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寺
作者:阿狸小妃      更新:2022-06-17 21:16      字數:3525
  “定王妃聽聞你母親身子骨不好,便隻叫我這個當祖母的帶你一塊兒去青雲寺, 王妃寬厚心善, 也是體恤你母親。”老太太將手中的帖子遞給徐令珠,帶著笑意道。

  徐令珠聽了, 點頭笑了笑, 伸手接過帖子, 細細看了看,才又將帖子交回老太太手中。

  “今個兒叫下頭的人收拾收拾, 該準備的一樣都不能少了,如今雖開了春,天氣一日日熱了起來, 卻到底還是三月裏, 比不得六七月份,你們小姑娘家尤其是, 萬不可不顧著自個兒的身子。”

  徐令珠聽著, 點了點頭, 笑道:“祖母說的是,隻祖母如此年紀寺廟裏陰涼更要帶足了衣裳被褥才好,好在婁嬤嬤伺候了祖母大半輩子,想來最是妥帖不過的。”

  徐令珠短短幾句話, 叫老太太對她更是喜歡了。

  隻笑道:“你這般孝順, 想來王妃娘娘見了你定也是喜歡的。”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 道:“你可別忐忑不安, 沒得叫人覺出些小家子氣來, 咱們這樣的人家雖比不得宗室王府,卻也不差的。更別說,這門親事是聖上賜婚,你的體麵是有的,萬不可妄自菲薄,反倒叫人看低了去,你明白嗎?”

  徐令珠站起身來,福了福身子道:“孫女謹記祖母教誨。”

  老太太滿意點了點頭,對著她道:“你也下去準備吧,今個兒好好歇歇,明早一早便要趕路,路上還有的折騰呢。養足了精神,等咱們到了青雲寺,給定王妃請安時你也能有個好氣色。”

  老太太如此說,徐令珠不知是該笑還是該無奈,隻恭敬的應下,福了福身子,轉身退了出來。

  定王妃下帖子請老太太和四姑娘一並去青雲寺小住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寧壽侯府。

  孟氏聽了這事,詫異一下,聽著定王妃帖子上並沒叫自己去,一時便冷下了臉來。

  “好個不孝女,若不是她和世子說了什麽,王妃豈會如此不給我麵子?”

  孟氏原本便因著不能處置三姑娘徐玉珠而是隻簡簡單單將人發送到城外莊子上的事情而生氣,如今聽著這消息,自然更對徐令珠遷怒幾分,想都不想便將所有罪過安在了徐令珠身上。

  方嬤嬤聽著,心中很是無奈,隻道:“咱們姑娘還未嫁過去,怎麽會說這些個娘家的事情。便是嫁過去了,也萬萬不會說的。想來是王妃娘娘聽說了太太小產身子不便的消息,怕路上舟車勞頓太過辛苦,才沒說叫太太您一塊兒去的。”

  方嬤嬤遲疑了一下,道:“老奴知道有些話便是說了太太您也萬萬聽不進去,卻還是要多嘴一句,四姑娘往後便是定王世子妃了,她是您膝下唯一的親女,太太何必寵著旁人,反倒和親生的女兒生疏了呢?經過三姑娘一事,如今老爺並不想叫六少爺養在太太屋裏,便是強硬要過來了,說不得多少年後養出個白養狼來,和太太親與不親還令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太太倒不如服些軟,和四姑娘低個頭,您到底是她的親娘,四姑娘也不是心狠到不行的,您隻要先走出這一步,四姑娘難道還能次次冷著臉,後半輩子,您還是要靠四姑娘的不是?”

  “您再疼表姑娘,表姑娘能護得住您嗎?還不是一味從您身邊討要東西?”

  孟氏著實不想聽這些個話,方嬤嬤才剛開口,她心中便反感的很,臉色也很是不快。不等她開口,外頭便傳來一陣腳步聲,很快便見著穿著一件藕荷色繡梅花褙子的徐幼珍緩步從門外進來。

  她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一樣,她走進屋裏,福了福身子,帶了幾分哽咽叫了聲:“母親。”

  方嬤嬤見著她這般,輕斥道:“好姑娘,說了多少次不能叫咱們太太母親,要稱聲姑母才好,若是老太太和老爺聽見了,少不得要連累咱們太太跟著吃掛落。老奴鬥膽提醒了您多少次,您怎麽就是不聽呢,難不成一點兒都不將太太的處境放在心上?”

  方嬤嬤這一出聲,很是有幾分以下犯上的意味,孟氏先是詫異心中一怒便想出聲訓斥。可聽著方嬤嬤說到後來,她心中少不得也生出幾分疑問來。

  是啊,方嬤嬤說過多少回不好叫她母親,免得給她惹麻煩,可幼丫頭麵兒上應了,回過頭來還是一口一個母親的叫。

  難不成,真是如方嬤嬤所說?

  徐幼珍經曆過許多,如今又是以表姑娘的身份寄人籬下受了諸多委屈,日子長了便有了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這會兒見著孟氏臉色微變,眼淚便簌簌落了下來,哽咽道:“姑母莫要生氣,我哪裏會不將姑母的處境放在心上,實在是,實在是姑母養了我一場,我每每見著姑母心中都有孺慕之情,一時便顧不上許多了,並非,並非是方嬤嬤說的那樣。”

  她拿帕子拭了拭淚,帶了幾分哽咽對著方嬤嬤道:“嬤嬤也是看著我長大的,怎會這般想我?難不成,就因著我如今成了表姑娘,便覺著我和姑母隔了心嗎?姑母這般疼我,我心裏哪會不知道,恨不得掏出一顆心來叫人看看,看看我的真心?”

  方嬤嬤冷了臉,道:“這心若是掏出來,人還能活嗎?表姑娘也別哭天抹淚的,這些日子太太小產傷了身子,正是要好好養著的時候,您不好好寬慰反倒是三日五日過來哭,不是今天受了這委屈,就是明天哪裏又不如意了,若您真記著我家太太養你一場的恩情,何必見天兒的給我們太太添堵,您是表姑娘,很多事情上能忍便忍了,也省的我們太太拿自己的銀子貼補表姑娘您屋裏。”

  方嬤嬤說的直白,徐幼珍又羞又氣,卻又無法辯解,恨不得尋個地縫鑽進去。

  她抬頭看了看孟氏,孟氏這回卻並沒訓斥方嬤嬤,隻揉了揉眉心,道:“好了,都叫我清靜清靜吧。”

  “幼兒,你若沒事便回去吧。”

  徐幼珍一愣,當即眼圈便紅了,她瞅了瞅孟氏的臉色,想說什麽話到嘴邊又全都咽了下去,最後隻應了聲是,福了福身子,轉身從屋裏退了出去。

  等到她離開後,孟氏才道:“我到底養了她一場,你何必如此刻薄呢?她如今寄人籬下已是艱難,月例銀子也才幾兩,打點打點便沒多少了,除了來找我,還能找誰呢?這府裏,也就我心疼她。”

  方嬤嬤聽著這些,恨不得看看孟氏著腦子裏裝的都是些什麽。說到底,那徐幼珍不過是個外人,連表姑娘都不是呢。

  “太太,您好糊塗,您心疼她,也要她心疼您才行啊。她如今全仰仗著您過活,對您是一個勁兒的索取,哪裏有什麽付出呢?您想想看,這段日子,您可吃過她做的一口點心,穿過她做的一件衣裳?這養個奴才還要忠心呢,偏她,一個勁兒開口朝您要這要那,什麽都覺著理所當然。”

  “太太您是不知道,前些日子她和太太您討要那串紫玉手串,太太沒給,她回去便摔了滿屋子的茶盞,因著這大太太還派人去和她討要銀子去了,這些銀子,也同樣是她從太太您這裏哭著討要過去的。”

  “這是老奴知道的,說不準您一個不如她的意,她如何在背地裏罵您呢?”

  孟氏一愣,她並不知道還有此事。

  “這,這可是真的?莫不是嬤嬤您······”

  方嬤嬤又好氣又好笑:“我的好太太,老奴是看不慣表姑娘些,卻也不會隨意編排她,鬧出些無中生有的事情來。這事情並非隻老奴一人知道,這府裏有的是奴才知道。您那般待她,她可回報過您什麽?”

  “什麽都沒有,太太您若是個精明的,早就察覺出些什麽了,何至於等到老奴開口。”

  “實際上表姑娘雖沒說,可她這般理直氣壯討要東西,是因著認定了您對她有所虧欠呢。”

  孟氏麵色一變,怒道:“胡說!我何曾虧欠過她什麽?我養了她一場,身世揭發後又將她從她舅母家接回來,叫她安安穩穩在府裏住著,何曾叫她受過一星半點兒的委屈。我待她,可比待我親生的四丫頭還要好。”

  她話音剛落,方嬤嬤便道:“是啊,您待她一個表姑娘都比待嫡親的四姑娘要好,怪不得四姑娘和您不親呢?”

  孟氏臉色一變,剛想說話,方嬤嬤又道:“您若想和四姑娘和好,處出母女情分來,表姑娘這裏,便該冷著些。”

  “老奴不說別的,等下幾回表姑娘和您討要東西您一樣不要給,看看表姑娘會說什麽,做什麽?”

  “您瞧了,聽了,您就明白該如何做了。”

  “到底,四姑娘才是您親生的,您往後能靠得住的唯獨隻有四姑娘一個。”

  孟氏愣了許久,都沒有說話。方嬤嬤瞧著她這般,便退了下去,叫她一個人好好想想。

  不是她心狠要這般點醒太太,隻太太如今這般,若是再不清醒些,她們這些個跟著伺候的人都要跟著倒黴的。

  為著她往後的前程,哪怕是算計下表姑娘,又有何不可呢?

  第二天天才剛剛亮,瓊枝便將徐令珠叫了起來,梳洗打扮之後,便去了老太太那裏。

  等到陪著老太太用完了早膳,二門上馬車預備妥當了,徐令珠便隨著老太太乘了馬車,馬車駛出寧壽侯府,轉出巷子,一路朝城門外駛去。

  快到中午時,馬車才在青雲寺門口停了下來。

  寧壽侯府一行人到的時候,才知定王妃和世子早半個時辰已經到了。

  等到眾人在後院廂房安頓下來,老太太便派人向定王妃送了拜帖。

  還未喝完一盞茶,便有一個丫鬟進來,說是王妃娘娘知道老太太舟車勞頓一路過來辛苦,叫老太太好生休息,等明日再見。倒是四姑娘年輕,想來無礙,王妃這會兒便想見一見。

  老太太聽了,雖然覺著有些詫異,便也允了徐令珠一人前去拜見。

  徐令珠從廂房出來,出了垂花門,遲疑了許久便忍不住道:“娘娘怎麽會隻叫我?為何不等明日我和祖母一塊兒去給王妃娘娘請安再見?”

  那丫鬟隻一個勁兒在前頭領路,也不說話解釋,徐令珠見她如此,哪裏還會猜不到這是誰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