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三道聖旨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5      字數:3174
  三道聖旨官印,韓建使人送往邠州,鄜州和涼州。

  韋良接到官印和聖旨,有些意外,他正準備上書請任邠寧節度使,以求名正言順,不想先一步飛來啦,倒是節省了一份貢禮。

  聖旨任職韋良邠寧節度使,北麵招討使,封爵隴西郡王。

  韋良恭敬接受,款待打賞來者,表明尊崇大唐朝廷。

  ......

  聖旨官印送到鄜州,升任童山為鄜坊節度使,金吾大將軍,封爵冠軍侯。

  童山看過,當場令人送去綏州交給掌印夫人。

  ......

  聖旨官印送到涼州,王大虎已然回到涼州,正在巡視水渠農田,得知朝廷傳旨任職之事,為之一怔,繼而讓來人過來。

  韓建的十名屬下,風塵仆仆的陪同傳旨宦官,被引見王大虎。

  一見麵,宦官恭敬禮道:“王將軍,請接旨意。”

  “我如今識字,拿來我看。”王大虎隨意道。

  宦官不敢多嘴,順從的奉上聖旨和三顆官印,聖旨任職王大虎河西節度使,驃騎大將軍,武威郡王。

  王大虎伸手去接,忽又收手在衣袍上擦拭,才又伸手接過,小心翼翼的打開布包,展開明黃聖旨觀看,點頭道:“這字真好,某的字不好看,這是皇帝的字?”

  宦官無語,如實回答:“這是宰相書文,陛下加蓋玉璽。”

  “這也算稀罕物,可惜不當吃,一條羊腿也未必能夠換得。”王大虎感歎道。

  宦官心頭一突,緊張的看著王大虎,就怕王大虎不接受,拿他開刀表明立場,周遭數百涼州屬下,靜默的觀望,場麵壓抑。

  王大虎小心翼翼的裝好聖旨,笑語:“回城。”

  宦官一行鬆口氣,總算完成任務,有命回去,數百人浩浩蕩蕩回歸武威城。

  王大虎回到軍府,看見很多文武官員。

  刺史韓遵,獨腿的五城兵馬使鄭穀,一見麵,看著王大虎欲言又止,氣氛壓抑。

  “老爺。”一名回鶻美婦人,抱著孩兒走過來呼喚,後麵還跟著一名回鶻美人。

  王大虎立時笑逐顏開,迎過去,慈愛輕喚:“茵茵。”

  “爹。”孩兒眼巴巴望著,可愛的呀呀吐字,也就一兩歲。

  王大虎抬起右手,笑著托送布包聖旨,笑語:“茵茵乖兒,爹給你帶回禮物啦。”

  美婦人一手接過布包,王大虎笑語:“莫要弄壞了,留著給茵茵嫁妝。”

  “這是什麽?”美婦人生硬漢語問道。

  王大虎回答:“大唐皇帝給的聖旨,如今換不來一條羊腿,現在不值錢,或許幾百年後,茵茵的後代能夠換些銀子養家。”

  美婦人點頭,自然的回應:“謝老爺。”

  王大虎溫和道:“我的指揮使世襲,日後隻能給了嫡出兒子,女兒我不能給予世襲,隻能多備些嫁妝,一點點的積攢,日久也就豐厚。”

  美婦人點頭,王大虎伸手撫摸女兒臉蛋兒,笑吟吟的眨眨眼,女兒呀呀動作小手,可愛的回應。

  王大虎收手一擺,美婦人默然退後。

  王大虎轉身,微笑道:“怠慢各位啦。”

  “是我等叨擾大人。”文武官員紛紛回應。

  王大虎的態度鮮明,有心道賀之人,自然知趣的不能亂說。

  王大虎點頭,扭頭看向宦官和十名隨從,擺手道:“你們過來。”

  宦官忙不迭哈腰走近,恭敬道:“大人。”

  其它十個隨從也走近,一個個臉色難看。

  王大虎微笑道:“多謝你們,遠道給本軍送了一份禮物。”

  “不敢,奴婢也是奉命行事,奴婢等任務完成,請大人允許回歸。”宦官恭敬說道。

  王大虎微笑道:“你們一個個可比羊腿值錢呀,大老遠的來啦,何必再跑回去,你看本軍這裏,雖說偏遠之地,但軍力基本能夠飽食,甚至偶爾酒肉解饞,你們留下可好?”

  “大人,奴婢得回去複命呀。”宦官哭腔說道。

  “涼州距離潼關很遠,你們能夠被指使送禮,必然是無足輕重的苦力,死了也沒人可惜你們,留下吧。”王大虎溫和勸降。

  “大人,我們家眷還在潼關。”一個隨從大膽說道。

  王大虎輕歎:“本軍苦口婆心,你們既然聽不進,來呀,弄到城外做肥料吧。”

  “諾!”數十護軍回應,撲上。

  “大人,奴婢不走啦,願意服侍大人。”宦官驚惶尖叫,其它隨從紛紛高喊願降。

  王大虎點頭,護衛們退回肅立。

  王大虎又笑道:“本軍用不上宦官,送你去往綏州,歸屬李玉珠夫人,服侍涼國公世孫。”

  “奴婢願往。”宦官恭敬回應。

  王大虎說道:“本軍的舉薦,對於你而言是一次機遇,信都公主下嫁我家侯爺,陪嫁的十個宦官,都成為了掌案太監和兵馬使,你既然能夠出使,說明不是愚笨之輩。”

  “奴婢聽說過的,謝大人舉薦。”宦官驚喜回應。

  “嗯,去休息吧,安心等候,本軍正要使人護送家眷去往關內。”王大虎說道。

  宦官恭敬道謝,告退,有一個護衛過來,引領了宦官和十個隨從出去。

  王大虎笑道:“既然都來了,我們喝酒敘話,擺桌子。”

  軍府氣氛轉向熱鬧,擺上一張張簡陋大桌,所有人都入席喝酒。

  王大虎與主官們一桌,擺上酒來先慢飲。

  坐在身旁的刺史韓遵,遲疑一下,勸道:“王軍府,既然不願接受,聖旨最好是送去夫人那裏。”

  王大虎微笑搖頭,道:“使人跑一趟不值,夫人拿了也是廢品處置,不如給我的女兒嫁妝,我給不了女兒官位,給一個大大的虛官陪嫁,日後女兒的後人,或許能夠有些自傲的骨氣。”

  韓遵苦笑,道:“大人真是看的開,心懷坦蕩。”

  王大虎微笑道:“我又不是傻子,若是大唐聖旨有用,天下何至於戰亂不休,事實上我需要的,侯爺已然給了我,指揮使世襲。

  我死了,我的後代富貴不愁,其它什麽軍使,刺史,都防禦使,不過是流官而已。”

  韓遵若有所思點頭,其他人紛紛點頭。

  王大虎又道:“我有指揮使世襲,在侯爺的地盤內,走到那裏我都是貴人,日後侯爺封王,我自然能夠封侯,何須急切。”

  眾人點頭,王大虎微笑舉碗,眾人響應。

  ......

  客居涼州的韋良一行家眷,被護送抵達關內,王大虎留下聖旨官印,給女兒做嫁妝的事情,也傳到了關內。

  聖旨不值一條羊腿的說法,赤裸裸的揭露大唐朝廷,名存實亡的事實。

  鄜州城內軍府,童山聽說了王大虎的事情,當時愣怔十數息,隨後吩咐人去往綏州,請求要回聖旨官印。

  理由就是亡羊補牢,也要給女兒陪嫁,另外自降為鄜坊都防禦使。

  邠州城內軍府,韋良接到童山的自降官職行文,沒說什麽。

  心腹將官看過,問道:“童山將軍這是什麽意思?”

  “宣告是扶風屬下。”韋良回答。

  “大人不需要吧?”將官問道。

  “本軍是扶風長輩,不須表明立場,再說大唐朝廷雖然沒落,邠寧節度使的任職,還是有助於對敵鳳翔軍。”韋良平靜回答,此事也就過去了。

  ......

  十名涼州將士,護送宦官抵達綏州,見到歸來北方的李玉珠。

  李玉珠聽了稟明,看著宦官,說道:“本宮不喜歡宦官在身邊,不過王將軍的舉薦,本宮願意接受。”

  宦官跪地叩頭,恭敬道:“奴婢謝公主殿下恩典。”

  李玉珠說道:“你的名字,我不想問,南方宦官都是長字為頭,福壽祿,你的名字長祿,本職掌案太監,軍職兵馬使。”

  “奴婢長祿叩謝賜名。”長祿恭敬叩謝。

  “本宮這裏用不上你,你還回涼州,鎮守涼國公府,聽從王將軍號令。”李玉珠說道,打發回去,她不習慣多個陌生宦官。

  “奴婢領命。”長祿恭敬回應。

  李玉珠忽又想起什麽,又道:“你暫時不回涼州,去往南方桂州,代本宮送禮,問候涼國公夫人,你來自潼關,應該能夠混過去。”

  “奴婢混過去或許不難,但禮物保不住。”長祿恭敬道。

  “混過去就成,嗯,你先去往巴蜀麵見扶風侯,讓扶風侯備禮,請扶風侯盡早解決南北通道,本宮的兒子不能久在南方。”李玉珠說道。

  李玉珠回歸時,騎著快馬走過京兆府,風險不大。

  李玉珠是河東軍李克用的女兒,有信心韓建不敢傷害她,但是韋扶風的兒子不成,肯定成為人質。

  “奴婢領命,一定辦好差事。”長祿恭敬回應。

  李玉珠說道:“這一次做好,本宮日後才會重視你,去休息吧,過幾日再走。”

  長祿叩辭離開,李玉珠又細問護送將官。

  將官有問必答,他們十人都是五城兵馬使鄭穀屬下,來自南方。

  李玉珠讓將士們休息,若有所思。

  宦官長祿到來之前,王大虎使人先送來了軍文,沒有解釋什麽聖旨,建議曾浩接替他鎮守涼州。

  王大虎直言軍事能力有限,上一次的計謀獲勝,還是轉運使張佶的建議指點。

  如今王建占據隴右,涼州孤懸,王建-軍事大家,他擔心被王建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