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攢錢養娃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6-28 12:33      字數:6773
  第67章 、攢錢養娃

    林東接過信, 立馬就給拆開了。

    看到軍事學院的通知書,他激動地都要說不出話來了。

    許沁倒是還好,慢悠悠的拆開了信, 看了兩眼說道,“這北京師範大學的通知書做的還行,比你那個軍事學院的好多了!”

    林東不太理解她的關注點,卻也笑了笑, 終於找回了嗓子,“的確是要好一點。”

    孩子們對通知書都很好奇, 但林東手裏緊緊握著如同一個稀世寶貝一般, 孩子們不敢跟他要,二強看著許沁說, “媽媽, 你和爸爸都考上大學了?我能看看你的信嗎?”

    許沁十分大方的遞過去。

    二強看完了大國看,大國看完了給了三剛,三剛認識的字還不多,胡亂看了幾眼, 遞給了四麗。

    四麗覺得, 這張紙最上方的學校標誌還怪好看的,她不認字, 是倒著看的。

    通知書轉了一圈又回到許沁手裏,她正準備給放到桌子的抽屜裏, 林東說道,“小沁,咱把通知書拿回家, 讓兩邊的爸媽都看看, 讓他們也跟著高興高興吧?”

    林東這是要回老家炫耀了, 也行叭。

    許沁把信封遞給她,“好,那你來保管吧,丟了你負責啊!”

    林東把兩個信封摞在一起,很小心的放進了挎包的最裏層。

    “你放心,這麽重要的東西,一定會保存好的!”

    從縣上坐車到了鎮上,然後再從鎮上推著自行車回到村裏,又是下午三點了。

    林爺爺和林奶奶早就把屋子裏收拾好了,而且火牆也給燒上了,這房子原來沒有火牆,是今年夏天林爺爺張羅瓦工新砌的。

    林奶奶趕緊下了一鍋菜肉餛飩,笑嗬嗬的說道,“這一路又冷又累的,快吃點熱乎的吧!”

    吃過餛飩,許沁帶著四個孩子去裏屋睡了,林東其實也累了,他前天值了個夜班,昨天也是正常上班的,相當於一天一夜沒怎麽睡了,他雖然累,卻興致很高,和父母聊了幾句家常,還沒說到自己考上大學的事兒,林爺爺倒是主動問了。

    畢竟是國家第一年恢複高考,好多人都很關注這個事兒,中秋節林東回村裏送月餅,曾提過一句,林爺爺前兩天去趕集,有個賣魚的攤販特別高興,一問才知道,人家的閨女考上了海市的大學。

    “老二,你也參加高考了是吧,考上了嗎?”

    林東翹著嘴角,喜滋滋的從包裏拿出兩個信封,“爸,媽,我和小沁都考上了,我考上了軍事學院,她考上了師範大學,大學都在北京!”

    這消息簡直宛如從天而降的炸彈,把林爺爺和林奶奶都給炸懵了,呆愣了好一會兒,老兩口才反應過來,又驚又喜的問道,“真的?你倆都考上了?”

    林東打開信封,拿出裏麵的通知書給他們看,“這還有假,當然是真的了!”

    林爺爺接過去認真看了看,看了很久不肯鬆手,哽咽著說道,“老二啊,你是個爭氣的孩子,打小就聰明,咱們家又出人才了,你給咱們列祖列宗爭光啦!”

    林奶奶也擦了一把淚,拉著兒子的胳膊,“老二啊,你爺經常說,林家敗落了,也就一百年前出過一個秀才,現在這不接上了?”

    林爺爺兩眼淚汪汪的點了點頭,“是,是接上了,咱們家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過了!”

    林東拿出通知書,本來是想讓父母高興高興的,沒想到老兩口高興的過頭了,反而都哭了。

    林爺爺和林奶奶也覺得大過年的不好這樣,趕緊都擦了擦淚,林爺爺問,“老二啊,你剛才說,二強他媽也考上了?”

    林東點了點頭,“比我考得分數還高呢。”

    林奶奶有喜有憂的說道,“小沁的確是個聰明人,不過你們兩口子都去上大學,孩子咋辦?”

    要是把孩子都留下,四個孩子她可忙不過來,最好的辦法是她照顧兩個,許沁娘家爹媽也幫著管兩個。

    林東回答,“這不用你們操心了,我和小沁商量好了,孩子也都跟著去!”

    林爺爺和林奶奶都愣了一下,林爺爺敲了敲煙鍋子說道,“老二,你們上大學帶著四個孩子,這恐怕不行吧,人家學校能讓?”

    林東笑道,“不在學校住,打算在外麵找個房子,再找個合適的保姆照顧孩子。”

    這打算是不錯,小孩當然還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比較好,而且四個孩子現在都在城裏上學,過去照顧也不是很方便。

    就是又要賃房子,又要雇保姆,太費錢了。

    而上大學本身也要花錢。

    林奶奶和林爺爺對視了一眼,林奶奶說道,“老二啊,我和你爸有吃有喝的,一年到頭在村裏也花不了幾個錢,等明兒你回去的時候,我們攢下的四百塊錢你都拿走啊,要是還不夠,我去問問你哥。”

    林東笑著拒絕了,“媽,我和小沁有錢,你不知道小沁的裁縫店可紅火了,這一年掙了好幾千呢,去了北京她也還可以開裁縫店,在錢上完全沒問題,你放心好了!”

    林奶奶也聽劉改芝說過,說許沁掙了很多錢,但她是半信半疑的,而且老二媳婦特別能花錢,即便掙得多,估計也存不下幾個錢。

    現在聽到兒子說有幾千的存款,她放心了。

    出嫁的閨女年初二要回娘家,許沁也不例外,一大早她就收拾好了要帶的禮物,今年她手上總算攢了一點小錢,買起年貨特別的大方,給許支書和王美蘭買了羊毛衫,買了皮棉鞋,買了收音機,還有各種各樣的好吃的:臘腸,熏魚,肉罐頭和水果罐頭,蜜三刀,桃酥,麥乳精,奶糖等等。

    許支書看到收音機挺高興,家裏的收音機壞了一個多月了,他早就想買一個了,但也不知道咋回事兒,鎮上的百貨商店一直缺貨,年底了村裏事情多,他太忙了,一直沒抽出時間去買。

    “小沁,這收音機好,比原來的那個高檔,挺貴的吧?”

    許沁笑道,“不貴,你這麽高級的幹部,還不得用點好東西?”

    許支書咧嘴笑了,他一個村幹部,算是什麽高級幹部?不過小閨女這麽說,他心裏比喝了蜜還美呢。

    三剛現在很有成為大喇叭的趨勢,一進門叫了姥姥姥爺,就迫不及待的說了一件大事兒,“我爸爸媽媽都考上大學了,要去北京上學,我們也都要跟著去北京了!”

    許支書和王美蘭本來以為是孩子的玩笑話,沒當真,林東卻立即從包裏掏出兩封信,“爸,媽,我和小沁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這是錄取通知書。”

    許沁笑道,“我比林東還多考了五十多分呢!”

    許支書是見過大場麵的人,還能維持著表麵上的鎮定,他接過去很仔細的在看女兒和女婿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王美蘭卻是忍不住,先是仿佛不認識了女兒一般,盯著許沁看了幾眼,興奮的嚷嚷起來了,“小沁,媽不是在做夢吧,你真的考上了大學?”

    今年各單位過年都放三天假,許三哥和許四哥也都回家過年了,許三哥激動地說道,“小妹,你這腦子咋長的,這麽些年了高中學的知識還沒忘?”

    許四哥也說,“是啊,真是想不到,你考的分數比妹夫還多?”

    許三嫂不像許四嫂,她一直是很喜歡這個小姑子的,笑著拉著小姑子的胳膊,“哎呦哎,要我說,媽也太偏心了,怎麽把小沁生的這麽好,又漂亮又能幹,還聰明,別人費了八輩子的勁兒,也考不上,她考大學咋就跟玩一樣?”

    王美蘭笑得合不攏嘴,“紅芳,你不知道,你妹妹剛生下來那會兒,正好趕上了旱災,別說玉米餅子了,就連河灘上的樹葉子樹皮都被吃光了,你妹妹又生了好幾場病,七災八難的才長大了!”

    許三哥說道,“小妹小時候就是容易生病,我記得有一回,我從地裏摘來的野果子,我和老四吃了都沒事兒,她吃了胃疼發燒,好幾天才好了!”

    一大家子人嘰嘰喳喳的說起來許沁小時候的事兒了,許支書卻是把錄取通知書還給女婿,推著車子走出家門。

    他先是找了本村的白四,他是十裏八村有名的廚子,一般誰家有了紅白喜事兒,都是找他掌勺。

    “叔你說啥,明天晚上要辦喜宴?” 白四有點驚訝,一般請他做菜的人家,都會早早打招呼,並且會跟他講好,到時候回來多少人,都要有哪些菜,然後他會給人家列出一個單子,各樣東西都需要準備多少。

    許支書點了點頭,十分篤定的說道,“對,就明天晚上。”

    其實要按照他自己的本意,恨不得今天晚上就辦喜宴呢,但這馬上都中午了,的確是來不及了。

    白四好奇地問道,“叔,家裏出了什麽喜事兒了?你要升官了?” 一個村裏住著,誰家有紅白喜事,他再清楚不過了。

    許支書四個兒子都結婚了,孫子還小,上頭父母早都不在了,按理,這幾年沒啥由頭辦喜宴啊。

    農村人除了婚嫁喪葬,還會辦壽宴,但至少也要夠了六十歲才會辦,許支書好像才五十三吧?

    白四之所以提到升官,是因為去年就有人傳,說是鎮上領導看中了許支書,要把他調到鎮政府工作呢。

    在許支書的帶領下,河東村這些年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雖然他有時候做事兒也不是百分百公允,但村裏社員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人不佩服他的,都不舍得讓他走。

    這些年他們都習慣了,河東村要是沒有了許支書,好像都不是河東村了。

    許支書得意的回答,“天大的喜事兒,我閨女和女婿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

    在農村做白四這一行的,除了手藝好,嘴巴也都挺會說,他立即笑嘻嘻的說道,“支書,小沁和她女婿都考上了,真是太厲害了,許支書,要我說,是你家的墳地選得好,旺後人呢,咱們村,好多年沒出大學生了吧!”

    許支書點點頭,“十一年沒出大學生了!”

    白四又恭維道,“小沁真是個聰明的孩子,真沒想到,這都嫁人好幾年了,又考到北京去上大學了,這不就是咱村裏飛出去的金鳳凰嗎?

    許支書笑逐顏開,“也是她運氣好,那就說好了啊,下午我殺一頭豬,需要什麽菜,讓大明領著你去暖房裏摘就行了,不過需要多少用多少,不許浪費,這些都要記好賬,村裏的菜不是白用的,我也得管大夥兒買。”

    白四本來還有點發愁,辦喜宴最重要的是買肉,要想酒席辦的體麵,一要有好酒,二要有肉菜才行,這會兒大過年的,集市都停了,連買的地方都沒有。

    但聽到許支書要殺豬,就一口答應了,“支書你放心,明兒出來的菜保管又好吃又好看,全套的豬下水一定要留著啊,能做不少菜呢。”

    從白四家出來,許支書又騎上車子去了關家村,把會殺豬的劉老三給叫來了。

    許支書去年養的豬現在還留了一頭,因為還沒長夠斤數,本來打算等四五月份在殺的。

    許大哥領著劉老三去了河灘的豬圈,一大群好奇的孩子跟在後頭,去圍觀殺豬現場了。

    許支書沒去,而是去了村委會用大喇叭下了個通知,“為了慶賀我閨女和女婿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明天中午都來我家吃飯,不許隨份子,不喝酒隻吃飯,自帶椅子和飯碗啊,燉肉管夠!”

    此時已經中午了,許大嫂和許二嫂已經做好了飯,許三嫂和許四嫂陪孩子們在院子裏玩兒,許沁和王美蘭正在聊保姆的事兒,猛不丁的聽到了大喇叭裏許支書的聲音,王美蘭笑道,“小沁,別看你爸不露相,心裏不定多高興呢!”

    第二天是正月初三,白四一大早就帶著瓦工來了,現在院子裏砌了兩眼簡易的火灶,爐火點旺了,架上兩大口鐵鍋就忙活開了。

    一口大鐵鍋裏,燉了幾大塊帶骨頭的肉,加了花椒大料茴香,還加了料酒,白色的肉湯汩汩的開,肉隨著上下翻滾,另一口鍋裏是油鍋,切好的裏脊肉沾上麵粉下鍋炸,很快就變成了金黃色。

    燉肉炸肉之後,是炒肉,肉片肉絲各炒了兩大盆,然後是燉雞,趁著燉雞的功夫,白四帶著兩個徒弟做大肉丸子,其中一個徒弟特別會剁肉餡,震得案板當當響,四麗站在門檻上看,擔心的說道,“媽,那個胖叔叔不會把案板剁壞了吧?”

    許沁笑道,“不會的,你放心好了!”

    上午十一點,陸陸續續有村民搬著椅子凳子來了,人人手裏都還端著碗拿著筷子,有兩個甚至還抬了一張桌子來。

    許沁還真沒見過這種場麵,忍不住翹起了嘴角,許三嫂過來拉了她一把,“小沁,一個人在這偷樂什麽呢,還不快上桌,今兒你是主角!”

    大冷的天兒,白四忙活得滿頭大汗,終於,一盆盆菜出鍋了,他的一個徒弟搬了一大摞幹淨的盤子,另一個徒弟搬了一大摞碗,炒菜盛盤,湯菜盛碗,手腳麻利的開始上菜了。

    許支書家院子大,一共擺了七桌,但也還有村民沒地方坐,反正社員也不將就,就在一旁站著,吃完一碗肉丸子就回家了。

    許支書不讓社員喝酒,自家卻是喝了酒,喝的還是許沁帶來的三大革命。

    幾杯酒下肚,許支書眉開眼笑,很滿意的說道,“閨女,這茅台酒就是香!”

    許沁倒也有點酒量,不過她不怎麽喝白酒,日常更喜歡喝紅酒,她當然也喝過幾次茅台,印象是不錯,好像的確比一般的白酒要好一點。

    但三大革命這個係列,她是真的沒喝過。

    許沁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笑道,“爸,來,我也敬你一杯!”

    許支書高興的一口悶了,許沁端起來正要喝,林東沒見過她喝酒,擔心的說道,“小沁,要不我替你喝吧?”

    許大哥疼妹子,也心疼妹夫,今天林東已經被許支書拉著,喝了不少酒了,“我來替小沁喝了吧!”

    許沁誰也沒給,把酒送到嘴邊就喝下去了,對於生手來說,白酒入口就是辛辣,好滋味全靠回甘。

    三大革命倒也還成,不算太衝,算是綿軟柔和,還有一股子獨特的醇香。

    許三哥笑道,“妹啊,你這第一口白酒起點挺高啊,估計你以後別的都喝不了了,就得喝茅台了!”

    許支書雖然在大喇叭裏說了,不允許隨份子,但好多村民還是拿著錢來了,少的一兩塊,多的三五塊,無論是誰的,許支書都冷著一張臉不肯收。

    “我之前說過了,不允許隨份子,要是讓人知道了舉報,我這個村長就得被擼下來了,今天請大家來吃飯,就是因為小沁和林東都考上了大學,我打心眼裏高興,痛快!”

    社員們不敢隨份子了,但白吃支書一頓飯,心裏也不舒服,大多數人都沒敞開吃,吃了就趕緊走,把位子讓給後來的人。

    下午三點多鍾,喜宴結束了,白四和兩個徒弟麻利的把臨時的鍋灶給拆了,大鐵鍋和所有的盤子碗都刷的幹幹淨淨,裝滿了一排子車,一個徒弟前麵拉,一個徒弟後麵推,白四懷裏揣著紅包,高高興興的走在最後麵。

    這時候村民竟然又都來了,一個個絡繹不絕的,嘴巧的會說上幾句好聽的話,誇誇許沁,嘴笨的則是扔下就走。

    社員們送來的東西五花八門,大都是各種吃食,一般的是送自家蒸的饅頭或者大包子,還有送年糕棗餑餑和臘肉臘腸的,沒一會兒功夫,堂屋的桌子上都堆滿了。

    隔天下午,林東一個人返回寧縣。

    許沁和幾個孩子留下來多住了幾天。

    年初八,許支書從鎮上找了一輛順路的貨車,把閨女和外孫都捎到了寧縣,他和王美蘭也一起來了。

    大學錄取通知書上寫的,去北京報到的時間最晚截止到二月二十六,也就是陰曆的正月二十,十來天轉眼就過,需要辦的事情一大堆,老兩口不放心,所以跟來了。

    許沁沒有工作單位,按說是抬腿就能走,但她有個縫紉店,也必須交代一番呢。

    對於她去北京上大學,她手下的三個員工態度是不一樣的,許敏恨不得姑姑立馬就能走,她也好跟著早一天去北京,吳嬸子一方麵為許沁高興,另一方麵卻也憂愁,萬一裁縫店不開了,她上哪去找這麽好的工作?

    兒子家容不下她,回村裏也是日子不好過,因為有個惦記了她好幾年的老光棍。

    且不說別的,光是偶爾上門纏著她,就已經讓她不勝煩惱了。

    但一個寡婦在農村過日子,身邊又沒有兒女,也是不能得罪人的。

    趙大姐也是一方麵高興,一方麵擔憂,不過,她也是學了不少東西,要是她自己也開個裁縫店,縱然不如現在的生意好,養活幾個孩子應該沒問題吧?

    許沁笑道,“我要去北京了,這個裁縫店肯定就沒辦法管理了,但如果就這麽關門大吉了,也是有點可惜,你們有誰,想要盤下來嗎?”

    許敏第一個表態,“姑,我不想留在寧縣,我想跟你去北京!”

    吳嬸子要是有錢,倒是很想把這個點盤下來的,但她統共就攢了一百五十塊,是給自己攢的棺材本,她不舍得拿出來,而且她也清楚,這點錢盤店是不夠的。

    趙大姐卻是立馬就動心了,微風裁縫店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城東這邊幾乎家家家都知道,城南城西也有很多來做衣服的,即便沒有許敏在外麵攬活,光是上門的顧客也挺多了。

    就是不知道,盤店需要多少錢,她手裏隻有一千多塊,要是太多,她也拿不出來。

    趙大姐笑道,“小沁,這生意不做的確可惜了,我倒是有心接手,就是不知道,盤下來需要多少錢?”

    許沁本身有錢,但也不能平白無故送給別人一個這麽紅火的鋪子,也得象征性的收點錢,“五百吧。”

    趙大姐一聽,立即就說道,“好啊,那我把這個店盤下來!” 五百塊聽著是不少,但按照現在的生意來看,也就個把月就能賺回來了。

    吳嬸子問道,“那,你盤下來之後,還用我嗎?”

    趙大姐笑道,“當然用了,我孩子多事情也多,以後還要全靠趙姐照應著呢!”

    吳嬸子放下心來,笑了,“你放心好了,我這人不會偷懶,能幹多少就幹多少。”

    許沁把已經寫好的合同遞給她,“趙大姐,你看一看,如果你沒有意見,咱們就簽個字?”

    “成。”

    許沁又說道,“另外還有房費,一個月十塊錢。”

    裁縫店占了兩間西廂房,吳嬸子還住了一間東屋,相當於三間房子了,一間房子一個月才三塊多,算是很便宜了。

    趙大姐點頭,“那是自然的!”

    裁縫店的事情很好處理,公安局這邊也好說,林東考上了大學,人事科和刑偵大隊雖然都覺得可惜,但也不能不放。

    最麻煩的反而是大國和二強,兩個小學生的學籍在實驗小學,但學校現在不上課,寒假還沒開學,檔案室自然也不會有人值班。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1-12-22 23:32:50~2021-12-23 16:48:5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月牙灣的月亮船 10瓶;26606896、藍田玉 5瓶;小心心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