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良種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3518
  第133章 良種

    珞玉的想法很快應驗了。

    賈元春懷孕的消息沒多久就傳了出去,賈家知道了之後,先是一呆,然後就是狂喜,王二太太喜極而泣了。

    “我的元春,我的女兒,總算熬出頭了!”

    就算日子艱難了,王二太太也沒有斷過女兒在皇宮裏麵的花費,她就知道,她的女兒是個有出息的,大年初一出生,就是有福氣!

    現在看,果然是應驗了,她要生下皇子了!

    從這方麵來看,皇上果然還龍精虎猛,要是他已經年邁,身體虛弱,怎麽還能讓後宮的女人懷上龍胎?

    若是當今聖上是個非常長壽的人呢?

    王二太太知道這些話不能說,但她能在腦子裏想。

    現在皇上五十九歲,若是他能再活二十年,那就是七十九,活到七十九歲的人也不少啊!

    那個時候,現在這些年富力強的皇子們都已經老了,指不定還已經去投胎了,正好是排名靠後的小皇子們出頭的好時機!

    若是、若是當今聖上壽數有限,雖然遺憾,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不管是誰奪得了皇位,都不會對一個小弟弟有什麽想法,指不定為了表示自己的兄友弟恭,還會特別大方的給予爵位……

    越想,王二太太心情就越激動。

    賈政也很激動,臉上容光煥發,對著王二太太的臉色是少有的歡喜,讓王二太太看的心裏隻想哭。

    女兒熬出頭了,她也熬出頭了!

    就是賈璉和王熙鳳也為了這事高興,這是他們一家、一族的喜事。

    然後他們就一塊歡喜的去給賈母報信,雖然她說不了話,但她能聽,她知道了這樣的喜事,想必也會為了元春高興的。

    賈母聽到這話確實高興,不愧是她一手帶大的孫女,就是個有能耐的,她沒看錯人!

    她眼角都流出了淚水,看著王二太太眼裏的神情也柔和了不少。

    雖然對王氏有諸多不滿,對她生的幾個孩子,賈母還是沒話說的。

    現在賈家勢微,元春起來了,有她幫著照應些,賈家的日子就還能過。

    於是賈家喜氣洋洋的放起了鞭炮,鞭炮聲震耳欲聾,於是大家都知道了。

    賈家這般大動作,是因為宮裏的大姑娘有喜了!

    然後他們就抖起來了,有的人不屑,有的人羨慕,但在這個節骨眼上,沒有人說什麽,這是皇上的龍子,是諸位阿哥的弟弟,高興慶祝有什麽錯?就是賈家有些大言不慚,但賈家朝堂上還有人嗎?

    這個時候彈劾,隻會讓皇上不快,大部分人,心裏都有數。

    康熙知道了,也沒說什麽,臉上帶著笑。

    身為一個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年邁的皇帝,有後妃懷上了孩子,無疑他是高興的,他不缺孩子,但現在還能有孩子,說明他寶刀未老,這就是喜事,值得慶祝,所以看到賈家的高興,正好入了他的眼。

    薛家聽到了這個消息,默默的加快了兩家議親的進程,原先有些動搖的心這個時候也堅定了起來,更加積極主動了。

    王二太太在和王熙鳳之間的爭鬥也越發占據優勢,雖然侄女她是大房,占據著一些優勢,但她們兩人之間她還是姑姑,現在元春又起來了,正是勢高的時候。

    吃了啞巴虧的王熙鳳:“……”

    她之前高興的太早了,元春就算出頭了,也是偏向二房的,在聽到賈璉出去和人喝酒,還醉醺醺的說起自己的“皇親國戚”的話來,王熙鳳更氣了。

    皇親國戚?

    那是二房!跟他們大房有什麽關係?

    果然還是要早些把老祖宗的庫房搬空才對,拿到手的,才是自己!

    賈家於是又熱鬧了起來,雲舒瑤的當鋪又是一波豐收,然後突然想起來:“賈家現在投靠的是哪位?”

    太子還沒有被廢的時候是太子,太子一廢後跟的是八阿哥,等到太子被複立了,他們又回去了,之後大家都知道了,太子又被廢了,圈禁了起來,而且這回太子的那些支持者都被皇上收拾了,沒剩幾個還活躍的,賈家那時候見勢不妙,雖然怕之後太子又被複立,還是暗暗轉投到了八阿哥那裏。

    雲舒瑤:“……”

    說實在的,賈家現在並沒有多少分量,軍中人脈?基本都給王子騰收攏了。

    銀子?賈家現在自己都在吃老本,能給出去的銀子有限。

    人手?不僅僅是榮寧二府,放大到整個賈家一族,有多少個出息的?

    重要的是賈家的姻親,林家不算,不管是王家,亦或者是史家現在都處於遊離觀望的態度,最起碼明麵上來說是這樣的。

    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前賈家是領頭羊,現在的領頭羊已早就已經變成了王家,賈家投靠了誰,是代表不了其他家的。

    林黛玉那一邊,她進門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兒子的喜事,陳夫人的病情好轉了一陣,但拖延到了現在,終究還是沒有熬過去。

    她去世了,黛玉是要給娘家報喪的,賈家收到了報喪,王二太太頓時皺眉,“真是晦氣! ”

    她女兒這邊正懷著孩子呢,就有白事衝撞了。

    “去,讓鳳哥兒來。”

    她是不會接手的。

    陳夫人去世的消息對林家來說,就是那隻將要落地的靴子終於落地了。

    意料之中。

    她能堅持到現在,已經讓林家意外了。

    陳漓已經參加了春闈,而且考中了探花,不過因為他母親的病重沒有授予官職。

    他回家去侍疾了,因此他孝順的美名傳揚天下。

    現在收到了報喪,自然有一套章程在,這跟雲舒瑤的關係不大,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莊子上待著。

    偶爾回京城一趟,看看孫子,看看女兒外孫,一晃,又是一年過去,來到了康熙五十年。

    這一年,賈元春如願生下了一個小皇子,然後在康熙和林如海閑話家常的時候,康熙說後宮中有一個妃嬪給他生下了幼子,緊接著說到了他們兩家的親戚關係,順理成章的說起了林家的事。

    話語間,大有林家子女和睦有出息是福氣的意思。

    重點是子女和睦,也就是兒子和睦。

    林如海知道,應該是因為諸位阿哥奪嫡站位的情況,讓皇上有感而發了,但要真的換成皇上膝下隻有一個兒子,他絕對會更加不滿意。

    一個兒子的風險太高了。

    所以林如海聽聽就好,完全不當真,並且還十分惋惜的表示:“臣倒是希望膝下子弟昌茂,不敢想像皇上這般子嗣豐盛,能有分之一,就足矣。”

    康熙笑了笑,這話他倒是也不懷疑,林家的子嗣問題他也不是不知道,然後就說他聽人閑話說的:“林愛卿的姨娘經常去郊外的莊子,有何緣故?”

    是聽人閑話,還是皇上一直在注意著自家的情況?

    林如海不知道是哪種,但他要說沒有什麽,日後良種的事上報,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所以隻能現在說。

    雖然沒有十分穩妥,但確實也可以上報了,所以林如海跪了下來:“臣有一事需要向皇上稟報。”

    看到他這架勢,康熙一個眼神,周圍伺候的太監宮女大部分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留下的,都是他的心腹。

    然後他們一行人就微服出宮了。

    康熙一秒的時間都不想多等。

    康熙並不隻是善於治國理政,他也十分重視農業,親自發現並培育出了優質水稻禦稻米,還下了聖旨在南方推廣種植雙季稻。

    北方的稻米推廣也是他一直在做的。

    現在知道林家在研究良種,而且在小麥方麵已經有了相當的進展,自然迫不及待。

    也是幸好時日還早,一路上快馬加鞭,當天能來回一趟。

    於是在京城郊外的雲舒瑤就突然收到消息,說皇上要來,讓她清場。

    雲舒瑤有些訝異,這麽快?這麽突然?

    訝異歸訝異,該做的還是要做。

    等到康熙來了,看到的就是沉甸甸的麥海。

    麥穗沉甸甸,看著就讓人心生歡喜。

    康熙擅長農事,看著這一大片的小麥,看著那麥穗就知道林如海說的不是虛言。

    他收到過這樣的禮物,整株特別出眾的小麥被風幹製成標本,被當地的官員當作一種吉兆呈貢上來,他看了歡喜,但自己也知道是一種意外和偶然,而這裏,一大片麥田,觸目所及的任何一株都可以當做吉兆上供。

    他伸出手,掂量了一下距離他最近的一棵麥穗,快要成熟可以收割了,最近的天氣不錯,隻要沒有什麽意外,大豐收就在眼前!

    康熙為此心情激蕩,臉上的表情已經陳穩,隻是眼神暴露了一些。

    當他沉甸甸的眼神注視著雲舒瑤的時候,雲舒瑤心中凜然,他的氣勢遠非常人可比。

    “雲氏,你細細道來。”

    雲舒瑤呈送上了一本冊子,那本冊子記錄了近幾年的詳細數據。

    他邊翻看,一邊聽著講解,這樣更直觀。

    康熙越聽,眼睛就越亮。

    然後眼中就有些惋惜。

    為何這是一個女兒身?

    當然,這莊子上也不全都是大豐收的小麥,這裏大部分是,另外一部分是雲舒瑤種植的適合在其他地方推廣的品種。

    比如適合這裏氣候土質含水量的,不一定在更北方也適合,濕熱南方更不好說。

    另外除了小麥,稻子也有。

    那些主場也不在這裏,康熙讓人記了下來,然後派人過去,這個莊子緊接著就被圍住了,閑人免進。

    雲舒瑤也奉令在這邊駐紮,現在距離小麥收割的時日不長,等到收割那一日,康熙會親自過來。

    他的重視溢於言表。

    等到了收割那一日,康熙帶著阿哥四阿哥來了。

    收割的人有莊子上原本的人,大部分還是康熙帶來的,一個個揮舞著鐮刀的氣勢十足,就連康熙自己,都拿著一把鐮刀下地了。

    收割了放在一邊,自有人去接著處理,然後借著這幾日的好天氣暴曬,小麥的畝產量出來了,康熙頓時哈哈大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朗聲:“雲氏,你立下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