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播州楊氏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184
  李章的說法,黔北很多州域被思州田氏征服,這一信息說明,向黔州表示尊崇歸附的僚人族,很可能是蠻酋思州田氏授意。

  李章說,第三個播州楊氏,播州地處渝州的南方,位於思州田氏勢力的西方。

  勢力範圍是播州(遵義地區)和夷州,與瀘州治下的古藺縣相隔赤水河。

  韋扶風與思州田氏但求相安,但對播州楊氏早就心存敵視。

  播州楊氏的勢力範圍,距離渝州和瀘州不遠,播州楊氏是大唐皇帝賜封的播州侯,韋扶風與播州的羅氏有仇。

  播州羅氏是播州楊氏的下屬,播州原本是羅氏的土官世襲,羅氏曾經統治播州百年之久。

  但在二十年前,南詔進奪了播州地域,羅氏之主羅太旺逃離播州,投靠了族親瀘州合江豪族羅氏。

  後來,太原人楊端應募,奉大唐朝廷命令收複播州。

  楊端帶領很多族姓組成軍力,與瀘州合江豪族羅氏聯合,苦戰奪回了播州地域。

  楊端與羅太旺達成相安共治播州,於是楊端成為播州侯和任職刺史,羅氏居輔。

  韋扶風抵達瀘州奪勢,借用流民軍和東川鎮軍,突襲滅亡了合江豪族羅氏,與播州羅氏結下仇恨。

  播州隸屬黔中道,韋扶風任職黔中節度使之後,播州沒有任何的表示。

  韋扶風警惕播州勢力,但不想進攻播州,一是川南節度立足未穩,二是播州楊端沒有敵視行為,彼此都是朝廷賜封的官員和侯爵。

  三是根據信息,播州侯楊端是一位擅長軍政的人物。

  入主播州之後,一麵征服播州地域的僚人族,一麵大力發展生產,興修水利,推廣種植水稻,使得播州漸漸變成兵精糧足的富庶之地。

  韋扶風不想招惹播州刺史,楊端盤踞播州,雖然給他的統治造成威脅,但也阻擋了,來自南詔和黔南生僚的進犯。

  不過思州田氏的多州強勢,讓韋扶風有了擔憂忌憚,田氏有能力集結數萬僚人族軍力,兵出烏江進攻黔州和涪州。

  韋扶風擔心,有朝一日他與李茂貞在大江之北開戰,思州田氏會不會在後麵捅刀子。

  有了擔憂,韋扶風縱觀全局的思索權衡,他急切的進奪潭州,因為潭州是戰略防禦的重要一環,能夠扼守洞庭湖以西的地域。

  占據潭州之後,韋扶風下一步伺機進奪荊州,使得治下連成一片。

  展望未來,利用漢江為屏障守禦,形成金州,均州,襄樊,荊州的戰略防禦。

  所謂在其位,憂其事,身為一方統治者,韋扶風免不了縱觀天下局勢,他認為占據中原宣武軍朱溫,未來能夠類同曹操。

  宣武軍屬於遠慮,鳳翔軍李茂貞則是近敵。

  韋扶風沒有十足信心抵禦鳳翔軍,假如鳳翔軍集結大軍開戰,他主動放棄大江之北的瀘州地域和昌州,憑借大江天險守住大江之南地盤。

  ......

  對於李章,韋扶風有了信重之心,他也需要謀士輔佐,遂將自己的戰略想法說出,看看李章的想法。

  李章聽了訝道:“大人有心放棄瀘州和渝州一半疆域?”

  “迫不得已的戰略想法,鳳翔軍進襲川南,我沒有信心守禦,想著退守大江之南,騰出兵力轉戰荊州。”韋扶風回答。

  “大人,李茂貞占據西川未久,何不聯合東川軍進襲西川?”李章說著策略。

  韋扶風搖頭,說道:“東川軍不願聯合川南軍,恰恰相反,東川軍更有可能與李茂貞聯合。”

  李章明白點頭,道:“東川軍更加忌憚大人。”

  “東川軍不肯與本軍聯合,一是以前的怨恨,二是本軍的軍政統治,讓東川軍的實權將官敵視。”韋扶風說道。

  李章點頭,韋扶風又道:“這一次進取潭州,本軍打算置換屯田兵府,收大江之北的瀘州和渝州田地為公田,另在湮州和朗州置換分田,此事由你負責。”

  “屬下明白,盡心做好。”李章回答。

  韋扶風又道:“川南人口,十之四五來自荊南的流民,流民渴望歸鄉,日後本軍奪取荊州,順勢為之的允許流民回歸,加強金州韋氏的防禦勢力。”

  李章遲疑一下,道:“大人,屬下覺得,遷民歸屬金州治下,會不會削弱川南勢力,有朝一日川南勢力弱於金州勢力,大人或許陷入被動。”

  韋扶風道:“你之言無錯,本軍與祖父有過約定,大江以南實施川南軍政。”

  李章搖頭,道:“屬下覺得不妥,謀國之事容不得謙讓,否則大人身為孫輩,日後越來越被動。”

  韋扶風默然,過了一會兒,說道:“目前的遷民回歸,主要落戶湮州,朗州和潭州。”

  “屬下建言,遷民也應該落戶巴東數州,一旦迫不得已的放棄部分瀘州和渝州,遷民能夠加強巴東守禦的底蘊,若是大人失去了蜀地鹽井,那麽夔州的雲安鹽井絕對不能有失。”李章正容道。

  韋扶風點頭道:“雲安鹽井確實不容有失。”

  “不僅僅是雲安鹽井重要,日後若得荊州,也必須歸屬了大人獨權統治,萬不可讓了出去,有了荊州的糧倉,大人才能夠掌握主動權。”李章建議道。

  韋扶風微皺眉,道:“荊州,我若是獨權占據,隻怕會與金州親人離心。”

  “屬下覺得,金州一旦強勢,才會與大人有了隔心,金州弱勢的情形下,隻能依賴大人。”李章說道。

  韋扶風想一下。說道:“你說的也有道理,弱者隻能依賴強者。”

  李章道:“大人一旦占據了荊州,巴東數州,潭州,黔州和渝州,就能夠形成渾然一體的戰略防禦,既可以防備黔中道僚人族的偷襲,又能夠借地利重兵屯駐涪州,阻斷蜀地敵軍順江進襲江陵。

  屬下認為,荊南節度使成汭的最大軍事缺陷,就是很難防禦大江上遊的大軍突襲。”

  韋扶風點頭,問道:“本軍最為顧慮的是宣武軍,如今宣武軍進奪了壽州,已然有了進取淮南道的門戶。”

  “屬下認為宣武軍的威脅,近年不足慮,因為宣武軍有兩個強大敵人,一是河東軍,一是河北的魏博節度使。”李章說道。

  韋扶風點頭認可,李章又道:“屬下認為近年的威脅主要是淮南道的楊行密,洪州的鎮南節度使鍾傳,蜀地的東川軍和鳳翔軍,思州田氏,播州楊氏。”

  “哦,如今孫儒和楊行密還在亂戰,你認為楊行密最後得勝?”韋扶風問道。

  李章道:“屬下有一比,孫儒充其量類似幾分項羽,但比項羽愚蠢太多,楊行密卻是劉邦一般的人物,故此認為楊行密得勝,若是楊行密得勝,其據有大江下遊地域,能夠很快憑借海鹽和糧食而成為強藩。”

  韋扶風點頭道:“淮南道確實是糧鹽寶地,比之蜀地還強。”

  李章道:“有了糧食和鹽利,再加上精兵強將,日後必然是大人的最大威脅,大人應該知道,經曆過血戰的軍隊,戰鬥力非常的強悍,或許淮南的數千兵將,能夠匹敵川南的上萬軍力。”

  韋扶風點頭,說道:“你說的無錯,本軍出征過河東,知道什麽是悍將猛軍,相比而言,川南軍力多數是適合種田的弱軍,宣武軍能與河東軍勢均力敵,故此本軍顧忌宣武軍來犯。”

  “屬下覺得,對付宣武軍可以遠交近攻,聯合河東軍。”李章說道。

  韋扶風點頭,說道:“你說楊行密是最大威脅,莫非是建議本軍出兵大江下遊?”

  李章正容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是能夠乘虛進奪大江下遊的浙西諸州(南京一帶),自是能夠遏製楊行密的日後強勢,隻是有著諸多藩鎮阻隔虎視,很難漁利占據。”

  韋扶風點頭,道:“本軍若是進軍大江下遊,洪州和鄂嶽必然出兵爭食,荊南成汭也會乘虛反撲,另外亂戰之軍悍勇,軍力去的少了隻能是送菜。”

  李章點頭,道:“大人隻能以奪取荊南為先。”

  韋扶風搖頭,道:“荊南不易得,得之也會引起朝廷和周遭強藩的恐慌。”

  李章一呆,不知道說什麽好,他以為韋扶風是一位追求建功立業的雄主,不該瞻前顧後的滿足現狀。

  韋扶風一笑,道:“本軍覺得向南發展比較容易,拿下潭州之後,可以繼續奪取衡州,永州,道州,連州,之後進軍桂管觀察使的地域(廣西),矯詔任職的取而代之。”

  李章輕哦,韋扶風又道:“我不輕視僚夷地域,若能占據了桂管之地,每一州可募兵最少五百,桂管有十二州,可以獲得六千軍力轉戰它方。”

  李章點頭,韋扶風又道:“當年黃巢轉戰南北,造成南方官府的權威遭到嚴重破壞,南方地域的地方勢力相比北地不強,我出兵兩萬就可以橫掃桂管,之後進軍嶺南節度治下(廣東),獲得海鹽和海商地域。”

  李章點頭,神情振奮道:“大人所言甚好,進軍桂管和嶺南是比奪取荊南容易,也不會引起強藩和朝廷的關注,若是有了機會,甚至能夠進奪浙東地域。”

  “進軍浙東隻怕是不易,浙東(越州)地理富庶,聽說占據浙東的董昌兵多糧足。”韋扶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