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做筆大買賣
作者:金麵佛      更新:2022-06-18 20:28      字數:6419
  第368章 做筆大買賣

    說曹操曹操到。

    馬拉特帶著他那位朋友晃了一圈, 居然又跑過來喝羊肉湯了。

    看到盧振軍,他立刻笑著過來打招呼,還相當自來熟地挪了兩張板凳, 跟他們一塊拚桌。

    都是做生意的人, 碰上自己的客戶,當然沒那麽多講究。

    馬拉特往來商貿城的次數多, 也算是熟客, 他要了羊肉湯之後。攤主的兒子就麻利的拿著小筐跑去旁邊的小攤上買饢了。送上桌時,馬拉特跟他道了歉,還送了他一個小禮物——防風打火機。

    他的朋友看了他一眼,似乎想說什麽,到底沒張嘴。

    估計是覺得這個禮物太貴了吧。在蘇聯,這種精致小巧的防風打火機很受歡迎, 售價也不便宜。

    大家閑聊了幾句商貿城的生意, 周秋萍開玩笑道:“你把你們的國家隊都帶來了, 不怕到時候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啊。”

    馬拉特不以為意,大口咬下羊肉咽進肚子裏, 完全看不上眼的模樣:“他們做生意呀, 絕對不行, 簡直和笑話一樣,跟你們的國家隊一個毛病。”

    這要是碰上民族感情比較激烈的人,光憑他說的話, 就容易挨揍。

    可在場的除了兩位小朋友和保鏢之外,都是徹頭徹尾的商人啊, 誰的關注點都不在這種事情上。

    盧振軍認真道:“要真做大貿易, 國家力量肯定要比個人強多了。”

    “一盤散沙而已, 你們也一樣。”馬拉特毫無百萬富翁的自覺, 吃相絕對談不上優雅,一邊吃一邊吐槽,“看這兩個國家做生意真是能把人活活急死。我參加過好幾次貿易會,每次我都想捋著袖子替他們上。你們廣東人不是號稱很會做生意嗎?為什麽做的事情那麽可笑呢?”

    他吐槽的點在於貿易會的時候,廣東有個廠家千裏迢迢帶著廚房設備過去展銷,希冀可以成交生意。因為生產成本的原因,他們給每套設備定價1700美金。

    “可老毛子最多隻願意出200盧布呀。老毛子好歹是老大哥,廚房設備在蘇聯很普及,又不是什麽高檔貨,還好意思開口要1700美金,人家不會自己做啊。廣東那邊不是衣服很多嗎?還有毛衫。他還不如直接拖一船過去,保準要比什麽狗屁廚房設備賣的好。”

    桌上的人跟著汗顏,他們也搞不清楚這種貿易會的參展單位具體有什麽要求,搞不好就是行政硬框框,比方說要展現出我們科技水平提高了之類的,剛開發的廚房設備肯定要比衣服這些更加能體現這一點。

    別以為廣東那邊的領導幹部就思想特別開放,很有經濟意識。

    根據新華社記者的報道,從去年到今年2月份,廣東省攜款外逃的廠長經理共有222名。要不是地方政府沒錢掏國際通緝費,萬寶的鄧韶深很可能就成為新中國曆史上國際通緝令的第一人了。

    這就是政治大氣候。

    馬拉特還在吐槽:“我不知道你們的官在想什麽,居然把電視機電冰箱送到莫斯科去展銷。這是你們的優勢嗎?蘇聯90%以上的家庭都有電冰箱,電視機也不少,而且價格賣的比你們便宜多了,為什麽要買你們的東西呢?我們這些沒見識的倒爺都知道兩邊各自需要什麽,每次運貨都能賣的一幹二淨。而你們和他們,搞得這麽聲勢浩大,都搞了些什麽呀?完全在開玩笑。”

    盧振軍不由得替官方辯解:“限製中蘇貿易的主要問題主要是結算方式,兩個國家都缺少外匯,所以隻能走記賬易貨外貿,兩邊進口與出口必須得處於差不多的狀態,不然生意就做不下去。這當然很不方便,協調起來也很麻煩。但也不是沒有成果,那天在哈爾濱辦的那個貿易會不也簽了18億瑞士法王的合同嘛。”

    馬拉特直接嘲笑:“這就是你們的官員愚蠢的地方,你們要換的東西是木材、水泥、鋼材、化肥這些吧。簽合同的時候你們想過原材料出口許可證製度嗎?”

    盧振軍還真是頭一回聽說,下意識地追問:“什麽?”

    馬拉特笑道:“看,你也不知道吧,蘇聯去年4月1號開始執行的,果然是愚人節的禮物。不僅你們不知道,蘇聯人的公司都搞不清楚,哪來的膽子簽合同?既然要嚴格執行出口製度,會一下子發出這麽多許可證嗎?18億瑞士法郎,最後能履行1/3就不錯了。”

    因為是記賬易物貿易呀,賣不出去甲就買不進來乙。

    餐桌上的人一開始聽他說話的語氣還有點不舒服呢,但聽到這裏,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難怪他是邊境的大商人,雖然現在中蘇邊境生意處於閉著眼睛撿錢的狀態,但能做大做強做上規模,肯定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盧振軍認真地看著他,頗為懇切地請教:“那你覺得官方貿易做不好的真正原因在哪裏?”

    “意識,放下官老爺的意識。兩邊都得放下這個意識,大家是來做生意的,不是來擺官架子的。哪有人做生意之前不搞市場調查,就稀裏糊塗進貨的呢?大家起碼要知道彼此需要什麽。蘇聯從去年開始嚴格執行原材料許可證管理,反映在經濟手段上,外匯留成裏原材料占比0.5%~2%,機電產品為15%,零配件為30%。你們國家不正在搞國企生產改革嗎,要淘汰一大批機器。與其非要買蘇聯人不肯賣的原材料,不如把目光轉到機器上。蘇聯的機器設備的確趕不上歐美國家,沒他們先進,但你們來說更實用。我聽說你們前幾年花大價錢從歐美國家進口淘汰設備,完了又不會用,直接丟在倉庫裏麵落灰。引進的生產線根本就不配套,白白浪費了外匯。”

    這不是什麽新鮮事兒。

    在改革開放的初始階段,引進技術引進生產線購買機器設備,大家就跟孩子爭寵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跟自己的生產經營搭不搭關係,反正人家有的我也要有,打拚耍賴都要上。

    至於買回來以後能不能派上用場,那是另外一說。

    那幾年重複引進浪費外匯的事實在太多了,報紙上動不動就有報道,各種痛心疾首。馬拉特知道這些不足為奇。

    盧振軍問他:“所以呢?”

    馬拉特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所以你們應該拓展交易範圍,比方說多進口蘇聯的機械設備。”

    他滔滔不絕地指出了蘇聯機械的優點,“首先,50年代時蘇聯援建了很多工廠,大家的機械生產采用的是同一種模式,很多零部件可以通用。更新換代之後,不用擔心不匹配的問題。其次,從蘇聯進口機械要便宜很多,而且更加實用。不至於太先進而不會用。”

    搞了半天他又是針砭時弊,又是兩邊吐槽,核心目的還是要做掮客,搞推銷啊。

    這其實是條路。

    就是不知道等到明年蘇聯解體以後還能不能做下去。而盧布什麽時候貶值也是個大問題,會涉及到結算。

    馬拉特笑嘻嘻的:“如果要做大生意,那就不能隻賣小百貨呀,那肯定得做大機器。”

    其實他在邊境不停地倒買倒賣各種小百貨利潤高得嚇死人,他現在什麽都不幹,錢也夠他花一輩子了。

    但作為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他願意挑戰更多的東西。這個時代的倒爺如果循規蹈矩,根本生存不下去。

    現在賣的好不代表將來賣的好,必須得先人一步,搶占更大的市場。

    盧振軍坦言:“你的想法的確很好,但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輕紡產品,食品,日用工業品這些蘇聯人需要的東西我們這邊可以提供詳細的名錄,供對方挑選。但蘇聯那邊的機械設備情況,我們又從哪兒知道呢?”

    這也是中蘇貿易之間的大問題,信息不靈,反應遲鈍。沒有信息部門,沒有聯絡機構,各個單位之間都是點對點單線聯係。就是想找上對方,都不曉得腳應該往哪個方向去。

    馬拉特信誓旦旦:“這我可以去搞。”他突然間笑了起來,“當然,我得感謝他們的懶散和遲緩,不然哪有我們掙錢的機會?”

    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數額總是有限的,官方貿易如果強大的話,的確都沒有民間多少發揮的機會。

    現在中蘇貿易之間的狀態恰恰相反,因為民間貿易的存在,它幾乎已經成為邊境貿易中最主要的一支力量。

    周秋萍眼睛珠子一轉,主動給出建議:“要不你幹脆在中國也開個公司,專門代理這些機械,這樣交流起來也方便。有需要更新工廠設備的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你。”

    然而馬拉特頭搖得跟波浪鼓一樣。別看他現在行走中國瀟灑不已,但他幼年時跟父母一道經曆的逃蘇事件還是對他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最典型的表現就在於他擔心開公司的話,到時候會被秋後算賬,財產直接被沒收了。

    盧振軍打擊他:“收也收不到你,排在你前麵的一堆呢。就是割資本.主義尾巴,也是要先打.倒資本家。”

    這話絕對政治不正確,但正常人說話也不會天天絕對政治.正確,況且這政治不正確的話,還成功地說服了馬拉特。

    多大點事,小時候就已經跑過一回了,大不了以後再跑第二回 。

    他隻猶豫一件事:“烏魯木齊沒有麥當勞,我要吃麥當勞的。”

    大家都感覺很無語。主要是在場的人誰都沒有肯德基麥當勞情結,即便知道這個時代的特殊文化寓意,也沒辦法和他共情。

    周秋萍哭笑不得:“你是想吃巨無霸還是炸雞塊,No problem,我也準備在這兒開一家店,專門經營美式快餐。”

    其他地方的客流量和購買力她不清楚,商貿城附近來來往往的客戶哪個不是財大氣粗,又願意嚐試新事物呢?

    把香滿集開到這裏,絕對有生意。

    在仔細詢問過香滿集的菜單之後,馬拉特終於滿意了。他表示可以回去好好想想這事。喝完了羊肉湯又吃了一隻饢,他就帶著自己的朋友拖著車子往外去了。

    倒是周秋萍他們因為有三個小朋友在,所以吃的特別慢,還留在攤子上。

    高女士現在倒有點理解馬拉特的心態:“怕呢,就害怕出事兒。”

    張國富笑道:“也沒什麽好怕的,他賺了錢以後還給老家重新蓋了學校。他媽是維族人,他爸是漢族人,當初他們家跟著村裏跑掉之後,兩邊都嚇得跟他們斷絕了關係。現在他回去可是座上賓。”

    錢啊,真的能改變很多事,讓人比最厲害的川劇大師還擅長變臉。

    朱莉的眼睛就一直盯著馬拉特的那位莫斯科朋友拖著的車子上,半晌才冒出一句:“這些到莫斯科能出手多少錢啊?”

    “10倍還是20倍,要看他們到底買的是什麽了。”張國富有經驗,“他們現在的市場價格已經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因為隻擺在那裏,根本沒東西賣。”

    盧振軍收回了視線,詢問桌上的人:“如果真把這個機械生意做起來的話,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怎樣讓大家知道有這麽一批貨。”

    所謂的信息不暢問題解決起來沒那麽簡單。因為是易貨貿易,大家都在單兵作戰,點對點的,隻要甲方不需要乙方的貨,那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而如何讓甲和乙直接配對成功,才是真正的大難題。

    曹敏莉幫忙出主意:“之前你們說的在火車上做廣告,其實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現在兩邊出差的人大部分坐火車,坐火車又無聊,很容易注意到廣告。這樣他們就會主動找上門來了。”

    朱莉跟在周秋萍身邊的時間長,也第一時間想到了另一個營銷手段:“就是寄廣告單,把這些資料整合在一起,然後做成廣告冊子,也可能需要的廠商每家都發一份,寄的多了,有可能感興趣的人也會變多,他們會主動聯係的。”

    這個倒是比在火車上打廣告還簡單,因為直接就可以做,不需要任何人同意。

    而且現在的郵寄宣傳單並不討人厭,大家甚至歡迎這種廣告,因為花花綠綠的很好看,裏麵的內容也很精彩。在信息還遠遠不到爆炸的時代,甚至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盧振軍下定決心:“那就雙管齊下吧,兩邊都做,這樣效率高些。”

    餘成卻遲疑:“坐火車的人,看了有用嗎?如果是這個商貿城要打廣告,在火車上打廣告很實用,因為往來的都是倒爺。大家都需要一個貨種齊全產品質量有保證的地方進貨交易。但大家都肩扛手提的,做的都是小商品,跟機械不一樣。”

    每個人都需要穿衣服,每個人幾乎都需要手表,但需要機械設備的隻能是工廠。

    這倒是個大問題。廣告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廣而告之,還在於能夠精準針對目標客戶人群,不然就是無效宣傳。

    大家思考了一番,不得不承認,不是所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點子都肯定能派上用場。

    周秋萍拿手帕給女兒擦嘴,猶豫了一瞬才開口:“其實有個辦法,我不知道能不能做起來。現在的問題在於坐車的人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目標客戶。那我們想辦法讓他們坐車就可以了。”

    張國富回不過神來:“這怎麽讓他們坐車?這要不要坐車,咱也控製不了啊。來來回回坐一趟,起碼得10天半個月,多耗時間啊。沒需要他們也不會坐車。”

    餘成試探著出主意:“我們想辦法弄到邀請函,請他們出國考察,這樣他們就會坐車了。”

    張國富立刻搖頭:“那出國多花錢啊,誰扛得住?錢誰出?廠裏出的話,工人要造反的。大家工資都發不出去了,你們這些頭頭腦腦還一門心思地出國開洋葷,這不是找事嗎?”

    周秋萍正色道:“所以這個錢必須得我們出。”

    張國富要暈倒了,買賣還沒做,也不曉得能不能做成,就一下子砸進去這麽大筆錢,不是要人命嗎?什麽叫燒錢啊?這就是典型的燒錢。

    然而這回高女士福至心靈,瞬間反應過來:“哪要我們掏錢,他們自己帶點貨上路,到時候一轉手,什麽錢都夠了。上次咱們去布達佩斯不是這麽搞的嗎?”

    那會兒自己跟女兒帶的包裹還很少呢,如果不是中途又飛來飛去的去了趟荷蘭,就那點東西轉手出去的利潤都已經夠他們在布達佩斯的開銷了。

    盧振軍瞬間沉默,這其實就是種觀光走私的模式。

    他曾經比喻這些官員拿著國家的工資出國吃吃喝喝玩玩樂樂,雖然出國費用沒讓國家掏錢,但工作時間不幹正事,不也是在浪費國家資源嗎?

    沒想到現在擺在他麵前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這個。

    周秋萍慢條斯理道:“現在有門路的人都想方設法出國開洋葷長見識。歐美國家太難,而且現在大家關係緊張,他們要注意影響,怕被人抓小辮子。所以現在去蘇聯去東歐是最穩妥保險的選擇,想必有很多人願意去看看。如果發邀請函,並且承諾負擔差旅費和在國外的一切開銷,那肯定能夠吸引很多人過去。”

    張國富畢竟一直待在國內,對國外的情況不了解,相當擔憂:“那怎麽負擔啊?他們又不去匈牙利,是去蘇聯考察機器,咱們在莫斯科怎麽搞?”

    這麽多人跑到異國他鄉,吃喝拉撒住,基本上也不能指望他們誰會說俄語。這個事情搞起來其實很麻煩。

    不過話說回頭,想開拓生意渠道想掙錢,哪有不麻煩的道理呢?

    盧振軍卻表態了:“不麻煩,有人專門做這個生意,我們找他們合作就行。”

    自己這邊安排客源,那頭負責接待,最後利潤五五分。自己這邊還可以幫忙安排真正的考察對象,讓出來的官員不用瞎編,真有東西可以考察寫報告交回去給領導看。

    就是這個過程不知道為什麽,盧振軍感覺自己是在看那部外國小說,叫做《百年孤獨》,時時刻刻都充滿了魔幻色彩。

    他又覺得這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大概真跟秋萍說的那樣,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在這個政府攫取了本該屬於人民的權力的時代,權力的錯位導致什麽荒唐的事都可能發生。甚至為了幹一件正經事兒,還要采取打擦邊球的手段,來實現目的。

    盧振軍點頭:“行吧,那就先這麽來。”

    開口簡單,做起來艱難,他後麵又要有的忙了。

    其實這錢他完全可以不掙,掙更輕鬆的錢難道不香嗎?

    可馬拉特的話打動了他,中國的工業想騰飛,一口吃成胖子不現實。與其花那麽多外匯,引進一堆派不上用場的生產線,不如精準對標,直接用蘇聯的機械,還更實用些。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麻煩點也無所謂。

    大家吃的差不多了,三個小朋友也心滿意足,星星還往椅子上一癱,發出滿足的喟歎:“好好吃啊。”

    攤主的孩子,那幾個維族小孩就在旁邊咯咯笑。

    她又完全沒丟臉的意識,還在認真地強調:“真的好好吃。”

    大家都笑了起來,攤主還主動表示可以給他們抹了零頭。

    正熱鬧的時候,木材廠的廠長居然又尋上門來,主動盧振軍打招呼:“盧總你看現在生意這麽好,完全可以再開個市場嘛。剛才市長都說了,這個商貿城貫通南北,橫穿東西,唯一的遺憾就是跟烏魯木齊本地的產業聯係不大。再搞一個市場,就可以在這個方麵做文章嘛。”

    張國富都想衝他翻白眼了,這人跟牛皮糖一樣,怎麽都甩不掉啊。

    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對方:“你也不看看現在什麽季節,天馬上就冷了,後麵就要下雪了,蓋什麽市場啊。貓冬!明年,等明年再說吧。”

    廠長笑道:“好啊,那今年把事情定下來,等明年開過春就蓋房子好了。”

    張國富毫不客氣:“你掏錢不?我們才蓋了這麽大的市場,幾千萬都砸進去了,哪兒來的餘錢?”

    廠長趕緊強調:“哎呀呀,你還哭窮啊,你們財大氣粗,誰不曉得?怎麽樣,建個市場嘛,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張國富卻一口咬定沒錢,盧振軍在旁邊幹脆不吱聲。

    周秋萍聽到錢的事,倒是想起來自己手上最大的一筆投資了——股票。

    去京城之前,聽說股票已經漲瘋了,不知道現在漲到了什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