這一回京,就先去麵聖。

    她這幾年改良了水稻的種子,這種水稻它的產量提高的跟之前的小麥差不多,也能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增收三成至五成左右。

    而且還研究了另一種方向,它雖然產量增加的不多,但它有個極大的優點就是耐旱,在一些缺水的地區,也能種植水稻了。

    近距離的向皇上匯報的時候,雲舒瑤注意著康熙的狀態,然後發現這幾年的時間,康熙他……衰老了許多。

    聽到了這樣的好消息,隻是讓人代替他親眼去看,麵上看著激動,卻不大對勁。

    雲舒瑤的感知非常人可比,所以她注意到了康熙在袖子下半遮掩著的手不受控製的在輕輕顫抖,於是他把手完全蓋住了。

    雲舒瑤注意到了也當沒注意到,最近發生了什麽事嗎?

    康熙之前是中過風的,現在看來,更嚴重了。

    雲舒瑤這幾年做了什麽,康熙很清楚,一切都有人仔細報上來,所以並沒有耽誤太長時間,雲舒瑤就離開了皇宮。

    她一回到去,就進了書房,問起是不是發生了什麽她不知道的事。

    林如海沉默了一陣,歎息:“有些事不能入他人耳,也不能留下文字。”

    所以他沒有告訴她。

    要說起來,並沒有鬧出多大的亂子。

    隻是先太子在被圈禁中聽到了十四阿哥被冊封為撫遠大將軍的不知道因為什麽恩怨,集了他的一些未被清算的死忠,發起了逼宮。

    這場叛亂在剛開始就被消弭於無形了,然後太子直接自刎了,並沒有動搖到當今,但對於一個父親來說,一個親手養大的兒子這樣做,無疑傷到了他的心。

    在這方麵,康熙是個比較心軟的。

    無論是哪個阿哥,他頂多就是圈禁,沒有殺子,那一鬧,二阿哥去世,身邊的人倒了血黴,血流成河。

    之後,皇上的身體就出了一些問題。

    近身的大臣多少都能察覺到一些,隻是都諱莫如深,不曾在外麵提起。

    雲舒瑤一聲歎息:“原來如此。”

    “那現在京中,哪位呼聲最高?”

    林如海:“十四。”

    十四阿哥在西藏得了捷報,皇上大喜,立了碑文嘉獎,加上有德妃,有八爺黨在背後支持,他的呼聲是最高的。

    雲舒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四阿哥呢?”

    林如海不說話了。

    不爭,即是爭。

    在他看來,四阿哥的可能性才是最高的。

    無他,四阿哥在政事上的理念於國是最有利的。

    而當今,聖名在外。

    即使晚年寬容了些,縱容了不少人,但他難道不知道弊端所在?隻是為了名,也是老了雄心不再,但他心中肯定也有數。

    易地而處,若是自己處在聖上的位置,他隻會選擇四阿哥。

    當然,揣摩聖意是大罪,哪怕是自己的枕邊人,林如海也不會說出口,任何秘密,隻要說出口,就有暴露的風險。

    但這對雲舒瑤來說就足夠了。

    這說明林如海並不看好十四。

    前腳雲舒瑤的嘉獎下來了,後腳林如海直接在宮裏不出來了。

    不僅僅是林如海,所有重臣都在宮裏沒有出來,然後其他皇子阿哥也紛紛進宮,有進無出。

    琛玉臉色很凝重:“母親,我們閉門謝客。”

    因為剛得了嘉獎,他們家門外的巷子都被堵住了,現在情況很不妙。

    他猜測是聖上出了什麽事了,這是最亂的時候。

    閉門謝客的不僅僅隻有他們家,在京城嗅覺靈敏的人很多。

    見勢不妙,一個個都縮了。

    門外,時不時有兵丁路過,京城氣氛緊張,百姓如非必要,也閉門不出,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三日,皇宮的大門,終於打開了。

    有人出來了,跟著出來的,還有石破天驚的消息。

    皇上前幾日又中風了,原因暫時還不明,昏迷不醒,於是大臣皇子都守在龍榻前,太醫使出渾身解數,皇上終於蘇醒了。

    但他的情況仍舊未脫離險期,無法執政,於是他點了四阿哥擇日登基!

    這對於四阿哥來說是驚大過於喜,跪地言不敢受,三辭三讓,但皇上讓心腹擬旨,蓋玉璽昭告天下,事已成定局。

    這對其他皇子有多驚訝不必說,就是雲舒瑤聽到了這個消息也懷疑自己的耳朵,看著憔悴不已的林如海,“當真?”

    林如海因為這幾日沒怎麽合眼疲憊,卻又十分亢奮,“當真,欽天監已經挑了日子,皇上圈了三日後,三日後舉行登基大典!”

    四阿哥登基,果然是四阿哥登基!他的猜測,沒有錯!

    雲舒瑤:“……”

    她猶豫了一下,才問:“皇上的身體……”

    說到這個,林如海皺眉不語,情況不太好。

    雲舒瑤懂了。

    怪不得這麽急。

    若是康熙沒有立下儲君就去世了,以他兒子的能耐,這天下不亂才怪,那之前呼聲最高的十四阿哥還在西藏領兵。

    現在定下來了,他就不用那麽擔心愛新覺羅家的未來了。

    這對於四阿哥一係來說是大喜事,對其他人來說就未必了。

    這樣大的事,第一時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還在以飛快的速度向外擴散。

    賈家也知道了這件事。

    在病床上辛苦熬著的賈母聽到了這個消息,登時一口血就吐了出來。

    居然是四阿哥!

    萬萬沒想到是四阿哥!

    賈母後悔了,後悔的心肝肺疼,若是當初讓元春去四阿哥府上,哪裏還有林家的事?

    這份後悔,讓她再也穩不住原來的心態。

    大夫被急急請了過來,把脈後,看著昏迷不醒的賈家老太君,不禁搖頭歎息:“老太君時日無多,諸位準備後事吧。”

    以她的年歲,這也是喜喪了。

    賈府眾人:“???”

    他們又驚又怕,在傳出四阿哥要登基消息的當口,他們家老祖宗聽了吐血身亡,這要是傳出去,他們家還能得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