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聖意難違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2-07-14 15:00      字數:3544
  第62章 聖意難違

    李氏在自己院裏發火,烏拉那拉氏的心情同樣不好受。

    她還不能發泄出來,因為她是四爺的福晉。

    她要謹守本分,不能因為四爺要娶別的女人而露出妒忌,哪怕今年她的大阿哥去世了,四爺會和她一起感傷、心疼,卻不會不生其他的小阿哥。

    那林家還是皇上看中的人家。

    巡鹽禦史這個職位,就算是她也知道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肥差。

    要進門的側福晉雖然是他的庶出女兒,卻和林家獨子是雙胞胎。

    不是嫡出,卻也跟嫡出的女兒也差不了多少了。

    四爺的後院並沒有著族大姓,她管理基本沒有什麽問題,新進來的側福晉一時半會也挑戰不了她的權威,但要是跟李格格那般的性子,她日後就要艱難些了。

    不管是從私人感情上來說,還是後院的管理上來說,都不是烏拉那拉氏想要看到的。

    對於四福晉來說,還不如李氏被請封為側福晉,她出身包衣,也就是占了能生這一點。

    自從大阿哥去後,李氏氣焰更高了些,讓她頭疼,卻也還壓的住。

    隻可惜,聖意難違,她隻能選擇接受。

    林如海他要去上任,拖延不得,所以收到了聖旨,就迅速的去四阿哥的府上和對方商議起婚事的章程來。

    婚事不是立刻就能辦好的,好在嫁妝是從女兒出生就開始準備的。

    現在隻要去量一下院子的尺寸,然後把家具做出來,再補一批現在時興的款式,就差不多了。

    但是其他的步驟,該有的都不能少,他先和四阿哥定下日子來,其他的,他就不能再親眼盯著了,頂多是到了女兒出門的時候,他要是抽得出時間的話回京城來送嫁。

    而這期間這些步驟就由母親帶著兒子來辦理。

    老太太既焦慮又開心,手上還忙的很。

    兒子要去的地方必須得要小心謹慎,孫女這邊她也脫不開身,要為她操辦。

    而且還有大孫女,她撂牌子自行婚嫁了,這段時間正是議親的時節,最近京城裏頻頻傳出喜事。

    大孫女也十五歲了,不能再拖了。

    好在兒子說他有了心儀的人家,讓她不要著急,他自有章程,老太太才暫時鬆開手。

    至於琛玉那邊,他們兩個都不約而同的延後了。

    實在是趕不及了,男孩子延遲兩年再談婚事也沒關係,總不能匆忙定下,要是個不好的,後悔也來不及。

    他們是不肯輕易定下的。

    雲舒瑤看到塵埃落定了,家中在給女兒準備嫁妝,心思也是一陣起伏。

    她在反思,反思自己這些年是不是過得太鹹魚了。

    雲舒瑤在進門的時候就知道,她沒有什麽升職空間。

    隻要林如海還做官,而且想要在官場上混的開,那麽抬妾為妻就不會發生,這是一個現成的把柄。

    但曆史上就完全沒有官員抬妾為妻,還不受影響的事情嗎?

    當然不是。

    隻要做出了足夠的功績,自然不在話下。

    隻是這功績說起來簡單,卻需要時間。

    因為別的穿越者會的那些玻璃、手表、疫苗、火藥……那些她全都不懂。

    或許在當初上學的時候老師有提過吧,但是誰會背下來?

    最主要是她工作那麽多年,早就把課本給忘記了,就算背過,也早就還給老師了。

    對她來說,改良糧種才是最有可行性的,而且功績也大。

    給她時間,等到琛玉上任的時候或許能有個好結果出來。

    那是需要一代一代改良的。

    她的異能也沒有那麽逆天,說讓變異就變異,還是往她想要看到的方向變異。

    她隻是能縮短作物成熟時間,而且保證作物的健康而已。

    她以為自己能等。

    但是現在她的女兒要出嫁了,她不能操辦她的婚事,之後若是女兒出了什麽情況,在四阿哥府上,她也輕易不能去看她。

    她的身份,太低了。

    如果是林如海的繼室,就不一樣了。

    雲舒瑤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嚐試掙紮著翻身一下。

    因為林如海之後要主管鹽務,雲舒瑤想起了一個東西。

    鹽鐵都是朝廷專管,鐵,雲舒瑤是不知道要怎麽提純的,但是鹽的話,現在的鹽多從鹽井、鹽湖取鹽,海水取鹽也不是沒有,卻是粗鹽,而且是用柴火煮。

    貴族當然不會省那些錢去買精鹽,但是貧苦人家,隻要有鹽味就可以了。

    回頭試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方便又實惠的方法能不能提純、推廣,這個難度應該沒那麽高,若是不行,就想想別的辦法……

    珞玉的婚事定下來了,在家中的時間就這麽點了。

    她現在很黏著雲舒瑤。

    無論雲舒瑤在做什麽,她都想要黏一起。

    還有弟弟、姐姐妹妹祖母她們。

    隻要不是跟姨娘在一起的,就一定是跟在他們那邊。

    要不是林如海已經南下了,她還想要纏著林如海多相處。

    老太太對她這樣的行為隻有縱容。

    出門了之後,她之後就是四阿哥的側福晉了,再也不能像如今這般鬆快了,她想做什麽,隻要不越線的,她都不會管。

    隻要她把四阿哥府上的情況都背了下來,規矩都熟練了就行。

    其他的,有她盯著呢。

    嫁妝很重要。

    要陪嫁的丫鬟婆子也很重要。

    這些就是日後孫女在四阿哥府上的心腹了,一定要選能用的,又不能拖後腿的。

    老太太又一次慶幸,早早的就有給孫女們準備,現在隻要在那些人手裏挑選最合適的就行了。

    隻是她時常還會覺得不足罷了。

    畢竟,那是四阿哥府上,不是一般的人家。

    於是,被點為陪嫁的下人們練規矩練的欲生欲死。

    整個林府幾乎都在忙碌,唯一清閑的,就是梅姨娘和楚姨娘。

    她們手上無權,楚姨娘一心禮佛,無暇他顧,梅姨娘想管,卻插不上手。

    隻能眼紅的看著珞玉的嫁妝單子越來越長。

    她覺得上麵的人眼神不好,怎麽就沒看見她的瑛玉呢?

    她才是長女!

    長幼有序,這麽一樁好親事,也該是她的瑛玉才對!

    她滿心的不服,卻不敢說。

    尤其是想到老太太的時候。

    她隻能默默的把珞玉的嫁妝單子記了下來,等她的瑛玉出嫁,要是不如,她就要鬧了。

    林如海出發的急,其他的事情留了穩重的幕僚在這裏,加上琛玉也在這邊,就由他出麵。

    他身為林如海唯一的兒子,也能代表林家了。

    這樣大的喜事,賈家就算一開始不知道,沒多久也知道了。

    除了寶玉在惋惜林姐姐要出嫁,為什麽要出嫁這樣的問題以外,其他人的心情各不相同。

    賈赦是高興,那不是他妹妹肚子裏出來的,卻也要稱呼他妹妹為母親,叫他們一聲舅舅。

    她出息了,他們賈家也能沾點光。

    賈母和王二太太則是憋氣了,賈母是知道他們兩家實際關係怎麽樣的,要不是各種原因,兩家已經撕破臉了,隻是維持著麵上情,沾什麽光?

    也就是嘴巴上的那一點光了,唬一唬不知情的外人罷了!

    林家有喜,還是雙喜臨門,她不得不後悔,自己當初事情做的有失謹慎,說到底還是那趙杏花的錯,不然賈家和林家的關係不會是現在這樣!

    林家越好,賈家也能沾光。

    畢竟寶玉和黛玉年紀相仿,若是能結為姻親,上麵有出息的兄姐庇佑,寶玉日後就不用愁了。

    現在這個打算卻是希望渺茫了。

    王二太太生氣的點又不一樣,因為她的元春就在德妃娘娘的宮殿裏麵做女史,她要是也去了四阿哥的府上,是做不到側福晉這個職位的。

    更不要說是皇上賜給四阿哥的,地位又比自行請封的要高一些。

    這樣的對比怎麽能不讓王二太太心裏不舒服?

    而且元春現在還在宮裏苦熬,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出頭。

    為林家高興?

    她恨不得直接把聖旨裏的名字換成她的元春!

    不能在宮裏博一個前程,成為皇子的側福晉也是一個好去處。

    賈元春把她聽到的隻言片語跟珞玉說,珞玉是承她這份情的,暗暗記了下來,準備回頭還回去。

    事實上這並不是德妃一開始想要看到的場麵。

    她是要把林氏和鈕祜祿氏一起作為格格的位份指過去的,隻是後來皇上他插手了。

    德妃能夠在後宮安穩這麽多年,就是因為她會察言觀色,也從來不會違背皇上的任何意思,他說的是什麽,就是什麽。

    所以林氏的位份從格格提升成了側福晉她也沒說什麽,隻是私底下不滿。

    要是早知林大人這般被皇上看重,她就先把珞玉以格格的身份指給老十四了。

    這樣能夠幫襯到老十四,也不打眼。

    林如海這個位置,許多人都能看得出來是一個過渡,要是他差事能辦的好,任期滿了之後回京,自然有他的前程。

    不僅是太子,大阿哥,別的隱隱有意於那個寶座的人都和自己的幕僚們討論了一輪。

    怎麽會把她指給老四呢?

    是不是老四做了什麽?

    幾經分析過後,大都認為是巧合,要不是老四的嫡長子沒了,皇上也不會突然關心起他的後院來,讓他撿了這麽一個便宜。

    如果換成自己的嫡長子去了,皇阿瑪肯定也會心疼他們的,隻是誰又願意自己的嫡長子夭折呢?

    哪怕不喜歡嫡妻,對自己的嫡長子那也是不一樣的。

    這確實是個巧合。

    知道了這個消息的警幻簡直要吐血了,心境一陣不穩。

    居然跟皇家扯上了關係?!

    珞玉她是沒法再下手了。

    而且牽一發動全身,她不知道林如海做了什麽,但自從林如海回京之後,她就被反噬了。

    動用了壓箱底的寶貝,才讓她的境界穩住不掉,閉關出來,事情已經成了定局。

    警幻一陣挫敗,難道她就隻能這樣眼睜睜的看著?

    不。

    她費了這麽多功夫,不能就這樣算了。

    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要是錯過了,不會再有了,她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