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相逢不盡平生事(一)
作者:山程水宿      更新:2020-03-31 00:45      字數:2938
  作為一省的首府,會州城很大,城裏的趣聞軼事很多。

  處在太平盛世的人們打理好生活瑣事之後,就喜歡三五好友,一壺清茶,一起聊一聊這街坊鄰裏、城裏城外的趣事。

  往好了說是閑時意趣,其實就是侃大山,扯嘴皮子。

  早上出門晨練,遇見相熟的人要說道幾句,下午去茶樓喝茶,更是侃天侃地亂侃一通。

  晚上陪著媳婦就寢時也免不了說幾句東家長西家短的閑話,媳婦也給自家老爺們兒麵子,一般都會聽聽。

  而從弘治十四年到正德元年這段不長不短的時間裏,要說什麽事情最為人們津津樂道,被談及的次數最多,給人們帶來最多歡樂——

  那絕對是城裏孫府孫大學士的孫女兒孫陌兮的故事。

  孫大學士是會州地界的名士,也是百姓仰慕的造福桑梓的善人。他在朝中為官的時候,就對家鄉的建設盡心盡力,做了許多有利於家鄉發展的事情。

  因此等他致仕歸家之後,當地的普通百姓或是士紳名流,都對孫大人敬仰有加,尊崇備至。

  有了這麽個緣由,會州市民們對孫府的下人們都會和和氣氣的,更遑論是孫大人的親孫女兒。

  孫陌兮,是孫大學士唯一的孫女兒,也是第一個孫輩,因此得到了孫老先生最多的寵愛,就連她的生身父母,也是打罵不得。

  孫大小姐就這樣長到了五六歲的年紀,從來沒什麽不如意的事情。在城裏溜達的時候,陌生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都對她疼愛有加,笑容滿麵地問候著。

  一是孫陌兮是孫大人的孫女兒,是該和善些,二還有這小姑娘實在長得嬌憨可愛,讓人看著就有憐愛之心。

  於是孫陌兮漸漸變成了整個會州城的小寶貝,名聲一時無二。

  長到五六歲,本就喜歡出門溜達的孫陌兮更是一天到晚不著家,也逐漸養成了個野性子,府裏的人說不得,隻得派了護衛跟著她,也就由她去鬧了。

  陌兮小姐整日出門遇到的不是歡喜的笑就是憐愛的笑,笑臉見得多了,便覺得有些無聊。

  況且這時,城中大大小小的可以玩兒的地方她都去過了,每天走在熙熙攘攘的府城街道上,好像再無什麽樂趣可言。

  小寶貝的可人兒俏臉上,第一次出現了皺著的眉頭。

  不過很快,陌兮小姐就找到了另外的好玩兒的事情。她第一次接觸到寫江湖俠客的話本小說,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十年一劍情如夢,贏得生前身後名”的俠者風範。

  讀得越多,就幻想得越多,陌兮小姐的第一個人生夢想出現了:

  我要做除危濟困、古道熱腸的俠客!

  於是陌兮小姐在自己的私人日記中悄悄寫下這樣的言語:

  “我隱約地看到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劍客,緩緩地收起自己的劍,抬腳踏出了自己的江湖路。從那一步開始,陌兮女俠的名號開始響徹武林……”

  陌兮女俠不隻有幻想,很快開始了行動。她年歲還小,不宜練武,隻能央求家人為她找了些打熬身體的門路,每日也就是鬧騰著練練玩玩兒。

  等有一日練得差不多了,她就去找了一些年歲相仿的小朋友們以試拳腳。

  勤學苦練的成果是驚人的,她把他們一個個打得屁滾尿流,洋洋得意地以大俠的姿態轉身離去。

  陌兮女俠不滿足於這樣的俠客生活,決定出門闖蕩。所以她又像以往一樣經常出沒在會州城中,在關心並且喜愛這位小姑娘的人們看來沒有什麽不同,但她自己的認識是清晰而明確的:

  我此番出門,是行俠仗義來了。

  陌兮女俠行俠仗義的路子走得不是很順利,有次她追上去拉住一個沒有給包子錢的中年男人,本欲教訓一番這個不尊重包子鋪大叔勞動成果的無賴。

  結果,這位叔叔原是嫌麻煩,在包子鋪存了每日取包子的錢。

  女俠賠了她打落的包子的錢,落寞地轉身離去。

  又有一次,她在黃昏時分抓到一個青年,彼時他正在咬一位漂亮姐姐的嘴唇。女俠覺得這是欺負女子的混賬行徑,當下就踹了那位青年幾腳。

  誰知道那位姐姐卻慌張護住一臉好笑之色的青年,好生解釋說沒什麽欺負與被欺負,女俠疑惑地轉身離去。

  這樣的一樁樁“行俠仗義”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都成了會州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許多大叔大嬸邊說著邊歡快地笑出了聲,感歎著陌兮女俠的可愛天真。

  陌兮女俠雖數次做俠客不成,乖乖轉身離去,但是做俠客的心沒有絲毫動搖。

  本著“能遇一件是是一件,做滿十件升一級”的想法,她經常出門晃悠,就這樣從“學徒”成了“弟子”,從“弟子”成了“長老”。

  這些俠客的等級,是她結合話本內容,充分學習,自主研發的。

  弘治十五年的一個冬日,她又在城中走動,尋找可以讓她升級到“掌門”的俠義之事。

  找尋半日沒找到,女俠有些氣餒,買了根冰糖葫蘆打算改善改善心情,結果竟然被一個髒兮兮的小賊給搶了。

  小賊動作很快,把自己舔過的冰糖葫蘆糊了一大口口水,陌兮女俠實在氣不過,等護衛趙叔把小賊抓回來以後,狠狠揍了他一頓,又決定把他抓回府去,在那間偏僻的小柴房裏關幾天,以儆效尤。

  此後,孫陌兮就忘記了這件事情,隻知道後來那可惡的小賊被爺爺送去了一個荒無人煙的驛站。爺爺對她的行為有些生氣,但也沒怎麽說她。

  孫陌兮還是一位常常行俠仗義的女俠,那個小賊跟她不過一麵之緣,一頓拳腳相加,兩個人的生活,應該絕無可能再有任何交集。

  這樣玩兒了幾年,陌兮女俠有些厭了,慢慢長大,她終於對所謂江湖,所謂俠客有了更多的了解。

  終於陌兮女俠的俠客生活結束了,以日記中的這樣一句話結尾:

  “那曾經握在手中蒼涼的歲月,以及那一片燦爛的江湖,還有那些曾經愛過恨過的人們,我現在終於明白,都隻不過是我的想象。陌兮女俠,該回到現實了。”

  陌兮女俠回歸到了陌兮小姐的生活,她開始更多地跟爺爺學習詩詞書畫,學習大家閨秀應該學習的一切東西。

  府裏沒有人強迫她學什麽,她隻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興趣在學習。

  那個原本給會州城帶來很多歡樂記憶的小寶貝慢慢不再經常出門了,而是更喜歡待在家裏,讀書作畫,做些自己喜愛的事情。

  沒有什麽遺憾,也沒有什麽高下之分,隻要擁有自己決定的、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俠者風範。

  孫陌兮漸漸地把更多時間放到了畫畫上,她畫山水,也畫人物,畫得最多的,卻是一個模糊的人影。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在那個小賊出現以後,總是想起那個惡狠狠地來搶自己冰糖葫蘆的身影。

  有時候隔幾天想起,有時候也過個把月,但總是忘不了。

  她沒能記住那個小賊的容貌,隻記得他臉上髒兮兮的,自己當時還把他破了相,隻記得他的神態,他的背影,和那支滿是口水的冰糖葫蘆。

  在學會作畫之後,她嚐試把那個倉皇逃竄的身影畫下來,並且慢慢地加入自己的想象,他長成了什麽樣子啊,會不會還是和原來一樣髒兮兮的,惹人嫌。

  孫陌兮筆力漸深,畫的那道身影卻還是模糊不清。模糊不清,卻還是經常畫,經常想起。

  她畫了一張又一張,都放在自己房間的一個小箱子裏,從來也不翻看,隻是一張又一張地,輕輕地放進去。

  …………

  坐在去龍場驛站的車駕裏,孫陌兮看著道路兩旁的寂靜山林,不知為什麽,又想起了那道身影。

  她不覺詫異,這已經是她的一種習慣了。

  此時,辛歲正在和王守仁忙裏忙外地收拾屋子,孫大人來之前遞了拜帖,有客自遠方來,家裏還是要收拾收拾的。

  他對那封落款是“會州孫燧德成敬拜”的拜帖沒什麽特殊的想法,也根本沒有把它和自己的“出生地”聯係在一起。

  小兒不知故人來。

  噫,縱使相逢,應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