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十二叔人品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4      字數:3146
  韋軒問道:“伯父要求出兵浙東平叛,你怎麽應對?”

  韋扶風道:“福建鬧了天災,出兵隻能延後,或者上請朝廷發兵。”

  韋軒說道:“關中藩鎮囂張,朝廷自顧不暇,不可能發兵。”

  韋扶風回答:“那就隻能延後出兵,董昌擁兵十萬,我們的軍力不可能大部南下。”

  這時,外麵管事恭敬傳聲:“老大人福安。”

  韋軒和韋扶風起身,隨後看見韋昭度一身葛袍,精神矍鑠的走了進來。

  韋軒起禮,韋扶風彎腰禮道:“孫兒扶風拜見伯祖父。”

  “扶風來了就好,坐吧。”韋昭度溫和親切道。

  韋昭度上座,韋軒和韋昭度下座。

  韋昭度看了韋扶風,道:“吾心急還朝,日子過的雖然舒適,但心不在焉。”

  韋扶風溫和道:“伯祖父,如今王行渝威迫朝廷,隨時可能兵進長安,孫兒認為,伯祖父不能急於回去。”

  韋昭度微怔,隨即道:“老夫深受君恩,不能畏賊而不歸,我們還是商榷了正事。”

  韋扶風點頭,道:“伯祖父的南下意圖,孫兒初聞抵觸,初聞之時,孫兒自隴右歸來不久,為了避開鳳翔軍在長安阻擊,孫兒隻能冒危走諸葛亮出祁山故道,一路隱藏行商,走過鳳翔軍地盤,可謂身心疲倦。”

  韋昭度正容道:“伯祖父知道你的創業艱辛,伯祖父的逆鱗,絕不願韋氏成為顛覆大唐的禍首,你能夠偏安,可以做劉備第二,但大唐在一日,你不能如同董昌。”

  韋扶風點頭,韋昭度臉色溫和,道:“偏安西南,世襲永鎮,事實上能夠進退有據,你能夠世襲永鎮,是韋氏的榮耀,也利於日後朝貢中原。”

  韋扶風微怔,道:“伯祖父不看好朝廷。”

  韋昭度落寞道:“一家人,不必兩家話,朝廷經曆了河東軍大戰,鳳翔軍大戰,已然底蘊淺薄,運轉艱難,朝廷內部矛盾重重,諸王勳貴自顧私利,不肯為朝廷付出,外藩諸侯尾大不掉。中興,難。”

  韋扶風點頭,道:“伯祖父,孫兒也難,根基淺薄,內部人心流於表麵穩定,依靠分權牽製,外敵不說,如今福建和嶺南沿海發生天災,需要及時救助,潭州的軍力和糧食已然開拔。”

  韋昭度道:“天災老夫知道,你的意思?貢賦不能增。”

  韋扶風道:“皇帝陛下賜婚,孫兒再難也要有所回報,嶺南和福建的貢賦加三成,另外讓公主給予皇後娘娘孝敬。”

  韋昭度若有所思,點點頭,道:“閬風府的建製,劃分數個節度使隸屬,你看如何?”

  韋扶風回答:“孫兒治下,不願遍布節度使,反而應該加強製衡,打算置立中府使總管兩州軍政,例如福州和建州置立中府使,取消觀察使。廣州和端州置立中府使,取消嶺南節度使。”

  韋昭度神情平靜,道:“你想政令出於閬風府,為世襲永鎮奠定人文根基。”

  韋扶風點頭,道:“另外,贛州,汀州和韶州,三州置立廬陵節度使,伯祖父任職節度使,大伯父節度副使,但隻能統領三千牙軍,地方軍政直屬閬風府。”

  韋昭度說道:“廬陵?江西在古代,南北曾經分置豫章郡和廬陵郡,鎮南節度使鍾傳所在洪州為豫章郡,如今廬陵之稱主要指江西吉州。”

  韋扶風微笑道:“贛州古時屬於廬陵郡就成,大伯父不能離開均州,請伯祖父任職一位行軍司馬。”

  韋昭度點頭,達成了彼此接受。

  韋扶風轉言道:“伯祖父,孫兒有一困惑請教。”

  “說來聽。”韋昭度回應。

  韋扶風道:“孫兒有一位十二叔,年前得見,祖父大人要任職江陵府尹,孫兒因為陌生,謹慎的拒絕,答應任職當陽縣令,言明縣令若是稱職,才能升任府尹。”

  韋昭度一皺眉,臉色陰霾。

  韋扶風又道:“孫兒後來詢問大娘,大娘也對十二叔陌生,但隨口說伯祖父不喜,卻是不知道為什麽不喜,能夠讓伯祖父不喜的人物,莫非是德行不妥?”

  “你十二叔人品良好,德行無錯。”韋軒說道。

  韋扶風正容道:“父親,孩兒用人必須謹慎,尤其荊州事關守禦成敗,孩兒尊敬伯祖父的德行,伯祖父和您都是君子,能夠讓君子不喜的人物,孩兒必須弄清楚。”

  韋軒隻好扭頭看了韋昭度。

  韋昭度遲疑一下,開口道:“往事本不該提,但既然涉及用人,老夫說一說,此事與韋軒有關。”

  “啊?與我有關?”韋軒驚愕。

  韋昭度點頭,道:“侄子之中,吾最喜你,在你十六歲那年,你的伯母去往賀壽,見到了你的妻室,甚為中意,宴中說合。

  但因為你的出身不符,當時韋氏主支有一位嫡出,年長四十而無子,有意過繼,你的伯母讓吾過問,達成了過繼意向。”

  韋軒愕然,道:“當年過繼的是我?”

  韋昭度點頭,道:“達成了過繼意向,你的伯母迫不及待的求婚,為你定下了清陽侯府嫡女。”

  韋軒皺眉,韋昭度繼續道:“當年十二郎十四歲,也在府中與你一起讀書,不知怎的獲得過繼信息,獨自跑回了本家。

  你的父親帶著十二郎來到長安,去見了那位嫡出,那位嫡出滿意十二郎。”

  韋扶風看了父親一眼,韋軒的臉色淡然。

  韋昭度繼續道:“之後你的父親來見我,我很是惱火,你的父親說,你是他最有前途的兒子,怎麽能夠過繼給別人,我無言以對。”

  韋軒點頭,道:“應該十二郎過繼。”

  韋扶風聽了立覺不妥,道:“父親,過繼是為了姻緣,十二叔的做法,是為破婚。”

  “為父和你娘,不是在一起了嗎?”韋軒輕語。

  韋扶風無語,韋昭度淡然道:“你們能夠在一起,是你的妻室不肯悔婚,執意要嫁你,這件事情雖然最終圓滿,但讓老夫承受了騙婚汙點,你不在意,老夫深以為恥。”

  韋軒起身,恭敬禮拜:“侄兒知錯,侄兒還有公務,請伯父大人與扶風說話。”

  韋昭度道:“此事過去多年,少人知,你們父子不要說出去,去吧。”

  “侄兒理會。”韋軒低聲回應。

  韋扶風已然起身,恭敬道:“父親大人,兒子恭賀父親大人賜封國公,從此勳貴傳世,史書有名。”

  韋軒扭身點頭,溫和道:“好生侍候大人,為父想靜一下。”

  “是。”韋扶風回應,韋軒向韋昭度恭敬大禮,轉身離開了。

  韋昭度道:“坐吧。”

  韋扶風坐下,韋昭度又道:“你父忠厚,他是覺得憋屈了。”

  “家父是君子,觀家父可見伯祖父的三分氣度,伯祖父可曾走過桂州?家父之前的桂州,貧困,蕭條,破敗。”韋扶風說道。

  韋昭度點頭道:“桂州氣象,欣欣向榮,可謂亂世之福地,你父是良臣,可惜大事難斷,當不得宰相之才,隻能主政造福一方。”

  “能夠造福一方,古來又有幾人名垂青史。”韋扶風傲然道。

  韋昭度微笑點頭,道:“你是全才,尤擅用人,能夠審時度勢,雄主之姿。”

  韋扶風搖頭,輕語:“伯祖父,用人難,難用人,舉棋不定,如履薄冰,孫兒自己發覺,性情越來越猜忌。”

  韋昭度說道:“高處不勝寒,值此亂世,禮義崩壞,人心失去了道德約束,你恐懼用錯了人,造成背叛惡果,實屬正常。”

  韋扶風點頭,韋昭度又道:“十二郎,你會用嗎?”

  韋扶風回答:“孫兒答應的事情,不能不用,過往的事情,不能做為拒用的理由,不過孫兒需要製衡。”

  韋昭度點頭,韋扶風又道:“孫兒對於賜婚公主,初聞心有抵觸,見到清雪之後,清雪力主接受,使得孫兒心態由抵觸轉為考慮得失。”

  “林清雪是位良妻。”韋昭度溫和道。

  韋扶風輕語:“孫兒與清雪患難與共,是孫兒心中唯一能夠完全信任的親人,說句不敬之言,家父都不能讓孫兒安心,因為家父耳根軟,缺乏大事決斷,看不清人心險惡。”

  韋昭度平靜點頭,道:“你的得失考慮是什麽?”

  韋扶風聽了內心服氣,不愧是宦海浮沉幾十年的老臣。

  他回答道:“孫兒的統治出現了困擾,以二伯父為首的商人,利用自身地位行商,拒絕繳納稅賦,孫兒打算起用公主殿下陪嫁的宦官,收管關稅。”

  韋昭度平靜道:“宦官,是一個貪婪無度的群體,一旦失控,危害中樞。”

  韋扶風道:“目前而言,孫兒最怕的是親族尾大不掉,二伯父奪食商賦,用不了幾年就能夠富可敵我,而孫兒損失了商賦,也會如同朝廷陷入運轉艱難的窘迫境地。”

  韋昭度道:“你是想借老夫名義,壓製收管。”

  韋扶風道:“若是伯祖父不願有損名聲,孫兒能夠撕破臉出手,如今撕破臉,總比日後二伯父野心膨脹,利用巨富收買-官員,屯養精銳,迫的孫兒屠刀相加。”

  韋昭度皺眉,道:“二郎無大誌,不過一守財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