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逼著金學政審案
作者:喵多多      更新:2022-06-27 11:33      字數:2183
  第214章 逼著金學政審案

    金學政原本以為隻是攔路申冤的案子,卻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讀書郎嘴巴子厲害,竟牽扯到他的頭上來了,他怎麽認識這位花姓讀書郎。

    但此人說的話也有些道理,他沒有結仇家,對方就讓他放棄成績,沒有這個人的成績,那榜單上是誰受了益?

    金學政很快想到最後一名是誰,誰不就是受了益麽?

    院試榜單名額有限,若是中間有人退出,自然原本落榜的人就會提前一位,那麽就能上榜了。

    這麽一想,那就更可怕了,這人不但敢私下用刑威脅,還事先得知沒有公布出來的榜單,隻對付了一位讀書郎,就能讓自己的人上榜,可見這比泄題的事件更可惡。

    金學政麵色鐵青的看著眼前的讀書郎,要隻是在他府上,他早叫下人將人轟出去了,他雖然想到了個中利害,卻也容不得這人如此威脅,將泄題的事引到他的頭上來。

    他金汀秋可不是陵城人,從京城而來,以後還想調回京城做官去,這麽誣陷他,是要毀他前程麽?

    然而這兒是大街之上,金學政不但不能發怒,還得咬牙含笑,上前將花良學扶起,並說道:“你話雖不中聽,但此案的確存疑,本官也就不計較你的言詞冒犯,定會好好查一查你的案子,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至於你說什麽殺人滅口的事,咱們這是容朝,講律法,殺人是要償命的,你身為讀書郎,不可以這麽懷疑的,再說咱們陵城有縣衙,真出了命案,縣衙豈能不管。”

    金汀秋看著說得合情合理,街坊們也很認同,隻有花良學挨得最近,明明看到金學政一張笑臉,他卻感覺到了一股寒氣。

    花良學打起精神,當做什麽也沒有察覺,恭敬的應下。

    隻是此時人群裏正好來了縣學的讀書郎,有位讀書郎似乎心直口快,記性也好,正是剛中秀才入的縣學,特別記住了榜單,於是此時出了聲:“大人,我記起來了,榜單上最後一名正是一位叫嶽家榮的秀才。”

    這位顯然不知嶽家榮是誰,還頗為歡喜的說道:“我當時名額在前三,就無意中看了一下末尾,記住了此人。”

    這是來彰顯自己成績來了,他不是案首,但成績可觀,還在前三名。

    隻是一向說出這成績都會得到人讚賞目光的他,這會兒卻被眾同窗和街坊們瞧著,眼神詭異,便是金學政也是驚愕的看向他。

    怎麽回事,難不成都被他成為秀才試前三名而鎮住?

    終於有同窗小聲在他耳邊說道:“嶽家榮正是嶽知縣的兒子。”

    這位秀才聽到這個消息,兩眼一黑,差一點兒沒站穩,他怎麽不知道嶽家榮是嶽知縣的兒子,這下完了,他得罪了嶽知縣。

    而街坊中也有不少人知道此事,隻是剛才花良學提起這事兒,大家還記不得榜單上的最後一名。

    眼下這麽一提點,都聽出意味來了,眼前這人的功名沒了,院試成績取消了,那麽就會有人因此而上榜,那個人不正是嶽知縣的兒子。

    那就解釋得通了,陵城的青天大老爺,為了兒子的私利,逼迫一位讀書郎自動放棄學業,再讓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

    好威風的知縣,這才當上陵城知縣,便如此明目張膽,難怪這位讀書郎會說活不過今日,回去就得遭人滅口,想想得罪了陵城知縣,又是這麽心狠手辣的知縣,他怎麽可能有活路?

    金學政看到街坊們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就知道這案子他接不接都得接了,他也沒有想到最後一名原來是嶽知縣的兒子,一個小小知縣而已,竟如此膽大包天,當他金汀秋是吃素的。

    於是金學政應了花良學的請求,必定好好重審此案,若真如他所說,必還他一個公道。

    於是金學政回身入馬車,馬車趕緊離開了。

    而在不遠處的酒樓上,池小悅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她今日跟昭兒一起出府,是昭兒說要請她吃好吃的,她這才決定過來,順勢看一場戲。

    葉九昭卻在看到底下的情況後,飯也吃不下了,一臉憤怒的說道:“我真沒有想到嶽家榮為了秀才試如此惡心,真是用盡手段。”

    池小悅看著兒子一臉憤憤不平的樣子,便順勢教導他,“在外頭,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咱們行得正坐得端,但也要有一份防備之心。”

    “不然你這顆正直的心反而被人利用,做人做事,就要做到問心無愧,而不是像這種小人,不管多得意,也無法掩飾自己的罪行,就算當時能得逞,可這份罪孽卻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總有一日會得到報應,這不,今個兒就來了。”

    葉九昭一臉認真的聽著母親的話,將母親的話記在了心頭。

    池小悅穿越以來與葉九昭相處的時間不長,不及前身對孩子的影響,但好在她在孩子正要長大成人的階段,而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學習旺盛的年紀。

    她的一言一行都不知不覺影響著他,隻要改變了葉九昭偏執的觀念,做一個心存正義的人,就算將來遇到同樣的事,他的處事風格也會發生變化。

    隻是現在的池小悅無法察覺罷了。

    然而母子兩人的對話,卻是一字不漏地被旁邊一桌的食客聽了去。

    旁邊這一桌坐著的主仆二人,主子帶著帷帽,基本沒怎麽吃東西,但兩人是在池小悅和葉九昭之後才落地座,當時還朝這邊看來一眼,隻可惜母子二人看著街頭去了,並沒有注意到。

    葉九昭不動聲色的將魚刺去掉,而後夾入母親的碗中,若是吃雞腿,他也會耐心的將骨頭剔除,知道母親不愛吃雞皮,他還會將皮也弄掉,最後送到池小悅碗中的隻有雞肉。

    原本還說著話的池小悅,看著兒子這小動作,心底感動得一塌糊塗。

    “昭兒,你還是個孩子,這些魚和肉你多吃一些,母親不吃,吃了容易長胖。”

    池小悅就要將他耐心處理好的吃食又夾回他的碗中,沒想葉九昭撇了撇嘴,有些不耐煩的說道:“娘,我不喜歡吃肉,我喜歡吃魚刺,喜歡吃雞骨,就是不喜歡吃肉。”

    說完,還將自己的碗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