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砸門打臉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194
  離開州衙,韋扶風使人去往長安城傳令,他心情鬱悶的去了城門上巡視休息。

  次日過午,在城牆上的大帳內,等候消息的韋扶風,忽然等來了意外之人,一名屬下帶著十四娘走入大帳,他驚訝的盯視站起。

  “十四娘。”韋扶風語氣驚喜的輕喚,邁步走了過去。

  “郎君,你會不要奴嗎?”十四娘一雙略顯紅腫的淚眼,望著韋扶風怯生生問道。

  韋扶風忙回答道:“怎會不要呢。”

  十四娘淚水順頰滾落,嗚咽道:“郎君留下奴吧,奴願意服侍清雪姐姐,做清雪姐姐的女婢。”

  韋扶風伸臂摟抱了十四娘入懷,心頭酸楚中夾帶著喜悅,大手愛憐的撫摸十四娘秀發。

  “郎君,奴聽娘說與郎君解除了婚約,奴心裏好難過,就想跑來問郎君。”十四娘哭泣細語。

  韋扶風輕哦,眼睛看向了那個屬下,那個屬下是斥候李楠。

  看見大人望來,斥候恭敬道:“稟大人,屬下在庫古道口十裏外,看見獨自行走的十四小主,當時小主衣物單薄,凍的臉色發青,好在屬下見過小主,忙帶了小主來見大人。”

  “李楠,你做的很好,本軍記下了,你去吧。”韋扶風溫和道,斥候李楠恭敬軍禮,轉身離開了。

  韋扶風扶抱著十四娘,走回座椅火爐那裏,抱著十四娘一起坐入椅子,十四娘宛如乖順的小貓,貼偎著韋扶風。

  兩人不顧帳內的其它將士,默默的溫馨貼抱。

  溫馨中,韋扶風隱然後怕,慶幸十四娘沒有遭遇不幸,她一個少女,竟然膽敢獨自跑出長安城來尋他。

  冰天雪地的冬日,行路艱難,一路上的匪人,隨時會抓走十四娘,她卻是堅持的走到了京兆府的邊界。

  十四娘的到來,讓韋扶風鬱悶的心情出現了轉變,心思下意識的有了理智思考,感覺祖父的吩咐流於莽撞,但祖父的想法他基本能夠理解。

  祖父是想借機削弱朝廷的威望,也想引發巴蜀戰事。

  因為皇帝走出了河東戰敗的陰影,金州相鄰京兆府,祖父擔心,皇帝針對金州發難討伐。

  祖父擔心淪為第二個楊守亮,擔心朝廷借力其它藩鎮聯軍討伐金州。

  事實上祖父的顧慮不是杞人憂天,皇帝絕對會那麽做。

  ......

  日近午時,青龍坊的扶風軍傾巢出動,兩千多的將士浩浩蕩蕩的由南向北,一直抵達新昌坊衝入。

  新昌坊內立時大亂,居民驚恐奔逃,呼喊聲雜亂傳蕩。

  在熟悉路途的將士帶領下,扶風軍奔行到了李磎府門外。

  守門的門奴嚇得倉惶入內關門,大聲呼叫,隨後轟的一聲府門震蕩,外麵的扶風軍用一根圓木撞擊府門。

  李磎府內一片驚亂,李磎和李賢沒有在府內。

  李驥聞訊驚怒的跑來中院,耳聽眼見了府門轟響震蕩,七八個家奴嚇得的根本不敢接近府門。

  轟!府門被撞開,門樓一側也出現了傾斜。

  家奴們嚇得連滾帶爬的逃離,隻以為軍隊進來大開殺戒。

  李驥也嚇得後退數步,但府門被撞開損壞後,一根圓木被拋入門內,隨後外麵的軍隊就撤離了。

  扶風軍離開新昌坊,列隊整飭的跑步繼續向北,浩浩蕩蕩的直奔大明宮,在午後抵達了丹鳳門,守衛丹鳳門的軍力嚇得關閉宮門。

  “扶風侯向陛下辭行。”十數大嗓門將士在丹鳳門外高喊。

  高喊之後,扶風軍離開,去往最近的通化門離開了長安城,當初楊複恭也是自通化門逃離的。

  守門軍力驚惶的向內急報,一時間前朝諸官皆驚。

  隨後第二波報信的走過前朝,讓官員們知道了是扶風軍衝撞丹鳳門。

  得知扶風軍衝撞之後離開了,震驚的官員們鬆口氣,互相議論,明白這是扶風侯惱了陛下的破婚,辭行不在駐軍長安城。

  不久,新昌坊李磎府上,被砸門的事情也傳了過來,證實了因為破婚而引發的報複,好在扶風軍沒有劫掠和殺人。

  延英殿,昭宗聽得第一波急報,驚的臉色大變,反應極快的命令加強丹鳳門守衛。

  但隨後,又得報是扶風軍衝撞丹鳳門喊話,已然離開了。

  五位宰相聚集了延英殿,看著臉色陰沉含怒的皇帝陛下,其它四位有意無意的掃過新晉宰相李磎。

  李磎的臉色也是陰沉,內心驚怒交加。

  “陛下,臣的罪過。”李磎壓下了驚怒,主動請罪。

  “與卿家無關。”昭宗淡然回應,李磎默然旁立。

  昭宗掃了一眼,冷道:“扶風侯膽大妄為,眾卿怎麽看?”

  “陛下,扶風侯擅兵衝撞大明宮,形同逆賊,理應罷職問罪。”崔紹緯第一個回應道。

  “陛下,川南邊陲,若是罷職問罪,會不會引起叛亂。”杜讓能立刻說道。

  昭宗神情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說道:“扶風侯大逆不道,朕不能姑息,罷川南節度使,治下四州還歸西川東川和山南西道,罷扶風侯爵位,黔中節度使另任,詔令鳳翔軍,東川軍,興元府和洋州的潼關軍,聯軍討逆。”

  杜讓能沒有說話,認可了皇帝決定,次日有四道旨意發向鳳翔府,東川和興元府和華州。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接到了聖旨,看了後不屑冷笑,回複說吐蕃有異動,無力討逆川南。

  華商節度使韓建也是拒絕出兵,理由是宣武軍出現了西進跡象,潼關軍不能遠征川南,東川軍沒有回應,興元府無需回複。

  五日後,昭宗在延英殿接到了旨意回複,臉色陰沉不語,殿內大臣隻有杜讓能。

  杜讓能啟奏道:“陛下,李茂貞不出兵,其心是怕鳳翔府有失。”

  昭宗點頭,道:“朕的討伐用意,李茂貞應該是有所明了。”

  杜讓能道:“李茂貞狡猾如狼,隻能徐徐圖之。”

  昭宗搖頭,道:“李茂貞占據西川,久之更加難治。”

  杜讓能默然,他也沒有良策可言,片刻後,說道:“陛下,既然李茂貞不出兵,川南節度使還不宜罷置。”

  昭宗點點頭,道:“此事作罷。”

  扶風軍衝撞大明宮的風波,在鳳翔軍拒絕出兵之後,問罪之事不了了之,宛如大海裏的一個浪頭,很快成為了過去。

  ......

  金州,韋扶風的祖父遺憾不已,期望的巴蜀起戰沒有發生。

  不過李賢的信息依然送達,繼續暗中做著金州韋氏的耳報神,李驥沒有回去涪州。

  韋扶風在十四娘來到的次日,辭行歸返了川南坐鎮,雖然他知道鳳翔軍進襲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不防。

  ......

  一晃到了景福元年(892)三月中旬,天下的局勢明顯的發生著變化。

  最大的事情,傳說占據洛陽的河南府尹張全義,公然歸附了宣武軍朱溫。

  宣武軍等同於擁有了洛陽地盤,與潼關軍隻間隔了陝虢節度。

  陝州和虢州,事實上屬於河中府節度使。

  洛陽留守,西川節度使,岐國公韋昭度逃回了長安,上書請罪,繼續賦閑在家。

  皇帝沒有任何表示,隨後戶部侍郎鄭延昌升為戶部尚書,兼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使得朝廷有了六位議政宰相。

  還有一件事情悄然發生,昭宗置立宣王藩地之後,扶風軍衝撞大明宮之後,開始讓諸王掌握一半神策軍。

  皇帝的意圖,政事倚重宰相,軍權倚重宗室。

  昭宗勉勵掌軍的諸王加強軍訓,為國積勢,同心協力保住祖宗基業,言覆巢之下難有完卵,諸王紛紛表示願盡心盡力。

  昭宗賦予諸王兵權之時,發生了一件讓昭宗意外的事情,他回到後宮休息。

  皇後何氏伴駕,說衡王妃來請安,言小姑雪柔縣主看中了扶風侯,請陛下能夠賜婚。

  昭宗詫異,衡王是他的堂兄,此次諸王領軍被賦予兩都軍力,一千軍力為一都。

  昭宗分兵權給諸王,一是製約宦官和武將掌兵,二是借重諸王財力加強軍力。

  “雪柔縣主怎會與扶風侯認識?”昭宗不悅問道,扶風侯的大逆不道,讓他深為痛恨,隻是眼下不能追究。

  “據說是出遊曲池相逢,那時候扶風侯對雪柔很是尊重,給了雪柔好的印象。”皇後何氏回答。

  皇後不知道,皇帝曾經發出討伐川南的聖旨。

  事實上發往各處的討逆聖旨並未公開,那是皇帝的一種試探,若是李茂貞奉旨,後續會有昭告臣民的罷職聖旨,不成也就悄然過去。

  皇後有皇後的尊貴圈子,很在意大臣夫人和勳貴夫人的尊崇。

  衡王妃所求之事,身為女人的皇後覺得很正常,也很享受眾多王妃的尊崇。

  昭宗雖然不悅,但他知道皇後從來不理會前朝之事。

  尤其延英殿的議政基本上不會外傳,衡王妃的請求是一種正常事情,宗室女兒與侯爺結親,門當戶對。

  扶風侯屬於特殊的勳貴,昭宗聽了後,自然而然的聯想了國事。

  皇帝心中,最大的禍患是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尤其李茂貞進占西川之後,皇帝可以說坐臥難安。

  “扶風侯是藩鎮節度使,朕需要與宰相溝通一下。”昭宗聯想後,覺得賜婚或許能夠籠絡了川南軍。

  昭宗吩咐去請杜讓能,他又返回了延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