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心心念念何處?
作者:山程水宿      更新:2020-04-22 23:55      字數:3535
  從正德三年的初夏,到正德四年的初夏,如鬆大師就在五台山附近修行。

  他平素都在城鎮鄉村之間往返,遇到有鄉民需要做法事就主動上門去做,不要任何酬勞,遇到得了病的人,就盡力救治,同樣無所索取,至多吃一頓飽飯,化一些幹糧而已。

  如鬆大師一生研習佛法,也學了很是精深的醫術,數年光陰治病救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許多病症能夠做到藥到病除。

  雖說很多人家看病都喜歡找個老中醫,最好須發皆白的那種,覺得“醫生還是老的好”,因此一般不會主動讓他瞧病。

  他也不在意,遇到一些緊急的情況就主動伸出援手,長此以往,名望也積累起來了,大家都知道五台山周邊有位雲遊的年輕僧人心地善良,醫術高超,許多人甚至慕名尋找他看病。

  除得了個“名醫”的名聲以外,如鬆最為人稱道的,則是一顆無不包容的佛心。

  佛心即大慈悲之心,遇人遇事皆心懷慈愛,不因惡人惡事而心生厭憎,也不因助人為善而索取回報,如鬆踏步世間,悉所見悉所做,都是懷著一顆慈悲之心。

  真正慈悲的人,是能很快被人接受和頌揚的,五台山作為菩薩道場,整片地區學佛的風氣也很盛。

  人們都敬仰這位醫術高超又心懷慈悲的僧人,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五台山附近有位慈悲的大師,雖然看著樣貌年輕,但絕不可以等閑視之。

  大家都不知道這位大師的名字,因為他從來不曾說過自己的名號,於是隻能叫他“大師”。人們隻知道他隨身帶著一隻小土貓,這隻小貓的兩隻耳朵尖上,有兩簇金色的簇毛。

  小貓終究還是跟著如鬆討生活了,如鬆原本以為它是隻猞猁,但是長著長著也不太像,雖說一副貓的模樣,習性也不似平常貓兒,起碼白天不睡覺,瞳孔也不會發生什麽變化。

  也許是什麽自己不知道的物種吧,既然不知道,就還是當做貓在養。

  幸好如鬆吃的它都吃,也不太挑食,生活環境比較安全,一日三餐都供應充分,小貓開始茁壯成長,身上那股子病懨懨的氣也漸漸消失了。

  不過沙黃色毛皮上那層青灰之色一直在,看來並不是什麽病體的征兆,也許它本來就有這種毛色。

  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如鬆想給它取個名字,大師取名自然不同凡響,敞亮又通俗易懂,簡單又讓人印象深刻,並且取了兩個,以供自由選擇:

  “第一個,小青;第二個,小金。”

  小青是因為那層青灰之色,小金是因為耳朵上的兩簇金毛,取名途徑十分簡單。此時源於傳奇話本小說的《白蛇記》早在民間開始流傳,不知道的人聽了,也許會以為如鬆大師養了條青蛇?

  當一臉得意的大師把這兩個名字說道給一臉迷糊的小土貓時,它表達出了異常堅決的反對:

  “喵嗚——咕嚕咕嚕”

  如鬆大師也不能強貓所難吧,因時製宜,產生了另一個天才的想法:

  “那,你就叫‘青金’好不好呀?青金石色相如天,是一種珍貴的寶石哦。”

  “喵嗚——咕嚕咕嚕”

  小貓不知道青金石是個啥玩意兒,但是它覺得這個名字比先前兩個還要難聽,不滿地抖了抖耳朵。

  如鬆這可犯難了,這麽好的名字都不要,該取個啥呢?

  他此時腦袋裏就想著青金石了,忽然想到青金石又名“青黛”,佛家又稱其為“吠努離”或“璧琉璃”,要不就從這幾個裏麵選一個?

  又一次征詢意見,最終確定了“青黛”這個名字,青黛本貓看起來比較滿意,它永遠也不會知道,其實從頭到尾,這幾個名字都是一個玩意兒。

  一隻土黃色毛皮的公貓,叫做“青黛”,許多年月以後,青黛本獸明白事理以後,感覺到深深深深的後悔。

  如鬆大師卻很滿意,對自己的起名水平更添了幾分自信。

  他記得哪本書裏有一位名中帶“山水”的秀才,起名水平就十分糟糕,常常遭人恥笑,如今對比自己,不由得歡快地笑出聲來。

  在山下奔波度日,他心中卻不覺疲累,每當心有所悟,或者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體悟修煉時,就帶著青黛回到清涼山中,與山水植物作伴,安定一段時間。

  山裏能吃的隻有野菜和幹糧,隨著青黛有了自己抓獲獵物的本領,就不滿足於吃幹硬的麵餅和苦巴巴的野菜,常常自己去抓些獵物回來,還往往讓如鬆給它烤或煮熟後再行下嘴。

  如鬆對此並不在意,他是已經開悟的高僧,明白在其位守其規的道理,他是要遵守戒律的僧人,所以終日茹素,但是青黛是獸類,不能強行要求改變它的天性。

  每次青黛兩隻爪子給他推過來一隻烤熟的兔腿或者鳥翅膀,拒絕便是了。

  …………

  如鬆是不想吃,眼巴巴等著香烤兔腿的辛歲卻是想吃吃不到。

  小滿時節快過去的時候,辛歲在林子裏設的陷阱好不容易抓了一隻肥美的兔子。

  用鹽、花椒、薑末、味精、辣醬醃製一個時辰,再往油中加孜然粉、紅椒粉、花椒粉調成燒烤油,把油細細刷在兔兔身上。

  燒好木炭以後,架好可以轉動的烤架,辛歲辛辛苦苦“照料”了半個時辰,被炭火的熱力熱得滿頭大汗,才烤好了這隻香辣烤兔。

  結果熄了炭火,準備稍微晾涼一點就開始饕餮一頓的辛歲,就看到驛站大門施施然地開了,王守仁帶著旎旎施施然地走進來了……

  老遠就聞到烤兔香氣的王守仁,看到那隻色澤誘人的肥美兔子,再也不能淡定了:“這可不是趕巧嘛,剛好沒吃晚飯呢。”

  對於這樣的做好吃的王老師必到的場麵,辛歲已經習慣了,幸好這是一整隻兔子嘛,自己應該輪得到一隻後腿?

  分兔子的時候,先把一隻肥碩的兔後腿撕給了等不及的王老師,然後看著眼睛眨都不眨盯著自己的旎旎,隻好把另一隻給了她。

  前腿哪有什麽肉,辛歲欲哭無淚,但還是抓緊撕了一隻前腿啃了起來,不然再等一會兒,兔兔就剩骨架了。

  吃著嘴裏的,還要關注烤架上的,這一來一去,手裏的動作跟不上,啃骨頭上的肉絲又啃著累人,吃也跟不上了。

  眼瞅著老師和旎旎順順利利解決了後腿,又撕下了肋排,又啃掉了脖子,辛歲心裏痛苦,麵兒上卻不好表現出來,隻好不住地用節氣知識安慰自己:

  小滿時節,要求人們更深刻地把握日常飲食,君子在此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需要耐心等待,不急於躁進,安心以飲食調養身體,宴樂聯誼眾人,以養心誌。

  嗚嗚嗚,兔子沒了,他們身體倒是調養好了,我一點也不快樂……

  辛歲暗自下決心:幸好我把兔頭還留著,下次做香辣兔頭,才不叫你們。

  吃完造弄完,收拾一片狼藉的餐後陣地還是屬於辛歲,以前王守仁還會搭把手,現在他是傳授學問的老師,這些小事,怎麽好勞煩老師動手……

  王守仁已經在玖寨待了十多天,辛歲原本以為他會再多待些時日,那裏的確要比在驛站這邊清淨一些。

  這次回來,旎旎好說歹說也跟著,這丫頭最近的學習成果還行,被王守仁特批可以放幾天假,歡歡喜喜來找她的辛歲哥哥玩耍來了。

  收拾完,是老師考校功課的時候了,這個時候可容不下半點馬虎。辛歲認認真真回答了王守仁提出的幾個問題,並把這十多天閱讀中遇到的不解和疑惑提出來,得到解答之後再表達自己的思考。

  王守仁是一位水平非常高的老師,每一次答疑解惑,辛歲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原本無門可入的艱深問題,在他的引導之下,往往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教授課業完畢,布置了下一批需要閱讀的文章以後,王守仁才笑眯眯地問:

  “小歲,你煉骨煉得怎麽樣啊?”

  這十多日,辛歲的生活實在過得不輕鬆,老師布置的課業要如數保質保量完成,同時還要琢磨煉骨的事情,死去活來煉下來,進度卻中規中矩,不見加快。

  到如今,他也隻不過強化脊柱到三分之二,這已經是他能夠承受的極限了,要是再加長時間,心神就會因此受到更大影響,反而有害無利。

  王守仁知道欲速則不達,讓辛歲注意修煉過程中的身體感知,千萬不要求進心切,傷了自身就不好了。

  辛歲點頭應是,同時對老師的進境有點好奇:應該是比我快一點吧,但也不至於快很多,畢竟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王老師看出了學生的求知欲,決定滿足他:

  “為師不才,昨日已經打熬完了四肢部分,如今隻剩頭骨了。”

  辛歲已經不想震驚了,但還是震驚了一小會兒,他努力勸服自己:我這位老師就不是個人,不跟他一般見識。

  修煉的基礎當然沒有什麽捷徑可言,王守仁告訴辛歲,“心”的作用是方方麵麵的,修“心”上去了,他自己就可以感覺到不同,因此萬不能放鬆心神的進益。

  這才算是課堂的結束,辛歲這時候才記起來問王守仁:

  “老師,為什麽不在寨子裏多待幾天,最近可能又要來人了。”

  “我也想啊,可是孫府的老爺子上次就約了近幾日再來,我不在的話,終歸是失禮之舉。”

  上完課,已經入夜了,辛歲給旎旎收拾好了一間空房,帶過去一床新被子,讓她早點休息,自己也回房準備歇息。

  想到老師說的事情,他有些睡不著。

  孫老爺子最近會來,那孫陌兮會來嗎,她會不會像我一樣,期待著下一次見麵呢?

  第二天,王守仁和旎旎都信誓旦旦地講,昨夜辛歲不知抽了什麽風,大半夜還嘿嘿笑個不停,笑聲奇怪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