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籠絡人心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124
  次日,日上三竿,韋扶風懶散的起床,他讓明玉好生休息,明玉不肯,執意起身服侍韋扶風穿衣。

  一起用過早飯,韋扶風吻別了新婚美人,心情大好的出門做事,今日他要去看望李子奇和一些將官的親眷,祖父那裏明日再去拜見。

  楊守亮發兵進攻東川的時候,李子奇暗中讓自家,和一些屬下的親眷,離開興元府去往長安躲避。

  李子奇的行為,就是不看好了楊守亮的未來,有心叛投朝廷。

  但最終,李子奇抉擇投向韋扶風,為表誠意,主動讓親眷自長安城遷居金州,韋扶風祖父也給予了妥善安置。

  李子奇親眷居住在東城區,距離縣衙不遠。

  韋扶風在一名捕頭的帶路下,與十名護衛抵達李子奇親眷居處。

  李子奇親眷的居處是一座普通民宅,土牆木門,看去甚為簡陋。

  韋扶風打發了捕頭,讓屬下叩門,叩門後開了,門裏站著一名十七八歲的布衣少年。

  “你們找誰?”少年吃驚的問道。

  “我是李子奇的同僚,過來給老大人拜個早年。”韋扶風微笑回應道。

  “哦,家父同僚,請進。”少年尊重的禮讓說道,側身讓開門戶。

  韋扶風點頭邁步走入門裏,門裏是一個占地幾十平的天井院落,三間正房,兩側是四間廂房,院內的積雪被掃過,露出土地。

  忽而正房和廂房都有人走出,十數男女老少。

  “祖父,孩兒父親的同僚來拜早年。”少年喊道。

  韋扶風看向正房走出的一位青袍老人,他起禮尊敬道:“吾是李將軍的同僚,經過金州,故過來給老大人拜年。”

  “子奇的同僚,請堂內說話。”青袍老人從容回應,其頭發雖然花白,但身姿挺拔,麵容剛毅。

  韋扶風點頭走去,走入正房門,兩個護衛隨入,八個護衛留在院中。

  門裏是外室兼廳堂,青袍老人請韋扶風入座,有六個男女老少佇立在一旁。

  青袍老人微笑道:“看小哥眼生,不知何時與子奇相識的?”

  “吾與李將軍就在金州相識,吾是川南節度使韋崢。”韋扶風直白回答。

  青袍老人臉色一變,六個佇立老少也是麵露吃驚,青袍老人起身禮道:“原來是韋使君駕到,老朽失禮。”

  韋扶風起身虛扶道:“老大人不必客氣。”

  韋扶風扭頭右手一抬,一名護衛遞上一個木盒。

  韋扶風拿著木盒遞給青袍老人,說道:“老大人,盒中有四樣文書,一是千鶴營衛士軍文,川南軍將的軍職繼承者,須入籍千鶴營習文練武,請老大人送一名李將軍兒子去往川南。”

  青袍老人輕哦,問道:“千鶴營是節度使大人的近衛?”

  韋扶風解釋一下,最後道:“老大人要擇有能力的子孫去往,如果不成器,川南軍打發回來,請您老另定指揮使繼承人。”

  青袍老人點頭,韋扶風又道:“二是渝州江城的一份宅契,渝州江城自古人文宜居,城內的建築類似長安城勳貴居坊,您老可以搬過去,也有權變賣。”

  青袍老人點頭道:“老朽謝韋使君。”

  韋扶風微笑道:“第三份是巴城河畔的一塊商用土地,吾在渝中城南岸建築一座城池,布局類似金州的這座新城。”

  青袍老人點頭,韋扶風又道:“第四份是老人家任職渝州長史的公文,吾知道老人家曾經任職神策軍主簿。”

  青袍老人點頭道:“老朽多謝韋使君照顧。”

  韋扶風平和道:“不是照顧,這是本軍對於李將軍的功勞回報,這一次酬功之後,本軍不欠李將軍。”

  青袍老人輕哦,韋扶風又溫和道:“老人家若是對於酬功不合心,可以提出來,吾給予解釋。”

  青袍老人看了木盒一眼,抬頭道:“韋使君,老朽在長安慣了,可能難以適應川南水土,能不能酬功落在金州。”

  韋扶風搖頭,道:“請恕本軍做不到,金州和巴東各州的地方官,本軍不想幹涉任職,本軍能夠做主的就是川南和黔中。”

  青袍老人微怔,道:“巴東和金州,與川南不是一家嗎?”

  “一家人,但本軍為了大局,必須做出利益讓步,巴東和金州的地方官由本軍祖父任職,本軍隻在軍事上統策。”韋扶風解釋道。

  “一家人還需讓步,韋使君與祖父不和嗎?”青袍老人皺眉道。

  韋扶風笑了,道:“吾與祖父相互理解,同心協力,但金州韋氏一個家族,吾不做讓步,族親們或許心生不滿,後果可能與敵勾結,他們有了利益攸關,不會做出吃裏扒外的蠢事。”

  青袍老人點頭,道:“韋使君睿智,難怪吾兒願意歸附。”

  韋扶風說道:“老人家若是不願去往渝州,那隻能等候一兩年,待本軍拿下荊州之後,請祖父大人,允許老人家任職房州刺史。”

  “韋使君近一兩年進奪荊州?”青袍老人問道。

  “意圖進奪,目前需要金州和巴東穩定。”韋扶風回答。

  “韋使君什麽時候進取西川,老朽期盼吾兒安歸。”青袍老人問道。

  “這個本軍不能確言,需要時機才能進奪。”韋扶風回答。

  “吾兒說川南軍十數萬,鳳翔軍占據西川立足未穩,老朽認為川南軍盡早進奪才是,日久則錯過時機。”青袍老人說道。

  韋扶風說道:“老人家,如果您是當今陛下,聽說川南軍進奪西川之後,會做出什麽決策?容忍認可川南軍的進占,還是詔令鳳翔軍,興元府軍,潼關軍和東川軍,聯軍討逆。”

  青袍老人微怔,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說道:“韋使君明智,老朽愚鈍。”

  韋扶風溫和道:“吾也想奪取成都千裏沃土,但是很難守成,老人家也不用心急,鳳翔軍獲得西川,李茂貞與朝廷的矛盾隨之激化,就算李茂貞不針對朝廷,朝廷寢食難安的也要對付李茂貞。”

  “朝廷隻怕是沒有能力對付鳳翔軍。”青袍老人輕歎道。

  “朝廷沒有實力討伐河東軍,不是一樣聯軍討伐,李茂貞獲得西川,不隻是朝廷難安,還有邠寧節度使(鳳翔府北麵),河東軍,潼關軍,甚至宣武軍也會不安。”韋扶風說道。

  青袍老人說道:“這麽說,朝廷早晚會對李茂貞用兵。”

  韋扶風說道:“李茂貞無視朝廷,擅兵進攻興元府和奪取西川,展現了李茂貞的囂張霸道,朝廷恐懼李茂貞坐大,兩者的矛盾必然激化。”

  青袍老人點頭,又問道:“韋使君貴極人臣,日後可能支持朝廷嗎?”

  韋扶風說道:“天下紛亂,朝廷寡恩,河東軍勤王大功,就算是沙陀人,朝廷也不該落井下石的趨利忘義,還有楊複恭雖然弄權,明顯沒有造反之意,皇帝卻是要他的命,本軍支持朝廷,後果必難善終。”

  青袍老人輕歎搖頭,韋扶風又道:“大唐江山的氣數已然日落西山,如今隻能是割據自保,觀望局勢,不敢求為匡扶社稷的良臣。”

  青袍老人點頭,韋扶風心知肚明,李子奇任職楊守亮軍的行軍司馬,與李子奇的父親有很大關係。

  青袍老人與楊複恭的兄長,以前的大宦官楊複光親近。

  青袍老人的心理,韋扶風理解為矛盾二字,老人家對於大唐朝廷有感情,但也因為楊複恭的倒台,對於皇帝深感失望和不滿。

  賓主做了一番溝通,青袍老人吩咐家人,喚來其它將官的親眷長者。

  韋扶風一一給予酬功和拜年,賓主融洽,韋扶風告辭,被一眾親眷送出。

  韋扶風離開後,青袍老人給李子奇一明一暗兩封家信,明信是正常問候,暗信是與韋扶風的談話。

  過年後,給韋扶風開門的少年,與一位叔父去往渝州。

  叔父接收了江城府宅,又走觀巴城和了解很多,返回金州,請求父親去往渝州任職和定居。

  青袍老人沒有去,出錢在金州外城買了一塊臨河地塊,建造府宅和酒樓,參與了金州外城的發展。

  ......

  臨近年關,金州城內一片安寧喜悅的氣氛,因為修築城池出工,使得災年的金州人反而不缺收獲。

  官府通過免稅,鼓勵商人買來了大量年貨,使得金州城內物品豐富。

  新築的巨城,被金州人稱之為金州城,內城則是沿襲為西城。

  因為城池廣大,使得外城形成了農業為主的基地,內城則是官衙和工坊為主。

  過年的祥和,沒有讓韋扶風有所懈怠,他拜訪過李子奇親眷之後,次日拜見了祖父,之後每日都去內外城牆巡視。

  還在金州團練拔選精幹之人組成斥候軍,給予重酬出外探查。

  時值冬日,又臨近年關,正常而言不應該發生戰事,但韋扶風不敢那麽認為,若有大利可圖,誰會顧慮了過年不宜出兵。

  金州韋氏的崛起,建築了巨城防禦,在敵人心中不但成了眼中釘,也使得敵人貪心大增。

  韋扶風認為韓建的境況最需要奪取金州,否則占據的漢中洋州成為孤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