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賺錢養娃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6-28 12:33      字數:6017
  第82章 、賺錢養娃

    楊嵐還是第一次離家去那麽遠的地方, 雖然在杭州的七八天,淨到處買絲綢料子了,都沒好好逛逛西湖, 但她表現的還是特別興奮。

    “許沁,看到你開車,我也想學開車了!”

    其實北京到杭州是有直達火車的,但那種綠皮火車不但速度很慢, 坐起來也實在不舒服。

    去年她去嘉善訂扣子,回來歇了好幾天才緩過來了。

    開車當然也很累, 但好歹車裏能收拾的清清爽爽, 而且她們這次是去采購的,那肯定要貨比三家, 要多跑幾家絲綢廠才行, 這樣比較方便,而且開著車去談業務,往往比較有底氣。

    這破吉普雖然太不咋地,但在這個年代, 也算是挺豪橫的了。

    還有一個好處, 渴了餓了能隨時停下來。

    看到漂亮的風景,也能多看幾眼。

    比如現在, 她猛打方向盤,車子向右拐彎, 在一處斑駁的小橋邊停了下來。

    許沁下車活動了一下,喝了點熱水,吃了幾塊綠豆糕。

    楊嵐望著碧綠的河水, 在河麵上暢遊的野鴨子, 以及不遠處的三五人家, 笑道,“小沁,咱們這也像到處旅遊了,可真好,你準備什麽時候去上海啊?”

    許沁把水壺遞給她,懶洋洋的說道,“這要看這批料子什麽時候能消耗完了。”

    其實現在的上海,遠還不是什麽時尚之都,許沁雖然沒去,但也能想象到,很多地方都還是一片荒涼呢。

    不過,到底是五十年後的東方明珠,雖然還沒成氣候,但上海服裝廠和羊毛衫廠在全國都很有名。

    最近,許沁受到齊家軍這個二道販子的啟發,覺得僅僅靠做衣服掙錢,還是太局限了一些,上海服裝廠的那些衣服她沒看上,還不如她設計的款式更洋氣,但羊毛衫她看上了。

    去年秋天,楊嵐的表姐去上海出差,她托人家買了兩件羊毛衫,羊毛衫這種衣服不像外套,總體來說款式和花樣不太多,更講求實用性和舒適性,比如一件款式一摸一樣的羊毛衫,一件用腈綸線,一件用純羊毛,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然了,羊毛線也分很多種,生毛是最差的,很多人穿上會癢,熟毛也分三六九等。

    穿著最舒服的羊絨,現在市麵上還沒有。

    等這批衣服做完,她就準備去上海進羊毛衫了,就單純的倒賣,整個比較輕鬆簡單的錢。

    楊嵐有點擔憂的說道,“許沁,你這料子,是不是買多了?”

    許沁笑道,“是有點多了!”

    她心裏當然不是這麽想的,她還覺得料子進少了呢。

    真絲作為最重要的高檔麵料之一,除了有點嬌貴之外,沒有別的毛病,很多人對真絲的印象除了嬌貴,還特別愛起褶子,其實這是誤會。

    有些輕薄的料子的確愛起褶子,但真絲也分很多種,根據織法和厚度不同,有很詳細的劃分,大部分的真絲其實是不易起褶的。

    尤其是重磅真絲。

    許沁這回,就采購了不少重磅真絲。

    楊嵐替她著急,怕那麽多料子砸手裏,猶豫了數十秒,說道,“許沁,要不,我幫你攬活兒吧?”

    許沁正在擼路邊不知名的小花兒,倒是有點意外,“你打算怎麽攬活兒啊?”

    楊嵐笑了笑,“我之前不也給你介紹了不少客戶嗎,等回去之後,我就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跑一邊,估計能拉來不少人。”

    許沁鬆開那些無辜的花兒,“這倒是個好主意,那之後呢?”

    親戚朋友再多,但也總有用完的時候吧。

    楊嵐白了她一眼,“那我也不會像你侄女似的,整天在大街上亂轉,效率太低了,親戚朋友之後,學校同學行不行?也就咱們係知道你開了個裁縫店,還有好多同學不知道呢,再不濟我去別的學校拉人去!”

    許沁拍了拍手上不小心沾到的花粉,搖頭道,“學校就算了吧,這次的目標客戶不是學生。”

    楊嵐饒有所思,沉默了數十秒忽然氣呼呼的說道,“許沁,你這人可真沒意思,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布料根本沒進多,是進少了是吧?”

    她猜的倒也不錯,早在去杭州之前,許沁就把一切都計劃好了,設計圖畫好了,詳細的尺寸也都標注出來了,就連做衣服的老師傅,都已經找好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她笑了笑,“這可說不準的事兒,要是做出來的衣服受大家夥兒歡迎,那肯定是布料進少了,要是不受歡迎,那可不就進多了!”

    楊嵐說道,“這回你還在你家的院子裏賣啊,要我說,你就去前門商場那地兒,那地方顯眼,人流多,掛上招牌一下子就吸引很多人去了。”

    許沁笑道,“已經賃好房子了。”

    現在北京大街小巷都是做買賣的,前門那一帶的房子,都跟著緊俏起來了,不過價格倒沒漲多少,都是小本買賣,價格高了也賃不起,十分像樣的私人買賣,現在還沒人敢幹呢。

    不說別的,別看路邊的小吃攤那麽多,賣火燒賣餛飩賣油條賣包子的都有,但要麽是倒騎驢,要麽是一輛三輪車,全部家當都能裝上,包括爐子油鍋都在上麵,要麽就是路邊占一個四不著的角落,妨礙不到人,搭上一個簡易的塑料棚子,連個招牌都不掛,全靠熱氣騰騰的食物香味告訴人家是幹嘛的。

    還沒有開在正經房子裏的私人飯店呢。

    所以許沁很容易的,就在前門距離大柵欄不遠的地方,租到了一處門頭房,這房子挺老的了,屋頂都漏了,原來是格委會的辦公室,□□倒台之後路,就一直閑置了,這是區裏的老公房,一般人也不敢占,就這麽一直空著了。

    她打聽著去了房管局談租賃,接待她的人還挺高興,趕緊租給了她,並且合同上簽訂了,房管所隻管租房子,不管修房子。

    也不怪特意寫上這麽一條,因為這四間門麵房問題挺多,不好好修繕一下的話,根本沒法用。

    許沁簽下三年的合同,她倒是想一下子多租幾年,但人家房管局有規定,公房合同最長就是三年。

    但接待她的小夥子說了,一般情況下,三年期到了,還是會給她續租的。

    隻是到時候房租肯定要賬了。

    許沁沒找別人,就找了鄭立方幫她修房子,鄭立方雖然年輕,手藝倒是不錯,以前在寧縣她也找人壘過火牆,北京宅子這活兒,明顯質量更好。

    火牆可齊整了,而且裏麵的煙道挺順暢。

    楊嵐使勁兒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行啊你,這不都想好了,都在大柵欄找好房子了,還怕什麽,你做的衣服都那麽好看洋氣,肯定很快就會賣光了。”

    許沁抿了抿嘴,“好了,咱趕緊走吧,不然天黑之前到不了明市,就隻能荒郊野嶺,在車裏呆一晚上了!”

    這吉普車雖然挺破,咋一開感覺還挺肉,但不得不說,算是挺皮實的,正月裏她從老街回到北京,因為是跑了長途,特意開到汽修廠做保養,沒想到人家檢查之後說,都還挺好的,就給換了換機油就完事了。

    還是在她的要求下,把刹車片,機油濾芯,等等一些小零件給換了。

    楊嵐一聽,還真的往後看了看,要是把後排座位給放倒,還正能躺兩個人,不過,雖說已經到了四月,但晚上還是挺涼的,車上隻有一個薄薄的毯子。

    這麽過夜肯定會感冒的。

    不過,不跟著許沁出來不知道,原來許沁這人毛病那麽多,住個招待所特別挑剔,還非要服務員當麵把床單被套給換了。

    醒悟過來後,她盯著許沁瞪了兩眼,凶巴巴的說道,“我有正事兒要跟你商量啊!”

    “什麽事兒啊?”

    “這次去杭州,我覺得我也應該做個生意賺點錢,我不會做衣服,就搞簡單的倒賣就行了。”

    “那你想倒賣什麽?”

    楊嵐笑道,“我對倒賣布料不感興趣,我不太懂,而且也不知道去賣給誰,我想倒賣茶葉。”

    對於茶,許沁更喜歡各種各種發酵茶,最喜歡的是普洱,頂級的綠茶也不對她的胃口,但不可否認,杭州龍井赫赫有名,並且愛喝的人很多。

    “那很不錯啊,那你幹嘛不早說,咱們這次就可以捎回來一批啊!”

    楊嵐有些不好意思, “那我不是沒有錢嗎?”

    這次她來杭州,和許沁一樣請的都是病假,而且還一請就是七八天,雖然有醫務室的證明,但估計周老師還是會懷疑,許沁家裏是沒有電話機的,但楊嵐家有電話,而且她媽好多七繞八繞的社會關係,認識好幾個大學裏的老師。

    也就是說,周老師如果想,能打聽出來她家的電話號碼。

    她跟家裏說的理由是,學校有活動,假如周老師把電話打到家裏去,那很快就會知道了,她是撒謊兩頭都瞞著。

    臨行前,她隻跟哥哥要了五十塊錢。

    這點錢根本不夠幹什麽的。

    公路上沒什麽車,許沁開得很隨意,她猛踩刹車,然後抓起自己的挎包,“你自己看!”

    楊嵐其實知道,許沁這次去杭州,帶了很多現金,每次跟廠裏結賬的時候,都是拿出一捆捆的錢。

    雖然從小家庭優渥,但她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多現金,一開始還被驚訝到了,後來許沁進了那麽多貨,大把的錢都付給別人了,眼看著布包都憋了,她還以為許沁也沒錢了。

    即便許沁有,她一個從小沒跟人借過錢的人,也開不了這個口。

    楊嵐打開布包,看到裏麵還有兩捆整整齊齊的大團結,一捆就是一千塊,那就是還有兩千塊。

    的確還能進到不少茶葉。

    她心裏有些懊惱,但嘴上還是笑道,“不用了,反正咱們都回來了,等勞動節放假,我讓我哥再陪我走一趟!”

    許沁沒理她,猛打方向盤,吉普車發出輕微的聲響,掉了個頭。

    “許沁,你這是幹嘛?”

    “現在咱們才走了五十多公裏,返回去還來得及。”

    寂寥無人的公路上,一輛吉普車開得飛快,楊嵐覺得特別刺激,但卻也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說。

    杭州城遠遠在望了,速度終於慢了下來。

    采購茶葉當然也要貨比三家,但兩個人對此都不太懂,跑了幾個茶葉廠之後,覺得好像都差不多,不過,綠茶和發酵茶最大的不同就是,新茶永遠比陳貨好喝,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陳貨。

    銷售員這下目光有些閃躲了,笑著說道,“哪會有陳茶呢,現在茶葉都供不應求,去年的早賣完了,哪會陳茶呢?”

    的確,去北京的國營茶葉店買茶葉,除了付錢,還需要付工業票,不過,杭州是很有名的茶葉生產地,她在開車的路上,經常會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茶園,老百姓想來不會缺茶喝,而且商場裏的茶葉櫃台,服務員見他們是外地人,以為會買很多,都低聲悄悄說了,不要票也能買,但要一次性買五斤以上。

    許沁撚起一片茶葉,仔細看了看,“這不是陳茶嗎?”

    售貨員笑了笑,沒有過多解釋,而是直接把他們領到另外一個倉庫,“這裏麵的茶更好一些,不過價格也要更貴!”

    剛才他給許沁楊嵐看的,的確是陳茶,雖然他們廠的茶葉銷路不成問題,但架不住很多商場喜歡賒貨,到了季節賣不完,還要給退回來賣新貨。

    許沁和楊嵐按照中低高不同的檔次,都進了一些貨,貨款一共一千九,還剩下一百塊錢,購買了廠裏定做的節日禮盒。

    銷售員姓陳,異常心痛的說道,“這禮盒真的一分價錢都沒加,按照成本價給你們的!”

    他說的這是實話,這禮盒是商場要求做的,他們銷售科幫著聯係了經常合作的包裝廠,彼此業務往來很多,這批禮盒是賒的,還沒給人家工廠錢呢。

    因為茶葉供給商場,已經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潤了,茶葉包裝盒就不能再額外加利潤了,這是目前這個行業的行規。

    兩千塊的茶葉也沒多少,一共也就三四百斤,工人幫忙把茶葉和包裝盒都給裝到吉普車上了。

    許沁打開後麵的車門,“黃科長,你們也快下班了吧,為了表示感謝,我請你吃個飯吧!”

    今年風調雨順,年景算是很好,明前茶產量很高,明後茶就更多了,各個茶葉廠明明備貨很足,但有三個茶葉廠直接高傲的把她們拒之門外,說對私不批發,還有一個廠子要按照零售價賣給他們,而且還很大臉的要求工業票,態度最好最主動的,就是黃科長這一家了。

    銷售員嚇了一跳,看了看四周趕緊鑽上車說道,“不要亂講,我可不是科長,喊我老黃就行了,去哪裏吃,樓外樓?”

    回到北京,從火車站把兩千米絲綢布料拉回來,把齊家軍曾經住過的東廂房給收拾出來,許沁就把兩個老師傅請到了家裏。

    一個師傅姓溫,今年六十多歲,以前在公私合營的裁縫店工作,另一個師傅姓馬,也是六十多歲,以前也是在公私合營的裁縫店工作。

    何大姐和郭大姐小心翼翼的把一匹匹絲綢放到旁邊的架子上,兩位老師傅都挺激動,溫師傅說道,“真是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和絲綢打交道!”

    他以前在單位是有名的大師傅,以做中山裝出名,聽說還給領導人做過衣服呢,但很少有人知道,溫師傅最擅長的不是中山裝,而是旗袍。

    馬師傅小心的用手摩挲著光滑的麵料,“可不是的嗎,說起來,這所有的衣服,還是真絲穿著最得勁兒!”

    許沁笑著拿過來一遝圖紙,“溫師傅,馬師傅,這是我設計的所有款式,您二位幫著選一下款式。”

    最上麵幾張都是旗袍,款式中規中矩,既不是很短的改良式,開叉也並不高。

    溫師傅仔細看了看,點點頭,“不錯。”

    旗袍這種衣服,本身已經將女性的曲線美突出到極致了,越是普通的款式,越容易穿出彩來。

    而且還有華貴的真絲麵料加持。

    馬師傅看得是幾張睡衣草圖,也覺得不錯,款式十分簡介大方,但有點遺憾的是,竟然都沒有男款的。

    他和溫師傅都一個大師傅教出來的,他也很擅長做真絲麵料的服裝,唯一不同的是,溫師傅早年家境貧寒,他卻是大師傅的小兒子,家裏條件不能說多好,但真絲的衣服是從小穿到大。

    這都多少年了,他心心念念想弄一套真絲睡衣穿。

    但北京根本沒有賣的,友誼商店倒是有,得要外匯券,他沒地方去弄,讓別人從外地捎吧,他又總怕出事兒。

    前幾年鬧得凶的時候,很多人家的旗袍,真絲服裝都被搶走給燒了。

    馬師傅小心翼翼的問,“小許同誌啊,這睡衣,咋沒有男款的?”

    許沁一愣,笑道,“是我疏忽了,前麵有兩款是可以男女同款的,馬師傅,要不,您給出個樣子?”

    馬師傅從小跟著父親耳濡目染,繪圖功夫也很不錯,他點點頭,“成。”

    別看兩位師傅年齡都不小了,身體都挺好,眼不花耳不聾,就住在後海附近,每天早上都去公園練氣功,幹活兒手頭挺快,何大姐和郭大姐不忙,時不時過來打下手。

    很快,第一批衣服做出來了,有旗袍也有睡衣,還有重磅真絲做成襯衫和連衣裙,林林總總掛滿了衣架。

    這麽多漂亮的衣服光是看著,就特別誘人了。

    何大姐說道,“咱們這衣服,這麽好的麵料,還有兩位老師傅的手藝,保準一掛到前門鋪子裏,就會被一搶而空!”

    此時,許沁正在前門租下的門頭房裏。

    原本破破爛爛的屋子,經過一番修整,變得煥然一新了,屋頂修好了,門窗全部都換了,四麵牆粉刷得雪白,原來挺糟心的黃泥地麵,鋪上了漂亮的瓷磚。

    這瓷磚是鄭立方托人,費了兩道關係才買到的。

    許沁很滿意,“小鄭,真的是太謝謝你了,你這活兒幹得質量挺高。”

    鄭立方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應該的應該的。”

    許敏遞給她一張紙,說道,“姑,你看,鄭大哥給咱們幹活兒,隻收了材料錢,沒收工錢!”

    許沁看了她一眼,忍不住翹了翹嘴角,人家都說閨女大了外向,侄女也是一樣的。

    鄭立方連忙說道,“沒有沒有,我加了的,真的!”

    許沁掃了一眼紙上的數目,笑道,“不管什麽關係,也沒有幹了活兒不給工錢的道理。”

    她語有所指,許敏和鄭立方都有點心虛。

    “小敏,按照市場價給小鄭結賬啊。”

    

    五月中旬,許沁的服裝店正式開業了。

    前門大柵欄雖然挺熱鬧,但除了國營的商場和供銷社,沒幾家特別亮眼的鋪子,這新開的服裝店占了四間門頭房,鎏銅招牌上,微風製衣四個大字閃閃發光,還係著大紅的綢子,店門口也有不少高大的花籃。

    如今開業就這麽大陣仗的店可不多了。

    沒那麽大的膽子,都是小打小鬧小買賣,但也不少掙錢就是了。

    聽著外麵的鞭炮聲,許敏有些擔心的問道,“姑,咱這衣服定價都這麽貴,能好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