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杏林張家
作者:竹筍君      更新:2022-06-28 12:27      字數:4514
  第68章 、杏林張家

    這一出戲唱得極好, 等回了家幾個孩子在飯桌上都還在回味。

    夏姐兒靠在大姐身上問:“他們真的死了?”

    李氏笑:“都是演戲,你後頭不是還看到他們出來唱第二遍了?”

    夏姐兒皺眉點頭,覺得還有些不對。

    李氏垂眼掃了下興致不高的孫婆子, 給她夾了一筷子蜜藕在碗裏。

    小孩子有了吃的,轉眼就把心事拋在腦後——反正吃完了再想也不遲, 事情又不會跑了。

    張家隻有這一個傭人,往上數到沒進化的第一隻張家猴子身上, 張家人都是從來沒富過的, 現在有了點錢都是自己吃什麽,孫婆子也跟著吃什麽,一個飯桌上,有些話兒就不好說。

    孫婆子和梅姐兒守家照顧王阿婆, 幾個人都未曾去。

    在家討論這事難免會揭孫婆子傷疤,對她, 家裏人都說的是出門吃張大郎同僚的酒去。

    孫婆子活了這些年, 心裏亮堂堂的,心底歎了口氣,私下喊了夏姐兒,掏了把花生糖給她笑:“裏頭的戲都是怎個唱法兒?”

    夏姐兒得了大姐娘親囑咐,支支吾吾地不出聲兒,她淘氣歸淘氣,卻不曾騙過人,故此口水流了一地也沒說出半個字, 反把花生糖往孫婆子嘴裏塞道:“我吃了糖嘴裏頭甜心裏也甜,婆婆試試。”

    孫婆子給她逗得噗嗤一笑, 嘎吱嘎吱把花生糖嚼了一個, 又將剩下的放到小荷包裏, 抱著她道:“往後我就跟著你跟魚姐兒去。”

    夏姐兒點一回頭,困惑地笑:“我們都在家不走的。”

    孫婆子看看夏姐兒已經開始抽條的小身子慈愛地摸摸她的臉兒。

    她的小閨女如果還活著今歲也有這般大了。

    張阿公就在大槐樹後頭的屋簷下乘涼,從孫婆子和夏姐兒的角度見不著他,他卻能將兩人的話兒聽得清楚。

    懷裏揣的和趙掌櫃商量好的契登時跟烙鐵似的燙,張阿公將紙拿出來對著光看,裏頭還寫了魚姐兒搗鼓出來的藥方,這東西趙掌櫃願意跟他們五五分潤,張家隻需要等著收錢就能源源不斷地進財。

    張阿公喝著金銀花露,心頭燥熱去了大半,看著家裏的幾個女兒,臉又皺成賴皮狗。

    這個東西他本打算賣個好價錢狠宰趙掌櫃一筆,這樣幾個女兒的嫁妝又能好些,往後魚姐兒也沒個兄弟幫襯,家裏少不得提前給她做些打算。

    但宰的真的是趙掌櫃麽?他不願去深想,人到老年心眼子髒點兒,手髒點兒有什麽關係?他一把老骨頭還能活得幾年,家裏兒孫過得好,他死了安心。

    但見著幾個孩子義憤填膺,看戲看得眼淚落了一地,張阿公又瞞不住自個兒了,轉頭想起他小時候老胡大夫倒在家門口,那會兒他們兄弟三個窮得穿一條褲子,老張頭都刮了鍋底分老胡大夫一口飯。

    如今他享受的也不過是爹的餘蔭,以後他死了也能給孩子留下餘蔭麽?

    張阿公喊來魚姐兒,小聲嘀咕道:“上次咱們家買了一車金銀花,不賺錢了成不成?”

    張知魚大驚失色:“上回咱們家買的金銀花沒了?”裏頭還有阮氏要的一車。

    張阿公瞪她一眼,小破孩兒嘴上一天到晚沒個門,吃飽了淨胡說,他老人家若非沒個商量的人,是決不會找她的!

    但這不是沒人理解他麽?於是張阿公轉頭就將自個兒心頭的憂愁苦悶說了一籮筐。

    張知魚沒想到阿公還有如此憂國憂民之心,感動道:“阿公,你隻是不想賺老百姓的錢嘛。”

    張阿公點頭:“怎遭瘟的不是大戶,咱們家還不肥得跟小寶似的。”

    張知魚轉轉眼珠道:“阿公,你就是轉不過彎兒,白送的哪有好兒,咱們先讓爹往衙門賣一筆,不愁葉知縣不找上門兒。”

    平頭百姓對官爺的畏懼是刻在骨子裏的,張阿公就沒敢往這上頭想過,雖然張大郎大小也是個公門人,但他老人家始終沒覺得兒子多威風,這麽些年拿回家的錢還沒他多,誰家官兒跟他似的?

    看著魚姐兒開口就要賺老爺們一筆銀子。張阿公有些怕了,道:“要不,咱把手上的賣點兒出去賺幾個本錢就算了?”

    張知魚心裏葉家這樣的大戶,不賺白不賺,江南之財十之八九都被他們撈走,沒道理需要出力的時候還得全靠老百姓自己發善心互相救助,便拍拍阿公的肩膀道:“咱們什麽也不用做,隻每日讓爹多帶點湯水去分給同僚。”

    張阿公將信將疑,讓魚姐兒再三保證不會拉著車到葉知縣家門口叫賣才落了半顆心回肚子裏。

    第二天一早,趙掌櫃就歡天喜地地拉著無數金銀花回來,專在工位上等張阿公。

    張阿公又猶豫了,這會兒反悔保和堂還不得賠死?

    趙掌櫃見張阿公愁眉不展,知了原委就沉思起來,他不是什麽鐵石心腸的人,想著白花花的銀子,保和堂該翻修的屋頂,但讓自個兒賠本那也不可能,隻做慣了生意,轉頭就想出法子來,道:“上趕著的東西哪討得了好兒,魚姐兒的法子就很不錯嘛,”

    就是這孩子出門少些,還不知大周朝有成藥坊,專給流離失所的窮苦人看病,這是帝後自己的藥坊,不歸國家,近些年一直沒什麽大作用,藥材貴得很,皇帝內庫再多還能有窮苦人多?也就是個擺設吉祥物,但他們也不是不想立功。

    有欲望就有買賣,趙掌櫃撫著肥肚皮笑,“得再讓成藥坊和葉知縣一起,大家做三方見證。”

    不然他們辛辛苦苦讓利,倒讓些蟲子肥了荷包。

    葉知縣正為此事焦頭爛額,老家已貼錢送了許多藥材走運河過來,但城裏城外這許多人都要用,也是杯水車薪,現下上頭的目光都放在河南道,哪顧得上身家豐厚的江南?

    流民沒吃飽,天沒涼起來,讓他放人進來那是不敢的,咬咬牙狠心在外頭給流民劃了塊兒荒地,讓天涼了自個兒去搭房子,他聯合南水縣的大戶一塊兒出糧食給流民裹腹,但毒日頭底下一日也隻有晚上那一個時辰開得工,眼見著外頭的人越來越躁動,他晚上睡覺都做噩夢。

    河南道官場的血還沒幹呢!多少眼睛盯著他想往這兒來?

    葉知縣回來幾日就瘦了三斤,旁邊小廝上前道:“老爺,該用膳了。”

    葉知縣看向窗外,天色已經染上一層薄黃,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這個時辰,主仆二人一路無話走到衙門食堂,最近大夥兒辦公歸家都晚,他都是在衙門跟大家一塊兒吃了才回去。

    就這一小截路,兩人就出了一身濕汗,食堂頭沒得冰盆,跟蒸籠似的,家貧些的小吏都忍著熱,在裏頭苦熬,如今菜米皆貴,在衙門吃了還能給家裏留點兒銀子。

    張大郎想著女兒媳婦,除了午飯從不在衙門吃,回家前便將剩下湯劑遞給手下的兄弟,囑咐明兒再還了他。

    三個捕快家裏都沒地,在南水縣開著小商鋪過活兒,往日也算滋潤,如今久不補貨也想著省幾個錢,便一塊兒去了食堂。

    衙門都供應的素菜,僅有道魚湯算得上葷,幾個漢子打了滿滿一碗,將金銀花露各分了幾口,清淡的雅香在一堆汗味中格外出重。

    打外頭進來的葉知縣看著這三人神采奕奕埋頭扒飯的樣兒,便問:“你幾個曬了一日怎還有精神頭兒?”

    旁邊的小吏捕快熱得下咽都難。

    馬高放了筷子,將水囊往桌上一放道:“我們頭兒家裏做了解暑藥。”

    葉知縣揩了汗,取了幹淨碗往裏倒了一半,聞聞味兒就笑:“你們捕頭倒有錢,這個時候還能做熟水消夏。”

    鄧輝想想道:“張捕頭家也才漸起來,聽他說這個不值錢哩。”

    不值錢?

    葉知縣眉頭一動,將碗中黃湯一口喝了,感受到絲絲涼意從喉頭直湧入心底,眯眼讚道:“這東西倒是不錯,你說的張捕頭是哪個張捕頭?”

    馬高道:“張春生張捕頭。”

    葉知縣瞬間就想起那隻威風凜凜的巨豬,一下怔住了。

    張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還是怎地,上回他去大桃鄉也沒見著呐。

    馬高幾個不敢吃了,都站起來等知縣問話。

    小廝拽了下老爺的袖子,葉知縣才回神招呼他們坐下,笑道:“他們家人倒是有趣,老出稀罕事兒。”

    又放了些碎銀到馬高手上,伸手取了水囊道:“明早讓張捕頭帶著他家大夫來找我,這水囊我倒是親自還了他去。”

    馬高得了這一注賞,高興得幾下吃盡了飯,忙不迭往張家送信兒。

    張阿公樂得抱著二郎親了幾口,又對兒子板了臉道:“明日讓魚姐兒跟你一塊兒去,這東西是她找出來的,到時候知縣問話說得清楚些。”

    張知魚自己不擅長談生意,便跟爹道:“找上趙掌櫃,跟他一起去衙門。”

    都是老油子誰還油得過趙掌櫃去?

    張大郎等天涼了些,便往趙家走了一趟,趙掌櫃轉身就給祖宗上了三柱清香——他們老趙家,要東山再起啦。

    第二天一早三人便坐了趙家的車一塊兒往衙門去,葉知縣已經是第二回 見魚姐兒,上次看她是個女娃還不怎麽放在心上,這會兒知方子是她拿出來的,還是新藥方瞬間就高看了張家幾眼。

    他家便是大商,即便自己從小就不碰庶務,但裏頭的價值葉知縣也一清二楚,現在最缺藥的可不是南水縣,而是河南道!

    這金銀花往日無人問津,現在是要多少有多少,上獻皇帝,何愁來年不高升?

    葉知縣當場就哈哈大笑起來,拍著張大郎肩膀道:“往日說你是衙門的福星,倒是我說錯了。”

    這根本就是我小葉的大貴人!

    張大郎不解。

    葉知縣笑而不語,低頭吩咐小廝趕緊找太太狠狠包一筆謝禮送到張家府上。

    張知魚沒見到這場官司,她將兩種湯都帶了些過來,正取了碗倒在桌上讓葉知縣看。

    就這一會兒工夫,趙掌櫃和葉知縣已經談好了怎麽買,成藥坊那頭怎麽辦,契都草擬了一份。

    張知魚接過紙見沒什麽大問題,便點頭應下,葉知縣和趙掌櫃寫上名兒就將紙往張家父女跟前一放。

    張知魚提筆就要寫,葉知縣提醒道:“得寫你家戶主的名,寫你的沒用。”

    張知魚筆下一頓,點點頭,將張後頭的知字改成了年。

    不過兩日,城裏就到處都是衙役在往外派兩種湯劑,金銀花露要便宜些,外頭人都喝這個,大戶人家樂意給縣太爺捧場,都一桶一桶往家搬三花三草湯。

    本來大夥還以為這是新型斂財手段,不曾想喝過一次後覺得真管用,沒得幾日便賣遍全城,這東西日子價格還便宜,幾文錢就能得一大碗。葉家、成藥坊、保和堂都卯足了勁兒在外頭搜羅金銀花。

    先前張家人做出的紫茉莉花粉隻是在娘子圈兒小紅一把,連趙掌櫃心頭都不是特別在意這個東西。

    女娘用的東西嘛,是賺錢,但大家還是覺得不是正緊營生。

    但這一回,張家人在這樣的酷暑天,交出了自己新得來的解暑秘方,放棄了這樣一筆巨財,讓全縣百姓都能一解暑氣,這是何等的氣魄。

    整個南水的杏林界,這才第一次開始正眼打量起農戶出身的張家人。

    他們心頭都無比清晰地意識到——往後說到南水縣的大夫,便再繞不過張家人去。

    葉知縣看著精神頭漸足的百姓,點燈將折子寫好,剛放下筆,又想起那頭大豬,便又小小添上幾筆,隨即便將折子交給心腹,走了密折,八百裏加急送到皇帝跟前。

    作者有話說:

    最近寫得有些累,主要是第一次寫文,寫到這裏出現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就是小魚做為主角出場的地方太少,但她能力尚且不足,許多事情交給她來辦,金手指會粗到讓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中途一度寫得比較掙紮。

    但我已經給了小魚最大的金手指——家人,所以後邊除了醫藥上不打算給她別的金手指,就導致最近更新變少了,每天寫的時間卻變多了。

    怎麽讓主角戲份增多,這是我要學習的地方,所以接下來準備開表妹那個文,可能二十萬字左右,將人物場景局限在一個宅院來練習一下怎麽增加主角戲份。

    當然,是在保證這邊更新的情況下,如果有讀者到時候看到我那頭開坑了,慎入,我可能緣更練手。

    昨天我本來想調低訂閱率,結果剛調就喜提盜文更新,最後又不得不調回來,以後我會多發紅包補償大家,畢竟確實裏頭有些章節寫得不怎麽好看。

    感謝在2022-04-16 08:12:40~2022-04-17 09:48: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某某 20瓶;jamjam 10瓶;niuniu@sharon 9瓶;45837271 3瓶;麽麽兒老幹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