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敵我
作者:海風兒      更新:2022-05-30 11:22      字數:3170
  祖父點頭,韋扶風又溫和道:“初戰結束,祖父大人應該轉為安撫城內,請祖父大人在城中巡視,關心城中的改造,軍民見到祖父大人的淡定,人心也就平穩了。”

  祖父點頭,欣慰孫兒的知音,他根本不願來了城樓,但第一戰的士氣需要激勵,不得不忍著惶恐過來坐鎮。

  “扶風,城防之事就辛苦你了。”祖父溫和道。

  韋扶風點頭,又道:“祖父大人巡視中,請不要接近民夫和團練兵,隻需要在護衛的保護下,走巡指點官員該如何做事。”

  “放心,祖父一向謹慎。”祖父笑說道。

  韋扶風微笑點頭,繼而又道:“祖父大人,孫兒因為不想大人煩擾,還有一事沒有稟告。”

  “哦,什麽事情?”祖父問道。

  韋扶風說了均州之策略,祖父聽後驚訝道:“老五要去先奪取了均州?”

  韋扶風點頭,道:“金州在農事上不如均州很多,若能奪取均州,金州才能獲得強勢,不過隻是孫兒的預想,均州刺史未必真的出兵。”

  祖父點頭,道:“吾沒有想到,你能夠這麽快的圖謀均州,均州事實上屬於獨立藩鎮,假若均州刺史參與進襲金州,我們進占均州之後,可以向朝廷請任刺史。”

  韋扶風微笑道:“孫兒也是這麽想的,隻是均州刺史之事,需要一位名望之士。”

  祖父點頭,想一下,道:“若得均州,可以讓你的大伯父外放任職,你大伯父官職是禮部員外郎,為人持重,又能夠借了你伯祖的聲望。”

  韋扶風點頭,祖父又道:“宰相就是宰相,那怕不是了依然會被人尊敬,而且你說過的神將之事,讓你大伯父去了均州,也算是守著祖堂。”

  韋扶風微怔,隨即明白點頭,讓大伯父任職均州刺史,進一步奠定金州韋氏的開枝散葉。

  ......

  祖父離開城樓,在護衛的簇擁下走下馬道,神情從容的淡定行走。

  大街上的團練兵,默然看著大人物走過,身為普通人的他們,自然心生敬畏。

  祖父回到州衙外,看見了十數人迎來,近衛們立刻蓄勢戒備。

  祖父擺手,露出和煦笑容的走前兩步,起禮道:“微臣見過郡王殿下。”

  十數人最前之人,一位身穿繡龍王袍的俊美少年,卻是昭宗使來,接替郡公府香火的西城郡王。

  西城郡王是昭宗侄兒,吉王李保的一個兒子。

  先帝唐僖宗彌留之即,不能言語,朝臣議定年長有德的吉王李保繼承皇位,但手握兵權的楊複恭,支持壽王繼承皇位,故此楊複恭對於昭宗而言,從龍的大功臣。

  西城郡王神情惶憂,麵對金州刺史的見禮,他隻是點頭,脫口道:“韋使君,本王聽說有七萬大軍圍城,是真的嗎?”

  祖父平和道:“殿下莫驚,城中有將士兩萬,軍需和糧食充足,適才敵軍攻城失利,我軍士氣高昂,不礙事。”

  “韋使君,城外是七萬大軍,你這般強守,隻怕是不妥,不如早些講和為好。”西城郡王惶恐道。

  “殿下多慮了,殿下是皇族,就算城破也不會有什麽事情,頂多驅逐殿下離開,殿下想想是不是那個道理?楊守亮犯不上落個殺王罪名。”祖父溫和安撫。

  西城郡王想一下,祖父又道:“另外,楊守亮在京兆府附近如此張狂妄為,皇帝陛下豈能容忍,不日必能發兵解圍。”

  西城郡王下意識點頭,祖父又道:“微臣改造城池,為殿下規劃了一處王府,明日請殿下與微臣一起去探討布局,請殿下盡管安心觀望。”

  西城郡王遲疑一下,點點頭。

  ......

  西城縣城被圍困八日,楊守亮軍進攻十三次,折損了能戰精銳近萬。

  城中,金州刺史每日都去不同的所在巡查工程。

  西城縣令韋軒主管後勤調度,也親自詢問將士們吃的如何,探望傷者,韋扶風的二伯父稱病不出。

  ......

  城中某處工地,數十個民夫主動找上了督工官員,為首者詢問道:“大人,我們什麽時候能夠出去呀?”

  “出去做什麽?這城裏又不少你們吃喝,在城裏做工,不比在江畔好受。”督工官員板臉回答,這些督工官員皆是來自商州壯丁。

  “大人,我們是擔心敵軍打進來。”一個民夫說道。

  “打進來關乎你們什麽事?你們抱著腦袋一蹲,自然平安無事。”督工反駁道。

  “大人,刺史大人對我們太好了,我們不願敵軍攻入城中,我們可不可以入了團練。”一個民夫大聲道,立刻引起了十數人的應和。

  督工點頭,道:“好樣的,不過守城軍力足夠,暫時用不上你們,但我可以向刺史大人上報,準許願意拒敵者成為團練,願意的先錄一下,或許能夠成為備軍,那也是能夠拿一些軍餉的。”

  “好。”有二十多個民夫報了名,但大多數民夫卻是散了。

  ......

  城外大營內,楊守亮坐在大帳之中,臉色陰沉如冰。

  帳中很多將官佇立,一個魁梧將官惱火道:“李子奇在做什麽?我們這麽不惜兵力的強攻,他在城裏睡大覺嗎?”

  “會不會是被拿下了。”另一個將官遲疑輕語。

  “奶奶的,四千軍力,就算李子奇死了,其他的領軍是傻子嗎?隻要有千人呼應,自然能夠裏應外合,現在是我們一頭在玩。”魁梧將官氣惱的憤言。

  “稍安勿躁。”楊守亮沉聲製止,魁梧將官沉默。

  另一個說話的將官,開口道:“大人,不如答應均州刺史的條件。”

  “什麽?我們死了那麽多人,你想金州讓出去。”魁梧將官瞪眼盯視,又火了。

  “金州如此難攻,我們攻城損失的都是精銳,不如接受均州刺史的條件,隻要京城的大人能夠官複原職,再圖金州不遲。”另一將官解釋道。

  楊守亮皺眉思量,忽又有一個將官道:“大人,與均州刺史合作可行,若是不合作,均州兵虎視眈眈,對於我們形成了牽製壓力。”

  楊守亮點頭,道:“東城門那裏,讓給均州兵進攻。”

  ......

  均州與金州之間的邊境,駐紮一萬五千的均州和房州聯軍。

  金城軍的過界走一遭,引起均州刺史的敵視,出動八千軍力,加上七千房州兵,陳兵邊界。

  均州刺史馮行襲,接到了楊守亮的聯盟回函,他起兵進入了金州。

  馮行襲占據均州,最擔憂的外敵不是襄州忠義軍,而是漢江上遊的金州。

  論富庶,金州不如均州,但在戰略上,金州進攻均州很是便利。

  馮行襲一直有心進取金州,之後脫離忠義軍治下,也成為一方節度使。

  馮行襲確實是個梟雄人物,在均州屹立不倒十數年,林清雪根本不知道,馮行襲才是她的真正滅門仇人。

  當年黃巢之禍,有個顏兵馬使途徑均州,馮行襲利用顏兵馬使的名頭,滅亡了官宦大族林氏。

  顏兵馬使隻是得了一些財寶,以為是馮行襲的討好,壓根不知道成為了滅門凶手。

  馮行襲為人膽大而又謹慎,他陳兵邊界主要是示威,但得悉楊守亮大軍進襲金州,他又多了憂慮,一旦楊守亮占據金州,均州難免危機。

  故此,馮行襲主動發出了聯合請求,條件就是要金州。

  城破後的財物和糧食歸屬楊守亮,另外讓楊守亮舉薦他為金州,均州和房州的節度使。

  馮行襲出兵前,探得金州最強的金城軍退守城池,其它方向的斥候也有了回報,沒有發現大規模的駐軍。

  馮行襲出兵進入金州,抵達西城縣的東城門外,次日發起了猛烈進攻。

  馮行襲力求速戰速決,因為後方根基均州,麵臨來自忠義軍和潼關軍的進奪危機。

  馮行襲軍的戰鬥力很強,比楊守亮軍強了很多,武備也有三千披甲軍,弓箭兵兩千。

  發動攻勢之後,幾度攻上了城頭,雙方的激戰程度,明顯超過西城門的戰鬥。

  韋扶風大為吃驚,他輕視了均州兵的戰力,好在有鎮守縣衙的扶風軍,接到求援立刻開赴東城門激戰,繼而琥珀父親和百名甲士也去了東城門。

  ......

  就在馮行襲率軍進入金州之時,得到回報的金城軍使五伯父,立刻使人飛馬去往長安,尋到李磎府上,請求李磎指控均州刺史與楊守亮合兵。

  奏請皇帝罷免馮行襲,另任韋昭度的兒子韋巽為均州刺史,以求彰顯朝廷權威,振奮金州軍心。

  大伯父任職均州刺史,非是韋扶風建議,事實上他想過二伯父任職均州刺史。

  不是韋扶風對於二伯父有著好感,而是一種尊長的排序,祖父提出任用大伯父,相比二伯父更合適。

  五伯父的行事,存在自我的內心喜惡,卻與金州刺史的父親,有了不謀而合的事實,但兩者的出發點大不同。

  ......

  出於謹慎,五伯父估計均州兵接近了西城縣城,他率軍沿著漢水北岸東南行。

  途中渡過商州境內的金錢河,急行軍迂回走過大半商州地域,插入均州鄖縣抵達漢江,又沿著漢江而下奔襲延岑城。