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夔州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215
  李順節點頭,道:“建築這麽巨大城池,可不容易。”

  “不容易,耗盡了金州的財力,好在有均州的財賦支援,金州人能夠熬過一冬。”韋康回答。

  李順節點頭,心裏生出貪婪,琢磨金州距離長安城不遠,若是能夠奪取金州,均州和房州,那麽節度使行轅可以落在金州。

  韋康哪知道李順節的一顆惡狼貪心,在旁神情略恭的陪伴行走。

  城內一條筆直的寬闊大道,道兩側是整齊的田地,男女老少在田中勞作,一幅太平的田園景象。

  行走一裏,看見一條彎曲的河流,一座大橋跨越,河畔明顯有人工痕跡,韋康請李順節登船,沿著河流逆行去往內城。

  船行中,可見兩岸還有碼頭,碼頭上建築有很多酒鋪,倉房,數百人在忙碌的搬運貨物,李順節不斷的點頭,暗道好所在。

  後船的李子奇也在觀景,內心頗為感慨,金州與興元府相比,絕對是不豐之地。

  金州出產茶葉,也有金礦,但因為山地居多,年年山洪成災,造成金州農業難豐。

  金州韋氏入主之後,不遺餘力的治理民生,建築巨城。在城內開渠造河,造就旱澇保收,利於農商的福地,據說還在築壩治理漢江水患。

  楊守亮入主興元府之後,從不關心民生水利,造成地方官隻知道盤剝,對於農事不聞不問。

  沒有官府的強製督促,擁有田地的豪族富戶也隻能各顧各的利益,無法形成整體治理。

  船至內城的南城門外不遠停泊,金州刺史率眾迎接,請李順節入內城,去往州衙休息,內城還在改造中,相比外城顯得淩亂不堪。

  在州衙應付李順節之後,金州刺史轉去西園,秘密會見李子奇,李子奇還是鎮江節度使判官,而天威軍屬於節度使軍力之一。

  李順節不願在內部形成兩套獨權軍製,天威軍就是鎮江節度軍,內部官職定期輪換,判官李子奇離開夔州,則判官職權由夔州長史接手。

  假如李子奇回去夔州,則成為夔州長史,任職夔州長史的親信轉任節度使判官,也就是軍政官員一體化,定期轉任。

  李順節入居州衙,隻帶二百近衛,其它軍力被分散安置在內城。

  李子奇得到知會,獨自出遊很容易,在西園候了一時,見到了金州刺史。

  恭敬的見禮,和顏的回應請坐,金州刺史與李子奇在西園池畔說話。

  李子奇建議盡早奪取了巴東,久則易生變,他不在夔州,難保屬下會不會倒戈。

  金州刺史讓李子奇放心,川南軍已然開始奪取夔州。

  ......

  李順節離開夔州三日,五千川南軍押解著貢米順江而下。

  船上並沒有糧食,藏著三千武備犀利的川南軍精銳,明麵上的兵力是兩千團練兵。

  船隊走過忠州,王建肇已然歸附鎮江節度使,李順節與川南軍達成過出兵條件,忠州刺史王建肇不能如以往那般,截留一些過路糧食,隻能讓船隊無阻通過。

  船隊順利走過萬州地域,進入夔州地域時,已然日落黃昏,船隊停泊在岸邊,明麵上的兵力埋鍋造飯,供應五千軍力吃食。

  一更天,五千川南軍在夜色下趕到夔州西城門外。

  韋扶風一身細鱗甲衣,混在軍中,此次奪取夔州需要嚴密的善後,也需要與歸附將官見麵親近。

  十一月末的天氣,晝夜寒冷,月光灑下的輝光,使得兵器和甲衣映射了點點光亮。

  五千軍力根本無法掩藏行跡,隻能明目張膽的快速接近西城門。

  韋扶風在後軍望著城樓上,如果內應無法拿下西城門,則此行隻能是失敗的結果,就算是西城門打開,韋扶風也不會親自進入行事,內應也有幾率變成了誘餌。

  隨著川南軍的接近西城門,城門吊橋忽然下放,在夜色裏發出很大的吱呀聲響,城樓上一片平靜,隻有很多長槍在搖擺,那是得手的信號。

  吊橋放下,城門打開,三千川南軍精銳在夜色下,宛如狼群匯入吊橋,走入城門,平安的走過甕城,五百川南軍登上城樓,與內應兵力在一起。

  看見川南軍出現在了城門樓上,韋扶風又令一千軍力入城,隻留一千軍力在城外等候消息,片刻後又令六百軍力散圍了夔州城,阻擊走脫者。

  韋扶風知道夔州城一萬五千軍鎮守,分成兩大軍係,一個刺史為首,一個節度副使為首,夔州長史掌管軍需,推官掌軍法。

  另外,諸多兵馬使都是出身天威軍,麾下牙將多是歸降將官。

  鎮江軍的降兵軍力占據八成之多,有的來自楊守亮軍,有的來自武泰軍的一萬多人。

  相比之下,李順節更信任李子奇歸降的軍力,對於歸降的武泰軍力不信任,大半武泰降兵去往歸州鎮守。

  天威本軍原有五千將士,進攻興元府時折損一千。

  入主巴東之後,歸州去鎮一千本軍,萬州去鎮五百本軍,雲安鹽井去鎮五百本軍,李順節離開帶走五百本軍。

  所以,留守夔州的天威本軍,隻有一千五百將士,僅占總兵力的一成。

  另外出於自護心理,有一千天威本軍分守州衙和節度使府,用於每座城門守衛的天威本軍隻有一百,歸降軍力九百。

  九百對一百,加上暗算出手,城門守衛悄然易主。

  因此就算李順節不離開夔州,韋扶風一樣會出兵奪城,時機一旦錯失,就很難再有。

  入城的川南軍兵分兩路,一路奔襲州衙,一路奔襲節度使府。

  兩處要害不僅各有五百天威本軍,還各有兩千五百的歸降軍力鎮守外圍。

  偏偏兩處鎮守的歸降軍力,領軍牙將都是李子奇的屬下。

  因為李子奇離開了夔州,所以李子奇的歸降軍力,成為天威軍將可以信任的軍力。

  兩千五百的外圍軍力,成為了一道封鎖線,倒戈相向的輔助川南軍攻入府內。

  一千天威本軍死傷數百,刺史姚坤和夔州長史被殺,節度副使趙桐被俘,他們以為是歸附軍獨立反叛。

  韋扶風獲得稟報,帶領護軍進入夔州奉節縣城。

  抵達節度使府,開始了善後處置,升職所有參與內應的牙將為兵馬使,令他們奪取其它城門。

  成功後,韋扶風派出信使連夜去往房州邊境,調動準備好的金州文武官員,過來接管夔州。

  韋扶風不打算巴東歸於川南統治,歸屬了祖父,一是利於內部和睦,二是容易讓朝廷認可。

  天亮前,一千金州兵趕到進入夔州城,是夔州長史,左右都尉,各縣的縣令,縣丞,縣尉,主簿,用於全麵替換李順節的任用。

  後續還會有其它州域的文武官員來任,地方軍政歸屬金州任用,鎮守巴東的大半軍力由川南負責,鎮江節度使的招牌暫時還得存在。

  鑒於李順節之失,韋扶風徹底收編了巴東歸降軍力,讓巴東降兵去往川南和黔中,抽調川南軍來到夔州,冒充鎮江節度軍駐鎮巴東。

  官員抵達,韋扶風發出刺史和節度副使的合議軍令,調夔州各縣官員回來奉節縣城議事。

  剛剛抵達任上的縣官們,屁股還沒坐熱就被調離,他們雖然腹誹,卻是不敢違抗上命。

  於是,回到奉節縣城的縣官們成為階下囚,金州來的官員出發去上任。

  新官到了任上,各縣的胥吏和差役恭敬接受,沒人膽敢置疑什麽。

  完成了夔州的徹底掌控,韋扶風又向其他州域下手,首先針對歸州,用收管施州的名義,命令歸州軍將率領一萬軍力歸來奉節縣城。

  歸州一萬軍力抵達,入城的軍將成為階下囚,繼而有十位兵馬使出城,拿著節度副使和刺史命令接管歸州軍,一萬歸州軍力分成十部分。

  歸州軍力大部分是武泰降兵,少部分是楊守亮降兵。

  李子奇的屬下去接管軍力,一萬歸州軍力,能夠置疑的隻有少數天威本軍,但軍令無誤,豈敢亂加拒命。

  控製了歸州兵,韋扶風的偽令也抵達萬州和忠州,命令兩州刺史各領兵三千出征施州。

  忠州刺史王建肇接令後,隻能遵令出兵,也沒有懷疑有詐。

  夔州出兵兩萬南下去往施州,其中一萬是歸州軍力。

  施州本屬於黔中道治下,被荊南節度使成汭占據。

  後來皇帝準置武泰節度使,將施州劃歸,但武泰軍的王建肇不敢招惹荊南節度使,所以施州隻是名義上的治下。

  韋扶風出兵施州,並非真的進奪,目前還不想與成汭兵戎相見,出兵的目地就是收編巴東降兵,覆滅了王建肇軍力的存在。

  王建肇率兵進入施州,途中與兩萬多‘鎮江軍’會合,突然被兩萬鎮江軍襲擊。

  王建肇敗逃,被一路追殺去了黔州,遇上黔州的兩萬川南軍阻擋。

  王建肇帶著一千殘兵,請求歸降川南軍,不想阻路的川南軍直接衝殺而來,將他和屬下淹沒。

  王建肇被殺,忠州那裏也被一萬川南軍圍困,王建肇的人頭被送到忠州,忠州守將開城投降。

  消滅了王建肇軍力,追殺入黔州的‘鎮江軍’繼續前進,兩萬川南軍則去往夔州,至於萬州刺史已然被殺。

  兩萬多降兵和俘虜抵達黔州彭水縣,入城接受了收編,將官歸屬白虎堂聽用,士兵散去各個兵府,給予分田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