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鮮花著錦錦欲燃
作者:山程水宿      更新:2020-03-31 00:45      字數:3233
  今年的二月二在春分的一候第一天。對於位於較北方的大明京城來說,春分意味著真正的春天的來臨。

  春分之後,春管、春耕、春種等農事活動就會進入繁忙階段,京城近郊的農民們也帶了孩子進城,一邊算是過節,一邊去廟裏拜拜菩薩,算是討個吉利。對農民來說,一年的好氣候是保證生產生活最主要的因素。

  許多人也會去“農事處”開設的辦事處詢問今年的農業政策,看看國家有沒有新出一些有利農事的規定。這“農事處”是祝佑樘繼位之後才設立的,主要由一些農業技術人才組成,每年為國家農業發展提出建議。

  專業人才聚集在一起就是不一樣,這十幾年來,農事處已經發明了諸多更有效的農業生產工具,並給很多地方設立了更為合適的生產計劃。名聲打出去了,老百姓們也就接受並欣然叫好。

  牽著女兒的手,叫嚷著讓調皮的兒子不要亂跑,許多臉上笑容燦爛的大明百姓在這座天下第一雄城裏走走停停。他們身上整齊的衣衫,兒女健康的體魄,一家人臉上幸福的笑容,都彰顯了大明的富強。這一切,都是那位勤勤懇懇的皇帝陛下守住的。

  曆史上總是有人爭論開國之君和守成之君哪一個更厲害,其實這兩者大概是沒有可比性的,時代條件不同,沒有控製變量,隻能說兩個都厲害,在不同的方麵有各自的長處。

  京城裏一如往日熙熙攘攘,處處熱鬧。不過前些天才來城裏逛過上元節燈會的老百姓發現,城裏的氣氛變得嚴肅了許多,時不時有身著黑衣黑甲的兵士列隊從街上走過。春耕是大事,皇上應該在做這方麵的部署吧。

  皇城裏,上完早朝,祝佑樘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禦書房,吃完午飯稍息片刻,立刻叫人去請內閣首輔李東陽。

  隨著病情一天天加重,他明白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他隻想在最後的時間裏為大明多做一些事,為後輩多做一些準備,為百姓多謀一些福祉。

  李東陽來了之後,君臣二人相對而坐。祝佑樘不時低頭咳嗽,李東陽則眼觀鼻鼻觀心,仿佛沒有聽到似的。

  他知道聖上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心裏也非常焦急悲傷。但共事多年的君臣之間的默契讓他不能開口,他知道,皇上如今加緊政令的實施是為了什麽。

  問詢了自己安排下去的農事政策的落實之後,祝佑樘又提起吏部尚書無人就任的問題。兩人商議之下決定由兵部尚書馬文升接替,至於空缺出來的兵部尚書的人選,就讓馬文升他來推舉吧。

  祝佑樘想盡快解決好這一切,讓國家的中樞機構有一個穩定的班子。現在,內閣中自己這位老朋友李東陽擔任首輔,其餘兩人也能力突出,吏部兵部皆由能吏掌管,自己也可以安心地把江山交到兒子手裏了。

  祝佑樘和張皇後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已經病死,所以大明的法定繼承人有且隻有一個。祝佑樘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聰明好學,以後在群臣的輔佐下可以治理好國家。從後事來看,這位極少見的好皇帝對自己的兒子太過自信了。

  接著,他和李東陽談起了一件自己非常擔心的事情。這件事是大明皇帝一代傳一代的最重要的秘密,關係到大明國運。每一代皇帝總會委任一個信得過的人,把這個秘密傳達給下一代統治者。

  現在太子還小,祝佑樘擔心他不能理解這件事的嚴重性,就想讓李東陽以後再告訴他。

  李東陽俯首傾聽,過了盞茶功夫,他平素波瀾不驚的臉上也顯出難以置信的驚訝來。他聽到的事情,幾乎改變了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從祝佑樘口中娓娓道來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百多年前,大明開國皇帝從微末中崛起,經曆難以想象的諸多戰事,最終取得了大明天下。但是,那個時代的戰爭,與今天的戰陣對列、冷兵器相交、攻城守城、火器對衝可不一樣。

  那個時代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讓人從天地氣息中獲得各種各樣的修煉法門,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殺滅一個兵陣的普通士卒。天下各方勢力盤踞分割,這樣的人也在各方勢力中聚集效力,每逢戰事,便是打個天翻地覆。當時天下百姓因為這些驚天動地的戰爭死得十不存一,這些勢力仍我行我素。

  太祖德行深厚,身邊也聚集了很多奇人異事,又有天道護佑,最終取得了江山社稷,保萬民太平。太祖建國之初,深感那些所謂“修士”和他們擁有的力量對普通人生活的威脅,於是竭力尋找方法,嚐試鎮壓或者消滅這種力量。

  當時大明國運輔定,極為昌盛,太祖又恰好得了一件絕世奇珍,可以與大明國運相結合,以太祖征戰四方的軌跡形成封禁天地的大陣,隔斷修士們從天地氣息中得到力量的途徑。

  在與開國功勳們商議後,這個計劃得到了完美的施行。經過數年戰爭,這些奇人異士也被消耗掉了大半,抵擋不住在戰火中塑造軍魂的我軍將士,最終都被羈押起來,他們的山門派係被毀之一炬,無數記載修煉法門的珍寶秘籍都被封藏或是摧毀。

  終於,太祖與諸位開國功勳們聯手,把自己畢生修煉的功力也投入進去,鑄就大陣,以無數修士的生魂秘寶作為力量泉源,把那件天地奇物作為大陣核心,啟動大陣,封禁了整片天地。

  從此世間再無什麽飛天遁地的傳說人物,那些淩駕於世俗凡人之上的所謂仙家門派也不複存焉。老百姓不再成為那些“非人”奴役的對象,可以在穩定的國家中休養生息,安居樂業。

  大陣形成後便與天地聯通,可以自圓其身,不斷加深和完善。這世上的人們,當永不會再接觸到這些動輒崩山裂穀的神通法門,隻能習練世俗武藝,未敢破壞國家法度。

  李東陽聽到此處,感念先輩們為國為民的深思熟慮。他可不是什麽懷抱幻想的幼稚之輩,以為如此做法是錯事。要是世上有那所謂修士,現在的大明天下,絕對沒有這般富足安康,就是再多幾個祝佑樘這樣的聖君,也無濟於事。

  “聽陛下說到此,這大陣沒有被損毀的危險,也無需修繕看守,陛下有何擔心?”

  現實情況比這要複雜一些,他們二人畢竟隻是從口口相傳的隱秘中得知此事,並不知道那些修士的能量之大。先輩們擔憂,如果有什麽脫離世界的小世界,或者跟那天地奇珍同樣稀有的法寶,知悉此事的門派之人,決計會使出各種手段破壞天地大陣,以期擁有非人的力量。

  他們才不會考慮什麽黎民百姓的死活,考慮世界秩序的運轉。有了力量,我就是秩序,還要秩序作甚,想來這就是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想法。

  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太祖給後世留下了一隻沉眠的軍隊,如果真有修士重新冒頭,現在的大明軍士是很難抵擋的。

  李東陽終於明白了這個秘密的分量,他向皇帝行了個大禮,承諾自己一定把秘密在合適的時機告訴皇位的繼承人,並忠誠期望這一切不要發生,否則皇上曆盡千辛萬苦鑄就的大明盛世,恐將毀於一旦,天下百姓也要再次陷落到戰亂和無休止的痛苦和死亡當中。

  講述了這一段史實故事,祝佑樘咳嗽得更厲害了,他為大明和天下百姓殫精竭慮,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在乎,萬不希望這一切被破壞。再次叮囑李東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讓他退下了。

  祝佑樘走到窗邊,看著陰雲遍布的天空,想起絲帕上那幾道愈深的血痕,有些心神不寧起來。先輩們保佑,太祖保佑,讓這大明江山和飽經困苦的黎民百姓,過些安生日子吧。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祝佑樘的心生不寧是有緣由的。二月二這天,京城數家酒樓客棧都來了些陌生客人,他們往往在店家住下就不再出門,小二送些飯菜也要通傳告知。如果有人能夠看到的話,會發現他們多數人盤膝在屋中坐著,眉頭緊鎖,像是在做一個尋找什麽東西的夢境。

  也許,不是夢,他們確實在尋找什麽,在確定什麽。

  隨著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明亮的龍首探出的時候,大明的國運也會產生一些鬆動,與天地時令相結合進行一些調整。而今年又是數百年來這種波動最猛烈的時候,因為大明最聖明的守成之君將逝,醒過來的蒼龍雖說完全能鎮住這時間的毒蟲猛獸,但不免有些小小疏漏之處。

  這些疏漏之處,就是做文章的地方,就是再難逢的機遇之始。

  春分時節,人們同心同力在大地上勞動,需要可貴的協同精神。君子效法人們的精神,“君子以類族辨物”,明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於是求同存異,團結眾人治理天下。

  大明的開國元勳們是這樣做的,祝佑樘是這樣做的,然而在這劇變之前的春分時節,大明的敵人們,也是這樣做的。

  君子小人,皆可以類族辨物,效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