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帖
作者:阿狸小妃      更新:2022-06-17 21:15      字數:3147
  皇上將寧壽侯府二房嫡出四姑娘徐令珠賜婚給定王世子趙景叡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京城,不少人先是吃了一驚, 畢竟那可是定王世子, 再怎麽也配得上一個公府出身的女子,更何況, 先前不還說養在太後身邊的嘉明郡主很是愛慕那定王世子嗎?這怎麽一道旨意下來, 倒叫寧壽侯府的四姑娘得了這般的造化。

  有說徐令珠有福氣的, 自然也有等著看她笑話的。畢竟,定王世子的名聲在京城裏可不怎麽好, 比起那肆意妄為的性子來,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好男色這一條。

  遠的不說,前些日子定王世子不還因著一個南邊兒來的伶人和那承恩侯府的二公子打了一架, 直打斷了那二公子的腿, 還被聖上罰了俸祿。

  這事情發生時,街頭巷尾都在議論呢。

  等那徐四姑娘嫁過去, 麵子是有了, 可那裏子怎麽辦?

  眾人隻感慨著, 皇上這道旨意給了那徐四姑娘體麵,卻也生生將人推到火坑裏去了。

  難不成,徐四姑娘嫁過去後有那手段將那定王世子掰了回來。

  後來,又有人說之前定王世子便瞧上了那徐四姑娘, 聽說在大長公主的賞花宴上還賞賜了她一塊兒上好的玉佩呢。而且, 聽聞那徐四姑娘生的極好, 將這滿京城的貴女都比了下去。說不準, 這徐四姑娘往後呀真能有什麽大造化。

  一時間, 京城裏議論紛紛,甚至有人開了賭局,賭那徐四姑娘及笄嫁到定王府後能不能籠絡住那世子去。

  徐令珠聽到這消息時,一點兒都不意外,趙景叡苦心經營出那般的名聲,可不就是叫滿京城這般議論的嗎?

  她扯出一絲笑意來,無奈搖了搖頭。

  瓊枝見著自家姑娘這般,心裏頭很是意外,外頭都這樣傳了,姑娘竟然一點兒都不生氣。

  難不成,姑娘心裏竟是喜歡那定王世子?

  瓊枝想著那日在寺廟裏匆匆見著了定王世子那一麵,一見之下,當真是世間少有的英俊男子。

  隻是,家世才情千好萬好,隻那好男色一條,便再多的好都不頂用了。

  瓊枝越想越心裏沒譜,又替自家姑娘委屈,可到底是皇上的旨意,她也不敢隨意議論,若是傳出去,她們寧壽侯侯府都落不著好。

  隻是,姑娘這般的好,等及笄後嫁到那定王府,還不知要過什麽日子,沒得叫人跟著心裏頭擔心。

  “姑娘您看了半日的書了,起身活動活動吧。”

  “要不,咱們去園子裏逛逛,或是去三姑娘那裏坐坐?”

  徐令珠看了她一眼,“不去,去了若遇上簡姨娘,還要聽她一番恭喜,這兩日人人都說上幾句,眼睛裏卻是什麽心思都有,我可不想再瞧了。”

  這兩日,登門說恭喜話的不知道有多少,可同情或是等著看她笑話的也不是沒有。

  她實在是應付煩了。

  聽自家姑娘這麽說,瓊枝隻道:“不說姑娘煩,奴婢也跟著心煩了。這真真是外頭議論多了,府裏的奴才也跟著議論起來,就該叫老太太叫了人牙子進來發賣了哪個才好。”

  “姑娘再怎麽說也是皇上親封的世子妃,及笄後嫁到定王府去,可比咱們太太還要尊貴,哪裏是那起子人能隨意胡說的。他們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的好像姑娘嫁過去便是掉入火坑一樣,殊不知姑娘造化好,往後是要享福的,隻他們當一輩子的奴才。”

  徐令珠扯出一絲笑來,無奈道:“別那麽刻薄,人家又沒有惹你,沒得出去得罪人。”

  瓊枝向來穩重,如今因著她的事情也按不住性子了。

  她即便隻說了幾句,徐令珠也猜得到如今府裏的下人都在議論些什麽。

  不過是兩種,一種是羨慕她能嫁到定王府去,一種是覺著她不過是麵兒上的風光,依著趙景叡好男色這一條,她往後還有得哭呢。

  她隻能說,趙景叡這些年的經營沒有白費,竟叫十個人裏有八個是信他好男色的。

  瓊枝撇了撇嘴,“隻姑娘好脾性,哪日我若再聽到些什麽,定稟了老太太,叫老太太叫人牙子進來將人發賣出去。”

  正說著,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卻是老太太跟前兒的婁嬤嬤來了。

  “老奴給姑娘請安。”自打聖旨下來,這滿府上下無論心裏怎麽想,對徐令珠這個準世子妃是實打實的恭敬。

  哪怕是她名分上的呢?那也是世子妃不是?

  徐令珠看了婁嬤嬤一眼,問道:“嬤嬤過來可是祖母那裏有什麽吩咐?”

  聽徐令珠這般問,婁嬤嬤搖了搖頭,道:“不是,是你外祖母和大舅母過來了,說是商量二姑娘的婚事,老太太便叫奴才過來叫四姑娘您過去,也一塊兒聽聽。”

  徐令珠聽著,一時愣住,好半天才問道:“外祖母和大舅母?”

  “她們同意了叫二姐姐嫁進安國公府當正妻去?”

  婁嬤嬤點頭:“瞧著是如此。”

  徐令珠心中了然,等換了身衣裳便隨著婁嬤嬤去了明雍堂。

  徐令珠進去的時候,老太太正和外祖母程老夫人說笑著,見著她進來,滿屋子的人全都將視線朝她看過來。

  程老夫人更是笑著道:“有些日子沒見著令丫頭了,難得親家母知道我想這孩子,將她叫了過來。”

  徐令珠緩步上前,福了福身子給老太太和外祖母程老夫人請了安。

  之後,才對著坐在那裏的大太太顧氏和大舅母崔氏福了福身子。

  “大伯母,大舅母安好。”

  崔氏臉上露出幾分笑容來,眼睛很快將徐令珠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裏不知怎麽便有些不得勁兒。

  麵前的少女穿著一身淡粉色繡紅色菊花交領褙子,下頭是一條湖綠色五彩花草八幅湘裙,梳著雙丫髻,發上綴著兩朵梅花珠花,腳下是一雙月白色乳煙緞攢珠繡鞋,麵色紅潤,肌膚白皙,儀態端方。

  這樣子,真真是叫人移不開眼。

  也是,往後便是世子妃了,她這外甥女哪裏能不高興呢?

  隻是她這般氣色好,心裏頭竟是一丁點兒都沒有想著她的紹表哥嗎?

  昨個兒聽到這消息,紹哥兒喝了整整一夜的酒,連她這當娘的去勸都勸不住。

  酒醒之後,一大早紹哥兒便求了老太太,說是叫老太太上門提親,說要娶了那徐嫻珠。

  她心裏是一百個不願意,可老太太卻是說一則紹哥兒自己願意,二則如今寧壽侯府出了個世子妃,往後有定王府倚靠,若是紹哥兒娶了徐嫻珠,紹哥兒不和那定王世子是連襟了。再說,之前她便允諾過要將徐嫻珠風風光光迎娶進門,如今寧壽侯府這般受人關注,她們若是反悔,沒得叫人鬧騰出來,說他們安國公府不講信用。

  說了那麽多,崔氏心裏明白,老太太定是覺著紹哥兒那日鬧出那起子事請來,這京城裏還有哪家的高門女子肯嫁過來,與其娶個門第低的,或是真娶了個門第高的叫人拿捏住了把柄,先就矮了一截,倒不如將這徐嫻珠娶進門來。

  一則全了信用,二則還能和定王府扯上幹係,三則也不得罪了寧壽侯府。

  崔氏哪怕再怎麽膈應徐嫻珠是個庶出的,聽了婆母一番話,也不得不點頭同意。

  畢竟,婆母說的話在理,她反駁不得。

  隻如今見著徐令珠這般好氣色,心裏頭便不免翻騰起來。

  徐令珠哪裏察覺不到崔氏眼中的神色,卻也隻當看不見,見過禮之後便規規矩矩站在了老太太身旁。

  老太太笑著看了她一眼,叫丫鬟搬了個繡墩過來:“你坐,可別累著。”

  徐令珠遲疑一下,便坐了下來。

  程老夫人便說起徐嫻珠來,說是若是府裏願意,今個兒便將親事定下來,兩家交換了庚帖。

  老太太笑了笑,卻是道:“之前不是說娶了嫻姐兒進門紹哥兒便子嗣前程都不順當嗎?怎麽親家老太太如今卻是變了主意?”

  老太太甚少這般強硬,隻因著徐令珠要嫁到定王府為世子妃,往後寧壽侯府便和定王府是姻親了,往日裏對著程老夫人矮上一寸的想法也沒了。

  見著程老夫人愣住,她心裏頭很是高興,恨不得哈哈笑出聲來。

  程老夫人到底是活了這麽大歲數,什麽沒見過,自然知道老太太的心思。

  當下隻笑道:“都是那老道學藝不精,竟然弄出那些個誤會來,嫻丫頭和紹哥兒八字合得很,往後嫁過去,我這老婆子也會真心疼她的。”

  “咱們兩家這些年的交情,可不好因著一個誤會便生分了。”

  程老夫人這般說,老太太裏麵上有光,如何還會說個不字。

  兩家當場便交換了庚帖,一時間,屋子裏的人都和大太太顧氏道喜。

  顧氏身為嫡母,庶出的女兒嫁到安國公府為正妻,自然是件喜事。

  聽著人道喜,臉上便露出笑容來:“是嫻丫頭自己有福分,不然怎麽能嫁到安國公府去?紹哥兒那孩子我是最知道的,性子溫和,人又俊朗,又孝順,當真是一表人才,我們老爺都時常誇讚他呢。”

  崔氏先時還有一些不得勁兒,聽著顧氏這一番話,倒是真心露出笑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