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驚蟄
作者:山程水宿      更新:2020-03-31 00:45      字數:2925
  驚蟄過後是上元節。

  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萬物回春,這兩天也下了些淅淅瀝瀝的春雨。老爺子在家裏待得久了,悶得慌,午飯後出去遛彎兒。

  春雨不像秋雨那般淒冷難熬,反而春天的勃勃生機能讓老爺子身心愉悅,辛歲也就由著,讓他別走遠,自己在屋裏讀書。

  為了搞清楚自己手中這卷《楞嚴經》的特異之處,辛歲特地買了常見版本,對照下來,卻是未有絲毫不同。但翻閱讀誦,確有相異之處。若心思煩躁難定,即使不通其意,隻念誦文字,這破舊書頁也能很快讓人心神安定。

  辛歲接觸其中之妙後,更是手不釋卷,幸虧這書破是破了點,但沒有動輒散落的危險,也沒有字跡不清難以辨識的地方。

  最大的問題是,讀不太懂。《楞嚴經》法理極為曲折,特點是邊破邊立,即前一段立起一個觀點,後麵又會被佛破掉。辛歲隻從字麵理解就殊為不易,遇見一個觀點嚐試記住,後麵又被破掉了,又不能跟上推理的思路,經常不知什麽是對什麽是錯。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出現轉機是在昨夜。

  長久讀誦,一些經文就深深記住。睡前,辛歲默念著一些經文內容,很快進入夢鄉,呼吸安穩,心神安定。

  爺孫倆都已睡熟,隻有被壓實的炭火有著一絲微光。經書在炕邊桌上,書頁間忽然也生出光來。自是沒有人可以注意到,經文中間,有一些字句正閃著微光,如螢火,如星芒,有強有弱,如人呼吸。

  那些閃著光的不連貫的字句,正是辛歲睡前默念的那些。

  而其實就在同一天,大明疆界內的“高十八鹵肉店”終於湊齊了八萬四千處,用數百年的努力完成了一個龐大到覆蓋整個世界的陣法。

  這個舉天地之力的陣法,要發動還需要一個契機和最開始的能量注入,但無疑已經開始影響原本世界的桎梏。一些原本不能顯露的力量,覺察到了這種影響,開始逐步釋放自己的力量,正如《楞嚴經》裏的那些文字一樣。

  隨著經文光芒的閃爍,辛歲做了個不太清晰的單調的夢。夢裏隻有一個內容,一隻巨大的眼睛一直看著他,他隻知道那是一隻眼睛,看不到具體形狀。有時他覺得他看到的是自己,有時又覺得什麽也看不到。最終也隻知道,有一隻眼睛在看他。

  在整個過程中,辛歲幾乎沒有什麽情緒波動,保留了最敏感的心思來感受和體會,把那些難以形容的目在身外、目在心內的感覺描畫下來。

  今日醒來,辛歲很快記起了那個夢,同樣不清晰,那些感覺也無法敘述出來。隻是出門迎著晨曦,他恍惚覺得今天的朝陽多了些層次感,就像是,多了生機一樣。

  而收拾完拿起經書來讀的時候,他忽然發現經中涉及到的“目在何處”的思辨過程,自己竟能理解了,也能明白這一破一立當中的道理。

  這是有人給自己開竅了?

  於是先想起夢境、眼睛,再想到經書,覺得該不會是自己這個穿越者的機緣福利終於到了吧。能讓人開竅變聰明的機緣,應該還算不錯?

  在明白那些破而又立的道理過程中,他覺得從經文中有什麽飛進了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身體。恍惚之中,自然而然。

  走出門去,目光所及的世界多了一層更加生動的色彩,可以說更“鮮活”起來。視物的體驗更佳,而且細節方麵能夠看得更到位。看過的畫麵記憶也比較深刻,去看一棵樹,閉上眼睛,腦海中便浮現出那棵樹的模樣,無錯漏處。

  也能目視更遠處。辛歲走在大門外的路上,看到遠處老爺子正拄著拐杖往回走,麵上閑適而歡悅。極目遠望去,山林青翠,草木鮮活,正是春氣萌動之景。

  心裏很是高興,辛歲哼著小曲,回轉院子裏準備燒水做飯,今天上元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可要好好做一頓飯食。

  龍場驛的院子裏,不時響起歡快的歌聲:“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裏……”

  第二天,午後就春雷響動,下起牛毛細雨來。爺孫倆在屋中又無事可做,擺了幾盤象棋,辛歲被老爺子殺得丟盔棄甲,實在無力招架,又輸一盤歇了。

  老爺子就給辛歲講這時令節氣:“現如今正是驚蟄時節,民諺說‘春雷響,萬物長’,這個時候跟農事生產有很大的關係。而且此時蟄伏在地下的昆蟲和小動物都開始露頭……”

  辛歲對這些方麵了解是很少的,也就會背個二十四節氣歌,但他同時也非常感興趣,此時邊聽邊記,大呼有趣。

  驚蟄的物候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按古人言,這三個物候分別在節氣的一候五天、二候五天、三候五天發生。

  正月十九這天,有騎士路過龍場驛,帶來了今年的第一份京城文件。這不是密報,是大明每年對各地方的農業生產要求,相當於給地方下達指令,提醒必須做好相關計劃,搞好農業生產活動,畢竟民以食為天嘛。

  隻是今年這份文件比往年都來得早些,據說還是皇帝陛下催促的。皇上如此關心國事,真乃大明之福。

  換了驛馬,送走送信的騎士,辛歲打算去自己的秘密基地看一看。要看看存放的火藥是否受潮,也得瞧瞧有沒有什麽小動物誤入洞府,別扒拉自己的收藏。

  辛歲已經開始進行專心穩定的“修煉”,讀經,練眼,發現細微的變化。刻意試驗之下還是有所得益,比如他發現心神專注一處便可使眼力關注一處,彼時那處細節更為清楚,微小移動也能瞬息查明。

  他的修煉大致分為睡眠中觀想巨眼,體悟內外之法,讀經時理解經文之義,吸收細微的力量,視物時廣開思路,實踐多種用途。

  一路密林之中行來,他也樂此不疲地多看多想,很是歡喜。

  就這兩天,他發現睡夢中巨眼中的模糊形狀會發生變化,近些天就是一道粗陋的好似刻畫的雷霆,觀想不得要領,白日嚐試畫出來卻無從下手。

  正思量著,來到一小片桃林跟前。一候桃始華,正是桃花春暖盛開的時節。抬頭望向那片灼灼芬華,不自覺集中心神,眼中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

  桃花的嬌嫩花芽在嚴冬時蟄伏,終於在春回大地時開始盛開。花芽感知時令變化,在最合適的時間吐苞而出,綻放芳華。

  他自然學會了這“桃始華”的技巧奧妙,用眼能追溯簡單事物發展的源頭,而且可以用來判斷時機。他也洞悉了巨眼法相跟時間節令不可分割的神秘。那刻畫的雷霆,大約就與驚蟄時節有關吧。

  那會不會二十四節氣,每一個都有相關的練眼法門或者更精妙的奧義?

  辛歲自己也未能想象到,這是一份多麽驚人、多麽不可思量的珍寶。

  明白了修煉法門,辛歲不敢懈怠,在接下來的二候五天和三候五天盡量出門尋找可以修煉的物候。

  二候倉庚鳴,倉庚即黃鸝鳥感知春天的氣息而開始鳴叫,渲染了春日的氛圍。辛歲習練到以眉眼含情動人心的法子。

  三候鷹化為鳩,這五天裏,很多動物開始繁殖。原本翱翔天地之間的鷹悄悄躲起來繁育後代,原本蟄伏隱藏的鳩則鳴叫求偶。古人誤以為鷹變成了鳩,則有此說法。由此辛歲習練到以眼力改變自身氣質的竅門。

  驚蟄一過,便是春分,那時會有新的觀想法相和習練法門嗎?自己手中的這第一卷經文能夠讓自己到達什麽程度呢?辛歲對未來頗多想象。

  哦,也快要到二月初二“龍抬頭”了,老爺子還要帶我去城裏剃“喜頭”呢。

  小孩子們念叨的是剃喜頭,點熏香,求龍王,降春雨。無數心思陰沉的大人們,同樣期待著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的日子,等明亮的龍首露出地平線時,他們等待了近一百四十年的機會出現,會讓大明帝國,產生什麽樣的劇變呢?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