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朋友寫的
作者:舸逆江行      更新:2022-06-10 00:38      字數:2121
  “我敬你一杯。”

  楊順微笑著舉起酒杯。

  趙仙兒先是一愣,隨即連忙放下筷子,手忙腳亂地端起杯子舉了起來。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還能抽空教授我內人,以及我朋友讀書識字。”

  “啊,應該的。”

  趙仙兒笑了笑。

  楊順卻覺得有些奇怪。

  他覺得這王妃娘娘怎麽有些慌神的樣子?是因為從來沒喝過酒嗎?還是沒想到有人會找她喝酒?

  為啥不光動作手足無措的,就連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局促,甚至眼神都有些躲閃,不敢看他呢?

  可能是因為在教坊司太久,被埋上了些許自卑,又可能是和自己又不算太熟悉,有些生分。

  所以有些不自在吧?

  不過楊順沒有多想,而是笑著和她碰了碰,一飲而盡。

  一旁的陳洪看了,笑道:“這叫什麽,這就叫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沒有啦。”

  趙仙兒抿嘴淺笑,“還是我從輕雪那兒學到的更多呢。”

  柳輕雪聞言也不好意思地擺了擺手,“哪裏,仙兒姐姐,我資質駑鈍,進展緩慢,還好你有耐心,不然換個人,肯定煩我了。”

  “怎麽會?”

  “我的進展也不快啊。”

  兩個美女在這客套。

  楊順則是伺機介入,“媳婦兒,讀書識字,確實是一個比較複雜,且艱難的過程。”

  “從孩提時代開始學習尚且艱難,更別說你之前沒有受到過任何教育。”

  “很正常。”

  “不過呢。”

  楊順灑然一笑,“今天我叫仙兒姑娘來,就是因為這位先生有一套非常速成的學習方法。”

  “能大大的降低讀書認字的難度。”

  楊順指向郭儒懷。

  後者本來還在大快朵頤,一看到話頭遞到了他頭上,猛然放下筷子砰地一下站了起來。

  “郭老,別別別,用不著這麽大的陣仗,哈哈。”

  “在座都是自己人,自然點就好。”

  楊順笑著對郭儒懷說道。

  他發現這老頭自從上次自己和他講了拚音還有三字經之後就性情大變。

  以前是個性格乖張孤僻,一身傲骨的剛強哥。

  但自從那天開始,就好像成了一個性情恭順隨和的鄰家老爹,對每個人都客客氣氣的、

  “哦哦,好。”

  郭儒懷坐下,看向趙仙兒。

  實話說,雖然隔著很多輩,年齡差距更是大。

  但趙仙兒絕美的容顏還是給人以一種天生的距離感。

  好像她就是九天上的仙女,坐在那就盡顯高貴,高不可攀。

  所以他看著趙仙兒的目光有些躲閃。

  趙仙兒倒是沒有異色,她聽了楊順的描述後,則是驚奇地看向郭儒懷,“老先生居然能有如此妙法,願先生不吝賜教。”

  “好說,好說,王妃娘娘。”

  郭儒懷連忙擺手,“其實此法不是老朽所創,而是客卿先生。”

  “不過既然客卿先生願意賞光讓老朽代言,那老朽便鬥膽代為傳達了。”

  “傳統的識字認字,無非難點也就是字音字形一一對應。”

  “這不光需要蒙童教育打下基礎,更是需要巨大的閱讀量和經年累月的積累方可大成。”

  “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十分消耗時間。”

  “但客卿先生實在是身懷不世之材,居然創造出了為字冠音之法,以及改良了蒙童經義。”

  他說到這。

  不光是趙仙兒,就連楊甫生,許林等人也都被吊足了胃口,全神貫注地盯著他,等著他往下說。

  “這些天老朽一刻也不敢閑著。”

  “將先生所創之經義,以先生所著之冠音一一對應,一一冠注,粗略地完成了簡單的標音。”

  “您看看。”

  郭儒懷沒有直接開始長篇大論的講解,而是直接從懷裏珍重地掏出了一本書籍,遞給了趙仙兒。

  趙仙兒接過翻閱了幾頁,眼中異彩連連,“先生,這經義內容當真是言簡意賅,妙到毫巔啊。”

  “王妃娘娘所言極是,此經義,正是客卿先生所創。”

  “名為三字經。”

  “……”

  趙仙兒聽到這,目光驚異地看向楊順一眼,深深地施了一禮,“先生大才,實在歎服。”

  楊順連忙擺手,“呃,哈哈,這也不是我寫的,這是我朋友寫的。”

  郭儒懷搖著頭,“先生你就別謙虛了,這世上,還有何人能作出如此絕妙的篇章?”

  “對啊,要是誰能作出如此驚世文章,恐怕早已是名聞天下了。”

  趙仙兒也深以為然,“我甚至可以斷言,此經義,遠勝所有官學、私學給蒙童朗誦之文章。”

  “不光言簡意賅,字字珠璣,朗朗上口,更是蘊含世間哲理,倫理綱常。”

  “當真是絕妙至極。”

  “就是不知,這每個字上麵的符號,都有什麽含義。”

  “哈哈。”

  郭儒懷笑了笑,“此符號,便為每個字的冠音。”

  “王妃娘娘,容老朽為你講解一番。”

  “求之不得。”

  趙仙兒主動坐到了郭儒懷那邊。

  兩個人便交流了起來。

  聽到他們兩人的一番評價。

  楊甫生,包括陳洪都好奇得緊。

  他們可是深諳趙仙兒、郭儒懷這二人有著何等的才學。

  是什麽樣的經義,能得到他們如此高的評價?

  不過這邊楊順則是碰了碰楊甫生,“運昌先生,聽聞您在格物之學上頗有造詣。”

  運昌,是楊甫生的字。

  其實楊順一直不太習慣用字來稱呼一個人,覺得麻煩得很。

  就比如郭儒懷,他甚至都懶得問他的字是什麽,因為問了也沒用,到頭來還是直接稱呼姓名方便。

  “啊?”

  楊甫生被楊順這麽冷不丁地一問,驀然扭過頭來,反應了片刻,自謙道:“不能說有所造詣,隻能說略知一二。”

  “那小生有一問,想求教於先生。”

  “不敢當,還請客卿先生賜教。”

  “我想問問先生,我們存於這世界,我們坐在這裏。”

  “除了天地、菜肴、建築、花草景觀,鳥獸飛蟲以及我們在座所有人之外,是否還有他物?”

  楊順說完,定定地看著楊甫生,想聽聽他的回答。

  從而了解這個朝代的知識分子對於自然物理的認知是什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