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太史令老爺
作者:南珣      更新:2022-07-01 15:45      字數:3256
  第十九章 太史令老爺

    雞蛋雖然和外麵的一個價,但因著是批量買來的總價低,所以還是賺了!

    “辛離離,跟從母說實話,你這是哪來的稀奇古怪的點子,做魚肉夾饃就算了,又是小推車,又是賣魚湯加雞蛋的?都是誰告訴你的?”

    辛離離眨眼睛,瘋狂賣萌,撅著小嘴撒嬌:“從母,好從母。”

    袁依婉手中樹枝在案幾上抽了一下,指著辛離離道:“站好了,不許回頭看大郎,大郎不會為你說話的。”

    一個五歲的孩童,縱使天才,能識千字背古文,但不代表她會懂人情世故,做起生意一套一套的,僅一日,她們就賺了一千多個銅板,都快抵得上打魚半日得收入了。

    需知現在二十兩銀子就夠一個家庭一年花銷了,每月賺一二兩銀子都已經算是生活富足,兩千個銅板相當於一兩,合著他們一天賺了別人家半個月花銷,再加上打魚賺得錢,每日日入將近二兩!

    袁依婉十分懷疑是誰教了她,害怕她走了錯路。

    辛離離眼睛滴溜溜轉,在把主意推到司馬佑安和陳柏卓身上來回搖擺時,額頭就被樹枝輕軟軟戳了一下,隻聽袁依婉道:“不許撒謊。”

    眼見是躲不過去了,她蔫頭耷腦道:“自己想的呀。”

    天地良心,真是她自己想的,她好歹也是個現代人,搞個小推車還是容易的很的。

    袁依婉沉著臉,背脊挺得筆直,嗬斥道:“當真是自己想的?”

    辛離離猛地點頭,快速道:“真是自己想的,離離經常給父親做飯的麽,當時家裏窮,得了餅子就往裏麵塞點東西一起吃,那小推車,這不是,那個……離離想和從母一起推才想出來,離離就是想讓魚湯熱的好麽,離離隻是說,能做出來還是靠大郎啊!”

    隻要扯上司馬佑安,就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眼見袁依婉神情有些鬆動,她趕緊道:“魚湯從母知道的呀,有人想占便宜,離離才要價的,當時看見雞蛋,離離就想著魚湯都能單獨要價,雞蛋肯定也可以!”

    最後她肯定狠點頭:“是離離自己想的!”

    司馬佑安在她背在身後,緊張到手指團在一起,按出淺淺月牙坑的地方看了半晌,而後收回了視線。

    袁依婉沉思半晌,暗道不愧是她阿姊和姊夫的孩子,竟如此聰穎,一時間心裏是又為其歡喜,又為自己不能提供更好的環境而酸澀,說道:“好,從母信你。”

    辛離離呼了一口氣出去,可嚇死她了,隨即又開心起來,她這也算是在從母眼皮子地上過了明路,以後是不是可以多想點子了。

    “今日辛苦離離和大郎了,每人給十個銅板。”

    辛離離眼睛肉眼可見嗖地亮了,袁依婉哭笑不得地揉揉她的發髻,心疼道:“去睡會兒,下午從母自己烙餅就行。”

    說完,她又同司馬佑安道:“大郎今日也十分勞累,便不要再看書了,小憩一下,待我烙完餅與你一同去迎郎君挑魚。”

    司馬佑安聽後,放下羊皮紙,向袁依婉行了禮後,便將屏風拉上,乖乖躺下休息,等袁依婉出了門去烙餅,屏風被一雙小手給推開道縫隙,縫隙中正巧能瞧見趴在床榻上,頭衝著他的辛離離。

    賺了錢的辛離離一腔熱血沒處撒,隻能同司馬佑安叨叨了,她這也算是給小反派傳輸愛的聊天,隻聽她小嘴不停,從現在日賺一千銅幣,已經暢想到以後日賺一兩銀子、十兩銀子了!

    “大郎,你日後還同我和從母出去擺攤嗎?”

    已經被她的魔音說得快要入睡的司馬佑安聽見她問猛然驚醒,來不及心驚自己竟然差點熟睡,就已點了頭,點完之後正想打手勢,辛離離馬上又開始接話。

    “你去就好,不然我還在想,我和從母兩個人都忙不過來,小攤算是支起來了,打魚完全可以交給叔來做,這樣等冬天來了湖麵結冰,我們也有營生,到時候就讓叔跟著到縣城打工,過這個冬天肯定沒問題,至於我那個來搗亂的叔,他來一次揍一次!”

    他緩緩放下手,微微偏頭看向她,竟注意到他剛剛的動作了麽?輕輕將被子拉至肩膀,他闔上眸子,短暫的睡了過去。

    如此幾日,日日都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袁依婉的魚肉夾饃小攤子因著獨一份,所以在集市上擁有了很大的客流量。

    雖然因為眾人嚐過魚肉夾饃,對其新鮮勁兒下降了不少,但當場往餅子裏塞看得見的魚肉,有免費魚湯,還能自己選擇加雞蛋,還是讓不少人趨之若鶩。

    加上集市人流量大,她們有了攤子可以一直支到晚上,魚肉夾饃的銷量一直增長,直直漲到五百又往下滑落,最終維持在四百左右。

    四百個魚肉夾饃每個五銅板,每日賺錢基礎便是兩千個銅板,袁依婉又尋了賣麵和賣雞蛋的嬸子,批發價上貨,成本下來後,加雞蛋、賣魚湯都在賺錢,每日又能多賺出二三百個銅板,這樣一日下來,竟真能日賺一兩銀子了。

    關鍵他們家不光有攤子,還有打魚的漁船,漁船雖打上的魚不定,但扣除給三郎家的費用和上繳的稅,每日日入一兩不是難事,若是運氣好打上大魚,拉到縣城能賣上個四五兩!

    家中銀錢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攢起來了,都有四十兩銀子了!袁依婉便做主,每日隻備四百的量,攤子也隻出到晌午。

    回家後,她預備第二日的餅子,等離離睡醒午覺後,便將魚燉上,到時小火悶著,第二日的魚湯更加濃稠鮮美,而後她便在廚房一邊烙餅一邊詢問兩個孩子功課。

    四百個餅子不是小數目,往往袁依婉要一直烙到深夜,直到她烙得多了,一大鍋能撈出十多個餅子才能稍稍喘口氣。

    辛離離看的心疼,想讓她從母雇人去烙,可哪裏舍得啊,雇陳柏卓打魚已經在一直提費用了,就怕他不打了,袁依婉甚至已經在想將漁船租給陳柏卓,他們收租一事了,可臨近冬日,她便壓下沒提。

    小漁村眼見是不能再待下去了,趁現在何家還沒來,積累些積蓄,帶著離離和大郎搬到縣城才是正經事,而且這裏風氣不好,她既欣慰兩個孩子都有主見,又擔心他們受欺負,想給他們更好的教育,所以自己辛苦點算什麽。

    次日一早,城門外,還來不及進去,便有熟人來打招呼,“夫人,今日又帶著孩子出攤了,給我先來份魚肉夾饃。”

    “好,一會兒進城給你拿。”袁依婉說道。

    “中。”

    城門外慣常排起長隊,可今日不少人卻紛紛掉頭往回走,有那想直接候在城門口的都不讓站。

    辛離離墊著腳都看不到前方城門處發生什麽了。

    反倒是袁依婉隱隱有所感,帶著他們讓出官道的路,果不其然,他們讓出沒一會兒,城裏就有官兵出來清人,離城門處二裏地的官道上都不許有人有牲畜。

    古代知識小白的辛離離還是頭一次見這架勢,忍不住想這難道是哪個欽差大人來訪?弄得這麽興師動眾。

    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散落著踢踢踏踏的聲響,在這個人民出行全靠牛車、驢車的時代,十多匹強健有力的馬匹就如同現代街上的勞斯萊斯,貴且稀少。

    可如今卻真真切切出現在了辛離離眼中。

    一行白衣縹緲,頭戴玉冠,腰間繡著鶴紋,瞧著要升仙的男子先後從他們眼前而過。

    十多人的隊伍中間護著的是一位年僅十來歲的少年,他騎著的是唯一一匹白馬,黑色腰帶束出他纖細的身材來,寬袖似是要乘風飄至眼前。

    他的臉上是和同伴們一樣的倨傲冷淡,似乎道邊的眾人隻是匍匐在他們腳下的螻蟻,再和辛離離短暫對視的一瞬後,便輕飄飄移開了眼,似是萬物在他眼中均留不下痕跡。

    煙塵四起又消散後,他們的身影已經進城再也看不見了,安靜的四周重新恢複了往日的喧鬧。

    “哎呦,隻是借道去白鶴觀而已,竟然連官道都讓我們讓麽,這些當官的!”

    “膽敢妄議太史令的使君不要命了!”

    辛離離耳尖抓到太史令這個關鍵詞,隨即刷的扭頭看向司馬佑安,他神情平淡,對剛剛從麵前經過的太史令官員,既不敬畏又不在意。

    透過雲層的朝陽打在他臉上,投下一片剪影,若不是他還乖順的聽從袁依婉的話,當真與那些太史令官員們如出一轍。

    不愧是書中太史令出身的人,書裏記載小反派被皇帝接過去後,就給塞進太史令了,而後力排眾議,封他做了國師,他也擔起了重擔,誰人不知國師啊。

    她仰頭問道:“從母,太史令是做什麽的啊?他們的地位很高啊,大家都好像很害怕的樣子。”

    袁依婉神情似有回憶,推著小推車慢慢道:“太史令乃是掌記災祥、占候天象、推演曆法的官員,曆來地位頗受尊崇,與一般官員不同……”

    在兩人身旁的司馬佑安微微抬眸望向太史令們前進的方向,屬於幼童這個年紀獨有的清澈眼瞳裏,有著未來二字。

    作者有話說:

    司馬佑安:總覺得這個“辛離離”不太聰明的樣子。

    PS:請記住這個白衣少年,後麵要考的。【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