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情
作者:阿狸小妃      更新:2022-06-17 21:15      字數:3333
  轉眼便是八月中。

  徐令珠拿著一本棋譜看著,外頭有人通傳, 說是太太跟前兒的秋容來了。

  徐令珠抬起頭來, 眼中露出幾分詫異來,自打徐幼珠被送到莊子上, 孟氏對她遷怒, 瀾院那邊兒的人便更少到她這休寧院來。

  今個兒竟是秋容這個大丫鬟過來了。

  “叫她進來吧。”徐令珠合上手中的棋譜, 對著那丫鬟吩咐道。

  隻一會兒工夫,秋容便掀起簾子走了進來, 福了福身子道:“奴婢見過四姑娘。”

  徐令珠隨意擺著棋子,問道:“可是太太有什麽吩咐?”

  秋容笑了笑,才說道:“這會兒太太在明雍堂陪老太太說話呢, 正好廚上做了一碟椰蓉糕, 太太想著姑娘愛吃,便叫奴婢過來叫姑娘過去呢。”

  徐令珠撚著手中的黑棋, 思忖了片刻才問道:“可是方嬤嬤回來了?”

  因著柳眉的事情孟氏對方嬤嬤生出幾分怨氣來, 方嬤嬤為表忠心前些日子提議說是出府去莊子上探望徐幼珠, 順便帶些東西過去。

  孟氏聽了,知道方嬤嬤的心思便依了她的意思。

  算算時日,方嬤嬤也該回來了。

  聽徐令珠這麽問,秋容眼中露出幾分詫異來, 遲疑了一下才道:“方嬤嬤早起回府的, 勞姑娘記掛了。”

  秋容到底是瀾院的一等丫鬟, 很是知道往日裏徐令珠是如何討好二太太的, 所以徐令珠如今這般的性子著實叫她有些覺著摸不透。

  明明隻是個十三歲的小姑娘, 怎麽隻略想了一下便猜出是方嬤嬤回府了,真真是叫人不得不佩服。

  秋容說完,瞅了徐令珠一眼,道:“老太太也等著姑娘呢,姑娘若是收拾妥當了,便早些過去吧。”

  “嗯。”徐令珠嗯了一聲,才從軟塌上站起身來,拿帕子擦了手,對著瓊枝道:“你陪我一塊兒去吧。”

  瓊枝應了聲是,便隨著自家姑娘出了屋子,一路朝老太太所住的明雍堂去了。

  徐令珠進了屋子,正巧見著母親孟氏陪著老太太說話,老太太臉上少見的露出幾分笑意來。

  她是知道孟氏和老太太平日裏如何疏遠的,這會兒就是猜不出到底是什麽事情,也覺著多半和徐幼珠有些關係。

  徐令珠給老太太請了安,又對著孟氏福了福身子:“給母親請安。”

  這話中雖透著恭順卻帶著掩飾不住的客氣,孟氏少不得聽出幾分疏遠來,心裏便生出幾分不滿來。

  想著上月她出了那般的風頭背地裏不知又惹來多少議論,就覺著這個女兒越發的叫人不省心了。

  明明生辰之前還乖順的很,如今卻不知和她這個母親親近親近。哪怕是說一句軟話,她都不肯說。

  “嗯,你坐吧。”

  彼此應付了幾句,徐令珠便在繡墩上坐了下來。

  老太太知曉孟氏和徐令珠的關係,心裏雖覺出幾分不妥,卻也沒說什麽。

  十多年的嫌隙,哪裏能一下子就沒有呢。

  要她說怪不得令丫頭,都是孟氏這個當母親的不好,太過偏心了。

  前些日子令丫頭出了那樣大的事情被人那般說嘴孟氏都沒這般上心,隻會一味怪令丫頭不懂分寸才惹出事情來,叫她這個老婆子看了都覺著心寒。

  而幼丫頭才送到莊子上不過兩個月,孟氏便這般坐不住了。

  老太太拿起桌上的那些抄好的佛經遞給徐令珠。

  “你瞧瞧,這是你五妹妹在莊子上抄的。”

  徐令珠聞言,微微挑了挑眉,伸手從老太太手中接過厚厚一遝佛經。

  抄經書的紙用的是磁青紙,厚厚一遝,足足有六十張。

  孟氏瞧著徐令珠略掃幾下便將手中的紙張放在桌上,心裏覺著憋的很。

  她就那般不將她妹妹放在心上,幼珠可是她親妹妹!

  想著近些日子老太太對徐令珠的疼愛,孟氏又不得不將心中的那些不滿壓了下去,溫聲道:“這是你五妹妹在莊子上抄的,你瞧瞧是不是很用心?”

  不等徐令珠開口孟氏又道:“你妹妹也知道錯了,在那莊子上也吃足了苦頭,我今個兒過來是想求你祖母將你五妹妹接回來。”

  “那莊子上清苦,如今天氣正是悶熱難熬的時候,莊子上連個冰都沒有,你五妹妹自打挨了家法身子便有些不好,哪裏能吃得了這樣的苦,若是傷了她的身子可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了。”

  “你說呢?”

  徐令珠哪裏聽不出孟氏的意思,她是想叫她替徐幼珠求情,求老太太派人將徐幼珠接回府裏。

  徐令珠抬起頭來:“母親不是派方嬤嬤過去探望了嗎?她沒說五妹妹好是不好?”

  “方嬤嬤是不是今個兒才回府?難為她大晚上趕路替五妹妹送這些經書回來。”

  孟氏噎了一下,正欲說什麽,徐令珠便站起身來,對著老太太福了福身子,道:“祖母,雖說五妹妹犯錯在先,可如今想著她也吃足了苦頭,莊子上到底不是咱們這樣人家的姑娘呆的地方,孫女兒求祖母將五妹妹接回府吧。”

  老太太像是有些吃驚,問道:“她之前的過錯,你一點兒都不追究了?”

  徐令珠點了點頭:“我是當姐姐的,自該體諒她。隻是往後五妹妹回來,孫女兒想著也該有個人時時在她身邊提點才對,免得五妹妹又做出什麽糊塗事兒來。”

  “這回方嬤嬤辛苦走了這一趟,想來五妹妹心裏也是感激的。我想著是不是母親能將方嬤嬤派去伺候五妹妹,方嬤嬤是母親身邊最得力的人,有她看著我和母親往後也不用再擔心了。”

  “這些日子我也記掛著五妹妹,知道一味將她拘在莊子上並非長久之計,想來想去便有了這個主意,不知祖母覺著好是不好?”

  她知道老太太的心思是打算同意的,不然就不會叫秋容叫她過來。

  隻是徐幼珠想要回府,往後總該有個人管著她才是。

  這個人她想了想去,還是方嬤嬤最合適。

  聽徐令珠這樣說,孟氏下意識道:“這怎麽可以?”

  那日因著方嬤嬤的孫女兒柳眉告發幼丫頭苛待奴婢才被老太太震怒之下送到莊子上,幼丫頭怎麽會允許方嬤嬤近身伺候她。

  令丫頭這哪裏是求老太太將幼珠接回來,分明是借著這機會給幼珠添堵。

  聽孟氏這麽說,徐令珠有些不解,柔聲問:“母親是擔心五妹妹不肯叫方嬤嬤伺候還是舍不得方嬤嬤想叫她繼續留在瀾院?”

  不等孟氏開口徐令珠又道:“五妹妹經此一事定是懂事了,哪裏會遷怒到方嬤嬤身上,再說方嬤嬤辛苦跑去莊子上看她,五妹妹就是再大的氣也消了。”

  “母親若真疼五妹妹就該叫方嬤嬤去伺候她,那曹氏畢竟是市井婦人,之前五妹妹做出那些個荒唐事,裏頭未必沒有她的緣故。”

  “令丫頭說的很是。”老太太將手中的茶盞擱在檀木方桌上,看著孟氏道:“這些年我曉得方嬤嬤是你陪嫁過來的人,比起旁人來是更得力些。可別的事情哪裏有五丫頭要緊,你平日裏不能時時盯著勸著五丫頭,派方嬤嬤過去就最好不過了。”

  “她在府裏這些年我是知道她的,性子穩重很是懂規矩的,比起那個曹氏來不知要好上多少?”

  老太太都這麽說了,明顯是覺著徐令珠說得對。孟氏哪裏再敢說個不字,她心裏對徐令珠這個女兒又怨怪上幾分,嘴裏卻是應道:“母親既然這樣說了,就依令丫頭的意思吧。”

  “隻是這樣一來如意院有兩個嬤嬤,這身份上該如何安排。”

  老太太聽了,隻說道:“那還用想,自然是叫方嬤嬤當管事的。那曹氏之前雖救過五丫頭,如今想來到底是市井出身,哪裏能比的上府裏的這些老人知體麵。”

  “往後叫她在如意院做些別的活計就是了,再不行就安排到針線上,她市井出身,針線活總不會差了吧?”

  孟氏聽老太太這麽說,訕訕笑了笑:“自是不差,不過還是將她留到如意院吧,到底她救過五丫頭一回,別傳出去叫人覺著咱們寧壽侯府不知恩圖報。”

  “嗯,你看著辦吧。等五丫頭接回來,你也給她好好調養調養,姑娘家身子最是要緊,那莊子上總是清苦,嬌貴的姑娘家送過去總是有些吃不住的。”

  孟氏點了點頭,心裏卻是覺出幾分諷刺來。明明將幼丫頭送到莊子上的人便是老太太,這會兒倒是會裝慈愛了。

  老太太眼裏哪裏有過幼丫頭這個親孫女兒,正因著心裏沒有,才事事都瞧著是幼丫頭的錯。

  徐幼珠回府的事情定下,兩人又說了別的事情。

  等到徐令珠從明雍堂出來的時候,孟氏道:“你五妹妹這回在莊子上吃盡了苦頭,這回回來定是懂事了。你也好好和她處,到底是一母所出,比起玉丫頭來她才是你該親近的人。”

  待回了休寧院,徐令珠將孟氏這番話說給曲嬤嬤和瓊枝聽。

  曲嬤嬤有些目瞪口呆:“太太可真是,三姑娘再怎麽是庶出也從未算計過姑娘您。”

  “五姑娘那樣的性子,哪裏會是在莊子上吃了苦頭就懂事了。怕就怕等她回來,還要將吃的那些苦頭遷怒到姑娘身上。”

  過了兩日,徐令珠正練著字,就見著瓊枝進來回稟道:“姑娘,五姑娘回府了,這會兒正去給老太太請安呢。”

  徐令珠點了點頭,也沒放在心上,有孟氏這個母親在,徐幼珠總是要回來的。

  又練了一會兒字,外頭如宣進來,眼睛裏帶著幾分糾結,遲疑了一下才回道:“姑娘,五姑娘朝這邊兒來了。”

  話音剛落,就聽見門口一陣腳步聲,而後徐幼珠便領著丫鬟碧嬈從門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