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作者:五點零九      更新:2022-07-09 16:00      字數:2316
  第二十六章

    “我接受沈姑娘的幫助,先給母親治病。”他堅定的看向沈亦槿,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在下多謝沈姑娘,大恩大德也不知這輩子能不能報答,但若姑娘需要,在下願為姑娘赴湯蹈火出生入死。”

    雖然心頭有無數的思緒拉扯,他卻在這些混亂中明白了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丟掉那可笑的自卑,卸下沉重的外殼,消融堅硬的內心,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他想治好母親的病!他根本不想離開上京!他不想再和沈亦槿做回陌生人,哪怕隻是以這樣懸殊的身份相處。

    沈亦槿倒是一驚,方有光報答之言擲地有聲,猶如保家衛國的將士視死如歸的誓言,這人拒絕的徹底,恩情卻也深刻。

    “方公子嚴重了,本就是我願意的,不是你求我的,談不上出生入死的報答。”

    方母激動地站了起來,伸手去抓沈亦槿。

    沈亦槿忙握住方母的手。

    “沈姑娘,我老太婆謝謝你,我老了,受了你的恩惠怕是不能報答了,有光還年輕,你需要他做什麽,盡管開口,從今往後,你說的話,有光唯有不從。”

    沈亦槿一聽,算是明白了,這家人都是愛憎分明,恩仇必報的個性。

    “伯母言重了。”她拉著方母重新坐下來,從懷裏拿出錢袋塞進方母手中,同時看向方有光,“平日裏的將養也很重要,這些銀子你們先拿著,我想辦法請上京最好的郎中給伯母看病。”

    方母把錢袋胡亂塞回沈亦槿懷裏,“姑娘肯為我請郎中治病已經感激不盡,怎麽還能拿姑娘的銀子。”

    沈亦槿把銀子放在一旁,抬眼看了看四處漏風的茅屋和破爛的窗戶紙說道:“我幼時就知道一句話,病都是三分治七分養,伯母若想盡快治好病不拖累方公子,就別再和我客氣了。”

    “這……”方母遲疑了,即使眼睛瞎了,仍舊下意識抬頭往方有光的方向看去。

    方有光拍拍方母的肩膀,“娘,你剛才說什麽自己忘了嗎,你說從今往後,沈姑娘說的話,我方有光唯有不從。沈姑娘是想盡最大努力治好娘的病,你放心,有我在,這恩情一定能還。”

    沈亦槿幫人憑的是善意,做事憑的是良心,沒想圖任何人的報恩,但現在來看,隻有把這份恩情認下,方家母子才能安然接受她的幫助。

    “方公子說得沒錯,公子今後一定會大有作為,還恩情自然不在話下。”

    天下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會認為自己兒子是最好的,更何況方有光本就孝順,方母聽了這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意,笑著笑著眼中隱約有了淚光,她又緊緊抓住了沈亦槿的手,比之前任何一次都用力。

    或許對於一個一無所有的盲眼老人來說,唯有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謝了。

    從小茅屋出來,天色已經不早,沈亦槿怕兄長擔心,快步往回走。

    剛拐進將軍府所在的巷子口,就看見送年禮那日在六皇子府看見的婢女,她跟在一身著暗藍色妝花褙子,婦人打扮的女人身後,主仆二人一直看著將軍府的方向。

    沈亦槿突然想起那日衛公公和這婢女的對話,這女人莫非就是他們口中的“林姑姑”?

    她不禁納悶,李彥逐的人為何會在靠近將軍府的地方?

    心中疑惑未消,一個念頭閃過了她的腦海,雖然她不知道林姑姑究竟是什麽身份,但肯定同李彥逐關係匪淺,她何不“曲線救國”?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沒能接近李彥逐,不如先從接近他身邊的人開始,她是任何一種可能都不能放過的。

    思及此,心頭難掩激動,順手取下金累絲寶葫蘆耳墜,打算用尋找耳墜的方法去接近婦人,但剛取下耳墜,她就停下了腳步。

    她可不能讓婦人知道自己是故意接近她的,若是那樣,會不會弄巧成拙了?

    要裝作不知嗎?可那婢女分明認得她的,又如何裝作不知?

    她仔細回憶了那日六皇子府的情形,夜很黑,她很虛弱,又被李彥逐傷了心,身心俱疲,一個小小的婢女注意不到也很正常。

    打定了主意,她即刻往前走去,就在要接近她們的時候,將手裏的耳墜扔到地下開始假意尋找。

    裝也要裝的像才行,怎麽也得認真找一找,沈亦槿先在別處找了找,才慢慢挪動到兩人能看得見她的地方開始尋找。

    今日天氣好,林惜想四處逛逛,走著走著就走到護國將軍府門口了,想見沈亦槿的心思一直在她心裏,算了算日子,沈亦槿的病應該好了,而且都走到這裏了,就等等看。

    她也不打算搭話,又晴識得沈亦槿,她隻要遠遠看一眼她的模樣就好。

    等了一會,天色漸暗,她正打算離開改日再來,突然看見右前方有一女子彎著身子看著地麵,慢慢向她這邊挪動。

    女子應當是丟了什麽東西,找得很投入,眼看著就要撞到她腿上了,也絲毫沒有察覺。

    她忙往旁邊退了一步,引得身旁的又晴也朝這邊看過來,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就激動了,眼前女子的側臉可太像沈姑娘了,她又彎腰仔細看了看,很快確定就是沈亦槿,沈姑娘可是她見過最好看的人,記的可牢著呢。

    又晴指著沈亦槿小聲對林惜說道:“姑姑,這位姑娘就是沈姑娘。”

    林惜還沒做出反應,就見女子站起了身,毫無目的的看了過來,兩人的眼神在下一刻不期而遇地對上了。

    四目相對的一瞬間,兩人皆怔愣住。

    林惜一直以為又晴的形容太過誇大,此刻才知道又晴口中的清澈明亮,不足以形容這雙好看的眼睛。

    沈亦槿也沒想到衛公公口中的林姑姑如此年輕,姑姑這一稱呼在興國是對宮內較長資曆宮女的尊稱,應當都是老者,誰知麵前的人看起來最多也不過三十出頭。

    這都是托了在百草穀試藥數年的福,在百草穀十多年來,林惜的容貌不老,也就是這五年跟在李彥逐身邊,吃了些苦,容顏衰老了,否則會比現在看著還年輕。

    沈亦槿先收回了視線,裝作不經意看向了一旁的又晴,故作思考的模樣,“這位姑娘看著眼熟,我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小女怎麽記不起來了?”

    做戲這件事就得先發製人,說不認識未免太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才會更讓人相信。

    她不由得感慨一番,前世她可是從未誆騙過人的,今生為了救父兄的命,這謊撒演戲的功夫真是越發遊刃有餘了。

    作者有話說:

    晚上十點左右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