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作者:雪上一枝刀      更新:2022-06-28 12:33      字數:8362
  第三十五章

    許大嫂本沒想到小姑子這麽爽快的同意了, 許沁當年學會裁縫的時候,她也央求過讓許沁教她,但許沁一口就回絕了, 這次她帶小敏來,許大哥也不同意,還是跟婆婆說了說,婆婆讓她來了。

    她高興的說道, “那可太好了,小沁啊, 小敏這孩子要是不聽話, 你說她罵她就行,打她都沒關係, 這孩子性子也不知道隨了誰, 強著呢!”

    十幾歲的大姑娘了,怎麽能隨意打罵,而且打罵的效果估計也不會好。

    許沁往旁邊瞟了一眼,果然, 許敏正衝著自己親媽翻白眼呢。

    她翹了翹嘴角, “大嫂,不用打也不用罵, 你放心吧,隻要小敏想學, 而且肯下功夫的話,我一定會把她教出來!”

    學服裝設計需要一定的天分,但學裁縫要求不高, 即便許敏和許曉梅一樣的笨, 但她占據了年齡優勢, 肯定也能學出來的。

    她推了一把女兒,常年幹莊稼活的人手重,小姑娘冷不丁的被推了一個趔趄,不高興的說道,“媽,你幹什麽?”

    許大嫂嫌棄的說道,“你這孩子,光長個子不長心眼,你姑都同意教你了,你還不趕緊謝謝你姑?”

    許敏沒多少誠意的說道,“謝謝姑。”

    許大嫂說了一大堆客氣的話就走了,沒了親媽在場,許敏又認真翻看了一遍架子上的裙子襯衫,問道,“姑,我啥時候能學會自己做出這樣的衣服?”

    許沁回答,“那要看你自己了,如果你好好練,而且腦子也夠聰明的話,四五個月應該就差不多了,不過一般人可能需要半年吧!”

    有許曉梅這樣的例子,她倒是不好把時間說的太短了。

    許敏聽了卻說道,“那麽長時間,我問了李嬸子,她說兩個月就差不多能學會了!”

    她說的李嬸子,是河東村的一個裁縫。

    許沁說道,“兩個月學會,但是不一定能學好。”

    說話間有幾個人結伴來拿衣服,都是二十啷當歲的大姑娘,騎著嶄新的自行車,穿得也挺講究,一看就是從鎮上來的。

    其中一個穿著藍色的碎花長裙,這裙子也是許沁做的。

    這姑娘叫王麗美,在儲蓄所上班,父母也都是幹部,家庭條件挺好的,許沁將她做的衣服拿給她,她接過去看了看十分滿意,卻又問道,“許姐,你做的樣衣現在開始賣了嗎?”

    許沁用廢布做的二十件樣衣,很多顧客看到了都要買,她之前考慮到才進夏天,後續很多顧客要做衣服,有樣衣一些款式介紹起來就容易多了。

    但現在她的顧客群已經初步形成了,架子上總會有一些剛做完顧客還來不及拿走的衣服了,沒有樣衣也可以了。

    她點了點頭,問道,“你相中了那件?”

    王麗美指了一件灰色的襯衫,本來她不喜歡灰色的,但許沁穿著灰色襯衫可太洋氣了,鎮上沒有,縣上的百貨商場也沒有,一直心心念念的惦記著呢。

    許沁把那件襯衫拿下來,同時還拿了一件黃色碎花的半裙。

    王麗美心急,當場就想換上試試,許敏倒也有些眼色,趕緊領著她去了西屋。

    沒一會兒,她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出來了,和她一塊來的幾個姑娘都說好看。

    “真沒想到,這灰色穿著這麽好看,看起來還挺雅致的!”

    王麗美買了兩件衣服,還有兩個姑娘也各買了一件,最後,五個人的裁縫錢加上買衣服的錢,一共收了三十五塊錢。

    許敏是個沒見識的,農村孩子哪見過那麽多錢,別看是十幾歲的大姑娘了,平常許大嫂一分錢的零花都不給她,想花錢了都是偷偷跟奶奶要一兩毛錢。

    她看到姑姑一會兒功夫就收了一把子錢,眼睛都直了。

    許敏個子長得高,說到底還是個小孩子,村裏那個李嬸子,家裏日子過得也沒好到哪裏去 ,感覺還不如她家呢,她想學裁縫,倒也不是為了掙錢,是為了能多穿點好看的衣服。

    沒想到竟然是這麽掙錢的。

    難怪她媽總說小姑家有錢。

    許沁整理了一下操作台,拿出幾尺坯布,用畫粉隨便畫了畫,說道,“小敏,你既然想學裁縫,那就先從用剪子開始吧!”

    許敏說道,“姑,我早會用剪子了!“

    許沁笑了笑,用畫粉隨便劃了幾處,“剪口必須平整,不能有毛茬,也不能有過線的地方!”

    許敏點了點頭,覺得這是很容易的事兒,拿起剪子就開幹了,結果一上手,發現粗坯布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剪,她一剪子就剪歪了。

    過了好一會兒,許沁皺著眉頭看了看原身的侄女裁下來的布片子。

    坯布茬口毛毛糙糙的,曲線的地方更是慘不忍睹,很多地方都過了線。

    許敏也清楚自己剪得不好了,臉上的表情略有點尷尬。

    許沁沒說她一句,而是重新拿了坯布,哢哢用剪子裁,所有茬口都異常平整,尺寸也絲毫不差。

    許敏臉上的小表情更難為情了。

    許沁說道,“小敏,從今天開始你練剪刀,什麽時候練好了,什麽時候再學別的!”

    許敏老老實實練了半下午的剪刀,回到河東村天都擦黑了,許大嫂隻是嘴巴毒,當然還是關心閨女的,“小敏,今天你姑都教你啥了?”

    十來歲的姑娘仿佛沒聽到這話,手裏拿著一個饅頭大口大口的吃。

    當著公公婆婆的麵,許大嫂覺得沒麵子了,正要發火,許大哥看了她一眼,對閨女說道,“小敏,你都十五了,不是小孩子了,不能這麽由著性子,你媽問你,你咋能不回話,你在自己家這樣,去別人家也這樣,可不討人喜歡啊。”

    許敏不高興的說道,“還讓不讓人吃飯了?我姑才不像你們這樣說話呢,你們幹一年的莊稼活能掙多少錢,我姑今天就掙了三十五!”

    許支書和王美蘭聽了十分高興,許大哥也為妹妹高興,同時也聽出來了,自己家這傻閨女上道了,處處維護她姑呢。

    許大嫂聽了心裏卻是酸溜溜的,土裏刨食兒不容易,誰不知道收裁縫活兒更掙錢啊,但這手藝得有人教才行啊,當年要是小姑子教會了她,也早就掙了不少錢了。

    不過,以前的事兒再想也沒用了,若是許敏學會了倒也不錯,到時候她這個當媽的硬壓著,也要她必須教會未來的弟媳婦才行。

    許敏的大弟弟今年十一歲,在河東村的小學讀五年級,吃完飯閑得發慌,坐在門口的桌子邊,裝模作樣的看書,其實手裏抓著彈弓,他從書包裏掏出一個石子兒,舉起來猛地一拉,一個小石子嗖的一聲竄到院子裏去了。

    見沒人注意,他又拿出一個小石子攥在手裏,沒想到他媽突然看過來了,還一連看了好幾眼。

    許大嫂歎了口氣,她生的這三個孩子,估計都不是讀書的料,不過許家人都生的好,她丈夫是百裏挑一的俊後生,三個孩子也遺傳了這個優點。

    尤其大兒子簡直和他爹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估計以後找個漂亮能幹的兒媳婦應該沒問題吧!

    許家大弟弟不知道此刻他媽在想啥,嚇得趕緊把石子兒塞到書包裏,又裝模作樣的看書。

    第二天早上五點鍾,林東就起床了,他簡單熱了兩個饅頭,就著鹹菜和一碗熱水吃了,回到屋裏看到孩子們和許沁都還在熟睡,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妻子的臉。

    捏了一下,又捏一下。

    許沁終於被他弄醒了,不高興的說道,“別鬧!”

    林東縮回手,嘿嘿笑了兩聲,說道,“我走了啊!”

    許沁揉了揉眼睛,坐起來說道,“哦,好,你看到櫃子裏的雞蛋了嗎,煮兩個當早飯。”

    林東的手又不老實的在她頭上摩挲了幾下,說道,“我吃過了。”

    他遞給她一張存折,“這是我存的一點錢。”

    許沁打了個哈欠,不客氣的說道,“你怎麽還藏私房錢?

    林東已經預料到媳婦會生氣了,所以這兩天一直沒敢給她,而是選擇在了臨走的時候再給。

    他做好媳婦會跟他吵架的準備了,沒想到許沁又打了一個哈欠,翻開存折看了看,高興的說道,“有四百多呢?”

    林東心虛的說道,“以後工資補貼都交給你。”

    許沁點了點頭,衝林東勾了勾手,林東不知道媳婦啥意思,不過許沁要是想打他的話,其實也沒啥攻擊力,就受她兩下好了。

    誰知等他靠近她,許沁輕輕啄了一下他的臉,然後說道,“走吧!”

    林東走後,許沁倒頭又睡,這些天她已經形成習慣了,作息特別規律,每天八點多入睡,早上六點鍾起來,至少要睡八九個小時,睡不夠就不高興,昨天晚上她被林東拉著折騰了好幾回,睡覺的時候估計至少十點多了。

    許沁睡了個回籠覺,有點睡過頭了,熱了幾個饅頭煮了幾個雞蛋,大國和二強吃完就去上學了,她又熬了點小米粥,切了一碟鹹菜,還拌了一盤黃瓜,和三剛四麗剛吃完早飯,她的好大侄女許敏就來了。

    這小姑娘大概是被昨天的三十五塊錢刺激的不輕,表現的很老實聽話,許沁讓她繼續練習剪刀,她就認真的剪了一上午的粗布,等到中午,還主動提出來要做飯。

    “姑,你歇著吧,中午咱做啥吃?”

    許大國和許二強去上學了,家裏一點青菜也沒有了,許沁先吩咐三剛,“你去菜園子摘點菜,摘點黃瓜,摘點西紅柿,還有豆角。”

    三剛不知道從哪兒弄來兩隻螞蚱,三個孩子玩兒一上午了還沒玩死,聽說要他去摘菜,小手一甩,把奄奄一息的螞蚱扔地上了,說道,“好,我去!”

    家裏沒有菜,許敏就先去廚房熬了一鍋小米粥,熬好後把熱稀飯盛出來晾著,看到洗衣盆裏有沒來及洗得髒衣服,也順手給洗了,洗完衣服又把堂屋的桌子,地麵都給打掃了一個遍,三剛還是沒回來,

    許敏等不及了,肚子也餓了,她抓了一個饅頭吃著,“姑,我去看看三剛,咋這時還沒回來!”?

    林三剛是個散漫的性子,許沁讓他摘菜,他立即提著筐子就往菜地走,但家裏裏菜園子有差不多一裏地呢,走到半路上碰到了不少人,不少事兒,這就很耽誤時間了。

    他先碰到的是一群在地裏瘋玩的小孩,也不知道誰從地裏偷了幾個鮮玉米,正商量著燒了吃呢,隻是沒有火柴點不到火。

    三剛一聽到燒玉米就精神了,立即說道,“林立成,你爸是個老煙鬼,你去找他要火柴啊。”

    叫林立成的男孩猶豫了一下,“我怕我爸揍我!”

    另一個小孩兒挺機靈,說道,“要不我去?”

    林三剛看著那個小孩拿著火柴回來了,又看著幾個鮮玉米被燒得半生不熟的,他搶著吃了幾口,然後才提著籃子往菜地走,剛走到路口,有兩個社員下工回來了,一人手裏拿著兩個甜瓜。

    三剛的目光不由自主就被吸引了。

    有一個社員是林家本家的大小夥子,用拳頭一拍,甜瓜裂開了,香甜的汁水四溢。

    遞給了小孩兒一半。

    林三剛把菜筐往地上一放,盤腿坐在地上,很認真的低頭把甜瓜吃完了。

    吃完甜瓜,剛來到菜地,還沒想好先摘那個,表姐許敏已經追過來了。

    “三剛,你咋這麽慢?”

    林三剛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咧開嘴笑了,“敏姐姐,我剛下吃烤玉米了,還吃甜瓜了!”

    許敏吃完一個饅頭,此時肚子也不太餓了,她左右看了看,這地裏沒種甜瓜,拿來的甜瓜?不過她看到隔壁的菜地裏,西紅柿倒是長得蠻好的。

    “三剛,這西紅柿也是你家的?”

    “我大伯家的,不過也可以摘,還有我爺爺奶奶家的,都可以摘。”

    她走過去又扯又拽,沒一會兒就把紅豔豔的西紅柿全給擼禿了。

    三剛看著半筐子的西紅柿,問道,“敏姐姐,摘這麽多幹啥?”

    許敏快速的摘了黃瓜和豆角,帶著幾分得意說道,“吃呀,西紅柿可以當水果吃,還可以拌糖吃,可好吃了!”

    三剛吃過西紅柿雞蛋湯,吃過西紅柿炒雞蛋,也生吃過西紅柿,唯獨沒有拌糖吃過,但想想就應該挺好吃的。

    一大一小回到家,許敏從筐子裏撿了幾個熟透的西紅柿,先洗了幾個,十分殷勤的說道,“姑,你先吃個西紅柿,咱中午吃豆角?涼拌還是熱炒啊?”11

    許沁笑了笑,這好大侄女雖然有點不省油,但還是挺能幹的嘛。

    “豆角熱炒,櫃子裏還有我早上買的豬肝,已經處理好了,你切點放到黃瓜裏麵伴著吃!”

    十幾歲的大姑娘嘴饞的很,其實去找三剛之前,她就看到了櫃子裏的豬肝,但因為不是在自家,她當然不能吃也不好問,這會兒趕緊脆生生的回答,“好嘞,姑。”

    沒一會兒,許敏就做好飯了,豆角炒的還行,黃瓜拌豬肝,豬肝切的也不錯。

    吃過飯之後,許敏又搶著去刷鍋刷碗,許沁由著她,且看她能堅持幾天。

    歇了個午覺醒來,許沁滿頭是汗,她從井裏提了一桶涼水,剛洗了把臉,就聽到有人敲門。

    許敏見她不方便,搶著去開大門了。

    門外站著一個打扮挺漂亮的年輕婦女,看到許敏愣了一下,許敏還以為是來拿衣服的,熱情的說道,“我姑在家,請進來吧!”

    那年輕婦女打量了她兩眼,笑道,“你是許沁的娘家侄女啊,我是三剛的大姑。”

    林霞推著自行車幾步進了院子,看到正在擦臉的許沁就埋怨上了,“弟妹,你這咋辦事兒的,你接裁縫活兒也不告訴我一聲!我還是從別人嘴裏知道的呢!”

    原身和這個大姑子的關係也不咋好,而且許沁穿過來之後,之前一次沒見過這個大姑子,所以去鎮上推銷的時候,沒考慮去找林霞。

    一進門就仗著姑姐的身份指責人,許沁很想翻個白眼,但看到她車把上的網兜裏放著兩塊布料,她又迅速調整了自己臉上的表情。

    雖沒有笑容,但也絕對沒有拉臉子,“我倒是想去找大姐,可我不知道你家住哪兒!”

    林霞臉上的表情有點尷尬,她以前在村裏的時候,覺得自己家裏挺好的,不愁吃喝,但嫁到鎮上才知道,真正的好日子可不是吃飽飯就算了。

    她公公婆婆都是高級幹部,她丈夫在鐵道局的工資也很高,剛結婚那一兩年,都知道她過得好,娘家人時不時的去打秋風,林紅去的次數最多,劉改芝和許沁也都去過。

    雖說婆家人沒有說過什麽,但林霞是個很要麵子的人,自己先掛不住臉了,後來婆家搬了家,她咋也不肯往家裏領娘家人了。

    許沁自然是不知道她家住哪兒。

    林霞也隻尷尬了幾秒,又說道,“你也真是的,鼻子底下沒有嘴,不能去問問原來的鄰居,他們都知道我家搬到西郊了!”

    許沁心裏默念了一句,不會說話的顧客也是顧客,臉上浮現出一個淺淺的笑容,“好,我知道了,下次我去西郊打聽,一定過去你家拜訪!”

    她這麽說,林霞倒是不好再說什麽了。

    許沁進了屋子,拿起百雀羚匆匆往臉上擦了幾下,就帶著大姑子來到東屋,指著架子上的衣服說道,“大姐,你先看看這裏麵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沒有的話,還有草圖,樣子更多,你都挑挑看!”

    很多衣服已經被顧客拿走了,架子上的衣服不算太多了,林霞仔細看過之後,竟覺得件件都好,做工好款式好,比縣裏商場的還更洋氣一點。

    特別是幾件連衣裙,簡直想全部買走。

    她總算說了兩句中聽的話,“弟妹,你都這這麽多年沒接裁縫活兒了,現在的手藝倒是進步不少啊,這衣服做的都真漂亮!”

    她要是穿上這樣的連衣裙,保準比那鄰居穿上好看一百倍。

    許沁笑了笑,指著幾件襯衫和連衣裙說道,“這些是我做的樣衣,都是純棉的好料子,都被熟客搶著買走了,剩下這幾件,本來我打算自己穿的,大姐你要相中了,拿走。”

    她已經注意到了,林霞拿來的網兜裏,兩塊布料一件是青黑色的滌卡,另一件是深紫色的花布,應該都不是她自己的。

    大概率是她公公婆婆的。

    林霞眼睛一亮,“真的?那我不客氣了,這兩條連衣裙我都要了,還有那件灰色的襯衫!”

    許沁翹了翹嘴角,她的樣衣其實不愁賣,但一下子出掉三件還是很高興的。

    “大姐,你要不要試一試,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我立馬給你改一改!”

    林霞頓時覺得這個弟妹和以前不一樣了,竟然變得這麽貼心了,她笑著說道,“好,我試試!”

    許沁帶著她去西屋試衣服,林霞穿上新衣服在大穿衣鏡前照了又照。

    看樣是特別滿意。

    因為布料來的便宜,許沁樣衣賣的價格也不貴,襯衫一件六塊,裙子一件十八,其實就是正常的布料價格加了個裁縫錢,林霞很爽快的掏出了四十二塊錢。

    對於農村人來說,四十二是很大一筆錢了,對於一般的城市人家,也不是小數目,但林霞的情況有點特殊,對於她來說,錢隻有花了才有意義。

    林霞的公婆工資都高,她公公是鎮上收購站的站長,隔三差五都有人送肉送東西,她小叔子小姑子工作也都挺好,但有一樣,她丈夫的工資是不上交的,她平時花錢,都得跟丈夫要。

    還好她丈夫並不是小氣的人,隻是林霞花的錢,必須每一筆都記賬,隻要不是藏了私房,他也不怎麽限製她花錢。

    林霞穿著新裙子很高興,把網兜裏的布料拿出來,說道,“一塊做中山裝,一塊做普通的女式上衣,尺寸裏麵有個字條,上麵都有。”

    許沁問道,“是給你公公婆婆做的吧,中山裝不用選,女式上衣是不是要選一下款式?”

    林霞搖搖頭,“你看著辦就行了,我相信你!”

    許沁見她半句都不想多說的樣子,也就不再多問了,林霞把另一件襯衫和裙子小心翼翼的放到前麵的車筐裏,從後座的黑提包裏拿出一包餅幹,說道,“給孩子們吃啊!”

    她這次也不是專門來做衣服的,也是好長時間沒回娘家了,急著去看看老爹和老娘。

    次日許曉梅仍領著大亮來了,許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她發了二十五塊錢。

    許曉梅這次堅決不肯要了,這個月她在堂姐家一共吃了二十五天的午飯,還吃了兩次晚飯,其中十三天都是吃了肉的,吃了人家這麽好的飯,堂姐還教她教的這麽上心,就不能再要工資了。

    雖然最近堂姐接的衣服不少,也掙了不少錢,但這裏麵她出的力實在有限。

    許沁說道,“你不要工資,明天別來了。”

    許曉梅這才收下了,心裏有點愧疚的說道,“姐,我太笨了,不過你放心,我肯定會好好學的!”

    許沁點了點頭,去了西屋拿東西,許敏像個小尾巴一樣跟著她,趁著沒人小聲問道,“姑,我也有工資嗎?”

    “你要是能裁衣片子了,或者用縫紉機和你曉梅姑差不多了,也有。”

    許曉梅異常高興,“真的?”

    許沁點點頭,“對啊,所以你要認真練,練好了一樣就有錢。”

    

    縣公安局刑偵大隊。

    最近一連兩個案子都沒有進展,刑偵大隊的徐隊長本身就是少白頭,最近頭發似乎又更白了一些,他皺著眉頭指了指牆上的分析圖,用冷硬的嗓音說道,“ 受害人邢誌明,生前是文化局的處級幹部,工作關係簡單,社會關係也不複雜,也沒有任何仇家,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麽突然被殺了,而且還不是為了劫財,大家好好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思路?”

    老李說道,“隊長,有沒有可能,是咱們過度分析了,可能就是邢誌明走夜路,運氣不好碰到了一個精神病,或者一個殺人狂,可能兩個人甚至都是不認識的。”

    小路說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更危險,如果是這樣一個人,他肯定還會再殺人的!”

    理論上的確是有這種可能,但即便這人是個精神病,或者殺人狂,也必須給找出來。

    那麽新的問題又來了,邢誌明被害的地方是一處廢棄的工廠,很少有人回去那裏,根本找不到目擊證人。

    老李又說道,“如果是這樣就不好查了,不過,我和小林去文化局的時候,還了解到一個情況,邢誌明和她的前妻感情一直很好,兩年前卻突然離了婚,既然感情不錯,為什麽會在有了兩個孩子的情況下突然離婚呢?是不是要查一查她的前妻?”

    林東點頭,“我也覺得應該查一查,她前妻也是文化局的科員,但離婚後就帶著三個孩子回到了娘家,她是老知青,老家遠在西南某省,而且最奇怪的是,她不是正常的工作調動,不然咱們可以查檔案,她是辭職了以後才走的!”

    前幾年,全國各地來寧縣的知青不少,大多數都還沒有返回原籍。

    當然了,這些知青即便是暫時留下來了,嫁給當地農民或者娶了農村姑娘的也是極少數,即便是耐不住寂寞,那也是知青找知青。

    有些家裏有門路而且本人又有文化的知青,早就不在生產隊幹農活了,而是被安排到了當地的各個機關單位。

    邢誌明的前妻就是這種情況,所以雖說她已經辭職回了老家,但其他知青還在,若是想要查的話,應該還是能查的到的。

    老李說道,“隊長,要不,我明天和小林再去一趟文化局?”

    徐隊長點了點頭,示意大家散會。

    不當隊長不知道柴米貴,即便老李和林東真的在邢誌明前妻那裏找到了新的線索,隊裏其實也是兩難呢,不繼續查不行,繼續查也是有點犯難,他們刑偵大隊現在窮的叮當響,去年審批下來的辦案經費,因為今年的案子特別多,都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若要真去祖國的大西南追查,即便是隻去兩個刑警,坐車吃喝住,來回那也得花不少錢了。

    徐隊長一想錢的事兒就特別鬧心,新上任的黃局長人人都說好,不但改善了單位的夥食,還提高了警員的津貼,最近還拿到了一塊地皮,局裏原來的家屬院太小,局裏已經結婚但沒有房子的小年輕實在是太多了,此舉贏得一片叫好。

    既然能蓋房子,那說明局裏肯定有錢。

    徐隊長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又去了財務科要錢,財務科的王科長看見他就頭疼,說道,“老徐,咱們局裏要花錢的地方多了,也不是隻有你們一個刑偵大隊辦案子,去年你們審批下來的錢是最多的,這麽快就用完了?”

    “要不你查查我的賬?”徐隊長大喇喇的坐下來,看到桌子上有盒煙,抽出一根點上猛吸了幾口。

    王科長無奈的說道,“老徐,反正不管咋樣,我這裏是沒錢,現在局裏錢非常緊張,家屬院還等著錢開工呢!”

    徐隊長熟練地彈了兩下煙灰,說道,“局裏有錢蓋房子沒錢辦案子?”

    王科長砰的一下關上自己辦公室的門,生氣的說道,“老徐,你可不要亂講話,誰不知道咱們公安局是清水衙門,縣裏的財政收的緊,咱們蓋家屬院的錢,現在還沒批下來呢,黃局長這些天到處找錢,連市裏的財政都去了,你可別添亂了!”

    徐隊長眼裏閃過一陣精光,懶懶的吐了個煙圈,問道,“這家屬院,今年還真能蓋啊?”

    王科長語氣不耐的說道,“這還能有假?都已經和建築公司談好了,資金到位之後,下個月就能動工了!”

    徐隊長抓起桌子上的五元一盒的白沙煙,一下子擄走四五根,一陣風似的走了。

    王科長嘟囔了一聲強盜,連忙把煙收到了抽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