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找他的對頭
作者:竹筍君      更新:2022-06-28 12:27      字數:7600
  第97章 、找他的對頭

    一個月沒出門, 沒肉吃,一天挨爹三頓打,還被關在屋子裏反省的滋味有誰知道?

    成昭歎氣, 怎麽想出門就那麽難呢?

    小九心道,能不難麽?

    成老爺得了成昭默寫的考題, 拿給先生一看,先生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險沒把成老爺氣死, 回來將兒子打得手都腫了,喘著氣罵:“蠢材蠢材,這般年歲還不知事,隔壁小明早就是童生了!以後你也不必念書, 在外頭找個活兒慢慢做著,大了就分出去, 老子眼不見心不煩。”

    成昭最聽不得要分自己出去的話, 他也知道將來家業要交給大哥,但這樣爹就是大哥一個人的爹了麽?便支著脖子冷哼:“不勞費心,我這就去保和堂打工!”

    “無知的業障,成日家跟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處。幾兩銀子就糊了你的心眼子,書不好好讀,學些流裏流氣的行徑回來忤逆長輩,今兒我非得好好教你做人不可!”

    成老爺氣炸了肺,在家藤條都打斷了一根, 狄夫人死活攔不住,連管家權都被分了一半給大兒媳, 隻專心照顧躺在床上人事不知的兒子。

    成昭昏昏沉沉地過得一月, 連爹和大哥的影子都沒見過。這幾日才養好皮肉傷下得床榻, 便想著自個兒失了約,還不知被趙聰如何恥笑,便跟著家裏的獅子狗走了小道兒。

    隻可惜此路看起來不大通。

    成昭正含著草根歎氣,就看到幾雙腳丫子出現在自己眼前,抬頭一看便對上三雙亮晶晶的眼。

    “你們怎麽來了?”成昭驚喜地問。

    “當然是專門來救你的了?”趙聰蹲在地上摸他的頭,樂得哈哈大笑。

    成昭的自尊心立刻從一粒沙膨脹到海那麽大,聽趙聰這麽說,別了臉道:“我還要你救,不出三天我就能把這牆踏平嘍!”

    張知魚笑:“難怪你爹不肯把家給你當,小時拆牆大了還不得把家揚了去。”

    成昭哼一聲:“大丈夫就得自己掙家業,他給送我我還不要呢。”

    “昭哥哥,別貧了,我們說說話兒,等會兒我們就得回去了。”慈姑拍拍他瘦了一圈的小臉故作心疼道。

    成昭給惡心得一哆嗦,嘴上的草都掉了,瞪顧慈一眼,縮回去對小九商量:“你就在這兒守著,有人過來跟我說。”

    說完又往狗洞一鑽,露出顆腦袋跟魚姐兒幾個聊天,他覺得仰頭有些累,還翻了個身,頭朝天躺著,活似地上擺了顆人頭。

    小九覺得這姿勢有些不詳,那頭幾個孩子卻很習慣,隔著牆對他說:“好小九,好小九,你幫我們守著吧。”

    小九望天歎了口氣,扭頭爬到樹上,小心翼翼地注意周圍的動靜。

    “你們先跟我說說外頭發生什麽稀罕事沒?” 成昭問:“對了,有肉嗎?給我喂點兒,我都快饞死肉了。”

    張知魚摸摸荷包,掏出塊豬油蝦糕問:“二郎剩下的你吃麽?”

    李氏給二郎特製得糕很幹淨,而且很香,慈姑都吃過。

    成昭沒吃過狗的東西,但他太饞了,躺在地上張大了嘴。

    張知魚把他的頭懟回去道:“我們就隔著牆說就行,吃糕得好好吃,嗆也能嗆死人的。”

    成昭含著糕在那頭點頭,催他們說故事。

    眼下最大的事莫過於童四郎死裏逃生,三個知情人嘚吧嘚吧說得繪聲繪色,將個被爹打了無數頓都不曾掉一滴淚的硬漢說得險哭出聲兒。

    硬漢昭捏著拳頭將腦袋又伸出來說:“過幾日我怎麽找也得去好漢麵前敬一杯桂花蜜水,不然怎稱得上南水縣豪傑?”

    又悔恨道:“看看我才被關了多久,天下倒跟換了個皇帝似的。”

    張知魚強忍住才沒笑出聲。

    曉得他沒事兒,幾人就放心多了,又陪他說了一會子話,才夾著屁股灰溜溜地家去。

    成昭可憐兮兮地問:“明兒你們還來看我麽。”

    顧慈摸摸他的頭道:“昭哥哥,我當然要來了。”

    成昭腦袋一縮,回家找娘去也。

    這頭張知魚卻有些不敢上車了。

    趙聰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自稱已被打出了一身銅皮鐵骨,跟金剛不壞神功也差不離。

    慈姑也不是很怕,他挺著胸理直氣壯道:“我才好些,身子還虛呢,娘舍不得打我。”說不得,還得為他的生龍活虎喜上眉梢呐。

    內心忐忑且很少挨打的張知魚:“這麽說,怕的隻有我一個了?”

    兩人點頭,同情地看她。

    張知魚:……

    晚上各找各媽後,李氏看著大女兒的臉還沒來得及吱聲,張阿公和張大郎先慌了,父子兩個心頭都犯嘀咕,魚姐兒成日跟趙家小子和慈姑在一塊兒,是不是另外兩人對魚姐兒有什麽想法啊?

    張阿公心道,一隻煨灶貓一坨小胖子,別說嫁,就是上門女婿那也隻有兩個字兒——休想!

    張大郎也愁眉苦臉地對魚姐兒道:“囡囡,你今兒跟爹說說話行不行?”

    張知魚巴不得,她正有一肚皮的話想問爹。

    那頭老父親正在仔細思索怎麽開口,魚姐兒就單刀直入地問:“爹,阿公跟你說童四郎的事兒了麽?”

    整個張家隻有張大郎吃官家飯,童四郎的事不算小,肯定得告訴這個家在外頭奔波的頂梁柱,雖然張大郎掙得少,但他的身份就是這個家的泰山石,隻要他一日給衙門幹活兒,魚姐兒她們在外頭也能更安穩一日。

    果然張阿公一回家就跟兒子說了。

    張大郎最見不得這些髒事,恨不得立刻就提刀剁了那些個逼迫百姓的惡霸,心頭對這事兒也很上心,他也不瞞魚姐兒,這一年下來張家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了他不會再生的消息,所以魚姐兒現在是張家正經的繼承人,以後有關這個家的事,張家所有人都不會瞞著她。

    便點頭問:“童四郎可曾說了別的?”

    其實張阿公已經和跟他說過一次,但當慣差的人都習慣多聽幾份供詞。

    張知魚跟張阿公不一樣,張阿公隻知道童四郎,但他不知道黎二郎遇見假衙役的事。

    黎二郎本來就不愛說話,再加上早出晚歸地下鄉販菜,跟巷子裏的人打的交道不多,所以大家其實都還不知道具體的事。

    張大郎和魚姐兒看到告示的那一並沒有看到衙役,所以他也是第一次知道,神色立刻就嚴肅起來,問道:“那衙役的刀是什麽樣子?”

    官服可以冒充,刀卻不會。

    官刀都是有形製的,衙役佩戴的腰刀也是官刀,尋常百姓和富戶是沒有的,發財而已,又不是要造反,跟官府造一樣的幹什麽呢?官刀就算損毀也要上報登記。

    如果是真衙役,那還得了,不擺明了周圍有國賊麽。

    張知魚驚了,但沒事兒她怎麽會注意看腰刀長什麽樣兒呢?

    但或許童四郎看過,張知魚想到這就問:“爹,你之前壞了的那把腰刀呢?我明天拿給童四哥認認看。”

    之前跟抓鐵拐盛的時候,張大郎用爛了一把腰刀,但他是戀舊的人,所以盡管事後衙門又發了新腰刀,原來那把還是在登記後被他收了起來。

    張大郎皺眉道:“明天我親自去問他,你好好的跟著阿公看病救人。”

    “不行,爹過去太顯眼了。”張知魚不同意。

    張大郎生得白淨俊朗,做了這麽些年捕快又有些武功,身上的氣勢跟普通人很不一樣,走到哪裏都容易引人注目,她想悄不聲兒地問清楚,不想誰都記得他們家人的臉。

    小孩兒就不一樣了,誰家沒有小孩兒?流民裏也有許多小女娘,到時候穿破點就行。大人對小孩兒是最沒有戒心的。

    “明天我悄悄跟在你後頭,你爹這個都辦不到還做什麽捕頭?不然你就別去了。”張大郎堅決地說,他女兒還這樣小,出了事他心理承受不起。

    張知魚看見爹認真的臉隻能妥協。

    很快張大郎就回房取出斷成兩截的腰刀,用布給她裹得嚴嚴實實的放在桌子上,大周朝的官刀是雁翎刀,全長還不到三尺,藏在衣服裏很容易就能帶走。

    次日下午義診一收工,張知魚就和已經知道新消息的小夥伴一起跳上車去見童四郎。

    從城外到小東巷很有一段距離,大家都還沒有去過,張知魚一路上就見周圍的景色從青磚白瓦逐漸變成了緊湊破敗的小房子,那大小看起來跟義診棚也差不了太多,比竹枝巷子背後的幾條巷還要破敗,四處都是衣衫襤褸的行人。

    顧慈和趙聰穿的都是自己最破的衣裳,依然在這條巷子裏光彩照人。

    就連魚姐兒身上這套穿了幾年,早就短了一截的舊衣。在這看起來都像個家境不錯的小孩了——起碼她的衣服是成套的,不缺褲子,也不用穿草鞋。

    趙家寬闊幹淨的馬車在這個地方格格不入,張知魚不讓他們進去了,自己跳下車讓小夥伴在車上等她。

    兩人把自己想要問的話湊在她耳朵邊說了,又問了她幾遍。見魚姐兒記下才揮手讓她出去。

    長生遠遠地就停了車,給她指了指方向說了位置後,讓她自己往裏走。

    張知魚回頭看了看,見到爹的影子在身後一閃而過,這才放心地進去。

    昊老娘正在熬藥,保和堂開的是三天的藥,讓有什麽不對立刻送人出來看。

    聽見敲門聲,昊老娘放下藥包打開門,見魚姐兒穿得跟小叫花似的,驚了一跳。

    魚姐兒眨眨眼:“我故意穿成這樣來的,想跟童四哥說說話。”

    昊老娘拉她進來將門一關:“小丫頭好大的膽子,也不怕被人擄走了。”

    “保和堂的車在外頭等我呢。”魚姐兒解釋,“我給童四哥看看就走。”

    昊老娘將藥交到華老娘手頭,將她帶進一間小屋。

    這間小屋可能隻有十幾平那麽大,正中放了張木床,上頭隱隱有個人影正躺著睡,地下鋪了兩卷墊著稻草席子,上頭還擺了兩方疊好的被子,一看就是昊老娘和華老娘住的地方。

    張知魚喉頭動了動,走近了些小聲喊道:“童四哥你醒著嗎?我來看看你。”

    床上的人影子動了動,很快一個隻露出眼睛的木乃伊就坐了起來,屋子裏光線很昏暗也很潮濕,但昨天長生已經用艾草給他們熏過所以並不難聞。

    童四哥看不太清楚魚姐兒的樣子,但她的身形和聲音經刻在了他腦中,很容易就能分辨來人是誰。

    “你怎麽來了?” 童四哥又高興又有些不好意思,麵對自己的恩人,他們卻連一杯茶也不能款待。

    張知魚脫了鞋子踩在席子上走過去,伸手給他把脈,問:“我來看看你,你好些了嗎?”

    童四郎昨兒神智還不甚清楚,灌了兩包藥後現在已經能說話了,聞言很感動地說:“我、我已經能感覺到疼了。”

    有時候能喊疼也是好事。

    張知魚先給他看了看傷口,發現沒有發炎才鬆了口氣,隻是童四郎身體已經被摧殘壞了,內髒十分脆弱,就算活下來也得三天兩頭喝藥。

    童四郎還是不習慣這麽大一個小女娘給自己看病,他總覺得自己會嚇壞人。

    張知魚渾然不覺,又摸摸他的頭,開心地說:“沒有發熱,童四哥,你一定能好起來的。”

    童四郎靦腆地彎彎眼睛,用包成拳頭的手拍拍床邊,讓她坐上來說話。

    張知魚見他今天有些精神,長舒了一口氣道:“童四哥,今天我除了想給你看病之外,還想問你一些問題。”

    魚姐兒昨日那番話,對童四郎而言不亞於佛音,如果沒有聽到那番話,自己還有沒有力氣繼續苟活他都不知道,所以他連想都沒想就說:“小張大夫有什麽要問的盡管問,隻要是我知道的都會告訴你。”

    張知魚回頭看了看守在門口的昊老娘才回頭問:“童四哥,你還記不得當時怎麽去做鹽工的?”

    童四郎愣了一下,擔憂地說:“小張大夫,這不是你該問的,你應該好好的學醫救更多的人。”而不是參與到像他這樣爛泥一樣的人生中。

    頭頂傳來耗子悉悉索索的響動,一絲光從有些破的瓦片上照進來,張知魚握住童四郎的手說:“這是我幫想要救人的官兒問的。”

    童四郎很信任魚姐兒,聞言心頭大鬆了一口氣,雖然他不信任官兒,但知道魚姐兒不是自己要去幹什麽就放心了,權當講故事哄小孩兒。

    那天的情景童四郎記得清清楚楚,就算是挑海水曬鹽的時候,他腦子裏也沒有一刻不想著那天發生的事。

    來南水縣的男性流民並不是個個都做了隱戶,其實更多的是在房子被雨水衝垮的時候就去做了小廝,還有在碼頭做苦力的。

    正經的差事輪不上他們,但賣力氣的苦活兒怎麽也能分到一些,又有葉知縣幫他們說和,所以很快大家就找到了歸宿。

    隻有找不到活幹的婦孺才會老老實實地留在大周鄉想要自己開荒種田,但凡有任何活路,大家都不會去開荒,開三年荒才能種上米吃,人早餓得死絕了。

    昊老娘她們如今也都是一起合夥先開一塊田,平時還得給別人種地囤積過冬的錢,可以說未來三年她們都不會有一分餘財,直到種上米的第一個秋收。

    所以男人們一起出門討生活的那天,童四郎也跟著一起去了。

    說到這裏,童四郎的臉上露出回憶的神色,但說話卻沒打一個磕巴,“我記得那天一起出門的有五十四個人,裏頭有四十個都找到了做活的地方,隻剩下我和蔡六哥這樣身體弱些還沒養好的人沒事幹,我們跑了很多地方,別人一看身形就不要我們。”

    大家又渴又累,茫然地站在大街上不知道該去哪裏,直到有個衙役攔住了他們。

    衙役說,說有大戶人家在招工,就要秋收,老爺們的家丁和佃戶忙不過來。

    大家在河南道也種地,這種短工是做慣了的,來人又穿著官服,拿著大刀大搖大擺地走在南水縣的街上,所以他們都沒有想到這是騙局。

    張知魚問:“你記得他腰刀的樣子嗎?”

    童四郎搖搖頭:“我們太高興了,都爭著按手印,沒顧得上看。”

    莊稼人並不是沒有心眼,他們也怕簽了賣身契,還特意找了旁邊路過的書生,讓他幫忙念字。

    童四郎永遠也忘不了那個書生的念字的樣子,他說:“這就是普通的短工契約,簽了這個老爺們不發工錢大家也能上衙門告他。”

    所以他們都開心地按了手印,很快衙役就把他們帶到一家飯館,點了一桌菜上來。

    如果都是大魚大肉,童四郎或許還會警覺,但衙役點的是一桌普通的家常菜,裏頭隻有一道葷的,也是普通的豬頭肉。

    大家太久沒有吃過肉了,一片肉得用三口飯去咽它,不知不覺就吃了很多。等上了做工的馬車,人一個一個地倒在車上時,童四郎這才覺得不對勁。

    醒來後他就看到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湖,童四郎道:“他們說那個叫海,海裏的水可以曬成鹽來賣。”

    大家不想幹,說了是種地,誰要來曬水。

    很快就來了一群人把他們團團圍住,裏頭就有給他們念書的書生,書生笑著告訴他們:“你們簽的不是什麽短工契,而是賣身契,從此,你們就是老爺們的鹽工了。”

    童四郎說到這裏雙眼幾乎快要滴血,從那天起,大家就再也沒過過一天人過的日子。

    那地方沒有雞也沒有更夫,大家隻能看天色來判斷時辰,不停地在曬鹽。這樣的日子過了不知道多久,忽然有一天,衙役又進來選人帶著鹽往外走。

    張知魚問:“海邊隻有你們嗎?”

    “不是,還有很多人,有一些跟我們住在一起,但大部分人都在另一頭,住在另一頭的人不跟我們說話。”

    童四郎覺得那些人是老爺們的家生子,他們的飯菜裏有肉,每天休息的時間也比他們多,監工不許兩邊接觸。

    “做了這麽多鹽巴,就沒人來收嗎?他們是怎麽穿的?”張知魚換了個問法。

    童四郎順著魚姐兒的思路去想,畢竟他才從裏邊出來沒多久,那些細節很快就在他腦子裏清晰起來:“隻有他們那邊有人來。”他說。

    “每隔十五天,每隔十五天就有人來。”童四郎能記得這個是因為隔壁的人背著鹽往外走後,很快就能回來,但蔡六郎他們出去後卻再沒有了蹤影。

    “那些人都是衙役打扮,腰上也有刀。”

    “刀有多長,到膝蓋了嗎?還是到大腿?是黑色還是紅色?”

    童四郎這回能說個一二三了,伸手從腰比到大腿說:“是紅色的,大概就這麽長,有一回他們走近過我們這邊,那個人跟我差不多高。”

    張知魚從懷裏掏出裹好的刀,在童四郎身上一比,長短竟然剛好。

    而且大周朝的官刀刀柄正是紅色。

    童四郎嚇了一跳,見著斷成兩截的刀聲音都抖了,他摸著刀身,帶著哭音說:“就是這個,就是這個!”

    這把刀似乎是一個開關,電光火石間他又想起一連串的東西:“我還記得刀柄有個凸起來的花紋,畫得很好看,所以我有印象。”

    說完他用兩隻饅頭手捧著刀去看,見到上頭也有一個凸起後,流著淚說:“就是這個花!”

    張知魚把刀重新裹好放在懷裏,在心底歎了口氣。

    這把刀的刀柄上刻的根本不是什麽花紋,而是大周朝的“周”字。

    所以是真的衙役,穿的是真官服,拿的也是真腰刀。難怪他們有這樣的底氣毫不掩飾地走在南水縣的街上——他們根本不怕被查。

    葉知縣沒有從南水縣找到人,隻有一個原因——這些衙役是其他縣過來的。

    問完了話,等童四郎恢複了情緒,魚姐兒就把從家裏帶過來的幹淨膏藥和布條給他放在床上,讓昊老娘給他換著洗,隨後就便上了馬車,讓長生駕著馬車往成家去。

    張知魚探頭看向簾子外,張大郎遠遠地站著,笑著對閨女揮手。

    顧慈見狀奇怪地也撩開簾子卻什麽也沒看到。

    成昭早在狗洞等得不耐煩,脖子伸出來半天了才見著人影子。

    張知魚跳下車,靠牆坐在地上,很快就把問童四郎的話說了個一幹二淨。

    幾個小孩沉默地皺著臉,他們不是很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如果是官,為什麽要抓人做鹽呢?大周本來就有鹽工製度。

    張知魚拍拍手笑:“不知道也不要緊,我聽人說過,所有的暴利生意都能從一本書上找到。”

    話到此處,顧慈扭頭就喊:“長生哥哥,幫我把書抱過來好不好?”

    長生應下,很快就搬過來一本比顧慈腦袋還厚的書。

    趙聰見那麽厚臉都白了,捂著胸口道:“周律!”

    顧慈得意一笑,翻開這兩天折好的紙說:“答案肯定都在這裏嘍。”

    幾顆毛腦袋湊在一處看魚姐兒慢慢翻。

    東西都是顧慈先整理好的,所以大家很快就翻到了想要看的。

    “私匿鹽工,盜竊國財者,腰斬於市。”

    幾個孩子盯著這行字腦子不停地轉。

    大家都念書,都知道鹽是重稅要用來養兵,曆朝曆代都把鹽看得很緊,一包鹽的製作成本可能隻有十文,各種稅收下來就能直接漲到一百五十文。

    私鹽隻要繞過稅,不說賺十五倍,就算賺十倍也是盆滿缽滿。所以現在的海灘朝廷都派了專門的人看管,也有專門的鹽戶。

    這條律法說的就是,如果管理的人監守自盜,把鹽戶弄成隱戶,這樣曬出來的鹽就不用交給朝廷而成了他們用來謀取私利的私鹽,這樣的官兒不管倒了多少鹽被抓到都要在菜市口腰斬示眾。

    夕陽的餘暉長久地印在大家的臉上,周圍小販的叫賣聲也逐漸遠去。

    “鹹水縣有貪官!”

    幾個孩子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說。

    蘇州治下的縣靠海的,隻有鹹水縣,更遠的別說一日達,坐三五天船都未必能到南水縣。

    得出這個結論後,大家都被震住了。

    張家、顧家、趙家、成家說到底其實都不過是普通百姓而已,最多其他三家有錢了點,但也連南水縣首富也還稱不上,甚至家裏連個出仕的子弟都沒有,根基淺得風一吹就倒了,又怎麽能參與進這樣的事呢?

    但大家並不害怕,臉上甚至露出了發現真相的喜悅。

    貪官總比豪強容易對付些,在江南,那都是流水的官兒鐵打的族,江南大族說一句土皇帝也不為過。

    貪官就容易多了——找一個不貪的大官告死他。

    但哪裏去找一個不貪的大官呢?

    顧慈轉轉眼珠說:“隔壁知縣有死對頭嗎?”

    他看大家完全不必去找什麽清高的大官,顧老爹說了,最想幫你的一定是敵人的敵人。

    大官沒有,對頭總多得是吧?不是說官場如戰場嗎?

    幾個孩子嘀嘀咕咕一番,已經決定想辦法把這個消息送到敵人的敵人手上去。

    大家還不知道誰是敵人也還不知道誰是敵人的敵人,但事情也總算弄清楚了一大半,於是都心滿意足地回家大吃一頓,倒床睡得天昏地暗。

    作者有話說:

    等會兒可能會修一下,先放出來。

    張春生和李蘭娘確實不會再生了,內心的掙紮啥的我不太想寫,這就是一個決定。張家人做決定的時候不會反複想很多,所以後頭也不再重複說這件事。

    感謝在2022-05-10 18:31:59~2022-05-11 09:19: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春日野穹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看文要開心 30瓶;lilycheng 6瓶;28805578、helen0408123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