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何時東出?
作者:晴空一度      更新:2022-06-03 00:14      字數:2366
  讓一個莫名其妙抓來的逃兵做朝廷的大將軍,聽上去非常不可思議。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決定還是皇帝本人做出的。

  無論是徐稟還是趕來的章邯等人,都感覺到十分震驚,難道朝廷的大將軍一職,能這麽輕輕鬆鬆地給人嗎?

  望著眾人質疑的目光,於果心裏也很無奈。

  將軍起於行伍,宰相發於州縣。這是他自己定下來的規矩,可是最終還是他自己親手打破。

  問題是,這可是韓信啊!

  千萬不要說什麽先讓韓信做一個小官,再慢慢過度升遷,曆史的教訓告訴於果,這一套對別人有用,對韓信沒有任何用處。

  要知道,韓信在項羽麾下的時候,可並沒有被人虧待,執戟郎中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更何況他還有鍾離昧的賞識,可到頭來韓信依然果斷跑路。

  除此之外,原本曆史上韓信投奔劉邦後,縱使得到夏侯嬰和蕭何等人的賞識,縱使劉邦本人也不拘小節,可是一上來也沒辦法讓韓信當大將軍,隻能讓他做一個管理糧餉的小官,到頭來韓信還是跑路了。

  無它,官太小,在韓信的理解裏,他的才華就是沒有得到認可。

  如今,於果想要重用韓信,就不得不在他身上破例,甚至還忍受一些誤解。

  “朕用韓信,自然有朕的道理。”

  於果想了想,還是簡單透露了一番,“此人雖然名聲不響,卻是一個真正的天才,朕用他也是在千金買馬骨,隻有有才華者都可以來投奔大秦。不過上將軍放心,朕用韓信可不是要幹預上將軍的兵權,而是讓韓信去統帥關中的二十萬秦軍。”

  在此之前,於果已經讓子嬰、李信等人在關中征發一批生力軍,大概有二十萬人左右,而這其中隻有一部分是原來上過戰場的,其餘大部分人都是新兵,想要統帥好這些人,同樣是一個問題。

  對於韓信來說,這並不是什麽要緊的問題。畢竟在這位手裏,幾乎什麽兵都能玩出花來,在練兵方麵於果隻需要放手即可。

  不過於果也並非什麽都沒防備著,像最重要的羽林軍,他決不允許任何人染指。

  章邯聽了以後,原本心中的些許擔憂也漸漸釋懷,他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地位,而是擔心皇帝又會變得和以前一樣偏聽偏信了。

  在回鹹陽的路途中,於果一直拉著韓信同輦出行,這既是拉攏韓信的手段,也是在故意向其他人展示——韓信是朕看中的人!

  不得不說,凡事就怕對比。這一番功夫使出來,與韓信過去在項羽那裏的經曆成為了最鮮明的對比,讓韓信的忠誠度也迅速高漲了起來。

  不過於果倒也不是單純的拉攏韓信,這一趟回鹹陽的旅程,也是他最後一次對韓信的麵試。盡管結果已經定下,可是這一次麵試卻決定了將來於果對待韓信的方式。

  “韓信,朕用你為大將軍,統帥二十萬兵力,你將如何對付項羽?”

  韓信已經換上了一身秦國黑色常服,他跪坐在於果麵前,沉聲道:“聯軍勢大,可全靠著項羽一人支撐,若久攻函穀關不下,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到時候諸侯不滿,項羽就算想打怕也打不下去,到時候便是大秦的機會。”

  於果皺著眉頭,這番話並沒有什麽新意,道:“你認為會到什麽時候?”

  “不會超過三個月。”

  韓信自信地說道:“三十五萬大軍陳兵函穀關下,光是糧草就足夠讓項羽無計可施。他就算打仗再勇猛,可是也變不出來糧食,到時候他不想退也隻能退。”

  “何時可以東出?”

  “半年。隻需要半年的時間,臣的二十萬大軍可如臂似使,屆時便可替陛下征伐天下。”

  韓信臉上浮現出一絲凝重,“如若不勝,還請陛下斬臣之首級。”

  .......

  回到鹹陽之後,於果並沒有違背諾言,他親自在朝堂上宣布冊封韓信為大將軍一事,讓韓信這個一文不名的小卒,瞬間成為了鹹陽城內風口浪尖的人物。

  無數人都在好奇,韓信到底是誰?又為何得到了皇帝的青睞?

  當然,如今的韓信自然沒有時間去應對人們的好奇,他已經將全身心投入到了秦國二十萬新軍的訓練工作之中,終日裏都在忙碌不停。

  雖然李信一開始也不了解韓信,但是他相信皇帝的眼光,並沒有為難對方,再加上秦國已經實行了兵將分離,所有軍隊調動都需要經過樞密院,就算韓信想要做什麽,光靠一個大將軍的頭銜並不會有什麽用處。

  於果再怎麽欣賞韓信,再怎麽明麵上重用韓信,可是並不會將兵權交給對方,孰輕孰重他還是能分清。

  與此同時,在回到鹹陽後的幾天裏,織染監監正許陽親自送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紙張已經試製成功,還帶來了樣品。

  於果望著麵前一卷有些暗黃的紙張時,頓時有些一愣,他伸手撫摸這張樣品紙,隻覺得紙麵還是非常平整且柔軟,還專門伸手拉扯了一番,並沒有被輕易撕碎。

  “不錯,你們的進度比朕想象的都要快。”

  於果心中明白,製作紙張的工藝並不複雜,關鍵是他們需要反複試製,還要采用大量不同的原料,在經過重重試製後,才能一步步改進工藝,而這些都需要用很多時間。

  在原本曆史上,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過早期的灞橋紙,隻是這這種紙無法大規模製造,再加上不適宜進行寫字,因此並沒有被推廣開,後來經曆東漢蔡倫和漢末左伯的接連改造下,紙張才開始逐漸成為書寫材料。不過當時紙與縑帛和簡牘並用,紙還不足以完全取代後者。

  一直到兩晉南北朝時期,造紙工藝已經得到了突破,可以造出大量潔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紙,由此才開始逐漸淘汰笨重的簡牘和昂貴的絲帛。

  於果深知紙張在這個時代的意義,能夠在他的指點下將紙張造出來,說明這個蘇陽還真是一個人才!

  “朕決定單獨成立造紙監,由你去擔任第一任監正,不過你不可自滿,目前這些紙張還不能滿足朕的要求,你得想辦法將紙張變得更加堅韌,更白一些......必須要能滿足書寫的要求......幹得好了,朕可以封你為侯!”

  蘇陽頓時一愣,他著實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織染監監正位子都還沒坐熱,就立馬換了崗位.......不過有了封侯的大餅,這一切自然都是值得的。

  “是,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的重托......”

  就在蘇陽退下去之後,於果當即便派人將丞相子嬰、治粟內史趙孟以及新任內史韓談等人請了過來。

  目的便是為了推廣小麥的種植以及麥粉的製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